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80节一步一环

攻约梁山 第80节一步一环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一晃到了崇宁四年,即某元11o5年。赵岳四岁了。

这一年生了很多事。

张近开始在河间执政,为瀛州知州,高阳关路安抚使,执掌军政大权。沧州在他管理范围内,会变得比以前安全很多。如果不出意外,他会一直干到1112年,而且会有个叫赵鼎臣的幕僚陪他到底。

年初,赵廉成亲了。

对‘恨不能化男儿身,越马扬刀斩辽寇,收燕云’的小妻子周氏,赵廉非常满意,非常尊重。大家也都喜欢。

只是‘爱管闲事’的弟弟说了,女人太小,生孩子不好。满十八才好。赵廉夫妇虽为夫妻,却是分房睡。

小周和赵明月一如既往地忙着学新奇古怪却有用的知识,当小先生,干得欢快,没觉得自己已不是‘少女’了。

小潘知州老老实实干了几年,终于靠着连年买沧赵砍来的辽寇脑袋加上自己的一点战功,在去年冬天如愿以偿地升回京城享福了。

小潘全家都大大松口气,对皇帝越感激和忠心。

赵佶感觉到了,暗暗纳闷。

这时,身边小太监梁师成(童贯亲戚)隐讳提点:“奴才听说过一点消息,奴才在想,是不是沧赵的缘故?毕竟他们同在沧州杀敌呀。”

于是,龙心释然,大慰。

新来的知州是蔡京的人,很自负嚣张,更嫉恨少年得意的赵廉。

他盯上赵岳的大嫂,原本想趁着赵周还没成亲破坏掉婚约,把聪慧绝色小周献给皇帝当个新版小周后。

不想,小周冷笑,非公廉不嫁。

这这么一个闺女,视如掌上明珠,爱逾性命,又自觉不适合当官的周父不稀罕升官当外戚,自然支持闺女的选择,并索性弃官搬家到赵庄教书去了。

此时,赵佶有心思,却还没倒出空大收女人。毕竟班底还远不够扎实。更有向太后管着。不能尽情得瑟。

知州不识趣,不请自来,在婚礼上还大放讽刺挑衅话,当众质疑赵廉的忠君之心人品和才学,顿时惹得满座哗然。

外地客或愕然或愤怒,各有心思。沧州嘉宾却都恼怒地盯着知州。

且不提和沧赵的关系。赵廉是俺们沧州的荣耀,名载史册的荣耀。你这个来沧州屁股还没坐热的东西就想害赵廉,一二再地打俺们的脸?

不是因你身份,俺们早一拥上前把你揍成连你妈都认不出的猪头。

赵岳在母亲身边盯着这位“我就污辱你踩你了,你能把本官怎样”而颇有些肆无忌惮的知州,嘴角露出一丝后来让世界都畏惧的冷笑。

赵大有大怒,掐着知州的脖子,一路拖死狗一样生拉硬拽到城堡外,扔地上狠踹几脚,冷笑道:“夹好你的尾巴,老实当你的官。不然,身死族灭对你是轻的。滚蛋。”

河北东路最高长官张近稳坐喝酒,压根儿当没看见。

知州颜面尽失,身上大痛,心中大恨,招呼部下拿赵大有治罪。部下却一个个如死了爹一样,无人敢动根手指。

禁军统制和老沧州指不定在心里还暗骂:“文成伯的上骑都尉爹(虚阶升了),是你个知州说拿就能拿的?你才几品?

就算你靠山硬,敢动,那也得俺们和沧州军听你的。俺们打不过赵庄三堡上万乡兵,军功靠沧赵,爹娘亲戚朋友还指望靠沧赵多挣钱。

你有什么能耐?能给俺们什么好处?

瞧你恨不能把沧州刮得天高三尺样。嘁!”

知州只得涨红着脸,在同僚的嘲讽眼神中狼狈而回,一时奈何不了沧赵,在心里暗暗谋划。

不想,仅仅几天后,他的独生宝贝儿子在和他人争风吃醋中从青楼跌落,当场摔成瘫痪。自己的车轿也因马匹突然狂,在‘下乡视察’的路上乱跑狂奔,导致车翻毁人重伤,好悬要了命。

知州吓着了,“好你个沧赵竟敢谋害朝廷命官”,胡乱猜测不幸根源,把宝贝儿子的事也归在沧赵阴谋上,(虽然都是赵岳一手策划的)却也只能先老实养伤。因为顶头上司张近根本不搭理他的控诉。

证据呢?

而且还是你无礼在先。

重要的是,文成伯的脸是你能打的?

想献女色邀宠?

不耻你。没人管你。

可,强拆文成伯的婚姻,想以皇帝的私欲利益压文成伯,让身在局中的皇帝不能维护赏识的赵廉,甚至从此厌恶赵廉?

盘算得很好。

只是,你把皇帝的名声置于何地?

羞辱士林娇子,谋害读书人的偶像,折整个士林的尊严脸面,皇帝都不敢轻易做,你算老几?

你的胆子得有多大?脑子得进水到什么程度?

你问问蔡京敢不敢象你这么做?

你这种贪鄙狂妄蠢猪活着纯是恶心人,丢尽读书人的脸。摔死活该。没摔死,已经算便宜你了。

更让知州恼恨惊恐的是:八月京试,赵廉被皇帝亲点为状元。

其实是早内定了。

因为皇宫换上了沧赵敬献的花玻璃窗,美观大方亮堂,耐用,不惧风雨.......并且挂上了沧赵献上的配套新颖漂亮窗帘。

这一下,亮闪闪的皇宫少了阴沉腐朽气,才是真正的美仑美奂,恍若天宫。琉璃何等昂贵。沧赵为此花费巨大,送的还不是奢糜之物,忠心可鉴。连老太后都欢喜赞赏,夸奖沧赵忠心能干。

嫔妃们看着玻璃镜中自己的娇艳,还指望沧赵送上更多好东西,譬如漂亮衣服新歌曲......让皇帝更喜欢自己,也纷纷跟着老太后起哄。

最大的受益者赵佶自然更加欢喜。

还有,赵廉根据弟弟特意提供的后世史学家评价赞颂赵佶才学之语,适当加点合适的新点子,写成赞颂赵佶能在文治方面建大功的策论,正拍中皇帝的得意和心痒处。帝自然大喜。

这样一来,赵廉不当状元都没天理。

那些象沧州知州一样心思的考官,心中嫉妒排斥,不敢让赵廉落榜,却寻事狠压赵廉的名次,结果惹得皇帝很不痛快,当堂念了赵廉卷子上的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少年奋时!

怒声喝问那些考官:“这样的诗,你们谁能做来?这样的心胸壮志,你们谁有?你们就是这样对待联的忠君爱国有志天才少年臣子?”

“嗯?”

呵斥一通,倒也没惩罚考官,只是打脸更狠:封赵廉云骑尉直天章阁。

云骑尉不算什么,差胡子爹的虚阶一大截。

但,宋代的殿阁之臣有“一经此职,遂为名流”的说法。名相刘挚就是得皇帝赏识,获得“集贤殿修撰”的“高级职称”,步步高升。

赵廉如此年少就获得高职称,实际差使是在翰林院公干,在皇帝身边干秘书参议等工作。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赵廉和弟弟有约定:17岁必须是进士,而且高中。2o岁必须是知县,26岁必须当知府,掌军权。

现在,赵廉实现了第一个约定,念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之类的诗词,开始在皇帝身边扮演好忠心上进,又善解圣意,擅能让皇帝开心的优秀好少年角色,谨慎地开始仕途生涯,默默冷酷地观察一切,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官场经验和能力。

至于那个小知州,自有弟弟收拾得他比死还难受。

赵廉的到来,最高兴的是权邦彦。

‘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相聚,从此在官场有了相互支援的最坚实同盟,不再孤单,如何能不兴奋?

只是这种兴奋没持续多久就结束了。权邦彦调回沧州管一府教育。

原本历史上他也是这样,不过这回却是赵岳谋划,让哥哥巧妙利用那些嫉妒者主动鼓动皇帝拆开‘赵权盟’。

权邦彦回到沧州才方便赵岳慢慢渗透思想拉为同伙。这事让哥哥直接干,风险太高。

谁知道权邦彦会不会改变?

这位可是可以为大宋牺牲一切的抗金名臣,信念和性格都不是一般的坚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