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484节痛悟和麻烦

攻约梁山 第484节痛悟和麻烦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近两千清风寨汉子追杀的规模彻底击溃了桃花山贼恃众顽抗反扑心,大败而逃。

追杀出四五里,花荣止军大喝:“祝龙祝彪听着,你们满手血腥,满身罪恶,论罪当死几十回。但大宋不久后恐有异族入侵的灭族大难。念你兄弟练武不易,有一身本事可用,日后或可为保家卫族出力,这次有意权且饶你们不死。若敢逞强再来祸害我清风镇,定杀不饶。”

王登榜听了,心不禁一动:我说花荣似是有意在放我们一马未下杀手,果然如此。否则以他的神射之能岂会仅仅只射伤祝三彪子的胳膊,祝龙那厮,花荣更连射都没射一箭。我在骑兵可怕的奔射中能被漏过,也是人家故意如此。

而祝龙,尤其是祝彪听了却非但没有半点感激花荣手下留情,反而越感到羞恼愤恨,咬牙切齿誓一定要报复回来。他们心中根本没有汉人整体的荣辱观念,若异族真杀来,形势不妙,祝家和许多汉地主豪强肯定识时务地凭拥有的实力背叛大宋投靠异族争取谋到荣华富贵。

两骁勇侄子带强将重兵出征小小清风寨却惨败而回,不但折损数百人马,还俱都受伤一时没了战斗力,可谓面子里子都丢得不轻,必被其它两山强人耻笑,祝万年也大吃一惊。

想不到这花荣居然厉害到如此程度。

他听了侄子讲述争斗经过,自负勇武却也没信心胜花荣。况且花荣的箭法更恐怖。这种强敌,只一人,也不可轻易去招惹。

要知道,再是上将也最怕遇到勾魂箭。射雕手是最难防备的,盯上谁,谁就多半难逃一死。

祝彪吃了大亏,在王登榜面前丢尽了脸,越想越愤恨花荣。但就连他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叔叔都不敢再轻易去清风镇寻仇,他也不敢再逞强去冒险。

祸害不得清风镇,祝彪养好伤后就专门引山寨骑军去突袭祸害清风镇周围村庄。

他欺负的就是花荣只一人强,花荣分不出人手既防守住清风寨又能抽身在外四处截杀他。

大规模的强盗或许不懂可持续展道理,却知道应该怎么做,抢掠并不乱杀乱烧搞竭泽而渔,总不轻不重下刀子,让大户们能忍受这种程度的掠夺不至于能狠下心弃田产庄院逃走继续管理田产攒肉,也不抢光普通百姓逼得没活路不得不逃走而没人种地供应粮食,方便下次割。

但祝彪对清风镇周围抢得就狠了。

反正这片是青锋三虎的主要就食地,不是桃花山的。

花荣果然对他如此挑衅和祸害,虽恨却无可奈何。

祝彪自以为得计,这才心情好了些,越抢得欢,却不知道如此反倒帮了花荣的忙。

清风镇周围的人中,

地主恶霸闻讯再不敢留在庄上,也不能搬去县城,县城也不安全,被凶狂的祝家破过,至于去府城,安全是安全了,却远了,住那里没法有效管理庄子和田产。这时节专门住庄上尚且不一定能保住及时招揽到足够人手耕种,远离庄子,田产指定得黄了,白有了那么多地了,断了收入,满门喝西北风去,怎么当不劳而获锦衣玉食的娇贵大爷?

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去山贼奈何不得的清风寨住,这样还能兼顾安全与收益,就是麻烦点。

地痞刁民也不会把家和财产不动,等着被强盗抢掠祸害干净。

正经寻常百姓更经不起强盗祸害,更怕强盗,却要种地生存,不能离开生养地。

如此都纷纷住到清风寨。

花荣趁机把无论讲良善的少数地主还是普通百姓,凡值得移民的,都以各种手段搞走,收纳的最终只是地主恶霸刁民牛马呆人三类,南北二寨共记近两千户。

他变相拥有了众多供养寨子军力和战马的人口和田地,势力不下于寻常县治,有不少无主田地吸引外来人,也无形中建成青州这片地的一条移民通道,把赵岳的青州计划实现了部分。

随后,花荣和张老官两家就过上了近乎独立自治,掌控一方,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粮有粮的好日子。

可惜的是,融洽如一家的两家人没有长久在一起快乐相聚的缘分。

今年春,一向身体硬朗,精神更好的张老官突然得了急病,未及找医生就于夜间去了。

他老妻也病倒了,而且拒绝吃药和就食,很快就不行了,临死前对一脸悲痛焦急的花荣两口子说:“我家老爷性子倔强,不会交人,没有朋友。我怕他在地下寂寞,要下去陪他。”

眼望哭得厉害尚不大懂人事的老生闺女,老夫人叹口气说:“这孩子生在我家,我夫妇老了,实难让她活得幸福快活长大,此为她的不幸。幸运的是老爷来了这里,遇到你们夫妇。”

“老爷生前待将军夫妇如子媳,以老身看,就是我那不幸的亲儿子生前也没得过他这般关怀宽容和宠爱。老爷对你们是性子大变,开通了,变得让相伴了一生太了解他的我也都常常感到惊讶。

你们两个也都是好孩子,值得如此。

老身要走了,顾不上这可怜的闺女了,希望她能由你们夫妇收养,代我照顾好她。我知道你们有能力,也会照顾好她的,我死很放心。”

花荣心中大痛,虽说英雄有泪不轻弹,也早料到老夫人不肯治病一心求死肯定有托咐小闺女给他夫妇的用意,他和妻子也早有心里准备,却仍然不禁潸然泪下。

他不明白了,张古清那么正直有担当的好人好官良臣,虽然儒腐愚忠,却不失可敬可爱,无任何不良嗜好,为何就这么短寿无福,而如蔡京之流的大恶奸贼却能乌龟般健康长寿享尽富贵荣华。

他原本计划今年离开时顺便强掳走这一家去海外,对老官有信心在新帝国的司法监督系统再有滋有味也正尽所长的再干个十年,然后再退休悠然富足满足地和老伴度过余生,谁知……

他虽然受赵岳的新思想观念影响深刻,但终究是受大宋传统意识和习惯熏陶出来的,生活在大宋,对新帝国的男女平等法则不反对反感,内心深处却也未必真有认同。

治理国家靠男人;种地生产主要靠男人;保家卫国打仗,那更是男儿的事。女人在社会,在国家大事中能起的作用怎么可能和男人相比?地位平等,相提并论,真那么合理?

但此刻,花荣只冲老夫人对张老官如此的深情厚义不仅相濡以沫还舍命相随,他也认可了男女平等这一条,心里再无嘀咕。如此老夫人当得所有人敬重,有何不能和男儿比肩的?

也直到这一刻,花荣才真真正正理解了赵岳为何会鄙视并坚决抵制儒家和政治结合。

那种结合把品德和政治全搞变味了,弄得浮华懦弱无耻软骨头伪君子卖国贼遍地,难得出几个有真气节的官却是死板愚忠应该灭亡的腐朽王朝,不知改变去维护真正民族大义的呆子。

老官固执愚忠,他不敢对老官说实话,也无法把老官劝去沧赵帝国轻松工作生活,若不是如此,相信老官不至于心无希望,只随遇而安地窝在这里,其实生无所恋并不真快活才这么早就去了。

他跪在老夫人床前,握着老夫人颤抖无力的手,哽咽道:“请老夫人放心。从今往后,你和张大人唯一的这孩子就是我花荣的亲妹妹。花荣但有一口气在,就决不会委屈了她。”

花恭人崔氏早哭得泣不成声。

她搂着小姑娘也誓一定会把小妹好好养在身边,让她快乐长大有才有德,嫁个好夫君,一生幸福安康。搁以往,她未必有这个自信,但有沧赵顶在身后,她自敢承诺。

老夫人笑了笑,神情流露信任无疑,完全放心,又挣扎着交待说:“老爷当官清正廉洁,生死无愧于天地,却没给老家的亲族带来好处,没少被鄙视咒骂为没有人情味的傻瓜。老家是还有不少亲戚,想来却不会欢迎老爷回家,也就不必死归祖坟了。”

“老头子少时家贫,生活痛苦,长大当官了也一直煎熬着,无一日真快活,只在这小鳌山过了几年真正舒心的日子。这里也许是老爷的福地吧。我死后,请花将军把老爷和我就埋在小鳌山,不要厚葬,只把我和老头子埋,埋一起(就好)”

老夫人恋恋不舍地瞅着花荣夫妇和小闺女,眼中神光骤然消散,阖然长逝。

花荣泪如雨下,以子之礼披麻戴孝扶棺厚葬了这对平凡却感动他太深的老夫妇,在小鳌山向阳坡择灵秀幽美之地立墓。夫人崔氏精心照顾安抚才七岁的小张小姐,就象当初照顾小姑子花小妹那样认真周到耐性。

后,正知寨又难产。又是花荣独自掌管清风寨。但突然就迅定下了新知寨。

原来,因清风寨位置重要,又抗贼护民有功,也或许是其它原因,寨子突然升格了。知寨成了从八品,花荣也终于自动升级,由最低级的从九品熬成了可笑的正九品忠翊郎。

不要小看知寨由正九品升为从八品这小小半级提升,这意味着知寨转任有资格当知县,成真正的一方父母官。

由地方属官变成正任官,即使是最基层的县级,这道槛也很难跨过去。不知有多少大宋县丞之类的佐2官终其一生奋斗也没迈过去由副转正。

清风寨知寨的空缺突然就由官员读书人畏之的臭****,急剧变成了香饽饽,对考不上进士又无萌阴恩赐能当上官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府城一个叫刘高的富家子弟花钱买通了知府。

巨资谋得清风寨知寨对刘高来说是绝对划算的买卖。

寨子说是在强贼眼皮子底下太危险,实际有可战之兵只怕不下两三千,比寻常小州的兵都富余,也从来没有被山贼攻陷过,比县城都安全,寨子内又聚集着大量地主老财,有粮更意味着有大把的钱可捞,只要喊一句:防贼,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还愁没大油水?

何况还有堪比一县户数的百姓人口可供支配和搜刮。

在清风寨捞完了,或形势不妙,凭混到的从八品官位再设法转任,离开凶险的清风寨,找个好地方搞个知县当当,从此走上正经八百的仕途,这人生岂不就前途广阔了。

刘高盘算得清楚。

他怕死,带了两个家养多年的教头和不少打手保护他去上任,并且为了从花荣手中夺权,自己掌握满寨子的命运好方便搜刮,还为本事高些又带点亲的那个可靠教头谋了个副知寨的官,也掌军事。知府慕容彦德看在钱的份上,以特殊形势需要为借口,真就设了两军事副知寨。

刘高狡猾,听说过众贼不敢犯清风寨正是花荣本事了得所致。

这厮想好好利用花荣帮他安稳坐知寨完成仕途过度,又怕刚去不熟悉情况,诸事需要花荣配合与支持,就玩手段,求实去名,把那份副知寨的文书先不亮出来公布,免得激怒花荣。

去了,第一件事,也是最关心的事,要花荣把应该正知寨管的钱粮武器装备等交出来。结果,花荣那时虽不知多了个分兵权的副知寨,却不屑听刘高招呼,拒不交纳。

别说花荣另有靠山和前途,要走了,连知府甚至大宋皇帝都可以不鸟,就仅以他的性子,也根本不惧刘高这种只会当官害民捞钱的草包小人,哪会听什么朝廷体制规矩实为来夺权一说。

刘高还真就没辙,却面上也不恼,又出了一招。

把府衙特批清风寨可配备八百兵以拒强贼的权且新权力拿来用,北寨不要花荣训练和经历厮杀总算有点样子了的榆木疙瘩兵,在北寨把那些识时务积极孝敬他的地主恶霸的人和积极投靠他的机灵勇悍刁民招了五百为兵,只留了三百名额给花荣的南寨,夺权先把兵权夺到手。

对这种和平环境下好用的幼稚把戏,花荣嗤之以鼻,坚持把必定投靠正知寨的地主恶霸刁民集中北寨,本寨留的全是训练拘管得不敢不听他的话的百姓,就是防止这一天的到来。

清风寨搞的实际是全民皆兵,有什么出什么,能为寨子起什么作用就尽什么作用。青壮,了武器就是兵。南寨光户数就是北寨的好几倍,你就是有五百正式兵员又怎么着?

花荣很痛快地把北寨需要的武器调拨了五百刀枪棍棒和相应的军服盔甲过去,绝大多数刀甲留着,弓箭更一点也不给,理由是北寨居民刁滑不可轻信,事关满寨生死大事的军之利器不可轻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