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479节盘算花荣

攻约梁山 第479节盘算花荣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别的头领,包括晁盖本人和精明的吴用在内,都不会知道宋江到底在为什么而高兴。

只有一直暗中冷眼观察宋江的公孙胜,在随现场情况或欢笑或肃然而应景中,瞧见宋江看着晁天王的那双笑眯着的眼中似乎有得意和自信的锐利光芒闪烁,他心中一颤,隐隐约约感觉怕是宋江起了什么心思很危险,下意识深吸口气,对宋江越警惕。

……

山寨的大事已定,孔厚忙着接他成逃犯后杀解差潜回家安排藏匿好的家小上山。

宋江则一边和晁盖交流感情,一边向早上山的义妹郑红了解二龙山老头领的情况,同时自己也在接触中留心观察,开始积极布局,很快现,当初去郓城代晁盖答谢他冒死通风报信的打虎将李忠并不是凶恶丑陋的那个雄壮大胡子,相貌不算多好看却也不难看,估计也不是他能拉拢成心腹的。

李忠对宋江从当初起就很热情尊重,见面总一口一个公明哥哥的亲热叫着,但宋江有意略作试探和分析,就知道李忠这人闷不吐的,一心练武和带兵,不计较权利地位的得失,很低调,不争不抢地,和山寨所有头领的关系都不错,但却是明确紧跟晁盖的。

宋江还从答谢那次李忠戏耍巧斗郓城县两新都头一事知道,李忠面胖憨,实际肚子有鬼。这人绝不是表面形象那么简单。晁盖依其为心腹兄弟,把中军骑兵交给李忠管,绝没用错人。

这是个不值得下功夫拉拢的。

宋江目前最想拉拢到手的头领,满二龙山只有一个,那就是劈山雷任森。

他和任森有旧,帮助任森三兄弟上了二龙山有了安乐窝,可以说对任森有恩。

宋江重视的是,任森此人能文能武,文不弱,武艺尤其了得,力量强猛,刀法精奇,是二龙山目前最能打的头领,有统帅之才,也是帮助晁盖整治山寨经济提升物质基础最有能力的人。

这是个极难得的多面手,谁得了谁得益非浅,而且此人因身背杀父灭门之仇,对蔡京高俅二仇人恨之入骨,对腐/败朝廷和皇帝也极为不满而痛恨,却又有种奇怪心里,把大宋统治仍然视为正统,不屑山寨草寇,对自己沦落为草寇,哪怕是替天行道也耿耿于怀,深以为耻。

任森甚至对山寨三巨头都不掩饰自己这种耿耿于怀,一面积极为山寨出力献策,不遗余力,杀贪官污吏恶霸豪强毫不留情,一面却又常常独自落落寡欢,显得和山寨其他弟兄格格不入。

他的这种怪异,显得有二心,自然让晁盖不喜不敢放心任用,却又惜才。这就是重新排座次时,任森猛升为副军师山寨步军总教头,地位高重用却不是步兵大统领的无实权的原因。

宋江知道任森的这种别扭特点是因出身官宦正统之家,受的是正统教育根深蒂固导致的。

他认为任森本质和他自己是一种类型的人,都是对大宋心怀忠义,没中进士却有经世真才实学,却因种种遭遇而埋没不得志,甚至不得不含恨无奈走上造反路的人。

任森无法真正融入山寨造成的尴尬地位和不如意,让宋江看到了拉任森为最坚定不移的同志同伙的希望,谁知以论旧谊接触,他进行拐弯抹角试探后,相信任森能听出他话中的一点深意,但任森却并没有他想像中应该有的反应。一点也没有。谈笑风生间轻易避过了。

宋江不禁大为失望,感觉任森此人出身名门,能力过人,心高气傲,外加心思复杂难测,原来和自己这种出身卑贱的地方小吏人物并不真是同类人,缺乏共同语言,即使能共同走受招安的正途,也未必甘心情愿为小服从他宋江领导。

这样的人或许能成为盟友,却不是能放心依靠的兄弟。

宋江有了这个认识,对自己到底要不要上山入伙落草走招安路还不确定,也就死了现在拉拢任森的心。

他不知道的是,任森会如此对他主要是因为公孙胜起了作用。

以前,公孙胜佩服任森之能,但也不喜欢任森,心里并不把任森当真弟兄,是敬重而不亲。

但北上贩马一行,他成了沧赵集团的人,介绍了二龙山的情况,得到了沧赵两兄弟高屋建瓴的指点,开拓了时代局限的眼界,心胸霍然开朗,勘破了许多迷津,对任森有了新认识。

任森这类人若生在雄汉烈唐,遇到刘彻李世民之类的皇帝,必定是时代正统的风云人物,出为将,入为相,光耀史册,可惜他重不逢时,生在宋,碰上个末世花鸟皇帝,还生活在东京。

他有文化,有眼力,对事物有不一般的见识,但论文采却做不得务虚的花团锦绣文章,在世风日虚日浮躁官场日益黑暗的皇帝赵佶时代难以考中进士,凭能力能高中武举,大宋却是个严重轻武重文的朝代,任森虽天性好武却自己也看不起当武夫将军,不屑为之,又不是家在边关不论愿意不愿意武都有用武之地,他没有展示能力出人头地的机会,只能把精力投入家治富上,结果整成了东京巨富,财富惹人眼红。综合起来,他的命运在这时代注定是个悲剧。

公孙胜理解了任森的苦衷,体谅了愤闷不得志情怀,也认识到任森是讲道义原则有君子才子傲气与风范的,不是见利忘义朝三暮四,靠不住的那种势力小人或阴险枭雄。

这种人不是不能收用,可以放心重用,关键在于打破他的认识局限性,让他看到新出路,有了希望。

赵岳曾评价说:“如果任森真是征伐和经世的将相之才,那正是新世界最需要的新领土总督人选。应该积极努力拉他一把,让他走出认识的困境与精神折磨,成为集团的骨干力量。”

由此,公孙胜贩马回来后就开始注意多和任森接触交流,先解决任森的苦闷无聊状态。

任森也是可怜。

山寨没有能理解他的人,甚至能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

军师吴用算是读书人,考进士不行,杂七杂八知道的不少,和任森所学的正统务实知识不太一样,但总算是有知识的能说点,勉强算个可以交流的人物,却性格不相投。

山寨其他的头领,承沧赵拼音字典努力廉价推广的恩惠,幸运都识字,但包括晁盖在内都不是真读过书的,除了一肚子道经的公孙胜外,全是大老粗。任森怎么交流?

任森最可靠也最可以听他尽情诉说苦闷的两义兄弟,老二黄魁却是个凶悍哑巴,心虽较细,却不会说话,而且也没什么真知灼见能开导安慰得了任森。任森没兴趣和二弟说。

说了只能徒然增添二弟的烦恼不得快活。

老三强大力,那就是个粗野夯货,不知愁滋味。任森不稀得和他说,免得胡说八道污他耳朵清静。

公孙胜耐心慢慢加强接触任森,为避免暴露身份引出意外破坏了赵岳的计划,不强行改变任森思想,不急于说服招揽,不透露沧赵的秘密,不提崛起的海盗王国是如何美满兴盛是英雄最该投靠效力的世界,只拿他早年游历四方所见所闻和北上贩马见到听到的海盗事当稀奇见闻来说,吸引任森的注意力,消磨任森苦闷无聊时间,让缺乏共同语言的交流能自然进行下去。

他的真诚与耐心努力渗透让任森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一种理解关怀和兄弟的温暖,慢慢就接纳公孙胜为不是知己起码是体己的兄弟,愿意多和公孙胜交流接触,在二龙山开始找到点定位,身为有悟性的聪慧人,也必然在公孙胜所说的海盗传闻中慢慢琢磨出些新见识。

任森在山寨人眼里仍然是那个格格不入的能干头领,实际已经在悄然生改变。

除了公孙胜,无人注意也无人能猜测到任森心里只怕已经对传说的公平自由理想海盗王国心生向往,甚至当成了最适合他这种在大宋左右都不是的人的唯一理想新出路。

在这种情况下,宋江隐讳蛊惑杀人放火受招安,怎么可能得到任森的强烈共鸣与回应?

宋江不是和任森不是身在草莽心在正统的同志,而是他来晚了,为在蛇角岭加深感情,耽误了时间,没赶在公孙胜改变身份回来前就带队入伙二龙山及时拉拢到任森。

况且,就连宋江自己此时对以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尚且很迷茫,二思,拿不定主意,没有落草,怎么可能说动任森这种有见识有主见也有坚持的人追随他宋江走那条路。

环四顾,宋江看到二龙山数十头领,却无一人是自己志同道合的真正兄弟,除了身边忠心耿耿追随的小厮王四,居然无一人可以真正信任。他的危机感越强烈,越感觉没有安全感,越想找到强助。

上哪里能找到知己又铁杆的强助?

宋江身在青州,很自然第一就想到了昔年无意间结识的小兄弟小李广花荣。

一想到花荣的神箭武勇和青春热血义气,宋江忐忑不安苦涩无助的心顿时注入了一股温暖和力量,不禁仔细琢磨着去找花荣怎么能拉他甚至逼他毅然弃官造反入伙二龙山等待他落草二龙山那一天铁心追随他共谋前程。

二龙山此时一片兴隆和谐,实际已经埋下隐患。

在煎熬中不知不觉越成熟老辣的宋江不知道的是,此时花荣的清风寨也是一片诡异状况。这种状况还主要是花荣在赵岳的计划下搞成的。

清风寨原本只是个设在交通要冲清风镇上的小军寨,驻扎在镇上的小鳌山,依山凹地势设镇并立南北二寨,北寨为文官管理的正,花荣的南寨为副,文武搭配共管清风镇,总共有五六千户人家,但只有两三百户军人,这些户实际就是类似明朝的那种固定军户,代代生存在小鳌山,代代要出壮丁当寨兵,在大宋的名称叫厢军,也是朝廷正规军的一种。

大宋由宋太祖亲定的‘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什么的劝学诗就开启并强调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宋人但凡要点脸面的家庭就不愿意让孩子当兵从武。再说当兵打仗,那是要脑袋的,太危险。既危险又没面子的事,谁会愿意干?

因此,自大宋立国起就有强拉壮丁当兵的习俗,否则招不到兵。

清风寨强安住户,强定住户出人当兵,就是出于这种国情。

蔡京搞裁撤厢军填充沿海,把全国的厢军几乎撤了个干净,但厢军这个正式兵种仍在,在清风寨等防御要塞或安全的南方那些不需要强大武力设防的地方仍然有少量厢军驻扎镇守。通常州府级城市只有一两千厢兵,极少甚至干脆没有待遇更高消耗国家财税更重的禁军,千把厢兵的地方占绝大多数,而且,军官广泛吃空饷形成厢军实际人数更少。

镇守南方要害的厢军基本和为安置流民产生的叫花子厢军团体不同,也是专业兵,在这一点上,大宋朝堂设想的并不错,不能说朝廷不重视南方的安危。但南方安逸久无战事,文官不重视武备,只顾享受南方的富裕,歌舞升平;武官嬉戏而肆意盘剥部下,官稍大的基本都住在城里安乐窝,过悠然富贵官生活,远离军营,主将等要员甚至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到军营视察一次。厢军将士生活困苦怨恨,几乎不训练,不过是抱刀枪半死半活混日子,哪有什么战斗力。

清风寨这不是这种情况,却是另一种古怪。

如今的清风寨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由木栅栏简单围堵住寨口的防御简陋小寨子,南北二寨都就地势在凹进口处立起了水泥建抹的高大寨墙,里面也不是当初的几百户军户了,北寨就有五六百户人家,南寨更有千户。

而寨子所在的清风镇上却没人住了。连周围的大大小小二三十个村庄里也少有常住的人家。

寨子内本不能随便迁移它地更不准拒绝当兵而私自逃离的原居民已经全部不在了,都被花荣按赵岳的青州计划指使人暗中蛊惑逼迫纵容着纷纷逃离寨子,实际上是间接全赶跑清除了,都怀着热切希望逃到青州东口那片内弯形沿海跟来此走私完空船离开的海盗走私船走了,从此脱离困顿牢笼,过上了自由快活日子。镇上的人也大多如此。

清风寨没了熟悉寨内往日情况的旧人,才好方便花荣应付上面的官府,进行下面的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