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475节斗法终

攻约梁山 第475节斗法终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此次,七千多新人刚上山,带来的财物不少,但交给山寨的并不多,只是增添了不少粮食布匹油盐等个人拥有不便甚至根本用不上的物资,宝贵的是得自淄州官兵的数千武器盔甲。

山寨因自刚落脚二龙山和在蔡京催得紧下来追剿的霹雳火秦明的官兵一战后,不久借着强盗军横扫山东的光迅猛壮大了实力,青州军一时啃不动了,不敢轻易来犯,二龙山忙着练兵等事就一直再没有正经和官兵大战,得不到最缺少的正规化军事装备,在这方面一直是短板。

宋江带的人来,大大解了燃眉之急,不但一下子翻翻地增加了头领数量,山寨装备方面的力量也提升不少,但上交的钱财就寥寥无几了,新入伙的弟兄,个人的腰包箱笼倒是鼓鼓的。

对新人入伙留财不交,晁盖对此也理解。

大家提着脑袋造反,绝大多数人就是为了大称分金,过上当大宋顺民不可能有的富裕日子。

但,新老人员对山寨的建设与壮大都有重要贡献,论功劳大小什么的就不好说了。

而本事,新旧两拨人初次见面,相互了解太少,谁知道谁有多大本领?怎么论高低?

难道还要搞个现场比试以定能耐高下?

那也太那什么了,容易为虚名争斗伤了和气,失去异姓兄弟一家亲的聚义根本原则。

晁盖扫视着满堂晃动的人头,具体怎么排座次一时没个主意,不禁捻着胡须沉吟起来。

宋江一看晁盖要正经安排众人的座次了却沉默着犹豫不决迟迟不开口,顿知原因。

他可不是英雄豪爽过人行事却有些粗心大意脑子里常常想当然的晁盖,出于官僚和权力本能,对涉及话事权力大小的山寨排座次,在来到二龙山之前就早有腹案。

此时见晁盖在这种重要的山寨大事上果然缺乏细致周到准备,宋江不禁暗暗一笑,心说:“果然不出所料。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自打东溪村一别,晁盖上了二龙山逍遥法外,振奋精神,励精图治,把二龙山整治得是不错,隐隐约约形成一番气候,本人的眼界与能力也似乎有了较大提升,让我宋江刚一接触不禁大吃一惊,以为晁天王真的脱胎换骨变了个人,不再是过去那个困于乡野坐地分赃的隐形绿林大哥村头子鄙夫,但现在看来,他受天性所拘,做事的本质仍然没什么根本性改善。从安排座次这事上就再次暴露了他的行事弱点。”

“晁盖仍是那个长于具体执行某事,杀伐果断,却不善于人事策划的粗汉。”

熬过官场的宋江心里很清楚:一个集体,最重要的是人事安排。安排好了人事,这个集体的一切事物才能正常有序地运转。权力的最核心就是人事权。财权则是控制人事的最有效手段。

晁盖当惯了老大,无意识间也会习惯地把人事与财权抓在手里控制局面。

但他在二龙山上聚着一帮好汉,把这当是异姓兄弟一家亲,共图活个快活,只要由他当家作主,主持裁决,辅以左膀右臂帮着定事拿主意,其他兄弟虽按山寨传统习惯排了座次,在晁盖心里实质却是兄弟间不分尊卑大小,有事大家平等商量,群策群力,义气相投,志向心意一致,一团和气,最后由他和臂膀定夺,大家各展所长,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做好。他骨子里没意识到座次排序的重要性和重要作用,只习惯按绿林好汉作派把它当成是能力大小的排序与肯定,当成是鼓励大家立功上进的一种手段或者机制,并不是真正了解和重视座次的意义。

对此,晁盖无疑是想当然了。

山寨只十个八个义气结盟的头领时,小打小闹,人少好控制,事情好商量,晁盖的这种心思没什么大问题,但一做大了,破“家族”模式成草莽政治军事集团,无形中要讲究“官位与权力分配”了,这时候头领多了,成分关系心思利益诉求复杂了,晁盖就行不通了。

当然,晁盖有当老大的本事和一定的悟性,这时候没觉悟,没做好迎接转变的准备,一时间不适应新情况,有些尴尬被动,但随时间推移,他会现问题,重视并安排好人事。

但,那怎么说也是以后了。

宋江的权力意识本能促使宋江要在此刻抓住晁盖露出的这个弱点和机会,进一步确定自己在二龙山无形中的优势,为以后万一走上这条路,要在二龙山讨生活谋大业提早做好更充足的铺垫。

玩政治,讲究的就是个深谋远虑。

没这种思想意识和远见卓识,那就不配参与政治搞大事。

宋江短短时间内心思千百转,想得清楚明白,意识到自己对上晁盖的优势是什么,心里由初上山时的惊愕和隐隐慌乱重新变得镇定自若,从座次安排没充分准备上也重新掂量了他暗暗重视晁盖也依为臂膀的军师吴用和公孙胜的谋事能力。

这二人,一个号称智多星,一个绰号入云龙,听着都是高深莫测的罕见民间奇才高人,原来也不过如此。

二龙山三巨头到底都是没历练过官场的村夫书生野道人,纵然有些阅历见识和能力,但身在官场体制之外,对官场基本规则都缺乏真正认识,其素质玩不好大集体大山寨。

当领袖人物,诸事周详,只怕我上了二龙山,还得靠我。晁天王让位夸奖我之言,真没说错。

宋江此时并不是起了架空晁盖甚至夺位的阴险背义心思,只是人自负其能情况下很自然产生的争胜心理。

他向晁盖拱拱手,以他和晁盖的交情,光明磊落地向沉吟不决的晁盖直接笑呵呵问道:“天王哥哥,山寨的新老兄弟齐聚一堂,虽然痛快喝过几顿酒,誓同生死,已经亲如一家,但彼此之间还不熟悉,论功劳也都有大贡献。这按山寨规矩,以本事和功劳论座次论大小,天王哥哥是不是不好裁决,一时感觉为难了?”

农民素质的晁盖朴实地没意识到宋江插手当家人的事对他权威的不利影响,反而觉得是宋江体贴他这个老友懂得他的心思并且有高招,不禁眼睛一亮,坦然点头道:“盖是有些踌躇。不知贤弟有什么良策?不妨说来,大家听听。”

军师吴用意识到了问题,之前也是在赶紧想良方帮晁盖顺利定下众好汉的安排,弥补考虑不周的过失。

但,他之前也没多想过这方面的事,没有具体准备。

毕竟,头领座次安排是大当家决定的,是晁盖的事。晁盖之前不问他,想必已有腹案,他不好也不必插手过问。

结果却是晁盖并没有详细方案,当场坐拉了。吴用身为军师,有责任赶紧救场,可,能难住并不笨的晁盖的事,即使是智多星,却一时间哪里立马就能有完美有效的方案?

说起来,真不能怪吴用这个军师没用,疏忽大意导致关键时刻让晁盖出了这个丑。

在山寨,吴用是最忙碌的人。

晁盖这个老大是裁决者下命令的,自然是不管山寨日常的繁琐具体事务的。

吴用这个领着干活的二把手,除了公孙胜主管的山寨思想军纪和帮助吴用分担的情报工作,其它方面的事,比如说管理钱粮下面的人员安排军事日常训练,山寨防守满山寨的吃喝拉撒医疗卫生养殖耕种服装制作等后勤保障以及山寨各色人的各种矛盾家长里短等等,什么都得管,都得过问。

山寨目前纯是个缺不少零件的军事集团,有打仗的头领,有数万厮杀汉,缺乏的是内政人才,只有精通家治富曾把自家整成东京级豪富也因此倒了霉的任森能帮着分担一些,剩下的,吴用这个书生只能自己多辛苦,真是忙得不可开交。

自张大能三兄弟先期带队上了二龙山,整天忙着喝酒,和投脾气的晁盖刘唐说知心话,谈过往事迹壮举,切磋武艺,痛快淋漓得不行不行的。他们三是轻松惬意快活了,却把带来的上千人马和家眷的事甩手全由吴用忙活安排。

吴用还要忙着准备迎接宋江大队人马的酒宴食宿等诸多事务,脑子不得空,确实没时间去多考虑大当家担负的事。

他正无计时,宋江接了招,吴用不禁也把目光投在宋江身上,想听听这位名声响亮的及时雨公明有何高明之处。

宋江看看审视自己的吴用,谦和地哈哈一笑道:“智多星军师都无良策的事,宋江能有什么高论?”

这话让吴用回以微笑。

吴用很自负才智,还真就不信了,他若想不出好法子,宋江能轻而易举解决问题。

但宋江的这种谦和直爽大方又圆滑的君子读书人处事方式让他产生心里共鸣,越喜欢。

宋江感觉到吴用对自己的更认可,扫视众人期待的目光,在晁盖说贤弟不必过谦的催促下笑着又说:“确实也不是什么高招,不过是权宜之计。天王要我说。我就说给众家兄弟们听听。”

“依某看,既然暂时无法按山寨规矩排座次,不如先暂时不统排,分新旧头领各坐一边,日后有了功绩,明了本事,再说不迟。”

他的建议一亮出,顿时赢得众好汉的一片热议,不少人点头大为赞同。

新旧头领彼此之间不了解情况,没法不进行复杂的比拼就能论个高下,宋江的建议避开了问题的要害,确实是良策。

就连吴用听了,也不禁点头赞赏。

微笑静默的公孙胜听了,则心一提,隐隐盯着宋江越警惕:这个宋江,还没真上山入伙,这就开始搞分裂巧妙树立自己的势力和权威了。

好在他的思想已经不再局限在草寇山寨形式,早在清州时就曾经和赵岳兄弟俩谈过如何展和操作二龙山势力,此次接道士医生戴修明上山,在清风寨那几日也和赵岳详细交流过宋江一伙上山的问题,心里有比较周详的准备,此时一见吴用这个很擅长琢磨人琢磨事不缺乏警惕性的聪明人没瞧出利害,赞同宋江,晁盖更笑着点头想挥手就照宋江的建议做。他赶紧出声打断。

“天王哥哥。”

他一开口,晁盖立即转头看过来,笑问:“一清先生有话说?”

公孙胜本就是生辰纲起事的关键人物,晁盖视为有见识有魅力与能力的心腹兄弟。北上弄战马,公孙胜带队而为,交通沧赵家的支柱文成侯,处事周详,不辞劳苦,功劳巨大,而且见识和能力大长,回山后出了不少好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山寨的整体实力,让山寨由大宋常见的草寇向比较正规的势力集团转变。晁盖越重视公孙胜。

公孙胜笑着点头,友善地看看宋江,又转头对晁盖笑呵呵道:“众多新兄弟上山,大家相互缺乏了解。但,天王哥哥,座次一事,也不必考大家吊大家的胃口了。”

晁盖微一怔,却反应迅,立即哈哈大笑着掩饰自己的愕然,笑着对公孙胜说:“那好,就由一清先生说说吧。”

他自然无比相信生死与共也处久了情义深厚的公孙胜不会坑他,既然公孙胜招揽了此事,必定有更好的法子就此一下子安排好此事,不必等以后再麻烦,也周全了他考虑不周所损失的颜面威严,真是贴心的兄弟。

这无疑再好不过了。

吴用则是明显一愣:天王真的早有定论?公孙胜知道,我却事先一无所知?亏得我刚才这通着急拼命思虑呢。

他心中不快,但一瞧晁盖,以他对晁盖的了解立即就明白了,晁盖并不是瞒着他,显然也是个装明白的糊涂蛋。

吴用暗暗责怪自己刚才是小人心了,居然怀疑晁天王这样的真性情好大哥玩权谋,转而觉得公孙胜真是越来越长进了,有抢他军师位子的嫌疑,但又了解公孙胜是真正的出家人,无意于红尘权力,根本没有和他吴用争权夺利的心思,除非必要,否则公孙胜根本不会插手山寨除职责以外任何事,只做山寨的清静道人。

他微笑看着公孙兄弟,期待一闻高明。

公孙胜也不客气,就势道:“公明兄弟的主意是好法,只是不了解二龙山与一般山寨的不同,此法不必用在二龙山。”

宋江眼睛微眯,盯紧刚才还小视了的公孙胜,脸上却轻松笑道:“小可也说了不是高招,身为局外人,就是给天王哥哥提个建议以供参考。一清先生有妙论,那再好不过了,小可愿洗耳恭听。”

我就不信了,你一个道士在人事上能有什么真高明的法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