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72节上帝也挡不住的贪婪下

攻约梁山 第72节上帝也挡不住的贪婪下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报,知州大人,崔家二爷带队冲出城门,马匹踩死撞伤百姓众多。”

“什么?”

同样被大火吓得半夜没睡的知州正坐在椅子上迷糊,被报告惊得一跳而起,不禁一拍桌案,怒骂:“混帐,辽军来了,他敢出城?”

“不对,本官和潘统制有严令,城门紧闭,没有允许,不得开城,他是怎么叫开城门的?是哪个只要银子不要命的狗东西开的城?嗯?”

“回大人,是,是指挥使康大彪。他带着二十几个兵丁也跟着走了。”

“是他?”

“哼,这鄙夫敢抗军令,找死。莫以为有崔家撑腰,本官就奈何不得他个小小武夫,回来,统统斩。”

抬头看到衙役还站在那里,又怒喝:“还愣着干甚?不要命了?快快传令,紧闭城门,严加防范。快滚。”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

“什么老爷大事不好。屁话。混账之极。”

知州正不爽得很,骤听此话,火冒三丈,可扭头看到叫唤的是自己正房老婆,又把怒气压下,虎着脸问:“夫人,何事值得你大呼小叫?体统,体统,要注意你身份。”

夫人也不管丈夫的恶劣态度,慌慌张张直接跑到近前,把一小包东西放在案上,低声说:“老爷,你快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要命的?”

“啊?”

知州看着桌上的三张硬纸一套大辽高品官服一枚印信,吓得差点儿瘫软在地。

“这,这这这,崔家居然是辽臣间细?他们居然敢通敌卖国?”

三张硬纸是册封,盖有大辽南院大王印鉴。其中一张是关于崔家族长的,另两张是在京城当四品要员的崔家二官。

印鉴为凭。这不是伪造的。况且有辽方特有的给崔族长的官印与册封完全相符。加此佐证,可谓铁证如山。

想想辽军内应就在身边和自己称兄道弟,而且势力强大,单单今日出城的就有四五百人,若在辽军攻城时,这些人突然作?

对了,还有,禁军中也有。那个粗鄙康大彪可是本府六个指挥使之一,手下指挥着五百人马,一旦在紧要关头反水捣乱,沧州城.......

知州不敢想下去了。

本官竟然和此等逆贼合伙谋利倒卖官粮?哎呀妈!

知州下意识一摸脖子,脸色煞白道:“俺这是自寻死路,糊涂透顶啊。”

“老爷,老爷,害怕顶甚用?你赶紧想个法呀?”知州夫人脸更白,吓得直摇丈夫。

最后那张册封中还夹着张纸条,上写十三个大字:背叛者死。崔家已灭。便宜南狗尔。

强大崔家被灭门了?

知州先是惊骇不已,片刻后眼睛猛然一亮:此条字体非凡,张扬霸气,充满杀伐意味,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应该是,应该是辽军大将?

契丹人在军事上稳压大宋,可大辽高官却以识汉字,善汉书为荣。辽军大将能有这汉字水平不稀奇。

想到崔家是被辽军剿灭,再琢磨此事,一切逻辑就容易理顺了。

字条的意思应该是:不知什么原因,崔家背叛了辽军,至少是损害了辽军某要员的利益,惹怒南院大王,或某契丹大将,遭到灭门报复。可躲在府城和朝廷的崔家余孽,辽方没办法收拾,所以才把这些东西丢在这里,要借俺这知州之手彻底铲除。当然,其中也不乏威胁之意。本官若不达成他们心愿,就是另一种背叛,必有灭门之祸。

沧州城中有间细,不稀奇。

知州再惊一身冷汗,脸上却慢慢露出笑意:有威胁,可也有利诱啊。这里面可大有文章可作。

为朝廷铲除揭大奸大恶,此乃大功,证明本官躬忠体国,勤勉王事,治境有方。而且,此际正是新皇登基,皇威不著,正想寻事立威之机。俺正好送上这口刀,皇帝会.......嘿嘿。

此外,崔家在本官治下可有数不清的良田呐。崔家的钱财指定被抢掠一空,可这些田地店铺府城崔家?

上百万两银子不止啊,还是俺说了算的。要暴啦。

强抑亢奋,再细想操作细节,越琢磨越有把握。

嘿嘿,你崔家耍心眼,田地绝大多数分摊在各支子弟名下,表面不姓崔,糊弄朝廷统计,却瞒不过俺这地方官,如今你们落难倒霉了,却正好便宜了俺从中动手脚,只需和部下五位知县合计好.......

再看字条最后那句话:便宜南狗尔。

啊哈哈.......

是便宜了本官。这不正应了升官财的老话?

先贤诚不欺我。

崔家灭门了?灭得好,灭得妙,灭得正是本官最需要。

转念想到崔老二带人出城了,出得好啊,只怕就此隐在府城的崔家势力差不离都出去了。他们危险了。府城安全多了。

越想越美,感觉幸运女神垂青,天上掉金山官运鸿福,知州精神焕得厉害,半宿没睡有些昏沉糊涂的脑子此刻清醒无比,运转度都过奔腾1oooo了。

可滋事体大,其中牵扯到自己,可别搞不好把自家也送了进去,尚需仔细权衡。

知州打走老婆,自己象拉磨的驴子反复踱步兜圈圈。

“报,仓曹大人和佐官在家中自杀。”

知州大惊失色:自杀?难道官粮事?

正惊骇想不个所以然来。

又是一声报:盐山快马来报,县尉崔大德家中自杀。知县在察看现场时,受惊过度当场死去。

崔九也死了?这么说只剩下崔二一家了?

知州不愧是进士出身的高才,那就是聪明。

在一连串的噩耗传来后,反而不惊反喜:官粮事件相关的主事者如今只剩下四位知县了。而他们是万万不会自己揭自己的,况且若是和他们一起分润崔家财产的好处,何愁秘密泄露?

自杀?

嘿嘿,只怕是被辽人间细帮俺灭口了。虽是警告,却的确帮了本官的大忙,让俺少了大.麻烦,省了许多心,更省了白花花的银子。

终于理清思绪,有了完全对策,知州心神一定,终于下定决心。

这时,潘统制来了。

他脸带怒色,和知州见礼后,怒声道:“大人,这崔家太放肆了。大敌当前,示得本将将令,他们居然么开城门出行,他们眼里还有王法吗?”

瞅瞅知州,“眼里还有大人你?”

知州窃喜,故意一正身,整整官帽,板脸肃然道:“确实放肆。”

一招手,指指案上的东西,“将军请看看这个。”

出身勋贵的潘统制深感面皮被崔家损害,生命也可能因此受到辽军威胁,恼怒来和知州商议报复,只想着怎么说服知州,一时没留意桌案,此时一看明白,不禁惊骇得说不出话来,瞬间一脑门子的汗。

当然,知州已把那张字条毁去,只说是自己早疑崔家不轨,这两年怎么虚与委蛇欺骗崔家,现蛛丝马迹,怎么巧妙布局,制造事端让崔辽相疑,怎么利用此次辽灭崔门机会让卧底趁机窃取了这些铁证.......

总之,功劳都是本官的。本官睿智无匹,妙取一切。你若不信,有本事让辽军大将为你作证。嘿嘿,就算人家肯,他们是敌人,本官让他们蒙受巨大损失,说的话能信么?

这就是天衣无缝啊。

不过现在本官需要军队出手把崔二等堵在城外,借辽军之手彻底灭杀,本官再无后患,就顺便让潘统制你也沾沾光,拉你一把,共同完美大事,共同升官财。如此大功大喜,你可得领情啊。

潘统制打仗不行,在这方面反应半点不慢,当即心领神会,半点也不追究细节,只以前所未有的恭敬态度,请知州大人指示。好一副唯大人马是瞻的马仔架势。

知州很满意,和潘统制核计好后,安排心腹部下带队捉拿崔家叛逆下地狱,没错,是地狱,凡可能知道点不利消息的,除了几个掌管崔家财产等事务的管家主事外,全部以反抗缉拿就地格杀,查抄一切财产,并对管家等严刑拷问追查,力求不使崔家间细和一丝财产漏掉。

这些官员保境安民,富国强兵,可能没本事,也不愿干,可做这种事,比赵岳的科学决策半点不差,而且积极性和效率相当高。

趁早着辽军还没堵门,沧州一路往南还算太平,几匹快马狂奔出城,带着知州给蔡京的信潘统制给家里的信,结伴急赴京城。

老蔡阅信,开始是大吃一惊,随着急看下去,一张老脸就笑得越来越象盛开的老菊花。

“这边地小官厚脸投靠,俺看其心意诚,就勉强收了他为门下,不想还真有两下子,竟能建此滔天大功。是本太师有雅量,有大福啊!”

“嗯,此事功财两得,得好好琢磨透了,把它利用到极致,要既满足皇帝的意愿,立了威,越赏识依赖本官,也要把一些政敌设法牵连进去,就手清除......机会确实难得。该得的好处要捞尽。”

崔家到底是怎么被灭门的,事实的真相,在辽军南下的特殊时期,到了此刻,没人再关心。怎么做利益最大,麻烦最少,才是有权有能力追查者唯一正经八百的大事。

和同样心思的潘家秘密约定好动时机,到时相互呼应,蔡京对报信的知州家奴吩咐:“回去告诉你家大人八个字‘做到扎实,稍安勿躁’。”

这种只许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大事,字是不会留的。成精的老蔡决不会留给任何人把柄。

他们笑了,满意了。暗中控制监视这一切的沧州赵家庄探得大概,也满意了。精心策划此事的赵岳也笑了。

上帝也挡不住贪婪。

蔡京这些大宋官员的尿性,这世上再没人比赵岳更清楚。所以他敢在恰当的时机放手做掉崔家,为以后的安稳展打下坚实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