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464节斗法14

攻约梁山 第464节斗法14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探子们怕是山贼设下的阴谋诱自己落网,没敢轻信轻动,观察等待了好半天,仍不见里面有任何人存在的迹象,这才大起胆子摸到栅栏门前向里面窥视,结果这一看只看到寨子里房舍都屋门紧闭,似乎人在里面休息,但门口一堆堆随手丢弃的有日子了的垃圾说明了问题。

山贼弃寨跑了。

探子们都眼睛一亮,胆子大了,齐力拉开沉重的寨门摸进山寨仔细搜查了一大圈,果然半个人也没留下,要紧的东西都收拾得干净,连锅碗都带走了。这处巢穴,山贼是真抛弃了。

他们打探得如此重要消息,看到了领赏的希望,立即兴冲冲快马加鞭而回,报告了都监。

韩翠一听,果然应验了自己感觉的不对头,却并没有把这个消息汇报给孙傅,不然以孙傅那急迫的功名心和急于报仇雪恨的怨恨,必定会要求他趁反贼离山无根脚之机猛追猛打。

他留下些人马带衙役和民壮紧守城池,防止反贼耍诈搞回头突袭空虚的州城,自己带着大军五千急离城十几里后就开始慢悠悠追赶,打赏了那几个探子些小钱,命令他们再去追踪侦察叛军的去向和详情,若能再立功,一并重赏。

可惜,他的小气让这几个探子看清了他的为人,不信他的虚伪承诺,面上喜欢答应,实际心里没有一点积极性。再者这次是追查反贼动向,想搞清楚叛军具体情况就得就近观察,最好是能抓个俘虏审问一下,这得冒大险,是拿小命堵运气,他们觉得太不值,心态更消极。

宋江这边却坚持兵贵神,一边密派哨探侦察官军的动静,一边紧守阵型尽量快地赶路。

当得知官兵追来了,有五千兵马,战将不少,行军却慢吞吞,将不着急,士兵没精打采,距离始终隔四五十里远,官兵不象是来追杀的,倒像是保持距离送行监督离开的,宋江未敢大意轻敌。秦会孔厚薛亨张宣赞刘复,五个懂军事有头脑的也疑心对方是骄兵之计,需防备其急行军搞突袭。强盗军不再分兵抢劫,团结一起赶路,夜晚宿营更严密防御。

只是如此一来,宋江的抢劫计划就大打折扣了。

尽管蛇角岭人马名义上都属于他宋江的,但蛇角岭就是蛇角岭,人家这部分已经有兵有财有投靠二龙山的见面礼,他宋江从柴进庄带来的好汉还都是缺乏钱财腰包不够鼓的,手下也缺兵,没有见面礼,上了二龙山未免太寒酸丢人。

宋江以自己带来的人为领导主体去抢劫,就是想满足这部分人的心理要求,让弟兄们的腰包鼓起来,尝到追随他的甜头,也再犯重罪,彻底断了回头路,想离开也离不成,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这样更有利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他胆子也大,猜测官兵的意图,掂量着双方的实力对比,感觉自己这边兵力不占优势,但头领实力比官兵应该强大不少。而和不堪的内地官兵交战,将领是主要因素,将胜则全军胜,将败则官兵再多也必败。

他想清楚了,和孔厚秦会等军事骨干一商量,拿定了主意,这次命令张宣赞刘复为两路主将,分别带着杨适刘无忌嗜杀好抢的生铁佛崔道成飞天夜叉丘小乙摽兔李吉矮丘乙郎和柴进庄来的数十好汉,以及新收的本事比较出众的本地好汉马占魁桑仲和韩闾子刘军王延林隋大丘,各带五百兵,其中包括全部新收的喽罗,分头奔袭高苑县和青城县。

大队主力兵马则保持高度戒备,护着家眷与财物继续快赶路。

这么抢一把也是试探一下官兵的真实意图。

大宋的县城到了乱世,简直就是专为方便有实力的强盗抢劫而设立的肥肉。如果没有当地民壮支持,就县城那点捕快衙役武装力量,重要点的县城再加上几百不堪一击的县兵,哪经得住强寇的突袭加强攻。

宋江的只抢大户,不祸害寻常百姓,相反还要分点粮食什么的甜头给百姓的义举已经象风一样传到淄州其它地方。高苑和青城两县百姓对跟着强盗军国难财进而象前任那样一如既往欺压盘剥他们的新贪官污吏恨之入骨,平时只是不敢声张与反抗,此际强盗再来,百姓哪肯出民壮真支持官府守县城,巴不得强盗杀进来代他们砍死这些当官比悍匪还可怕可恨的东西。

结果,两路打县城的人马兵力虽少,猛攻之下,实际没费多大事就破了城池,在百姓和贫苦县兵有意帮助堵截下追杀光了贪官污吏豪强恶霸奸商,洗劫了县城,分润了百姓些粮食,吸引招收了更多投靠者,顺利地很快满裁而归。

消息很快传到淄州府。

孙傅怒不可遏,破口大骂的是兵马都监韩翠是无胆无忠义祸国殃民空耗国家钱粮和百姓血汗……(此处省略n多形容词)的废物败类人渣。

相对这个时代的腐化官僚,孙傅抓经济改善民生不行,但算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有些孔孟圣人微言大义教导要求的君子风范,比较恤民,所以此际最恨的不是强盗而是无能不作为的官。

他肩伤至今未愈,骑不得快马颠簸,否则定要亲自出马教训韩翠督军追杀强盗。

韩翠也未料到这伙反贼居然如此大胆,在官兵大军追杀下还敢分兵去抢掠。

他被知州使者严厉谴责催促,不得不打起精神加追赶,准备着机和反贼决战一场。

他瞪起眼。下面京城来的军官却大多不愿意和穷寇恶战,士兵更不愿意再无谓地玩命。

韩翠在京城混出经验,深知想让将士有动力鼓起勇气奋战,唯有重利诱饵可行。

“弟兄们,蛇角岭贼寇本就是抢劫了各州城了大财的罪孽深重者,才不得不落草为寇逃避王法制裁,他们身上最不缺的就是钱财,如今他们又连破四座县城,抢了无数钱财物资,更是富得流油。若是追杀成功,大家就了。本将承诺,此战所得战利品按功劳六成分给大家。三成平均留给阵亡兄弟的家人。本将只要一成。此为誓言,如有违背,天打雷劈。”

韩翠没说自己高尚地一个战利品大子也不要,那样太不可信,反而失去蛊惑的作用。

以往战利品分配,内地军将士常常反过来能拿到一二成就不错了,若钱财不够厚实,将士血战后能吃一两顿肉比较多的饭菜就算奖赏了。战死的弟兄一般是分文没有。朝廷有抚恤金,内地兵十贯钱,边军二十贯,上官不克扣,全额放已经绝对是好官的良心壮举。剩下的绝大部分战利品,上官以上缴国库的各种借口拿走,孝敬些上上官,其它吧唧独吞了,闷声大财,还苦脸要将士们理解他这个当上官处理各种关系的为难处和太多无法说出口的苦衷。

韩翠治军,别的本事没有,这一手摸得贼清。

果然不出所料,淄州军得到保证,一想那堆积如山的钱财,顿时有了追杀意愿…….

就在蛇角岭反贼快走出淄州界,韩翠认为强盗们急于脱身离开,会无心恋战,感觉此时是最佳决战良机,驱动大军全力以赴追赶了上来。

双方摆开阵式,毒角蛟秦会高昂出列,和韩翠痛快对骂一番,随即大怒挺虎头断金枪杀向韩翠。

韩翠逞勇接战。

他出身京军,级别远高于秦会,自觉本事不错,秦会这种地方中层小小军官能有多大本领?他根本没把秦会这种小地方的军官放眼里,交手恶战十几合才惊觉是自己自大了,小地方也有能人,军职低不意味着本领必然低,秦会绰号毒角蛟,是真骁勇毒辣,他却只能硬头皮打下去。

宋江看到官兵一个个红着眼珠子贪婪盯着自己这边的车仗,顿时明白了官兵士气高昂的根本原因。

四千出头的原蛇角岭叛军,加上新收的两千多当地人,共七千兵力,对战齐装满员的五千正规官兵未必有优势,况且还要分出一千精锐保护中军家眷和钱财物资。

此战想获胜,依仗的唯有自己部下的头领将才多。斗将斗军官,摧毁官兵指挥系统和精神支柱,这一仗就稳赢了。

宋江想得明白,早先也和几个主要骨干商议好了对策,此时正式开打了,形势一目了然,他当即命令张大能王彬李彦带中军护着家眷和要紧的钱粮物资先走。

他也着盔甲,带刀,蒙面上马,和同样蒙面的孔厚留守中军大旗,让伴当赛伯当王四和两员使戟刀的小将杨适刘无忌在他附近厮杀护卫他,并随时传达他的指挥命令,其余全部头领和人马在令旗一挥下一齐杀出。

马上将以薛亨张宣赞刘复洪教头四人为主力,带着獠牙郎苟富贵震山岗王霸道洞箫郎柳上人玉面郎君高世英三头龟江洵以及新加入的淄州好汉和部分擅长骑战的柴进庄来的好汉,如马占魁桑仲和韩闾子吴军王延林隋大丘,分为四路带兵凶猛冲击官兵。

生铁佛崔道成飞天夜叉丘小乙两个步将凶货一见杀人就亢奋,早结伴挥舞朴刀冲上去了。

踢杀羊张保紧跟着自己的老大洪教头马后,引步军也瞪起眼,拿出全部本事舞刀凶狠厮杀。

狡猾的摽兔李吉带着相依为命的傻兄弟矮丘乙郎,混在柴进庄来的分为数股的数十步战好汉中也很奋勇地冲杀着。

他是个很优秀的猎户,常年爬山越岭斗躲野兽惯了,身手比一般习武的人灵活很多,眼神也灵活够用,在斗人类的混乱战场上也有优势,官兵哪弱他瞧得及时而清晰,及时抽身避开强敌奔杀弱地方,一柄双股猎叉上捅马将,下叉步军,和力猛不怕死的傻兄弟的一对板斧紧密配合起来,肩并肩厮杀,也显得颇有冲击力,杀得官兵纷纷败退躲避。

局势正如宋江所料。官兵支柱将领数量远不及蛇角岭这方。

韩翠被毒角蛟秦会的凶猛杀得一头冷汗,越打越心惊胆战,厮杀间隙匆忙扫视战场,惊恐现对手马上将有薛亨张宣赞刘复洪教头四骑如下山的恶虎,官兵中的将佐无人能挡,碰上了,交手几合往往就不是掉下马玩蛋就是受伤惊退,闹得官兵将领无人敢挡四骑,官兵阵型被四骑带领的队伍撕裂失去阵法优势与威力,引起官兵整体动荡开始溃散。对手步将有一金刚黑塔一样的僧人和一轻灵敏捷凶悍的道人,一个挥扑刀硬战,横冲直撞,一个灵活如会飞的恶鬼,朴刀刁钻狠辣,二人各展所长相互照应,配合默契,形成的杀伤力1加1远大于二,非凶猛悍将不可抵,仅仅这两出家凶徒杀入官兵中就搅动得阵角大乱死伤惨重。

其它情况,韩翠没空多看,但扫一眼,凭直觉就意识到形势不妙。

此次追敌,副将,也是淄州上一战幸存的老将莫大成看不上韩翠的京将傲慢自大,二人不和。莫大成没有跟着出战,得知州信任,留守州城。韩翠少了个重要帮手和了解敌情者。

仅仅打了不到半个小时,来自京城的偏佐部将和指挥使们既本事不够用,主观意志上也不愿意玩命冒险厮杀,对上本事不弱于他们,人数又占据优势的凶悍对手头领,很快就死伤怕了坚持不住了,不顾大局和责任开始纷纷逃避。

将是兵的胆。兵随将行,草随风。他们一退,官兵哪有动力坚持顶住,立即跟着退。

然后,很自然地再次出现大宋官兵的典型习惯,打顺风仗人人奋勇当先,一出现挫折立马会转化为争先崩溃逃跑。

打仗全凭一股士气,一方露怯示弱,另一方的勇气和势力立马会跟着上涨。

官兵先是跟着将佐逃走,随后是甩开惹人注目被盯着追杀的将佐,四散各找生路。蛇角岭叛军精神大振,大呼如海啸般悍勇大战,无不奋勇向前,一直跟着叛军打酱油的两千多新反贼也来了精神,嗷嗷大叫着跟着猛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