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425节从此再无半岛国之灭国,中

攻约梁山 第425节从此再无半岛国之灭国,中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杨志策骏马飞驰,就象奥运会赛场上的运动员一样,浑身鼓荡的激情与战意似乎要炸了。

他一马当先一路追杀,对遇到的高丽逃兵除非有不知死活攻击他的随手一刀砍了,否则根本不理睬这些小卒子,一心盯着逃在前面的那员镇守码头的主将。

阵斩敌大将才是他的目标和功。

那敌将名叫崔师旗,本是开京城守军精锐之一梗弓军的副将大将军(主将是上将军)。其兄崔师表是高丽国左平章事。

高丽政体模仿的是大宋。这平章事是亚相重臣,属于宰相级的大人物,在高丽政坛是屈指可数的几个权威之一,本来不分左右,只有一位执掌此权,那就是保皇派代表韩安仁。

可韩安仁紧紧追随拥戴国主王俣,以维护高丽正统大义之名专门和李家作对,处心积虑想搞败李家,帮国主夺回主权,也是帮他自己夺到要的相权,和李家是政治死敌。

对这位表面是温良和善君子的政治老狐狸,李家虽然大权独揽,几乎什么事都可为所欲为,一直想篡位夺权正式称孤道寡,真篡也没什么难度,但也顾忌王室正统对臣民的影响力,怕一旦真篡了位遭到天下反对,尤其怕本就和中央不对付一直没安分过的强大地方武装借机造反,群起而攻之,李家成了众矢之的,所以按耐野心维持着王俣的王位,看在顺从老实的王俣的面子上,不好翻脸逼王俣太紧而直接动用暴力搞死王俣非常喜欢的韩安仁。

高丽正统王权能维持至今,说到根本还得感谢儒家政治思想对高丽造成的政治影响。

儒家宣扬的君权神授三从四德等主张对维护君王威严和统治地位的功劳是巨大的,所以几千年来在汉人的政权中地位始终坚如磐石屹立不倒,而且不断得到加强。

高丽若是换成不受儒教影响的蛮子国,李家早弄死王俣,自己称王了,没任何顾忌。臣民也不会感觉李家有什么大逆不道。强者为尊,弱者被淘汰,这很正常,很应该。

李家不暴力收拾韩安仁,也不能让韩在重要官位上耍权搞事,很简单的手段就是分权牵制,所以设了左右平章事共同执掌权力,和大宋一样以右为尊,但实权却多在左平章事的手中。

崔师表能担任如此要职,自然是李家的铁杆追随者。

和金朴等姓氏类似,崔在高丽也是大姓大族。崔师表人如其名,仪表堂堂,形象是那种让人一看就心生羡慕喜欢的帅哥君子,才华不凡,出口成章,诗书风流,高丽少人能及。

此次海盗来袭,礼成港紧在海边,很容易遭到海盗攻击,也很可能成为海盗掠夺的目标。李家为保护老家祥地根基和重大利益,从京城和各地抽调了五万精锐部队加原有的一万多精兵共同防守,并且为加强指挥控制,把才华出众的心腹崔师表派来统一管理调度。

崔师表虽然自负聪明才智,很自大狂妄,但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多少还有几分清醒认识。

他平常自吹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在朝堂上论武事放嘴炮也说得头头是道,很象那么回事,仿佛他是汉人的孙武再生,胸藏百万兵;诸葛亮再现,挥扇谈笑间,敌军就会灰飞烟灭。但真统兵打仗,他就没底了,更怕死得紧,生怕凶悍的海盗杀来一刀砍了他帅气的脑袋。

只是平常,他文武双全聪明能干的强大光辉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了,李家很相信他的本事。崔师表不想担这责任干这危险活,根本不想去礼成港,有心推辞,却没理由不干,只得来了。

他弟弟崔师旗是正经八百的京城守军大将军,自然而然被一同调来帮他加强军事防御。

崔师旗从轻闲的京城调来帮助镇守礼成港,无疑是被吹大了吹出灾祸的兄长连累了。

倒霉的是,他被高丽朝廷的乐观估计麻痹了,也以为海盗势力不足以登半岛打灭国大战,没把镇守礼成港口当成极度危险的任务,觉得海盗即使侵略半岛,也只会攻击抢掠那些势力薄弱的小港口,不会来和兵多将广防御能力强大的此地刚硬,由此把镇守任务当成一次政治投机取巧获得大利的绝妙良机,为表对李家的尽忠职守,和兄长一起努力拍好李家马屁,为证明自己的英勇不怕死不怕吃苦受累牺牲,耍小聪明,自愿担任最危险的码头守军总指挥。

当然,演戏就是演戏,对朝廷和李家上本表明他在勇担危险一线工作就行了,平时他是不可能真坚持在一线和其它将士一样真住在码头简陋的军营挨冻受罪的,住舒服安全的城里搂着美人喝酒歌舞娱乐,有闲心勤快了带着亲兵卫队来码头巡察一番就得。

但更倒霉的是,今天他勤快大了,一大早就跑到了码头视察,牛哄哄对码头守军耍威风训斥装b装得正过瘾那,谁知特么的海盗突然就杀来了。而且码头守军不战而逃。

现在愤恨部下废物不堪丢尽他的脸面,想杀人整素军纪立威不是时候,最要紧的是逃命。

崔师旗伏鞍不断加鞭急逃,却听得身后马蹄声急,并且越来越接近。

他到底是武将,只听那如擂鼓般扣击地面的沉重迅捷蹄声就知道追来的是匹身躯巨大的宝马,急靠近他的绝不会是他的部下将佐。

因为他的马不是高丽土产的相对矮小的马,是李家赏赐他的从大6北方大草原贩来的高大雄壮良马,虽不是千里马,却已经是高丽国难得一见的好马,更是礼成港最好的马。

崔师旗心中惊骇,急奔中扭头向后一瞧,心就是一哆嗦。

果然不出所料。

追来的不是自己人,是穿着奇特盔甲的威风凛凛将军,正是他刚才在码头遥遥看到的海盗将佐装扮。

这员海盗头领手提一柄寒光闪烁游荡的大刀,望之就令人胆寒;垮下马是匹青马,光是块头就比常见的辽国良马大出一号来,异常神骏,虽然庞大却奔行极快,而且显然耐力也不俗。

这一人一刀一马在朝阳霞光辉映下构成了天神降世般威风震慑效应,落在崔师旗眼里则是追魂的恶魔太岁。

眼见大青马越追越近,奔行不但不慢下来,反而又提不少,显然犹有潜力,那海盗在罩面甲后的一双眼睛射出嗜人的凶光杀意,大刀缓缓提起指向前,崔师旗吓得赶紧又狠抽战马几鞭,玩命逃窜。

他的战马竭尽全力奔跑,可杨志的马是沧赵集团迄今为止花了近十年时间从世界各地搜罗最优良马种费心心血杂交培育出来的宝马之一,杨志选择青马有逞青云之志振兴家族昔日荣耀的厚愿,此时正是实现之时,尽显宝马的威风实力。

追兵迅接近。

崔师旗惊怒交加,惶恐不安间急摘弓搭箭,突然在马上一扭身对着杨志迎头就是一箭。

他是梗弓营的副将,自然会射箭,而且平时显露的箭法不错,达不到百步穿杨也差不到哪去,否则光凭靠山关系,在军队这种更认本事的地方也爬不到高位震不住部下。

但今天这一箭却大失水准。

一是在高的奔马上射箭不好拿捏;二是他惊骇怕死下太紧张恐惧,手软脚麻,射的这一箭太无力。

杨志本就是射箭高手,瞅见一箭射来,嘴角泛起冷笑:想冷箭暗算老子?自不量力。

他没有闪身躲避,而是如电伸手一抄,把这无力的一箭抓在手里,大喝:“高丽小鬼,就这箭技水平也敢在洒家面前显丑?”

杨志闪过念头,想取弓还击显显本事,却转念又放弃了。

收拾这种鼠辈何需放箭,很快追上了一刀砍掉他脑袋,震慑住后面的逃兵,那才过瘾合算。

杨志把箭插入箭壶,一抖马缰哈一声。

大青马见主人对自己的度仍不满意,当即四肢力,越奔得快了。

几十米距离在宝马加下眨眼间缩短一大截。

崔师旗一箭失手,看到了杨志的本事,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再看到追者已到近前,那口寒光凛冽的大刀的寒光已经笼罩到头上随时会劈下,吓得不禁肝胆俱裂,仓皇间又想再放冷箭,却手抖抽的一箭居然没拿住,掉了,再抽,却听追兵已到身后,杨志挥刀大吼:“死来。”

崔师旗听到刀劈的风声,吓得三魂七魄飞走大半,本能把手中长弓砸向后面。

杨志宝甲在身,别说砸来的是弓,就是刀斩来也不惧,根本不管,照旧一刀砍去。

宝刀异常锋利,砍相对坚硬的胫骨也似切豆腐,在崔师旗肩膀上一闪而过。

一颗头颅飞起,杨志马往前窜,长刀柄在手中滑动向上一扎,头颅扎在刀尖。杨志一刀斩敌,勒马转身。宝马灵动神骏,提前收前冲势,及时灵活一跳掉转了身,随即怒嘶人立而起。

杨志一手抓紧马缰防止自己掉下马,一手举起插着脑袋的大刀向逃来的高丽溃军示威警告,背景是鲜血从无头尸体腔子里高压喷溅数尺的血腥一幕。整体构成了一副震撼人心的画面。

逃在前面的数千高丽军看到这一幕无不骇然失色,用高丽语爹妈天神天爷爷……的乱叫着,停下了脚步,转眼丢下刀枪跪了一地。

杨志一人跃马挺刀就挡住了浩浩荡荡的码头逃军。

他神威凛凛的一幕和高丽军仓皇跪拜投降的丑恶一幕,被紧赶在先锋一队的军法官抓到了,随着啪啪几声相机抓拍声,珍贵的画面被永远定格在历史中。

杨志阵斩敌主将,震慑阻挡,和赶来的部下逼降了镇守码头的近万高丽军,此战的心愿总算得到小小一偿,浑身鼓动的士气和杀意这才稍稍一泄,脸上露出快慰的笑意。

他的罩面甲和沧**北大军所有的面甲都不一样,既不是狰狞如恶鬼妖魔能震慑敌胆形,也不是神异如天神或神兽能威服敌胆形,却是他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先祖令公杨业的相貌。

杨志戴着有令公相貌的头盔,就感觉自己上了战场就是和先祖的英灵神威融合在了一起,就是代表先祖令公在战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耗不尽的勇气和斗志挥霍不完的意气与热血报不尽的君王恩义挥洒不完的爱国爱民爱大汉爱家人的雄心壮志。

他也相信先祖令公的在天之灵会和在天的家族列位先人英雄一起保佑他征战沙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危难不死,保佑他建功立业,再创老杨家的英雄伟岸光辉灿烂新篇章。

赵岳是这世界最了解杨志的人,不是之一,是唯一。

没有人比赵岳更了解杨志唯一最想做的是什么。

杨志被先祖荣光压得脾性虽有些激烈狭隘凶暴,却是文韬武略皆能的强者,不是帅才,却最起码是大将之才。历经出来后绝对是能独挡一面的大人物。

这个人一心恢复先祖荣光,活着的唯一目标就是重振老杨家,光荣使命感和由此产生的功利心特别强。在水浒梁山好汉军事集团中,他是个异类,既和武松等民间草莽英雄没有共同语言,也和鲁智深这等军官出身的好汉缺乏共同理想,落草为寇却时时想着重归朝廷为正统效力,当大官,做朝廷大将,让老杨家再为朝廷正统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是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物,和来围剿梁山的官兵作战即使勇猛凶狠,下刀的心情却是别别扭扭的,并不能真正全心全意只为梁山兄弟着想和出力,所以虽然结拜为生死兄弟,同出二龙山一脉,也不得武松鲁智深等好汉的真正待见。别的一心造反的好汉就更不会喜欢杨志。

而梁山中那些投降派也不喜欢性格暴烈狭隘争名利之心太强的杨志,觉得此人未免太急功近利,一旦和自己投降朝廷同踏官途,此人必定不顾一切拼命向上爬,只怕不是那么可靠。

有这种认识,自负英雄的好汉们甚至会鄙视杨志,视其为不是轻名利生死拿得起放得下的义气当先真好汉。

在以义气奠定根基和作风基调的梁山,一个被众头领暗自认定为三心二意不那么可靠的人的好汉,怎么可能得到真正重用?怎么可能混得生死弟兄一群快活如意?

杨志必定是打手棋子孤独命。

宋江等需要时,对他重视夸奖。用完就忽视到一边呆着去。

杨志在梁山注定郁郁寡欢,只有受招安,梁山走上杨志认为的正途后,杨志才会精神振奋,在随后的征三大寇中拼命厮杀,虽没有好汉愿意真正用命帮他,却命大本事高,打田虎王庆都没死在乱战中,但最终还是在江南大战中折戟沉沙。

杨志说是死在不适应气候的瘟疫中,其实是死在他过热的功利心和由此导致的玩命产生的疲劳虚弱无助中。

赵岳是这么分析杨志的痛苦的。

他不是这时代的草莽英雄那种对世事的认识,并不反感杨志的功利心,很理解体谅这种很正常的上进心,支持杨志的追求,引导杨志走上新征途,也努力尽量成全杨志实现心愿。

杨志也在沧赵帝国找到了梦想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奋斗舞台,终于能融入这个光荣集体,被好汉众将认可和诚心对待,可以开开心心享受军旅生涯,尽情施展本领,一展抱负。

时事造英雄。合适的舞台才是飞舞九天的最基本根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