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412节疑似梦魇,不过是必然,上

攻约梁山 第412节疑似梦魇,不过是必然,上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可怜朴圣恩一心为国,强忍着被鲁智深震伤的双臂的剧痛,架小破船死命拼搏才险险渡过了巨济岛和半岛本土之间的冰冷海峡,上岸后已浑身被汗水和海浪湿透了,却顾不得被朝廷遗忘,顾不得治疗要残废的双臂,顾不得前途和社会地位会因残废而完结,誓死要向朝廷当面郑重报警,希望引起朝廷高度重视,早做全面应对,避免国家毁灭的灾难,结果却无功有罪。

他悲愤欲绝,不知有没有历史上的岳飞在冤死前的那种心情和崇高觉悟。

夺岛北军仍打着海盗旗号。

赵岳在给高丽朝廷的宣战信中也自称是海盗,并未说是哪里来的海盗,更未提及在南亚有广阔领土和强大后援的新帝国。

高丽朝廷却自然而然把北军当成了盘踞济州岛上的海盗,根本没把北军和与半岛贸易的强大南亚国联系起来。

外戚权臣李资谦可不认为小小海盗有灭大高丽国之能,当堂痛斥朴圣恩肆意夸大海盗实力,危言耸听,妄图推卸战败失土重责,一派胡言,其心可诛,论罪当诛全族以警效犹。

高丽从政治体制到儒家政治思想都努力学宋朝。李的行为也和史上南宋时的秦桧神似。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资谦和沧赵帝国早有勾结,是一伙的,有心早早葬送终结高丽呢。

其实是意/识形态政治习惯和思维模式决定了国家危难时必定出现秦桧式的政治人物。

这是儒政虚伪自大专精内斗的危害性。

儒教政治的好处是,政治不是蛮子那种强者为尊你强你就应该为王的理所当然心理,每当国家出现架空皇帝的独裁权臣,必定出现铁杆保皇派拼命维护皇室正统的统治地位。

高丽平章事韩安仁就是这么个人物。

这厮死忠国主王俣,专门和权臣李家唱对台戏,时时不忘奋力打击李家的威望和对朝廷的控制。

李资谦给朴圣恩定性为妄言夸敌企图逃避罪责的该死之人。韩安仁就反驳说:“朴将军也是武艺高强善能统兵作战的我朝名将,对军事的判断能力不一般。依我看,他所言未必不实。海盗强大,从当年的济州岛失守,李家的猛虎蛟龙子弟率领我大高丽最强大精锐的水军去剿灭,结果却全军覆没,片甲未回就可知。朴将军所言必须重视起来。”

他这话再揭李家当年失土丧师辱国的罪责伤疤,委婉提示高丽今日之灾就是李家导致的,也暗示李家未必不是故意丧师失土图谋不轨,和海盗是一伙的,至少有勾结有阴谋。

以韩安仁为的保皇派:文臣金灿安甫麟,武将崔卓吴卓等人趁机一片附和,说朴圣恩忠心耿耿,其心天日可表,不但无罪而且拼死回来报警有大功,应该重赏重用。

这一搞,扭曲儒政思想形成的可笑却必然的一幕立即上演了。

相互猜忌,维权至上。攘外必先安内。

外敌再强,再可怕,国家再危急,也必须先搞完内斗。凶狠打击压制住政治对手,保住自己的权威,甚至仅仅是为了面皮。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国家被外敌灭亡了,就啥也没有了,这个放在后面,暂时不考虑。

这不,国家还没灭嘛,还有的玩。

况且,谁敢说我大高丽国逃不过这一劫会灭?

也就朴圣恩这种傻瓜莽夫会胡言乱语。

就是明知会灭,那我也得先把可恶的政治对手先弄死。外敌占领了国家,我也未必就会从此失势没得玩了。我是这片土地上最有影响力的人,可以卖国投降,转为效忠新王,照样富贵。玩得好,说不定我还能被封个王,代新皇帝管理好高丽人。

这种可能性不但有,而且是极大的。

毕竟,海盗可能骁勇善战打仗无敌,可凶残粗人哪懂治国?怎么会不重用熟悉高丽影响高丽的高丽能人代劳?

这是儒教形成的伪君子政治思维和行为模式。当然不到时候,它见不得人,不可告人,潜藏在心底,危机时局一到就会自然暴,瞧准形式,择机而动。

圣人早有教导,明哲方能保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嘛。

投降也是奉行圣人教诲不违圣人之道。反正圣人的微言大义都是车辘轳话,怎么说都有理。怎么解释得看统治者的心思。

哲学有言,事物演变到极端必然走向相反。约束道德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若是被拔得太高,扭曲成极端,被变化的环境触,更容易出现逆反。

宋亡明亡时,满肚子儒学道德和政治信条的官员读书人平时标榜或自负自己为孔孟思想典范代表人物,却成群结队抛下大力宣讲的孔子成仁孟子取义,不要脸地争先恐后向入侵的异族统治者卑躬屈膝跪舔求投降求收留,目的是求官求富贵荣华快活日子,形成永远洗涮不掉的民族奇耻大辱。

高丽此际的荒唐内斗不过是在异域的提前预演。其后世子孙的无耻行为不过是一脉相承。

事情由外敌威胁演变成朝内两派之争,这事的严重程度和政治高度立马变得比国家灭亡严重,李派和保皇派各展口才,说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唇枪舌剑,好一番可笑的激烈辩论。

韩安仁争来斗去,自我麻醉为我不是为私利而是为维护神圣的正统皇权,我很光明伟大。

可惜,国主俣是扶不起的阿斗,而且还没有阿斗的聪明,完全是个苟且偷欢的废物。

这厮对上强迫他差辈乱/伦的外祖父兼岳父李资谦没有半点反抗夺权意志,不敢忤逆半毫,对支持维护他权益的韩安仁等一片苦心不敢有任何反应,任这些追随者被挖苦打压。

其实,外戚李家虽势大,但李家太暴虐猖狂不得人心,支持皇权正统的官员和势力也不少。国主俣的实力也不是那么弱得不堪一击。关键是王俣坐在王位上却没才智没野心去争权。

历史上,王俣号仁宗。

什么是仁?

对一个王者来说,狗屁不是,只剩下软弱,实在没什么可夸耀表扬的优点才拿道德说事勉强套个仁字。

不过有才的不如有福的。这厮命好,历史上不但没被夺位搞死,反而意外轻易取回了王权,安稳到死。

王俣的福气实际上是根源于应验了‘天欲其亡,必先令其狂’。作死,必死。

李资谦家势大太猖狂,自己作死,李资谦与拓俊京之间因为双方各自奴婢间的争执这点小事而产生嫌隙,两人关系因此日渐恶化。最后果然是再坚固的堡垒,从内部也很容易攻破。拓俊京作死,投靠了国主,翻脸对李家反戈一击,毁灭了李家政治势力,亲手瓦解了最有利于自己的政治联盟,对国主功劳巨大,他自己的结局却不是荣耀显赫,和李家同样凄惨,很快被保皇派罢官夺权玩死了。

当然,眼下正嚣张得意的李资谦没有赵岳的时空眼,不会知道自己在历史上的结局。

他看外孙女婿国主对他低眉顺眼很老实可爱很乖,心中满意,也就不屑和瞎蹦达的韩安仁等多费唇舌,很大度地做出点让步,同意先不杀朴圣恩满族,先统统关起来。

李资谦的心思是,等剿灭了海盗,证明朴圣恩无能有罪,老子再由此牵连认罪你们这些敢和老子作对的无脑东西,再狠杀清理一批,一举铲除韩安仁这伙势力,看以后还有谁敢反对老子。

朴圣恩没享受到忠勇无双的国士待遇,苦b地下了大狱,怎么悲愤嚎叫,没人真在乎他。

高丽朝堂上,管兵权的知枢密院事上柱国李资德开始表演了。

他扬着赵岳给朴圣恩转送的那封宣战信,不屑地盯着韩安仁道:“小小海盗仗着凶残和几艘战船之利,以偷袭这等投机取巧下作手段窃取了区区荒岛济州当了落脚点就狂妄得不知天高地厚了。我大高丽宽容不理睬他,他居然敢妄言要我大高丽老实束手投降,真是不知死活。我大高丽人口千万,带甲之士数十万,聚兵可几百万,海盗那么几个人就想打上半岛来?”

“真是笑话。天大的笑话。”

他说着海盗,实际挖苦嘲讽狠狠地打完韩安仁的脸,对国主俣说:“海盗狂妄。朝中却有无胆鼠辈信了,被吓坏了。臣觉得不给海盗一个狠狠的教训,他就不知道我大高丽的强大不可轻辱怠慢。朝中鼠辈就不会知道自己是多么愚蠢无能,意识不到自己的羞耻……”

随着朝堂一片溜须拍马的赞同附合张狂嚎叫,大高丽调集了精锐水军一万五千多精锐6军七万多,不在半岛设防,要主动去跨海峡攻打巨济岛消灭入侵的海盗夺回岛屿。

据朴圣恩所报,海盗不过是两万左右人马。就不信以数倍兵马杀去,会收拾不了那点海盗。

至于渡海的工具,高丽这些年也不是真忘了济州岛海盗威胁,也有准备。

高丽造不了大型海战战舰,国库没钱外购,权贵们又舍不得自掏腰包从大宋定购,却自有聪明。工匠们创造了一种乌龟船。

这不是污辱之称,高丽人自己就是这么称呼这种新船的,并且引以为自豪。

这种船造型就是乌龟状,漂在海上就象扣起来的两个巨大的盘子,就着造船木料,造的有大有小,大的能载两三百多士兵,小的也能载数十上百人。

这种造型渡海远航肯定不行,经不得风浪,航行也如乌龟一样太慢,人若乘坐这玩艺远行,不饿死渴死也得急死。但在高丽人心中此船是近海作战守卫半岛本土的无敌利器。

海战,这时代的特色就是远了用弓弩弩炮,近战是攀爬跳船近身肉搏。下海凿毁船火烧等是辅助手段,看具体情况而定。

也就是说,海战双方,谁的弓弩厉害,谁的人多能近身战,谁基本就是赢家。

高丽的乌龟船创造性的在船上面盖上厚厚的木壳,壳外层还能战前粘铺上湿沙,这样一来,敌船的弓弩就无法射杀到船内的人,火箭很难点燃烧毁,弩炮也难打破打翻乌龟船,远攻威力丧失。

乌龟船护着将士大批量顺利靠近敌舰,剩下的自然就好说了。是烧,是凿,是攀船而上,可随机挥,敌人很难伤到龟壳保护的高丽军,高丽军却可以从龟壳后肆意攻击敌人。

重要的是,水上拼近战人多,哪股势力能和有天然水战优势的半岛国家相比?

凶悍强大的马背民族大辽不行。远离本土的大宋军不行。倭人也不行。

倭国现在的人口总量和造船技术都无法和高丽相比。

因而,乌龟船造得极多。

这些方面是高丽军总司令李资德打败海盗的信心来源和依仗。

另外,高丽这些年断断续续也从大宋购买了些大战船,补充了战船实力。

只是他们当初不舍得掏腰包,坚定不移靠一年年搜刮百姓凑钱买船,拖拖拉拉采购,结果宋朝的高明工匠被沧赵帝国在这几年想方设法挖空了。大宋自己想造大型战船也没那个能力了。高丽肯花大钱只能得到较小的战船。而且不知不觉的,高丽自己的高明工匠也流失掉了。高丽权贵们却忙着凶险内斗,无心也无人留意关心这种小事。

要垮海峡把近十万兵力运送到巨济岛厮杀,高丽的战船不够用。但这不是问题。

半岛有的是渔民和渔船。

战船不够,渔船凑。

一条渔船再小也怎么也能载个三五个将士,况且多数渔船能装个十几甚至二十多人。

高丽军沿海岸强征青壮渔民当运输工,必要时也可以充当战士。

剿匪大军从半岛各地出,汇聚在海峡,浩浩荡荡杀奔巨济岛。李资德亲自去了海边誓师送行。他瞅着如此雄壮的远征军,不禁捻着胡须,得意洋洋对身边阿谀奉承的诸官员说:“大军一到,夺我宝岛的顽匪必定很快土崩瓦解。

众官员赶紧顺着讨好大拍马屁。李资德不禁越意气风,威风八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