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237节大族之患

攻约梁山 第237节大族之患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刺客大年夜火攻知府衙门震惊了清州府全城。九成九的百姓切齿大骂歹徒。

好不容易盼来个仁爱百姓又有本事有实力的好官,刚指望日子能过得舒心些,居然就有人丧心病狂地来害侯爷,这些王八蛋难道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俺们百姓受苦没一点盼头?

百姓痛恨的另一个原因是直接切身利益,清州贫穷,城中百姓的房子很多是茅草房,若是侯府火起,在狂风下必定火烧全城。大过年的,刚放下一年辛劳,松口气想歇歇,在家安稳过几天轻松日子,若房子烧了,仅有的那点家当没了,寒冬腊月的可让俺们怎么活啊?

好在,上天有眼,保佑小圣人,侯爷本事大,啥事没有,还保住了全城。

那些活该天打雷劈的歹徒狗杂种死得好……

当然另一面是也有人不说好话,幸灾乐祸。

他们曾经是清州地面的横行霸道者,间细,有钱有势者,底层的地痞恶棍二流子,都是受到赵公廉严厉整顿打击的利益受损者,自然盼着赵公廉不得好死,看到知府出事就高兴。

这些人,加上些自命不凡却穷酸的读书人二百五趁机散布谣言,变着法的冷嘲热讽,引经据典说得阴损恶毒开心时,却无不激得百姓一拥而上痛欧之,并扭送衙门强烈要求重重治罪。

麻痹的,什么球玩艺!

诅咒侯爷?那不是诅咒俺们这些下苦人不得好活?

非常时期用重典。

赵公廉逮到机会,岂能手软?趁机再次狠狠整治反动者,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统治。

但这些血腥事,他没有自己处理,都交给了通判和提刑衙门。

此时是第二天上午八点多钟。

赵公廉一大早就带着侍卫和朱仝等亲信大将出城查看地道出口。

焦挺韩世忠累了半夜,此时却精神抖擞,仍然在赵公廉左右相倍。

昨晚,他们追杀仅剩下的三两刺客,直追出地道。

刺客以为进入地形开阔复杂的山野就是他们驰骋的天下,呼吸着寒冷却新鲜充足的空气。即使是在黑夜中也感觉心头敞亮,为总算获生而兴奋。但雪地把他们陷入绝望。

狼眼手电筒照射下,逃走的痕迹一目了然。在侍卫力量的绝对优势下,刺客俱亡。

赵公廉看着眼前景象。很是震惊。

地道从衙门的竹林一直延伸出府城,又向北延伸了近二十里,在这片山丘树林中才终止。

出口开在山坡的石壁上,横向两米多,高却只有一米多。原本由一整块厚重大石嵌入堵着,在里面容易推开,在外面有方便开启的小机关,但年代太久远,机关已失灵。刺客们是硬生生撬开大石的。

进入地洞,眼前却是左右各一个宽敞的空间。每一个的面积都有一百左右平方。再向里走,隔了十几米又是这样。开阔空间足有十几对,再向里就是曲折的通道。

赵公廉看到了生活的痕迹。

第一对空间中有石头垒的灶,有饮食用品。第二对空间地上铺着厚厚的干草,还有被子。

显然。二百多刺客事先就隐藏在这里,睡在更暖和的里间,用空气流通更充足的外间生火做饭,直等到他们认为侯府防御最松懈的大年夜才动突然袭击,妄图一击成大功。

这片山丘野地山势不高而孤立,面积却不小。洞口在山里较深处,大石一堵,望之如寻常石壁,陈年累月下水土流失泥土掩盖,又被野草藤萝遮掩。不知情者,谁会留意这居然有秘密。

山中缺乏供打猎的野兽,猎人几乎不会来。打柴的更不会深入到这里。崔家派人悄悄潜入,在此疏通地道。刺客悄悄从四面八方藏进来,确实难以被人现。

此计端得是阴险恶毒恐怖。也就是沧赵有越时代的优势和见识,清州城才幸免于难。

神机军师朱武在更深处的空间中捡到一些腐蚀的兵器铠甲。

赵公廉看到锈迹斑斑的刀,博识强记的他一眼认出这是隋唐时期的横刀。甲应该是隋唐时最有名的明光甲。

朱武道:“看来,山洞是隋唐时期建成的。具体应该是隋末的动乱时期,造反诸侯所为。”

那是一段汉人和汉文明遭到巨大损害的兵荒马乱可怕岁月。是汉人自己和异族一齐力的结果。大隋天下。外有突厥肆虐,内有十八路反王,七十二烟尘作乱,汉人口剧减七成。

赵公廉惊叹的是,一代代生活在附近的本地人对山洞一无所知。而燕地崔家却居然知道如此之久前的秘密,能准确找到并利用上。

传说的传承千年的大族当真是恐怖,比寻常人家多的不但是财富关系网,还有历史秘密。

隋唐时期的五大名门望族实际上只是一个统一称呼,具体是分好几支的。

比如崔家,骨干嫡支就分两部,分居两地,对外遥相呼应,对内各自独立,谁也管不到谁。

随着时代变迁,汉人动乱灾难频繁,昔日五大豪门早已没落,不复光辉达名。大宋时期的沧燕崔家虽侥幸保留了家族传承的巨额黄金财富,加上数代人贪婪搜刮聚敛和人丁繁衍,又恢复了不少实力,但一代代没有杰出人物,在变幻莫测的动荡中也只能暗暗享受乡野土财主的威风。

他们从家族传承中早就知道清州城地下的秘密,很想利用这个秘密换取巨大利益。

可惜,宋建国后,中原得到安宁休养生息,崔家得到喘息,此时就想出卖秘密谋利,却先是契丹内乱,无力伐宋,后,宋太宗北伐大败断了脊梁骨,澶渊之盟开始了两国和平。

近百年来,大辽虽强悍,对大宋一直保持高压的强势,但并不想或不能真灭亡大宋,一城一地的得失对大辽就成了无足轻重的事。辽方不想为边境一贫穷府城那点利引两国大战。

崔家想出卖地道秘密换巨大利益的心思也就白废了。

赵公廉深深意识到汉奸大家族,尤其是心中只有家没有民族更没有国的古老大家族的巨大危害,深为警惕,也进一步明悟到弟弟强行分拆移民大族势力安置遥远各地,并且坚持分拆政策持续下去的深远意义。

没有势力庞大的大家族盘踞一地,眼下至少不会形成地方一霸,日久不会形成割据势力。就算时局变幻,出现出卖本民族本国利益的汉奸,也不会因为势力庞大而难以镇压清理。

亲兄弟十几年,弟弟无私教给哥哥太多知识见识,但赵公廉心里至今深深感觉到,除了政治能力,自己再努力也比不上弟弟,始终也看不透单纯和神秘莫测纠结一起的弟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