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46节祸福相依下

攻约梁山 第46节祸福相依下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赵佶坐在那里悠然自得地喝着茶,等待字典明者三人叩拜完毕。

礼仪很标准,显然事先经过童贯的训练。这个奴才办事的确踏实细心。

现在赵佶怎么看童贯怎么顺眼。

“平身吧。”

招呼了一声,然后赵佶就稍愣了一下。

之前,他在翻看字典,想着怎样把此事的利益最大化,没留意三个草民学生进来,童贯也没说三人的年纪,只很有良心地夸奖说三位学子都很有才华,都可能是陛下喜爱的栋梁之材。此刻,赵佶才惊讶现三个人中居然有两位还是半大的孩子。

心里闪过一个疑问。

赵佶没有问字典的事,反而隐隐考较起三人的学问和身世家庭。这对他这个文化皇帝一点难度没有。

这一问,他对童贯的夸奖之言顿时信了,也有些震惊。

青年权邦彦的学问如同他表现的为人一样充实踏实,并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中进士应该没有问题,无非临场挥与名次好坏罢了。且一身磊落之气,相貌也算堂堂,看着就是个干才,赵佶对其印象不错。

对赵廉和马公亮则是震惊。

二人年纪如此之少,可学问却不俗,马公亮倒也罢了。这个赵廉的学问似乎隐隐还在权邦彦之上,尤其是在国事策论见解上明显要高出一头,一些治国观点闻所未闻,听着新奇,却感觉行之有效。

怪不得这两孩子十一二岁就中了乡试,接着又是府试高中了秀才。

这大点就等着京试了?

怪不得小小年纪能明创造出拼音字典这种必定名垂青史的圣物。

象他们这般大的乡下孩子只怕还在玩泥巴捉鱼摸虾呢。

太聪明了,大才呀。

保护培养好了,绝对是治国强助。

哼哼,有这样的天才神童帮助,凭联的聪慧和才华,会当不好这个皇帝,治不好国家?

有这样一腔热血忠心报效的年轻臣子在,俺这个皇帝当得一生也不会太辛苦了。

赵佶对当皇帝根本没心理准备,上位后可用的亲信人手自然也极匮乏,更不用说大才了。

他提拔了高求负责皇宫安全,有宠信之因,也是无人可用。

把根本与亲信不沾边的蔡京从地方佐官一步拔升为相,依靠老蔡对自己的恩遇感激之心和老辣才镇住朝局,勉强坐实宝座。这也是无人可用,不得不为。

目前看,老蔡有能力,也可用。但他老了。

对这种在官场打滚大半生的老官僚,赵佶也得防备着。得有人制衡他,更得有人代替他。

必须培养提拔任用年轻人啊。

年轻人,光看着就顺眼。那些墓气沉沉的老货,哼。

可惜两孩子太小了,想大用,还有得等。这个叫权什么的,年纪到是合适,赐他个进士及第,封他个官,立马就能拉来用。

这也是赵岳拉权邦彦入伙分功的原因之一。

朝里有人才好办事。土豪太有钱了,却没有自己的官方代言人,只能是被权贵官僚们盯上,随时随地挨宰的猪羊。

哥哥能当官。赵岳也有办法助其赢得赵佶的欢心重视,能让哥哥在中进士,甚至不用中进士,都能迅当上大官。可太小了,数年内不用指望哥哥能有实权。这期间的空档就要指望权邦彦在朝中接应。

赵佶这会再听三人学生学生的自称,那感觉就不一样了,就象三个大才学子都是自己的学生那样有些美滋滋的。他已有心成全三人为弟子心腹加以培养。

心情更加舒畅,思维活跃,联想的不免就多了。

赵廉,赵廉,他姓赵哇,听着好象这孩子是皇室子弟。

仔细一打量。

嗯,这孩子这么聪慧,长得还怎么这么好?

看来和联有点相似,也是上天的宠儿啊。

他生在平民之家,与朝中毫无关系和牵扯,正合联用。莫非他是上苍诸神明特意派来助联的?要不怎么偏偏就姓赵,还在这个时候有力地帮了联一把?

小人言谈举止一板一眼,从容不迫,谈吐清晰悦耳,条理分明,可谓有胆有识,有些刻意在模仿大人,显然是想让联感觉他不是个毛孩子而轻视,看着让人喜气喜欢。

赵佶宠信道教和神佛,思路一歪楼了,却是越想越觉得有理,越想心情就越爽,越看赵廉就越喜欢。这笑就出来了。

“好。都是人才。公廉公亮邦彦?名字也好。”

...........

“你们一心为国,忠心可嘉,又制此文化利器,有功于国,应该褒奖。联想封你们官。你们都说说想当什么官呐?”

“不要有顾虑,大胆直言无妨。”

赵公廉稍稍松口气,向皇帝拱拱手恭敬道:“回官家的话,学生不要官。学生要自己凭真本事中进士。那样效劳陛下,学生更心安有劲。”

赵佶愣了一下,看着自信满满,推辞很坚定的赵廉,略一琢磨,不禁笑了,又看马公亮。

马公亮笑着说:“回至尊陛下,学生也不要官。学生太小了,知识阅历都不能胜任官职要求,若当了官,办砸了差使,学生自己丢人事小,误了事,损伤了陛下的至尊颜面和这份圣恩,那就是大罪过。”

赵佶微微点头,突然笑着问:“听说你和赵廉还是义兄弟?”

“回至尊陛下的话,学生和公廉是一个庄子的,同年出生,一起求学,一起逃学,一起打架,一起受罚,一起长大,将来娶婆娘也要一起。生儿子也要一起,再让儿子象学生一样一起........学生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公廉仅比学生早出生一点点,学生就要叫他哥。”

这话要是叫其他皇帝听了,不说感觉不被尊重,也至少会认为马公亮轻挑不堪重用,说不得心中不喜,甚至会以大不敬责罚。但赵佶却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一会儿才缓缓气,似颇有感触道:“说得好。联都有些羡慕你们了。”

天家无亲情。皇子们永远不可能体会到这种珍贵的经历和情义。喜爱玩乐的赵佶是真得心有触动。当然这是因为他现在心情极好,对两少年又喜欢,才会如此。别人若如此说,你试试看。

轮到权邦彦同样推辞这样当官。他同样有信心凭自己的学识中进士,而且就在今年参加京试。过去如果说还不是那么自信,现在有两小友的影响,更有皇帝的赏识,又身披圣环,再没信心中进士就太扯了。

两少年还小,但权邦彦必须立马用上。

赵佶想了想道:“这样吧,权卿只管八月考试,但官也要当。这字典圣事总要有精通的人参与教导传授,方可合众智之力早日完成,惠及天下。联就封你为著作郎,留在京中,一边做事一边备考。与诸贤为伍,这也大大有利于你的学识提升。”

......................

权邦彦由平民一下子成了从七品官,喜事当顶。而赵佶并没有对赵廉和马公亮再提什么奖赏,只是交待二人暂且在京城住下,等有诏再离开,期间若有事,可寻童贯帮忙解决。

而沧州赵家庄此时却面临杀机。一队全副武装的官军正开出沧州城,向赵庄浩浩荡荡奔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