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199节攀比与控制

攻约梁山 第199节攀比与控制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古代读书人是讲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的,很多读书人都会两下子功夫。象梁山好汉吴用萧让金大坚等文人都会武。吴用的铜链耍得就挺不错,打三两毛贼没问题。

读书人王孝迪当官了。他想当大官。

可宋朝是史上封建经济文化鼎盛时期,也是奸臣辈出时期,奸臣必定是有本事的才能碾压忠臣出人头地,不说知识,很多是书法家画家等级牛人达人,不但迎合了皇帝赵佶喜好,在文化界也享有盛誉,又个个聪明过人相貌堂堂,加上拍马溜须腹黑和出身背景,面上又极会装b显忠臣爱国正大光明浩然正气。与这些人相比,王孝迪混官场的实力差距太大,顶不了,同辈小奸官又人才济济,不用脑子张嘴也能数出十几二十个,竞争太激烈,他难以迅上位。

王孝迪一看,自己再无耻再投靠大人物积极当应声狗也腾飞无望,转脸看到赵公廉是泥腿子平民百姓出身,年纪轻轻却青云直上,在年轻官员中风头无两前途无量,他的羡慕嫉妒恨如沸腾的钢水,可恨没用,只能开动脑筋琢磨赵公廉的迹规律,某一日他突然开了窍。

他觉得赵公廉走的是年少当谄媚宠臣,年长资历根基有了迅转入当干臣的长久路子。本质说白了就是一心逢迎皇帝所好,只紧抱皇帝大腿,由此深得皇帝喜爱与依重。

“人言文成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文武双全。我王孝迪也是文武双全,不比他差。”

赵公廉干的是强北军制衡西军满足皇帝心愿的路子,上得君心,下得实惠。王孝迪觉得自己是近臣,在皇帝眼里印象不错,有张邦昌等大人物在朝中照应,也有了根基,也能这么干。

于是他毅然决然上本辞卫尉少卿(管皇帝依仗的二把手)职务,慷慨激昂向皇帝表示他愿意放弃京城的舒适生活不辞劳苦去边境整军敌外侮以报君恩。

对此,张邦昌等奸臣也是大为支持赞颂的。

不能让赵公廉专美于前。眼看赵公廉越势大难制约。必须想法削弱其对国家的作用,降低皇帝对其的依重,从而抑制赵公廉在仕途上的上升度,如此才能有机会打掉沧赵。这是其一。

其二。皇帝被蒙在鼓里,觉得天下总体大局仍然是繁荣昌盛太平,他做的是安乐皇帝。大奸们截留隐瞒了下面的贼情奏报,心里门清,大宋盗贼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江山有不稳迹象。当然,他们不认为大宋要完蛋了,但感觉这种时候还是抓到能直接调用的军权更好,顺便加强地方势力。

王孝迪的选择正符合他们这个帮派的整体利益。

赵佶看了奏折,第一时间是觉得王孝迪脑子锈逗了。

这人放着天子近臣的位子不坐京城的好日子不过,想去北方吃沙子,是想攀比赵卿吧?

无论别人怎样评价赵公廉,无论在心里怎么警惕沧赵家族,在赵佶心里。赵公廉确实能干,是史上适合为政的绝对出类拔萃者,其能力潜力,满朝文武无人可比肩。

大宋开国至今,哪个官员能象赵卿那样十几岁就有全局观当得皇帝得力秘书?哪个官员能二十不到就能把一县治理得政通人和繁荣兴旺?谁能在二十几岁就把一州要地治理得军政皆强?谁能在不到三十岁就能把守边境,让骄横野蛮凶悍的辽军铁骑都不敢犯边?

赵卿文能安邦武能当朕的保镖,这个王孝迪仪仗为朕管得不错,也是个聪明能干的,可你能和赵公廉比吗?那是不世出的政治大才。只有我这个神仙转世的皇帝才有福气拥有。

心里嘲笑了一下王孝迪,赵佶再一想。又不免有些感动了。

当官的,哪个不想做京官?有几个愿意放弃安逸主动申请为朕吃苦守边?

单是王卿这片忠心就要表扬肯定。不能寒了他的忠心。

于是放为环境相对险恶的次边境真定府为知府。

希望王孝迪在那里真能整治出一支强军,政绩上也有所作为。

赵佶希望有年轻力壮的官员能压一压赵公廉的风头,间接敲打一下赵公廉别得意忘形。

郑居中(1o59-1123)是宰相王珪之婿。举进士后以贵妃之从兄弟相标榜,由是深得宠信。在历史上政和三年(1113)至七年拜知枢密院事,太宰,连封崇国公宿国公燕国公。

在有了赵岳奋力煽动翅膀的世界,大宋环境改变了,许多事也生偏移。连高俅的仕途都没象历史上那样迅猛一步到位,郑居中阴差阳错也没混得历史上那么好,但老家伙级别已经很高了,当沧州知府,即使兼领高阳关路防御使也是绝对的低就。何况没兼领。

赵佶把玩伴宠臣郑居中放在沧州,一方面是郑居中内心太想财强烈要求的,另一方面,表面说是加强沧州治理增加赋税加强边境实力,暗里更有加强监视控制沧赵家族的深意。

赵佶比较信任赵公廉,现在更多的是依重,但绝对信任郑居中。

由绝对心腹控制太能干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少壮派臣子领头羊的家族,赵佶才能安心享乐。

郑居中敢肆无忌惮地调用军队卡沧赵商务的脖子意图敲诈勒索谋取巨大的私利,说到根本也是因为有皇帝在他背后撑腰。

作为皇帝的知心虫,郑居中能清晰地猜测到皇帝内心也有打压抑制沧赵商业的意图。

一个家族富有不是问题。大宋商业空前达,年税收上亿贯,别说有各种特权与便利的达官贵人家,就是民间有钱的也比比皆是。沧赵商务只是做得特别突出而已。

可赵公廉成了掌握军中重权的要员,并且势力越来越大,家族再太富有,这就不行了。

强大的家族势力在边境,能和赵公廉遥相互应,京城又无人质,这简直有造反的势力和机会。赵佶控制不了历史造成的西军将门,却绝对不允许再出现这种不可控的军事势力出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