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130节破茧

攻约梁山 第130节破茧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小人桓奇金必贵感谢恩人仗义出手解救满山老小性命。”

简陋的山寨大厅中,桓奇金必贵两丑汉双双跪拜在栾廷玉面前,大礼叩谢。

栾廷玉大神威,痛杀一气,久积的憋屈得到宣泄,此时心情已经大体恢复了往日的镇静。

他急忙伸手相搀两巨汉。

“你们为贼却护民,足见其德。出手相助是江湖好汉的应有之义。不必说谢。我们相逢是缘分。快快起来。”

不想,两丑汉却又叩头道:“恩人武艺高强,又一身侠义。我们佩服得不行,恳请恩人收我们为徒。”

栾廷玉愣了一下,心情顿时复杂起来。

他想起了曾教导多年并寄予厚望的祝家三子。不想付出心血换来的是三个无德暴徒和沉重打击。现在又要收徒吗?

桓奇金必贵还以为栾廷玉看不上他们,又恳求道:“恩人,小人知道自己蠢笨不配当恩人徒弟。不敢强求美事。只求恩人能暂时停留山寨,一来让小人能好好伺候报答一下,二来请恩人稍稍指点一下武艺,让小人能有些本事斗那二张恶贼。”

栾廷玉还在呆。

桓奇金必贵磕头如捣蒜,一个劲哀求:“恩人,请看在满山无助可怜的老幼的生死上一定帮帮我们。”

“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哗啦,满山贼众和老少家属哭着跪了一地。

栾廷玉回过神,连忙道:“不要如此。你们不嫌弃我本事低微。我答应就是了。大家快快请起。”

他赶忙过去扶起胡须花白那个年纪最长的老者,心绪复杂地轻叹道:“老人家你这一跪是折我的寿啊。廷玉万万不敢当。”

老人两眼是泪,颤声哭道:“这样好,这样好,俺们总算是有救了。”

“有救了?”

栾廷玉嘀咕着苦笑一声,自思:我能帮你们一时,不能帮一世,根本没有把你们救出苦海的能力。

桓奇金必贵却是狂喜,又重重叩了几个头。在栾廷玉相扶下才起身。

既已决定,栾廷玉也不再多想,这时仔细打量两新徒弟,不禁越看越喜。

两汉子相貌丑恶。胡子满脸,看着老成,实际年纪不大,不过二十刚出头,双目有神。透着强悍灵活,说明不是笨蛋,可以有效教导。而且二人身高力猛,筋骨强壮,因长年累月在崎岖不平的山中和野兽周旋,个个身手敏捷。

一综合,两丑汉也算是难得的习武好苗子。

栾廷玉高兴中寻思:有此二人为臂助,去投西军也多些本钱。到时我为骑将。他们二人为随行步将,战场定能…...

想着想着,栾廷玉突然扫视山上的其他人。心又一黯。

若是带走了两徒弟,自己是有了贴心强助,心不再孤独,可这山上的灾民(称山贼太抬举这伙人了)怎么办?

人都说忠孝两难全。你妈的,情义也会两难全啊。

两徒弟如何能忍心抛弃这些指望依靠他们活命的苦难乡邻,去军中谋富贵前程?

我又如何能向徒弟开这个口?

栾廷玉叹了口气,暂时压下繁乱思绪。

这些日子拼命赶路,也是累了,又经历一场疯狂厮杀,加重劳累。且在此落脚,教教徒弟武艺,保护一下山民,也可就机稍休整一下好好想想以后要走的路到底对不对。

拿定主意。栾廷玉就住了下来。

桓奇金必贵这等贫困猎户子弟若不是机缘巧合,哪可能有机会得名师教导武艺,都异常珍惜,疯般苦学,进步也快。

这让栾廷玉大为满意。

他动荡不安烦乱的心稍稍安宁了些,教导越认真勤勉。

转眼过了近十天。殷勤伺候的桓奇金必贵从现师傅独自一人时总闷闷不乐,到察觉师傅投西军的心思,就留了心。

这天,栾廷玉终于决心还是抓紧时机去熙河军走一遭。

即使天下开始陷入混乱,身为大宋臣民,还是得维护正统。投军不能半途而废啊。

他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把两徒弟招来相告实情和决定。

“桓奇必贵,想必你们也知为师想去西军效力。如今熙河军正进行紧急重整,和西夏的战事正烈。正是为师的机会。”

见两徒弟静静听着,没什么激烈纠缠情绪流露,栾廷玉满意点头又说:“为师是这么想。你们俩是天生的步战大将,落草为寇是出于无奈,以此为生却太可惜。我本打算带你们一同去投军。再想想此地山民还离不了你们的庇护,为师就自己去。”

桓奇张嘴想说点什么,栾廷玉猜测到了,笑着一摆手道:“勿急,听为师说完。”

“你们与我既有师徒之谊,这种情义自然不会断。这几日虽说是仓促指点了你们武艺,却也把精要传了,并修正了你们武艺中的缺陷,守山对付二张应该不是大问题。剩下的招式,那需要时间积累。为师这有本图册,你们可自行对照修练。”

“若为师能在熙河军站稳脚跟。你们这边也能安排好山民,愿意的话,可来找我。咱们师徒可并肩作战,建功立业。”

金必贵见栾廷玉说完了,扑通跪拜在地道:“师傅,请恕徒儿说些你不愿听的话。”

桓奇也立即跪下了。

栾廷玉和王进的性格和心态不同,不会象王进呵斥史进那样,闻言笑道:“师徒如父子,有什么愿听不愿听的?说真话实话才重要。”

金必贵丑脸上顿时露出欢喜之色,道:“那徒儿就直说了。”

“嗯,说。为师心中其实也有疑惑。就听听你们有什么想法。”

“徒儿嘴笨,不会说话,说得不好,师傅你别生气。徒儿说的都是心里话。”

“嗯。”

“师傅,你想投西军,徒儿想说,师傅最好别去。去了必定失望,白跑一趟不说,还受到羞辱打击。”

栾廷玉不是第一次听到这论调了,柴进就提醒过他,所以此时听了并没有太大反应。

“师傅,你说此时西夏正和西军激战,据徒儿听来的消息,这不假。但却不是师傅的机会。徒儿听过往的客人说,环庆军的姚古调到熙河军为将主。姚家和刘法家同为西军骨干将门,却不是一路。现在,两派势力为争熙河军的那些关键位置,正闹得不可开交。姚家为主是姚家的优势。可老熙河将门盘根错节,身为地头蛇不是好摆弄的。这个时候,哪个重权人物有心思理睬师傅的一片报国心?”

桓奇道:“是呀师傅。俺听说,现在和夏贼打的是去增援的另外几家西军。熙河军主要在忙成军,为友军提供粮草。师傅去了,就算投军成功,一个新人,谁会相信你?师傅没机会带兵上战扬威。错过这个机会,师傅更不会有出头之日。这几年夏贼安稳。西军无大战事,师傅想战场立功受奖很难,如此本事,难道打算去从小头目开始,艰难升为受气小官糊混一生不成?”

两丑汉说得颠三倒四,但意思表达出来了。

总之,你是无根新人,没人敢重用,眼下的大战确实是良机,但你去的不是时候,带兵上战场的机会都难说有,没机会立大功。过后,熙河军内部争斗完了,位置满了,两国无大战事,无根无靠只有本事的人更没上位机会。

栾廷玉只想着国家危难之际,西军官僚会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由此进入逻辑误区,没想过只要不是立即亡国,这些陈腐西军官僚就会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国家利益排在后。有好位子,自家子弟和亲信先占上,你个外人再大本事也靠边站。

桓奇金必贵不识几个字,却从草根自身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角度,对西军,或者说对大宋的腐烂有自己的清晰认识。

栾廷玉呆了。

他从徒弟的话中现自己的想法错在了哪里,心里如翻江倒海。

天下衮衮诸公只想着自家,没人先效忠国家。各地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天下百姓日益穷困潦倒,乱民四起,山贼林立。反王群起。这样的情况意味着什么?纵观历史,一个王朝要倒了的时候,社会不就是呈现出这种混乱堕落形势?

也许大宋真要亡了。

哪我栾廷玉还以卑微之躯去军中干什么?能干什么?

可怜我自小勤奋,从名师,日学文夜习武,练成一身本领于朝廷却无用武之地,于民间只混成个为虎作伥的护庄恶霸教头。如今于正途走投无路,落草为寇快活一时瞎混一生又不甘心。

我栾廷玉怎么这么命苦?哪里才是我奋斗的所在?

哦,忘了,收了两山贼徒弟,我栾廷玉在此山落脚,其实也已经成了山贼反王。若去了熙河军,此处根脚泄露出去,别说带兵杀夏贼立功受奖升官,不被那些官僚当居心叵测的逆贼砍掉脑袋上报朝廷请功就是大幸运。

不必费尽千辛万苦远去西北再碰一鼻子灰。投军是不成了。

哪以后做什么?

在此当反王?看大宋和嚣张得意的陈腐官僚怎样走向毁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