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82节妙极的申请

攻约梁山 第82节妙极的申请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就在赵岳威胁蔡京门生时,道君赵佶接到赵公廉的一道奏折。

当然不是参蔡京的。

赵公廉不是神仙,不知弟弟又在搞事,而是申请调任。

奏折上大体是说:在圣上万般体谅信任支持下,微臣不辱使命,经过几年治理整顿,沧州军已可堪大战,能担起保卫边防的重任,沧州治下堡寨坚固,民安民心忠义信勇,不惧辽贼侵犯,沧州已无安全之忧,臣在沧州的使命已完成,不负圣恩,想带麾下军队到最危险局势最复杂最需要稳定的最北边防——澶州,为圣上分忧。

赵公廉说沧州军统制石家子石符练颇通治军之道,勇于任事,若留任沧州,能把裁撤下来的澶州禁军整练一新,镇守如今的沧州绰绰有余。圣上只需调任一位干练文臣继续治理繁荣沧州经济就可。

另外还说:原沧州知州神箭将军何灌一身本领,满腹忠君爱国情怀,臣闻他去了西军却被盘根错节的关系窝在那里碌碌无为,实在可惜。臣举荐他担任蓟州军主将,一方面挥他治军才干增强北边防,一方面可慰忠义老将的报国雄心壮志。

另西军有韩综雷彦兴,奇士也三将者有统兵之能,有丰富的战夏辽马军贼的经验,正当年富力强,却也是窝在各部,需要打仗时才被想起令充任中低冲锋陷阵之将,即使童枢密坐镇西军知其能也无法真正重用,臣请调其入北军担当重任。其中妙处,圣上圣明自然看得清明。

韩综雷彦兴,奇士也是什么人?

西军屈着很多人才,赵公廉为何单单只提此三将?

说白了无非是赵岳的历史情怀作。

这三将是在东京保卫战中,和同样花甲之年的何灌一同死战不退,牺牲在金军屠刀下的忠义之人,如今四十来岁正可用,也确实屈才。

最后,赵公廉慷慨激昂说:臣离京赴任之时感念圣上恩情。誓要练出敢战能战之军,瞅准金辽相争的千载难逢良机,在辽无暇顾我之时,奉圣命配合友军夺取广袤的燕云地区。让我大宋金瓮从此得全,也让新兴起的强寇金军知我大宋厉害,不敢肆意举暴虐兽兵来犯。

我大宋人口众多,内地许多地方已无地可分配耕种,人满为患。若到时分流人口迁北实边,内地麻烦得除,燕云有心怀圣恩的子民可依,朝廷有新赋税地,军有马场补上无马被动短板,有后勤保障,北拒长城等坚固防线,从此北方野人蛮子不能肆意寇边,何愁我大宋不能万载长存?圣上的英明仁德也必将威震并感动世间。

后世子孙享受着安宁幸福,每逢佳节祭祖岂能不感念圣上功业?

微臣有幸附圣上尾翼。也能得些美名,不肖子孙也能得以福乐。

金瓮得全之时,北害不存,微臣那时也应该累了,希望圣上能体谅微臣的日日想念之情,调微臣再回京都伺候圣上,也享受些轻松安乐。

赵公廉申请调离老家是有多种考虑的。

避嫌只是其一。

主要是沧州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决定了不可能拥有太多兵力,眼下的五千正军三千能战的厢军共八千兵马已经是赵佶给的最大信任。

以家中十几年的威信势力和努力,沧州已悄然成了自家地盘,几年亲自治理整顿。如今更被他整治得铁板一块。

官府中低人员基本都是沧赵集团的外围人员,虽然这些官吏极少有知道沧赵真正身份和目的,但维护沧赵就是维护他自身的利益,心自然而然向着赵家。各地领导民间的土豪则多是沧赵安插扶植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谁空降来当知州知县,只要不损害沧赵利益,就会一呼百应,部下治下人人配合,实际却是被架空,改变不了什么。

在赵公廉庇护下。家里已安全度过核心机密和力量整体搬迁的隐患危险期,人口补充容易,保卫家园的武装新力量已形成,赵公廉在北方和他支持的何灌一起打击堵住辽寇南下,以李助和刘文带最亲信又有经验的起家教头老将等领导沧州民间武装,不惧莫州辽寇东侵。

赵公廉再留在老家已没有施展的空间,只多添了猜忌和注意。

而边防军州非同内地。

军州,军州,以军为主,治为次。其它州府,包括次边州沧州仍是以治为主,军为辅。军州为及时应变作战需要,一把手权威必需突出。

除了防止背叛的必要牵制,军州一切事务都围绕军州长意志进行。

赵公廉到了最前线的澶州,直面大辽南京,时时受三面六方辽军的威胁,官职没丝毫提升,实权却大大加重,平时正军就有三四万,战时更一言九鼎,任你是监察御使言官,三漕大员都得依令而行,否则以赵公廉如今的地位,找个延误军机扰乱军心等什么借口就能办了。

关键是边塞军需物资堆积如山,闲置不用白白腐朽浪费,甚至可能便宜壮大了敌人。家里征服南海诸岛正急需这些装备补充驻岛兵民武力。到时借战争之机,自有法子让济州岛军队带走。

推荐石符练留守沧州,实在是赵公廉厌恶透了此人,借机甩掉。

此人纯勋贵油子,忠心皇家,会做官不会也不愿做事,怕死得要命,不肯吃苦,怎么也捂不热其心,是一心跟着混军功资历的二皮脸。

沧赵军以海盗之名沿海边从最北的金军治下到大宋南端不断掠夺,如今只澶蓟沧三州和沧北百里的乾宁军未被掠过,这久了不正常。

沧州又名横海郡,治下有单列的横海军,原来只两指挥一千人负责镇守北海疆打击海盗,实际早烂透了,人不能战,都是挨日子为当官的免费做义工的混子,船也没几只能用的,赵公廉执掌沧州,整顿了横海军,并以加强海防为由申请扩编到三千多将士,重新配备战船。

用大宋的钱名正言顺为自家壮大势力,这账谁都会算。

如今这枚果子熟了,要拿走使用,沧州也需要被强大海盗侵略一下掩人耳目,就让横海军丢在石符练手里,让这个二皮脸承担罪名。

跟着不干事,光混功劳沾便宜不付出代价可不行。

当然赵公廉只会拍着石符练的肩膀说:“咱们共事多年,怎么练兵强军,你看也看会了,自己就能练出好兵。你会做官做人,但不敢任事,这不好。想恢复并振兴石家祖上荣威,还得凭硬功实绩,这样别人为你说话才理直气壮。你得扎实做事独担重任才行。”

“沧州如今民勇心齐,武力可观,府县乡间和边塞都堡寨坚固可依,莫州辽寇来犯,你只需紧守州城不失就是功劳。”

这样说,在石府练心里,赵公廉甩下他却是给他独立建功的机会。尽管他很想继续跟着赵公廉轻轻松松一步步混上去,也只能感激留下。

赵公廉的奏折中还暗含一层意思,或者说是最后给赵佶一个机会。

道君如果在此时悬崖勒马,振奋精神甩掉糜烂,整顿吏治,让子民不要越过越悲惨,尽管仍要做亡国君,沧赵却不会让他遭受金军折磨,至少能保证他晚年能悠然自得当他的画家,史上留名也不会那么不堪。

但道君已经沉迷了,有那悟性和反思也舍不得放弃糜烂享受。

反复看了多遍奏折,道君感受到赵公廉对他在严肃尊敬中流露着亲近想念关心,赵公廉也确实干出了耀眼成绩,不负所望,他心情大好。

(沧州赋税急剧下降,赵佶已知是杨戬私心作祟,领头和那些嫉妒又贪婪的权贵断了沧赵在南方的商路,加上海盗肆虐,海运艰难,导致沧赵作坊大规模倒闭,无力支撑赋税要地。这怪不得赵公廉治理不利,反要称赞在这种情况下仍事事以国事为重。可恨的是杨戬和那些......)

道君仔细分析这份调离申请,被赵公廉的无私和雄心感动,终于消除了心底的那点猜忌,不再听官员的议论参奏,尽管不信新崛起的金军小邦能牵制甚至压制庞大的辽国让赵公廉能抓到收复燕云的机会,但还是怀着丰亨豫大的自负情怀和名垂青史的念头,对收复抱点幻想。

童贯何灌等朝廷安插控制西军的精干官员,怎么挣扎努力无法根本改变西军是半独立王国的事实,这事让无可奈何的道君一直耿耿于怀,在赵公廉的奏折中看到何灌的窘迫和童贯的尴尬,道君尤感刺心。

只为加强北边防,让赵公廉练出能制衡西军的强军,也必须支持。

道君已有初步决断,让梁师成调查了一下韩综雷彦兴,奇士也三将怎么个情况,得报和赵公廉汇报的一样位低有能力忠心敢战,事实上和沧赵也没有任何关联,不是赵公廉想提拔自己人,道君彻底决断。

在朝会一提,已升为尚书左丞的浪子宰相李邦彦当即第一个出来赞同。他心里恨不能赵公廉死在外边,既然是主动提出守边关自得成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