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647四连击

攻约梁山 647四连击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杨进盘算得好,能在宋国造反成功象王庆那样裂土称王也尝一尝称孤道寡是啥滋味,逍遥富贵,那最好。不行,闹得朝廷不得不招安,混上正经大将官身体面并且仍领着这帮起义部下为硬实力依靠和相应好处,此为第二条路。

若是起义军显得太弱逼不了朝廷妥协,朝廷太强硬强大铁了心剿灭不给活路,以此给全天下蠢蠢欲动同样想造反的人一个最好的严厉警告。起义军折腾来折腾去结果只是面临着战死死光算完的可怕结局,那最好是能投去西南......总有活路和好日子。

他迅速算计着,最终还是认为投靠西南王比杀人放火受宋国招安当宋官强多了。

安稳呐。

不会成为眼中钉.....

由此装谦卑可怜之极,拐弯抹角就是想求王念经愿意收他有一天混不下去了时能当西南人。

他的表演声情并茂,公平地讲,完全可以拿那什么卡的小金人了

可是,就是这样极尽委屈自己的尊严又表演出色,却也到底打动不了王念经。

王念经这家伙早年混社会后来跟着赵岳混上了军旅,又在西南这几年的清剿云贵川残存的土蛮土司野人的战斗中经历了太多欺诈险恶凶残,那心混得冷漠刚硬无比,哪是容易被打动的。

再者,他天性就是个乱世枭雄大坏蛋,心性比寻常人狠得多,仁慈怜悯不属于他这样的,他和杨进本质上是一样的人物,所以能轻易看透同类,岂会被杨进这番做作给哄住。

王念经心中冷哼:你长得跟丑牛似的,聪明却想得太美。你当海盗帝国是收狡诈破烂的?

但,他也没有直接一口回绝,

不置可否,多少给杨进之类的些念想,也是给宋朝廷些压力。

没有杨进之流新的民间势力闹腾,就赵佶那帮王八蛋就会肆意瞎搞,在掌权腐败及时行乐任性中无意识地加速王朝灭亡,赵岳的以寇除寇恶收其精华的计划就没有时间实现,民间也历练不出乱世意识和应变能力,当金军以辽军辽人为炮灰南侵时,宋人就不会有抵抗意志和战斗力。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赵岳的战略计划能否实现。

.......................

和怀化大将军部一样,马军司骑兵全部投降了西南王而且很积极,甚至很激动:打出头来了,这下有盼头了......得好好感谢曹大帅对俺们严厉的训练和耐心教导指明出路.......

杨进的人和王念经特意宽恕放走的勋贵及爪牙们,分别负责山谷两头,奋力清理开了堵塞。

勋贵等西南王不要的人失去盔甲战马,却能带着防身武器仓皇钻山走了,惶惶之极玩了命的快跑,在山野中冒各种凶险,吃尽了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苦头却终是得了命得以逃到官府。

王念经和部下带着降军与战马往西迅速走了,出了山就是进入西部无人区,与前面收的怀化大将军所领的骑兵一样全去了大散关统一整训,另有急用.......王念经目前正是大散关的主将。

杨进部也没白忙活,得到了上万的刀枪。

在杨进心里,西南军似乎学习了上国海盗国的风范,这回言而有信,没干出小人嘴脸的事。

......................

宋朝廷。

两路追剿大军,都是轻胜民夫反贼,都是追杀连连报捷,追得反贼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全歼指日可待......区区泥腿子,无知无识少智,只有把子没脑子的热血冲动狠劲,果然不堪一击。欧阳珣的集战马和精骑兵于朝廷强化中央军,以骑兵快速出击镇压起义的方针确实是正确有效的。

可恨的是,如此大才却是虚伪狡诈不忠不义之徒,当了叛徒,背主而去。

赵佶和臣子们在对欧阳珣的恨恨中很高兴,很得意,就等着剿贼竞了全功时好好庆祝了,却在这时突然噩耗双传,不,是接连三四传。

什吗?剿贼的马军两部,都投降大理国了!?

那,那可是五万骑兵啊,而且是朝廷最依赖的镇国精锐,不但将士是朝廷能直接控制的最有战斗力的人,马也是朝廷能直接控制的最好的马。这一全部失去,只好马的损失也万万承受不起.......赵佶这帮家伙自负精明老辣,灾后不久就又敢瞎B得瑟,精锐骑兵步兵和最好的战马不是用来对付辽国或镇压田虎王庆等大贼,专门用于收拾赵岳,只急着夺取梁山的肉食财富好重新拥有口腹之欲富贵享乐....现在终于把海盗国当年特意留给宋国支撑江山,由欧阳珣费尽心力才收归了朝廷直接控制来震慑天下和压制辽国凶强任性的六万匹好战马玩得只剩下御马营那五千。

多亏了在猜忌河北东路强抽了东路三边一万五千骑兵时,赵佶还知道要脸,知道边防的要紧厉害,没敢任性坚持把东路的好马也一并尽可能强抽一万五千归京军,

瞎搞东路就彻底没好马可用了,在防御中,斥侯骑直接输在战马上,跑不快也支撑不住长时间高速折腾,根本没资格和必然骑着最好的马的辽斥侯纠缠较量......侦察和巡逻要是不行了,东路军只能陷入处处被动挨打甚至困守城寨,屯田军在城外种的粮食蔬菜也保不住了.....这会直接降低边军的生活质量,让本就对生活和朝廷不满的情绪更强烈,军队士气大降,守边心很快全得崩。

没了这五万精骑和相关的好战马,赵佶心里猛然一空,已经没着没落的心虚惊恐得狠了。

他和众臣第一时间就惊惧想到。

大理国这是想干什么?

诱惑、侵吞宋国的镇国禁军,削弱宋朝廷,壮大大理国很弱的骑兵实力,难道是想和大宋开战?

英明有为的大理王段誉,终于露出贪婪獠牙,妄图侵占更多的宋国领土了?

想吞并江南(长江以南)?

还是胃口更大,想吃掉江淮河南,占领整个大宋南部,及至整个大宋?

惊恐中,赵佶等就象湾绿那帮人一样,明知道“干爹”只是在不断敲诈吞噬湾岛财富,只是在居心叵测耍着利用,根本靠不住,甚至关键时刻反而会反咬一口,趁机要挟着争取一口吞噬尽湾岛所有财富却弃他们如弊履......但他们照样热情痴情地爱敬着干爹,一遇到解决不了的要命问题就会向干爹求助,赖着再吃亏也认了敲诈,赵佶也是仍然立即想到去求海盗国主持正义公平.......

得立即去问问,难道“干爷爷”心变了,偏向了,同意,甚至纵容支持大理国取代大宋?

上次出使舟山岛的那位使臣老贼倒霉了。

这老货很自然地把海盗自愿还给宋国的利益权说成是自己才德出众忍尽屈辱力争来的结果,冒功成功可着实得了大便宜,三品直接升到正二品,封大学士,顶级大佬了,还有钱粮上的重重赏赐,这是实利上的实惠,还有名誉与官场关系上的大好处,朝野上下无不夸赞他,甚至把他吹上了天,他家那不冷不热的大门变得门庭若市,就连蔡京童贯这样的相爷见到他也会露出亲切。

有利就有敝啊。

上次得了好处,这次就得有付出。

皇帝和大臣们认为他能和海盗头子钟相搭上关系,或者认为他和钟相投缘能说上话,现在遇到了最惊恐的事,自然是派他紧急去求见钟相......

老家伙推托不得,在此刻不敢露出半个不字,只能强撑着精神做义不容辞奋勇状去了。

自然是最快的骑马南下,

只这一点就能折腾得他丢半条命。

他已经老了,尽管马骑得不错,却哪经得起如此长途连续最好是不眠不休快赶的颠簸。

还有,南方此时正是梅雨季节,这节气赶路更要人命了。

还有,此时也是海上起风时节,尽管不是季风大潮,但海面也风浪不小,海盗架的尖底海船没事,可,宋国唯有的平底大河船进入大海风浪中,船再大,那也等同是下海送死.......

偏偏,海盗巡逻船平常是不会靠近宋国陆地这边的。宋使想求见钟相,就必须乘船下海到舟山附近遇上巡逻的海盗,得到允许,才能有机会上岛拜见.......

这老家伙快马离京飞奔了仅仅半天,中午停下就食时就忍不住落泪了,身子散架一样难受,好委屈好伤心......赵佶只急着得知海盗的态度,压根儿想不到老使臣会如何难受与承受不住。

使臣死不死的,这无关紧要。

大宋最不缺的是想当官的读书人。别说累死折腾死一个使臣老家伙,就是死几十个也不大紧,没见这回被反贼“二进”迅猛祸害死那么多州府的官吏,朝廷也丝毫不见惊急吗。

地方官或朝中没啥大用的老家伙,死再多也不怕。一招手,天下的读书人就能重新顶满了。

你就是死也给朕搞明白海盗到底是啥意思,最好是能说服海盗惩戒大理国,这样才是有功,是好臣子,否则你就是死了,累得病得什么的死得极凄惨,你也是有罪活该。没用的东西,净耽误时间了......朝廷不追究你家人的罪责就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赵佶骨子里的极度轻浮浪荡自私懦弱无耻随着变态和国情局势日益不堪而日益暴露出来,不止是对不讨他喜欢的忠臣刻薄寡恩,对拍他马屁让他喜欢却不大在乎的奸贼也一样冷酷残暴。

使臣老贼心里自然明白这个,却和忠臣好官一样无可奈何,所以才格外委屈伤心。

朝廷接到的第三第四个噩耗是:趁夏收之季争取一举毁灭伪晋伪楚国的战略计划全部惨败。

太原王禀部、辽州李侃部、河南西北边防的辛兴宗,还有隆德府、泽州、绛州,六路兵马,接到朝廷严令,在伪晋国夏收完成差不多时从南北东三面突然一齐向晋国发起猛烈进攻。

这么多兵马的调动,尤其是最敏感的太原军、辛兴宗的边军的调动,根本瞒不住有心人。

田虎提前就警觉到了,或者说是早就在防备着朝廷会在夏收时对他发动猛攻以抢掠他的粮食、屠杀或掠夺他的人口、毁灭夏种会秋收的庄稼,三光从根子上铲断晋国根基,从而剿灭他。

事关生死存亡,必须全力重视起来以应对这场朝廷酝酿已久的空前大灾。

在田虎的咆哮和严令下,已经严阵以待的晋国各部军顿时轰然开动起来,抵抗得极坚决。

朝廷的军队轰然杀了进去。

开局却很顺利。

伪晋国军并没采取更积极的方式以出战来阻击进攻,全部是据要城死守,把无关紧要的塞防和县城都放弃了,村镇更是清空得干净。朝廷的各部军队全都是毫无阻挡地杀到了大城前。

这让官兵产生了错觉,以为是田虎怕了,加上领导的吹嘘鼓舞,官兵也相信田虎这次必定完蛋了,不禁士气高涨,但随后展开的必然就是最难最惨烈的攻城战.......这场战争整体上是朝廷的军队攻,田虎的军队守,攻,永远比防御积极而灵活有优势,想打哪打哪,想怎么打怎么打,对手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是目标,都可以集中力量重重打过去,防御则太被动,需要处处设防,但想防好所有地方谈何容易,就是最强大的国家,拥有最多的军队,他也不可能在防御战中面面俱到没有漏洞或没有人不出现失误。漏洞和人为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但,具体到六处的攻城大战,则又变成了官军是被动的,田虎军掌握了主动权。

田虎的军队可以在守城战中依坚城的有利死守,也可以随时抓住战机夜袭什么的出击。

官军在没有城池保护的野外既要强攻坚城又要日夜防范敌人袭击。就只强攻城池,这已经是极困难极被动的事了。

无论怎样,对双方来说,这次都是一场硬仗,比拼的是勇武,更拼的是战斗意志。

宋朝廷这次是有个成套的大计划的,所以破例给了些火药方便六部破城或瓦解贼军士气用。以前是根本不肯给的.......

火药,在这时代由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了,并不是容易搞的事。

宋朝廷有野狼辽国这个总想趁宋国虚弱侵占宋国的大敌在,宋统治者惧辽习惯了,尤其是灾后,军队将士全是难管的甚至是无法有效控制作战的各种坏蛋狂徒,宋统治者毫无信心就更畏惧辽军了,根本不敢指望坏蛋军能忠勇卫国善战,不敢指望人,即便有战马优势,也只把希望寄托在火药上。希望军队能用火药之利增强点保国信心勇气守住国门,火药就必然集中供应了边防。

不肯给担着国内剿寇重任的军队火药用,还有个极重要的原因是,怕火药这个大杀器落入贼寇之手反而成了宋王朝的大害.......这不是不可能,而是极可能。

军队靠不住,本质上和田虎王庆的军队是一样的货色,那么在进剿中,极可能发生官兵叛逃甚至大规模叛变事件,导致火药也随之落入贼手。

只为防止技术泄秘,朝廷也会不给........黑火药简单,若被贼寇得了去,有宋人懂制造烟花的技术老底子在,田虎王庆的人若是得到了官兵的火药样品就能仿制,技术没朝廷的好,所造火药威力没朝廷造的大,但总是由烟花变成了火药,威力不足可用量上补。加大火药包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