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631新任务,上

攻约梁山 631新任务,上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赵佶和朝廷顺利收到了骑兵,都大大松了口气,对死了监军果然“不在意”。

他们都是人精,心里明白,监军有的确实是倒霉死在辽军手,但有的却未必是真......不会那么巧三边都发生死监军的事。

这是三边对朝廷抽马的反应,是种警告。三边做的甚至不屑多加掩饰这意思。

朝廷对边军如此胆大的作派也没脾气,

以前国家正常时这种事也难免,朝廷下了让边军厌恶到愤怒的命令,又总有监军什么的官员太嚣张跋扈搞得太过分了激怒边军杀心,那人就合理遇意外了......何况是现在.....

朝廷收了骑兵,等于看到了边军仍然服从中央,这是最重要的,也就放心了。

为表彰东路三边对朝廷的这份忠心,朝廷刻意忽略了死监军罪责,来的旨意只大大奖励三边上下,略斥责了李纲奏折所说是一片赤诚忠心却太没规矩,还免除了柴进的罪过,表扬了柴进的爱国大义公心,希望再接再厉......这些都一个意思,等于是朝廷表了歉意。

当然,就象当初哄骗算计对付赵岳家一样,赵佶和朝廷服软,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以后,只要有了机会,所有的账都会翻出来清算。

柴进、刘、宗、张、李,都得死,极惨极冤枉的死。

赵佶等的杀性越来越大了,

敢触犯他们威严利益的,只要能玩死,都得弄死,决不以其它处罚方式饶过。

如今,他们已觉得还是杀光最省心,一了百了最干净,没后患。

他们在极后悔当初没狠心果断地杀死权邦彦欧阳珣。

对赵廉?

那时不是没狠心没果断,纯是当时陷入被动逼得无法下死手。好在还是死了,可惜的是没死干净,还漏了个余孽赵二,结果就成了朝廷如今不小的威胁......得严肃吸取教训。

以宽松仁爱形象立国的宋王朝终于露出封建王朝那种歹毒凶残阴暗霸道并不奇怪。

穷途末路了,极可能断子绝孙,别说官员个人,就是整个家族只怕也没以后了,变本加利抓紧最后时机抓住一切能享受的拼命及时享受拼命凶狂放浪,必然就是如此疯狂。

人性如此,并非独宋统治者会如此。

弄完了东路三边,赵佶和众臣的目光立即盯到西路军。

西路军也有隐患,兵力比东路的多好几万,今年历经多次大战,骑兵负责在城寨外袭扰牵制辽军围攻城寨,和辽军激烈野战,战马折损不少,如今却也维持在两万四五千匹。

辽军如今因惧于东路三边强大的火药和骑兵能力,不方便过白沟河等界河障碍大举进攻,就把突破重点改在了西路三边。

西路有山川之险却没有大河可阻拦进攻,防御压力猛增,所备骑兵力量不能削弱。朝廷不敢愚蠢强抽西路军的骑兵,但却不会放过步军。

尤其是代州广武军,如今有正规军高达近七万,中央裁撤到西路守边的那两万京城老禁军,其中就有一万二分配到了代州。真定和中山两军平均只分配了四千。

代州的骑兵也最多,占了西路军总骑兵量的一半多。

屯田兵也最多,

这实际也是一股能用的可观兵力,主体本就是经过了完整军事训练的现成的做边防预备役的内地厢兵恶棍,平时种粮种菜修城寨干杂活,加强边关自给能力,减轻边军生存负担,减少边军的不满因素,也大大减轻了内地转运和供给的巨大负担......

加上屯田兵,代州的兵力如此就高到过了十万。

十几万这么多的兵力集中在一地“一官”手中可不是好事。

太危险了。

尽管代州那不是正经生活区,除了兵还是兵,除了粮菜能自给一些,其它一切所需都得依赖内地也就是朝廷的供给,广武军并没有在代州独立当军阀的条件,却也不得不防。

这年头有兵就能有一切。

代州是无人区,广武军无法闹独立立足,但有如此强大的兵力完全可以南下抢.......反了朝廷,自立为王或另设朝廷,割据一方,这不是大问题,干倒宋王朝也不是不可能。

辽国经历了曹文诏率领骑兵入境大玩游击战的折腾,见识到了曹文诏的强大统帅能力,没招对付,至少暂时是老实不敢侵宋了,代州也就没必要再布置那么多的兵死守。

就算辽国嘴怂心不怂就是不服宋国,还敢打,那也可以现调京城强大的骑兵实力飞快北上把战火烧到辽国境内再大搞破坏,让辽国承受不起战争损失不得不退兵回守......

由此想法和自信,朝廷毫不犹豫地从代州抽了两万步兵调到太原军,归王禀拥有四万兵力的能力做剿灭田虎和防辽用,并且专门强调广武军领导不得用那些老禁军顶人数。

朝廷现在已比较深刻地认识到那些老禁军是何等不堪用了。

赵佶不蠢,从中也看到了高俅以及京城勋贵治军能力之差,

这些官员只知享乐,长期玩忽职守糊弄他这个皇帝,根本没把治理好镇国禁军当回事,否则老禁军不会烂这样。

勋贵将门确实整体性腐化堕落到饭桶废物得不行却敢谋朝篡位,狠杀对了,对石肤等残存的勋贵没就手清除掉却大大削弱了领兵实权,这也做对了,不顶用就没惩罚错。

剩下个高俅,赵佶的心情是复杂的,

但最终念高爱卿忠心耿耿可靠,也念高爱卿这么多年为他独斗和确实压制住了勋贵将门在军队的影响力的辛劳及功勋,仍不舍得弃用。

在赵佶心里,机敏过人的高俅还是很有能力的,至少在为他把着兵权和平衡朝局方面是可信赖和重用的最佳默契伙伴,是好帮手。

主要是,不用高俅,就无人可信可用。

总不能把兵权全部放到童贯之手吧。

兵权,必须以多人多机构复杂化执掌来构成制衡,决不能落一人之手。

这是最基本的政治常识。

宋王朝,有宋太祖篡位成功的光辉开国成就,宋皇更是在兵权方面高度警惕。

童贯是阉人,掌全部兵权也照样太危险。

阉人,自己当不了皇帝。

没人会肯认个阉人当皇帝统治自己。没人肯接受这种污辱。

哪怕是这时代社会地位低下的女人,比如卑贱如妓子者,她也不会答应这种事,只会当笑话说着来坚决反对......这和武则天这样的女人称了帝大不同。

女人,最起码还是人。

太监,他再有权势地位,再有才能再品德出众,在天下人心里也不算人,至多算半个人。不是人的,怎么可以当皇帝?开玩笑也没这么开的......

阉人也没有后代,正常下不会造反夺江山,

历史上从未有太监能篡位称帝的,至多当个形同皇帝权威的立皇帝,但谁又敢说太监一定不会造反篡位呢。因为疯子这物种从不缺,还有可以用侄子什么的血脉亲族上位开国称帝,或者被别人收买利用......何况童贯岁数那么大了,老了,说不定说死就死了。而高俅经历了诸般挫折打击,显然吸取了教训,奋发了全部精神拼命在治军......

说一千道一万,赵佶就是宠信“老伙计”高俅,舍不得抛弃,对玩废了大宋镇国兵力,论罪责应该千刀万剐并诛尽九族的高俅却总那么有情有义,实在狠不下心来。

所以,北宋亡在赵佶手里是历史定数,不可能有别的结果。

关于抽代州边军入太原,

朝廷众臣,尤其是童贯,怕的是再往王禀那塞老禁军烂兵,不但不会加强太原军的实力,反而会弄得太原军整体战斗力进一步大降,甚至老禁军太多了,闹得以王禀的过人治军能力也根本无法控制住,在关键的战时猛然闹出老禁军兵变什么的重大事故,直接导致太原城失陷落入田虎或辽军之手。那就不好玩了.......

老禁军烂兵拘用在边关却问题不大。

这些东西最害怕成了打野兽金军的悲惨炮灰,不敢集体背叛宋国投降辽国,在其它成份的兵力远比老禁军多而且凶恶敢斗的压制下,也不敢闹事或当逃兵,只能认命守边。也就是说还是可用的。

若能利用边关的特殊环境逼迫和整治好了,甚至能成为一股卫国强军。

这些老禁军并非是没本事的废物,都是个人武力可观的兵霸,只是心烂了......

代州节度使曾懋和主将姬文康接到抽兵旨意,都极不乐意接受。

这年头,自己手中能直接控制的兵越多越好啊。

保不齐,机会一到,咱也能王一把贵富,享受享受至尊极乐无边到底是啥滋味。这不是不可能啊......瞧这架式,五代十国时代极可能又来临了,但,还是老实执行了旨意。

现在,他们还没资格和朝廷叫板。

调到边关坐镇的时间太短了,为人和当官当习惯的贪鄙及轻贱军人,能给将士们的恩义及威信皆远不到,边军还没有追随心,甚至至今还不大认可他们的统帅权。

别说老边关大将了,就是普通将士都敢为自己的权利时不时变相顶撞他们一二。

宋王朝到了这个时候,文官不好当了,得正经花大精力治理地方,武官更难当。

官老爷们再也不复以前那样的高贵在上威福娇纵轻狂尽情享乐自由的浪。特别想浪,却不敢象以前那样真能放松心神地胡来,浪不起来了,也就特别怀念过去....更想浪。

但,由此,代州军也顺利抽调了。

赵佶和朝廷更高兴了,

又秘令王禀和杨惟中在夏收时总领相关的诸州府发动进攻,三光,狠狠烧杀抢削弱田虎王庆的粮食人口等经济实力基础,阻住二贼对宋控区抢劫或化成流寇流窜作案。

二贼若敢不老实,弃了巢穴真当了流寇,那就让他们尝尝京军强大骑兵的厉害,正好追杀剿灭干净了.......盘算得很妙,信心十足,赵佶和众臣都认定这次定能铲除二贼大患。

现在,辽国,怂了。国内的反贼大患眼看着也能解决了。没了田虎王庆二贼集团,只剩下个区区只敢窝在二龙山的强盗,集中力量,花点工夫也不难解决,问题不大。

就是那话说的,形势一片大好啊。

赵佶和众臣都不禁心中安宁敞亮起来,一时也忘了或不屑计较柴进那点不愉快了,不由自主就犯了老毛病,开始轻狂,又浪起来,却也没敢忘形大浪,

因为夏收到了,宋国要接着完成海盗国要求的缴纳七成夏粮的硬性任务。

这可是能要命的大事,万不能出差错,

否则一旦激怒了海盗就坏了......以海盗那凶狂强势劲,一不满意,或许不会直接推倒宋王朝统治弄乱了天下影响海盗国的利益,但把包括皇帝赵佶在内的朝廷执掌者全抓去当开矿修河的奴隶,换帮听话又能干的人代理朝廷却不是不可能。

海盗,那是最纯粹的实用主义者,想要的利益一时也耽误不得,可不惯谁毛病。

若是赵佶这帮人执掌政权不行,对海盗来说那就换掉,找能行的上去执政效劳,就这么简单,而且海盗头子钟相不止一次清晰表达过这种意思,毫不掩饰。

赵佶等都清楚,自己这样的只会享受权势富贵吩咐别人辛劳,哪是干活的料,又一把岁数不年轻了,练也练不出来能干,若是被抓去当奴隶受惩罚却挖不了矿修不了河,除了吃喝及诗词风流风花雪月浪,别的什么也干不了,对轻贱文事的野蛮海盗来说就是屁用没有,那么,当悲惨奴隶的资格怕是都没有了,只怕抓到船上到海里就扔了喂了......省事。

赵佶等对此都门清,岂敢大意.....

为完成好此次任务,宋朝廷不止派了专使负责及时和海盗保持沟通,并且专门下旨到地方州府厉令文武官员和执法宦官团全力配合好完成任务,还专门组建了十几只中央巡察组巡察全国指导监察执行情况,反复强调,谁敢玩忽职守甚至敢玩花招,定诛族不饶。凡敢顶风犯事的官员,一律就地正法,当场处死,不必押到朝廷详细审问后再定罪......

哪个州府若心存侥幸想以当地的权势和军队暴力玩对抗,中央骑兵大军会迅速出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