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33节高参的担忧

攻约梁山 第33节高参的担忧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闻焕章也在忧虑。

赵公廉笑问:“先生担心此战不胜?”

闻焕章摇头,犹豫了一下才说:“大人难道就不担心未来?”

“嗯?”

赵公廉稍一诧异就懂了。

既然开口了就说透。

赵公廉是气魄极大的明主。萧让金大坚不是外人。

没可顾虑的。

闻焕章道:“二公子,天人也。大人家中,九位老夫人,除了大人的亲祖母,都偏爱二公子。庄主宽厚大气,对子女一视同仁。令堂最爱的却无疑是二公子。孙儿也取代不了。庄主又深受令堂影响。”

“马家柴家是这边的。但大小姐却是和二公子更亲厚。地位极重的大管家一家只忠心庄主。小刘通却是二公子的人。大管家夫人和令堂亲如姐妹,又是二公子乳娘,二公子待如母。她偏爱谁就不用说了。”

“最要紧的军中重将,包括厢军长召忻夫妇,嘿,不用说。大人的左右侍卫长,童刚本是二公子的近卫,是二公子调教好转来的。焦挺也是二公子找来的。”

“简单说,二公子在咱们集团的人心中就是神,是信仰,甚至就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莫说普通人,就是军中大将也无不暗暗敬畏。”

“看看扫荡四州时,将士们见二公子也上马参战,二公子挥挥手什么也不用说,众将士就士气冲天,顿时胆怯化为铁血,懦弱化身勇士,人人踊跃参战,个个如狼似虎舍生忘死杀敌。他们相信自己是在追随上帝而战,任何险恶疲惫艰苦都不怕,死都是荣耀荣幸。

不参战的人呢,无不对此战信心十足,精神百倍,工作更起劲周到。结果是秋风扫落叶般一鼓扫清三州,洗劫了莫州强敌的财富。”

说到这,闻焕章激动起来。

“再看今日的重大决策。二公子自己做的决定就是决定。庄主也丝毫不能改变。属下在想,天无二日。如果有一天大人和二公子反目成仇。即使大人已经为帝,二公子已退居到科研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若大人要对付二公子,只怕满朝文武,包括马柴两家也必会跪倒一片反对,只属下等寥寥几人追随。这还是最轻的。”

重的不用说了。

文武群起追随老二,推翻老大,甚至宫中有疯狂者直接行刺.......

闻焕章担心赵岳只是在利用大哥争霸。赵公廉奋斗一场空。

赵公廉看看萧让,瞅瞅金大坚,二人也脸色难看。

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好久才勉强停住,点着三人道:“你们呐不知自己是俺弟弟介绍,俺才找到的,一直在俺身边,和俺更有感情,又和公岳接触太有限,在俺家也住过的时间太短,看到的只是表相才有此忧虑。”

三人都不禁愕然:俺们实际也是二公子找来的?

赵公廉笑道:“你们不应该奇怪啊。公岳的神奇你们很清楚的。”

“你们看到俺的不利地位,看到公岳的坚硬冷酷,看到他是偏执狂人,却不相信他最爱的是科研,把他想的太复杂。”

三人心说:如此奇人,他怎么就不复杂了?能不复杂吗?

赵公廉看得清楚,不得不多解释几句,否则对他们对自己都不利。

“公岳骨子里充满了疯狂野性,藐视人间权威和秩序,父亲也不大能管住他。但有一个人能轻易降住他,都不用瞪眼,他就老实了。”

看到三人在交换眼神,赵公廉笑道:“你们都知道。”

“对,就是俺娘。”

“母亲和科研,一人一事是撑起公岳心灵天空的两根支柱。”

“公岳的心并不伟大,个性缺点很多。比如或许在他眼里,世人只是蝼蚁。但对他,难以用善恶简单定论。是母亲让他对这个他极看不顺眼的世界产生悲悯。想改变世界,最初却仅仅是公岳想让母亲荣耀开心幸福。至今,这仍是他最强大的动力之一。”

“这世上最了解公岳心思的是母亲。奶奶和无名无量两位道长算半个。俺相信他们的眼光,慢慢也了解到些特质。你们不了解公岳,无法想像母亲在他心中的重要程度。为了母亲,他能放弃最爱的科技。娘的话,娘的心愿,对公岳就是不可违背,必须完成的指示。”

“俺娘聪慧能干,但骨子里就是个寻常人。她一生的愿望就是家人和睦相处,平安快乐。决不允许骨肉相残。弟弟岂能违背?”

“当然,你们会说人是会变的。权力的诱惑无人能抗拒。”

“可江山美人对公岳是什么?”

“想要就能得到的。”

“公岳和这世上的任何人都不同。他对世俗的东西不屑,只对神秘莫测的宇宙奥秘感兴趣。不要用世俗眼光看待他。”

“更重要的是,你们不了解俺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有一天,我会成为世俗帝王。俺弟弟却从出生起就是另一个领域的帝王。”

说到这,赵公廉忍不住又笑起来,笑声中有无比自豪。

“你们看得很准,俺是争权争不过弟弟,毫无胜算。”

“但俺们兄弟在公岳一岁时就在家人面前有约定,哥哥治理江山,支撑弟弟的科技帝国;弟弟展科技,支撑哥哥的江山繁荣昌盛。各事所好,各展所能,配合默契,两个帝王互为君臣,共同努力,这个世界才会飞展,人间成天堂。”

“奶奶曾说俺兄弟二人就象一个人的两只手,单手能撕裂混沌,双手合力才能重开世界。团结互助才是一切。

公岳说团队的力量决定成败。一个人能干什么?也没意思。

对沧赵子孙,以后也是这规矩。长大从军磨练,以后适合干什么就安排干什么。能干的领域和地盘多着呢。帝位争是没用的。”

“你们也看到并参与了新体制计划的制定,到那时,帝王只是无比艰巨荣耀的责任,是不得清闲的苦差事。只有适合的才愿意承担。”

说到这,赵公廉收起笑容,郑重道:“让咱们的族人从此雄居世界,过得幸福自豪。这是俺们兄弟的梦想。家中长辈的梦想。更是公岳一心要为母亲实现的梦想。希望也是你们的最高原则梦想。”

“不要再按老世界老政治习惯那样猜忌。公岳恨儒教,正是它只教人虚伪内斗。要提醒的是,弟弟的心胸并不开阔,性子急而暴。谁敢内斗,谁敢违背他简单的几条原则,妨碍这片土地上的人团结雄起,谁就是他的敌人。他想除掉的人,没有人能阻止。除非神灵现世。”

说起儒教,赵公廉就想起弟弟当年的辛辣嘲讽。

君子言义,小人言利?

如此划分纯属自欺欺人,扯b蛋。

科举本身就是专为读书人提供的利。没利,谁考科举?当官不是利?当官争权,为的什么?皇帝让部属称他圣人,标榜自己是君子之最,怎么事事以他自己的权力和享受为第一?

自己安然当唯利是图伪君子,却要天下万民耻于言利。

什么东西。

追求利益,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这是人的天性。

读书人尊宠儒家,难道不是因为对他们有利才如此?仗着权力和舆论垄断地位硬是厚脸让这种歪理兴盛几千年,为的不是利?

社会财富总是低于人的总体需求。占据话语权的人干说不干,自己不创造财富,还要为了占有更多财富,强要万民不言利不谋利,别和他们争利,更别为了利推翻他们。

但强扭人性,不让百姓言利,只是阻碍人追求展,阻碍人创新谋利,最终阻碍科技进步社会进步。一代代伪君子快活了,最终会有报应的。遭殃的是整个民族,包括伪君子的子孙后代。

总有自私掌权者只管自己,信奉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儿女子孙也是屁。这种歹毒国贼,新朝以后岂能允许再肆无忌惮成为流行。

赵岳深知辫子朝对科技展的巨大阻碍破坏,和由此导致的无穷毒害。这个野人所立王朝极力推崇儒教节义,却是罪孽最深重。

他有机会,岂会让儒教存在下去。

而赵公廉至今记得自己当时是多么脸红而无言以对。

如今制定的新朝体制是弟弟一手规定了框架,上到皇帝下到小吏,谁也不能任性胡为。皇帝犯重罪照样要下台受到重罚。

当权者谁不想唯我独尊?

谁不想儿女子孙不劳而获纵情享受特权?

赵公廉即使有新思想大志,仍本能地不喜弟弟制定的这套东西。

但一向支持他的奶奶却一返常态,大力支持小孙子,反敲打他。

因为赵岳说了,奶奶,你会亲眼看到大宋皇室断子绝孙的下场。自作孽不可活。皇权不受约束,官员的特权不废除,短则几十年,多则二三百年,咱们家出个败类皇帝,就会遭遇同样下场。

老太太是读过史书的,不用等宋皇室倒霉那一天也知道历代帝王家的灭门祸。

秦皇汉武隋杨唐李子孙今安在?

她最重视子孙传承,被小孙子一提醒,当时就惊着了。

一个人,一顿一碗饭,睡觉占地不过三尺宽,皇帝吃喝不愁,衣食住行无忧,已经享有太多,还贪占那么多,有什么用?

福还是分给后世子孙都有得享才好。不能让一个坏蛋疯狂奢侈尽,却让子孙承受罪孽。更加可怕的是没子孙承受。绝后了。

老太太在家才是一言九鼎的。

她支持,儿子就得追随。赵大有真该是赵岳的爹,不稀罕当皇帝,只喜欢自由自在,还真不在乎帝王特权。他的努力都是为了家。

庄主支持,其他人谁能反对?

什么叫权?

有人听你的才叫权。没人听招呼,皇帝不如狗。

且不提要员对赵岳的敬畏和义,单是民众和士兵们开窍了,极力拥护这种平等和习惯了内部实行了很久的制衡制度,上官想反对也没用。

况且上官几乎都是不得志的草根,深知特权其弊,深受其害,奋起追随沧赵反抗为的不就是平等?

自己将来的特权被削,是不满,可也不会出现兔死狗烹,被特权随随便便就灭门了,子孙没出息,门庭没落了,后面的子孙仍有平等争上位的机会,长长久久才是福.......

弟弟也对他说:没有军政大才就不能打天下了?

带普通人多杀人而已。

这是威胁。而且有绝对把握。

对赵岳而言,这时代的人才只是强壮点的蝼蚁。若军政精英都自私,只关心自己的功名利禄,反对消除特权。那甩到一边不用好了。

亲自全力研制机枪大炮,有想有尊严地活着的普通草根追随,世界照样征服在脚下。打完天下,人才也培养出来了。

赵公廉只能低头,最后也想通了。

闻萧金三人哪知赵公廉受过什么挫折教训,虽受训却都放下忧虑,充满希望和斗志,露出轻松笑容,抱拳俯身:“谨记大人教侮。”

赵公廉笑着摆摆手:“不是教侮,只是要你们把眼光放大放宽,看到崭新的美好未来。”

“我只希望咱们的意志能融入公岳的意志改变并笼罩世界。当我们老去,咱们的丰功伟绩就会在这种不灭的意志下被世人一代代传唱。咱们屹立在香山的雕像会被人一代代瞻仰,音容笑貌永远被怀念。”

“大丈夫挺立天地间,如此方不负此生。”

————小说明,上帝是咱们的祖先创的,可能早在夏商时期就称天帝为上帝,反正比西方教早太多。另,基督教的上帝是咱们根据自己的语言文化翻译过来的。相信god这个词的本意,大家都知道。

一章字数相当于两章了。请君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