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583愤怒的王禀

攻约梁山 583愤怒的王禀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曹文诏的一席话,在官员们听来太可笑,赵佶也觉得太可笑,这曹文诏真是个政治盲,怎么可以这么说话呢,但赵佶是个风流多情种,同时对曹文诏的这种夫妻情也有所感动。

赵佶本是忌惮曹文诏本事大对军队的影响力太强,现在得知曹文诏竟然是个政治文盲,是精通治军打仗却极拙于政治游戏的人,而且无政治追求,没有权势野心,他放心了些。

这样的将军才是真的好哇!

这才是皇帝最需要的军事工具,所以赵佶就笑骂了一句:”胡闹。”

又笑说:“朕的镇公国岂可在国家危难之际弃朕而去?朕的柱国大将军,谁敢陷害你?放心,有朕护着你呐。你当安心尽好职责。不要想这顾虑那的,按你的本分为朕带好兵自无灾祸。“

朕护着你这种话都当朝说出来了。赵佶就是怕曹文诏听不懂,干脆来个直接一听就明白的。

赵佶现在不是怕曹文诏能象宋太祖那样篡位开国了,是怕曹恐惧官场太复杂险恶和伴君如伴虎就弃官而去不保他了,或是叛逃了海盗或西南王反过来收拾他。

毕竟,董平姚刚神秘失踪,这事真相未知,未必没有叛逃海外或西南王的可能,曹文诏积极辞官,未必不是想跟着逃....说不定还是叛逃了西南王的欧阳珣留下的隐患,尽管这个可能不大。

总之,现在大宋不能没有曹文诏当牌位镇定军心,当务之急是必须安抚住。

赵佶立即再加恩情,赞叹曹夫人竟如此贤德,赞曹夫妻情深,干脆赐了曹夫人从一品诰命。

曹文诏面有难色,嘴唇动着,显然对官场的畏惧难消,似乎还想辞官求去,但皇帝盛情关爱,他到底没好意思再说出口,只能感激地多谢皇帝垂恩和体谅,老实退回斑位,

赵佶看着曹文诏千恩万谢感激相,自觉玩住了曹文诏,帝王心术又自然而然动了,他还是要尽量剥离曹文诏的嫡系才放心,又问:”曹爱卿,青州需要猛将再去助战,你觉得派谁合适?“

众臣一听就不禁心中暗骂赵佶自负聪慧太卑鄙阴险按着一个傻子使劲欺负。

宋国的很多政治方面的东西承自前唐,却不是前唐。

宋王朝的国公和前唐的完全不一样。

唐时,贵为国公,无论具体担着什么职事,对国家大事所有方面都有发话权甚至影响力。而宋代的官,爵位是什么、品级是多大,官名是什么,这统统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差遣,也就是你到底是干什么的管什么的。差遣决定着你对国家方方面面的事有哪些发言权决定权。

宋王朝的国公也就是个国公。别说是国公了,就是王级也一样,你贵为郡王甚至亲王,想说什么管什么建议什么,得看具体任的差遣是什么。没有差遣,你就没有政治发言权,只是靠边站当牌位吃富贵饭的闲散贵族。

这个梗落在曹文诏头上也一样。

即使是最顶级的公侯镇国公,曹文诏也只对具体管的马军司有发言权,其它的,比如殿前司或步军司的大将,曹文诏挨不着,实际没有发话推荐的份。

赵佶却偏偏让曹文诏推荐人选,无疑是让曹文诏只能从马军司挑选,属于坑曹自我削弱。

但,有意思的来了。

曹文诏很老实地回到:“圣上说什么就是什么,点谁就是谁,臣一切听圣上的。”

众臣一听,先是一愣,随即好悬没当场乐出声来。

也不知这曹文诏是真傻呀,还是暗藏精明地如此把球反踢给了皇帝。

赵佶也不禁一阵尴尬,心中恼怒:朕是让你自削马军司心腹大将。你反将朕一军,让朕不得不在全军范围内自选将。朕若是想从殿前司或步军司抽将,还用专门问管马军的你......可恶。

曹文诏低眉顺眼,心中却冷哼:赵佶,你变态级多疑,宠信高俅这种玩艺,想剥我军权,眼下却不是时候,就不死心地想调我大将变相削我在马军司的威势,好呀,你就削呗。随你想怎么削就怎么削,但,得你自己定。你定好了的,派出去了就不要想着弄别处当战争工具利用了。都得先去那边征西去,不用在宋国保你了,却是你自己亲自定的送去的。嘿嘿,你这点自负的帝王心术纯粹是小伎俩小把戏。我曹文诏打小被神一样的小主人从身体到精神到嘴巴进行了全面的斗训,那是变态级的训练。小主人的智慧比你赵佶高何止千万倍,只那见识和(源于后世现代的)斗嘴皮子话就远不是你赵佶能比的。你看看你如今的苦难凄惨凶险被动只能干瞪眼熬着等死却丝毫不知其故的可怜处境,就可知你和我小主人比差得太远太远了。而我曹文诏是从地狱级的难度中长大的。你跟我斗嘴耍心机,看你能耐的......我都不稀得多跟你动脑子就能噎死你.....

赵佶拿这么个朝堂白痴政治傻子还真没办法,只得努力宽和一笑,“曹爱卿还真是梗直得可爱。好了,你退下吧。”

然后,他询问众臣:“众卿有何推荐?”

这时,立马有了解赵佶心思的马屁官,一个叫何?的推荐了此前曾保何栗与辽国谈判的武官程子明去支援青州军。程子明是直属马军司本部的武官,正是曹文诏得力的大将。

赵佶欣然,顺势点了,还故意问曹文诏此人选如何。

曹文诏很诚实地说:“程子明,生得豹头环眼,黄发虎须,人称金毛铁狮子。使一枝五指开锋浑铁枪,重五十斤,有万夫不当之勇。正是猛将人选......”

何?得意抚须一笑:看咱这一手玩的.....

赵佶瞅着傻乎乎的曹文诏也笑得满意:哼,削你的军中嫡系势力呢,你竟然丝毫不觉.....“嘴上却夸赞道:“曹爱卿当真是用心治军,竟能把部将特征向众卿说得如此明白。可以放心。”

对董平姚刚二人的结局如此不明不白,赵佶也心有猜疑,怀疑是田师中耍什么手段坑害死了二将,但却又有忠诚皇家的太监监军也是如此上报,监军应该不会对皇帝撒谎,赵佶又觉得田师中没那么大胆子更不敢有异心,朝廷还得哄着用田师中那帮人剿贼,就没去旨疑问斥责,但还是秘派人去青州查,赵佶担心是欧阳珣的手脚,同时朝廷也通知了太原王禀,用的是通报,不是追责旨意,但内容中也隐有怀疑责问之意,你不是说董平是忠君爱国上将吗?他怎么没了跑了?

只是,朝廷顾忌王禀是朝廷高度依赖围剿田虎的重将,不敢直接问罪或呵护。对身在京城可随手拿下杀了的曹文诏,赵佶尚且不敢真怎样,何况是对手握重兵远在太原的暴脾气王禀发难。

曹文诏退朝回到家里,独自在书房静思。

实际上,他确实准备随时抽身走了。

他惊讶发现,国家到了说玩就玩的地步了,赵佶,包括此前当皇帝的赵桓在内,竟然仍然只爱只宠信高俅、耿南仲之**通享乐、嘴巴巧,会玩,拍马屁能把皇帝拍舒服了的废物祸害,对能干人才很重视,但却是另一种重视:哄着耍着当傻子工具使不说,还比盛世时更猜忌防范。

他哪知道,历史上,野兽金军的屠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赵宋仍然猜忌弃用种师道李纲等人,大有宁可让异族灭国,也决不可让本国人有一丝篡位改朝的机会的意味。就象某老妖婆说的“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是同一本质。赵宋南北两王朝统治,实际是坚持不懈全力打造亡国奴....

小主人赵岳当年说过,宋王朝是个心理变态的王朝,病根从篡位开国时就种下了。宋皇这种变态深入骨骼,国家亡了,成了生不如死的悲惨俘虏亡国奴也照样无法改变,他们只会把亡国灭族的罪责归结到别人头上,怨恨是别人不肯用命忠君保君.....曹文诏现在才知道果然是这样啊。

如此,他在宋国就待不下去了,否则随时有杀身横祸,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该做到的计划目标也差不多做到了,那么也就别在这耗着白白浪费时间了,找机会合理消失,尽早回归祖国参加正如迅雷烈火般进行的西征大业,自在痛快实现军人的职责与梦想去。

随后,他去了军营,在帅帐当着监军太监的面叮嘱动身去青州的程子明说:“临别,我对你没什么好交待的,只送你两句话。第一,天下能人甚多,你不要逞能。第二,小心田师中坑死你。

程子明与老实的姚刚不同。

这家伙异常凶恶,就象他的绰号铁狮子那样凶残猛恶冷酷,而且小心眼不少,功利心极重,你不要被他威猛莽汉的外表蒙骗了。

事实上,程子明并不是曹文诏的心腹,只是勇猛敢战难得,才被欧阳珣组建马军时从高俅的步军司抽调来了。曹文诏重用的只是其勇猛敢战积极上进练军勤快这一点,哪敢真当心腹用。

程子明不知曹文诏底细,对曹殿帅倒是真心感激。

以前,他在步军司,因勇武也会来事很得高俅重视,但也就是表面的重视而已,当勇猛却没文化没政治权谋素质也无背景的不配当真正的官那一类卑贱莽汉高级恶犬打手用,并没给他多大的官当,前途看似敞亮,实际根本没什么大前途。

高俅被士大夫鄙视,却向来把自己视为有文化的士人,心底里压根瞧不起武夫。

就象赵佶对他高俅那样。他是赵佶的好狗。猛将对他也只是走狗而已。走狗,贵为管军太尉,多得是可用的,随手可得,甚至不用召唤就会拼命钻营来一大片,何来珍惜真重视.....

象程子明一类的猛人在高俅帐下曾经很多,

比如早前被赵岳抓去丢到了越南奋力求生的猛将高冲汉。

都是表面是高俅的心腹得重用,混得似乎威风快活有大好前途,实际都只是军中卑微低级军官,不可能有真混起来的那一天。高俅玩权谋用人很有一套,知道喂鹰不可喂饱了。爪牙就是爪牙,不可提拔得官高了。官大了,就不好驱使了。饿着诱着走狗,走狗才会格外忠诚积极听话.....

说到底是,高俅既不精通军事,也压根不重视军队建设,他重视的只是军权,是保障他富贵尊荣的权力。

军队,包括大将,都只是高俅谋求和保障自身富贵地位的工具,忽悠着玩着能利用就行。

这也是上位者普遍的心态。

你觉得领导很重用你,你看到了光明仕途前景,却往往只是领导耍着用人的再寻常不过的常规手段而已。真正得重用升官快有前途的是那些活没干多少却总能恰好露脸出彩证明才干的。

这里面的学问太大了。

党世英,党世雄兄弟,是和高冲汉、程子明一类的人,却能混上高官,那是国家形势不同了,危急到随时会要命的局势逼得高俅(赵佶)不得不把瞧不上的爪牙提拔安置到高位保他。

程子明是调到马军司后才成了真正的将军级人物,是曹文诏欣赏他关照他,他的官才得以稳步却较快地升迁,成了马军司的重将。程子明小心眼多,知道跟着曹文诏才有稳定的大好处。

................

太原。

砰!

王禀把通报狠狠砸在桌子上,双目喷火,气得直哆嗦,嘴唇翻动,没声音却骂得粗野恶毒。

我好好的一员虎将,去了青州转眼就成了叛逃的叛徒?(朝廷)还隐隐约约怀疑到我头上?

真是岂有此理!

闻讯匆匆跑来的张清看了王禀丢过来的通报,惊讶地瞪圆了眼,好一会儿才平静了点,冷笑道:“董平若真有个什么意外,这必是田师中那帮青州军搞得鬼。”

张清心里话了,董平就算真的叛国了,他跑也肯定得拉着我一起。哪可能就这么悄没声的说没了就没了踪影。

王禀怒声道:“张清,你去青州走一遭。名义是主动配合朝廷调将去助战,你给我好好地查,查清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若董平是被田师中等害死了。我定要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