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543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攻约梁山 543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何栗想起了欧阳珣的预言,心反而能很快就安定下来。

因为他同样也因此有了应对这危机的欧阳大招。他有强力人物可找去依赖,有机会化解.....

要进宫面君,何栗急忙换下之前想出门救火太匆匆随便穿的常服,正经换上参知政事的行头,并且特意穿上新做的那套最体面最显精神的。

风会瞅着何栗在那忙乎,诧异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这老儿要在赵佶面前显摆力挽狂澜的惊天能力,劲劲地想在赵佶面前表现个最出彩最完美的忠臣大贤能臣形象。只有最干净庄重挺括最体面的官服,配上胸有成竹镇定从容忠心耿耿斗志昂扬.....的面貌,才能达到想要的完美......

仪式感确实很重要,但,这时候不合适注重仪式吧?

赵佶吓得要死,狼狈不堪,脸上又是鼻涕又是泪的,还黑眼圈,痛苦死前的大熊猫一样,帝王威仪体面全无,让人耻笑,你个臣子却如此英雄亮丽如此风骚,你是在特意反衬和嘲笑君王吗?

你这时候表现得越是风骚亮眼,救驾成功后,赵佶回想起来越不是感激和欣赏,而是越想越自觉羞耻而格外痛恨的是你,不是那些背叛者.....你救了驾,潇洒得瑟了一场,惊世大功在身,你却越发没好下场啊,无非是利用完了就宰掉的货......你不可能活过今年的,此时装逼才是失策.....

他嘲讽道:“何相公这是准备去唱大戏?去代皇帝检阅众臣或三军,还是去娶亲洞房啊?”

心情急切却正好着呐的何栗闻言一愣,瞅着风会:你,什么意思?我可是堂堂相爷,能解救皇帝解救大宋江山的那种唯一的相爷。你这粗鄙小将,说话怎可如此粗鲁无礼.....

这些精神有病脑子坏掉了的儒教士大夫,真特么......嘿!都让人懒得吐槽骂了。风会指指外面,“你家被叛军把守着。你这样出去是打算最体面地死在乱刀下么?”

何栗又一愣:“你不是有圣旨么?圣旨一亮,奉圣命控制内城的金吾卫将士岂敢再拦本相.....”

风会不等他说完就一摆手,又嘲讽道:“我是避开巡街卫军才得以翻墙进来的。”

圣旨?

圣旨特么有用。皇帝还用得着专门安排我这样的保命大将在这个时候来找你个弱鸡......

何栗骇然道:“翻墙?你不是凭圣旨得金吾卫准许进来的?”

又喃喃道:“难道京城的整个勋贵都参与了政变?难道内城已经成了反贼的天下?”

风会听到这些,都无力吐槽了,合着我前面跟你解释清了的情况,你并没听明白,还在天真地以为只是一小撮不知国恩的勋贵和士大夫野心勃勃赌一把密谋了政变呐?!这儒教难得出个有良知能守住气节的官,却都是傻了吧唧的,难怪漫长的历史上总也斗不过那些奸贼王八蛋官.....

他一脸的我真是被你何栗打败了的神情。

何栗脸皮也挺厚的,也不是不腹黑,不厚不黑,他也混不上封建高官,却也难免老脸一红,此时却是顾不上尴尬,赶紧扒下那套崭新体面的官服,想换回常服,却被风会又拦住了。

“换上这个。”

风会指着何栗的心腹小厮穿戴的。

小厮读书少,脑子没坏掉,机灵地立即脱.....何栗嫌弃地看了一眼,但还是利索接了换上了。他也明白了,这身卑贱却利索的仆从服才是可能保住他有命活到见到赵佶的穿着。

事实也正是如此。

只翻墙这节,他要是还是那套体面的老爷常服,只大袖宽袍就能碍事弄出动静要他的命。

在钻空子溜向皇宫的过程中,也正是这套短打扮的利索不显眼的仆从服才利于快闪快钻.....总之,短短一路却是惊险不断,在力大如牛的风会连提带架下却还是顺利潜入了艮岳宫......

此时,老禁宫那边还在欢天喜地热热闹闹地表演救火。

火势越发大了,与人制造的喧闹声汇合在一起,动静太大,也吸引了太多注意力,完全遮蔽了艮岳宫这边短短的厮杀动静。老禁宫那边的人显然还不知道这边的弑君行动早已彻底失败了.....

宫外内城中那些造反者紧盯着御马营的动向,却不知御马营将士提前悄悄离营,在那个禁卫将内奸配合下,从不对大街的隐蔽另一个宫门潜入了艮岳宫,已经利用这里以花石纲搜刮来的丰富美石假山等为最佳掩护潜藏着,静待宫中禁卫闹造反......盯御马营者只看到营门守卫正常,营中有马嘶鸣有人声动荡却始终无人外出,还以为是纪安邦这个傻帽老实到没有圣旨宣召就不敢私自率军去皇宫查看和救火呢.....造反的金吾卫勋贵放心了不少,以为救火表演成功骗过了纪安邦,就暗中以兵力继续监控着御马营而没有围困住艮岳宫,妄图继续制造迷惑人的假象,最好是能骗得纪安邦到大事已定,然后轻松解除其兵权,能劝降收用最好,不能,就绑了轻松砍啦。

这就给了风会轻松找来何栗的机会。

这无疑是造反者的一个致命失误.....策划者正是太精明,策划得太周到,太想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轻松得手,并能够完全控制住局势,结果反而事情越是不完美不按设想的进行.....

当何栗见到赵佶时,他不敢相信这个满脸怪相的人正是极有风雅威仪仙姿的太上皇。赵佶也是瞅着何栗好一会儿,才认出来这个满身下贱相的仆役竟然真是副相何栗。

君臣见面好生唏嘘感慨,好在并没有抱头痛哭瞎耽误工夫。

极可能是赵佶嫌弃何栗这贱相以及缺乏共同语言......若是换作是赵佶的好爱卿高俅在,恐怕君臣二人就会亲密相拥着好好哭泣一场了.....

赵佶最关心最急切问的是:“如此意外危机,朕措手不及,爱卿有何良策保朕?”

何栗也不墨迹,上来就上安心大菜:“圣上勿惊。臣保证有可靠大将能挽救此难。臣举荐,马军司,都虞侯曹文诏可用。”

”曹文诏?“

赵佶想了想,嗯了一声。

他知道马军司有这么号老黄牛人物,而且显然对这头老黄牛印象很不错。但此时也不敢信任呐.....主管马军司的唐恪都反了呢,而且正是此次事变的主要谋划者之一.....这谁能想到......

在风会去找何栗时,赵佶等得心惊肉跳不耐烦,想排遣惊恐,还是听了听秘谍大头子周游的汇报,总算了解了****,大体知道了哪些文武是主谋,又有哪些人参与了或可能参与了。

竟然这么多勋贵参与了?!涉及到了整个京中禁军.....这一了解,他更害怕更绝望了。

何栗看到的正是赵佶这种惊恐狼狈难看相。

他鼓励和安慰赵佶道:“大宋恩养百官上百年,终究还是有懂得念恩而坚持忠义陛下的。就比如曹文诏,此人虽然是个不擅言辞少言寡语的人,却是个忠诚大宋敬爱君王并且勇武过人还极擅长治军和打仗的人才,是个猛将兼帅才上将。”

“这个人,臣因为不敢信任私心太重的花架子唐恪能带好骑兵,曾特意仔细了解过。”

“曹文诏在边关打过仗,因抗击西夏有大功也有很强的统军能力调入了京城专门负责训练骑兵。这些年来马军司不知换过多少帅,他都是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声不响任劳任怨地一向勤勉治军,虽然历来不得马帅喜爱,但每位马帅上任也缺不得他这样干实事的大才老实人,他因肯干又有功也逐步得以升迁,我朝禁军骑兵能有如今的可战成就,正是曹文诏的功劳。这已经是大功了,也证明了他的忠心可靠。他在军中也有威望,这个时候能左右马军司将士的矛头指向。”

赵佶听懂了。

曹文诏就是那种官场中被利用来干活顶吃苦职责的倒霉娃,吃苦遭罪在前,得功享受总在后,却因为性格信仰出身等原因始终保持了勤勉实干和忠君爱国精神。

因为能干,上官缺不得这样的傻子好手,也会适当升升他的官,给点甜点,安抚鼓励着更犯傻努力干.....别说是上司官员或朝中大佬们早习惯这样了并且经验异常丰富擅能耍着傻子干才用,就是他这个皇帝不也是这样用人的。

正象欧阳珣嘲讽的那样:会说会演会拍的,不用吃苦,也不用建立多大功劳,甚至没什么真本事,官却升得贼快,好事总能被上司或皇帝及时想到关怀到,反之,肯干只会干的,活一大堆,总也干不完,能累死,升官发财被上司(或皇帝)关怀照顾,这些好事却必然总被无视.....

曹文诏这样的傻子官最好用了,尤其是在眼下的需要人救命的关头,这样的最可爱了.....

若是能拉得或诏令到驻扎在外城恐怕还不知实情的曹文诏护驾,以曹文诏在军中沉淀的威望和出众能力应该可以收拾了唐恪以及也背叛了皇家的马军司都指挥使那个该死的勋贵,再以马军司强大的战斗力和速度优势自可轻松克制和威慑住由勋贵为主统领的满京城广大步军.....

懂军事而且军中有威望的童贯不在京。高俅?应该没参与叛变,却至今没能露面,不知是已经遭遇老对头勋贵集团的毒手被整死了,还是堵在了家里根本出不来,无论如何显然是指望不上了。何栗回朝时间短,显然不了解其它将领,也不敢指望其它将领在这个时候能保持忠诚。既然何栗这么说了,那,久经考验的踏实人曹文诏就是唯一能指望指望的救驾大将人选了。

曹文诏就是最后一根可能救命的稻草。

别无选择。

行不行都得试一试了。

否则就真成了缩在宫中依靠这些不知什么时候也会随大流变心的御马营将士暂时保护着,等死亡来临.....纪安邦武力和能力确实都是出类拔萃的,可惜他统领御马营的时间太短了.....

这时候了,局势说变就变,也没时间慢慢商量。

赵佶也没心思细细思量和商量,立即按何栗的建议下了几道圣旨,由何栗亲自去传达......

但,此时出宫容易,艮岳宫并没陷入封锁中,还能偷偷摸摸溜出去。可是,想出内城,到马军司大营见到曹文诏,把圣旨成功传达到,这就难了,甚至难如上天,可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把守内城四门的是殿前司麾下的上虎翼军,以及通常说的京军上四军: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禁军中的后三者。

捧日军是骑兵团,自然不方便把守城墙,不会担任城防任务。

它原本隶属于殿前司,是皇帝最依重的镇国骑兵力量,如今象拱圣军、骁骑军、龙猛军、神骑军、骁雄军、骁胜军,以及驻守京畿四壁的飞猛军一样全归于马军司,仍然是马军司麾下最上等的待遇最高的骑兵,却也是最悲催的一部......当初那七千去收拾唐斌之乱的骑兵正是该部。

捧日军都指挥使照常也是个勋贵。

这厮自知是个绣花枕头,带兵得靠部下有真本事的大将撑着,是既无能又怕死怕遭罪,还贼狡猾,一听要吃苦出征冒险打仗,顿时就不肯了,生怕在大战的混乱中倒霉的被威名太盛太骁勇难敌的唐斌突进阵来玩斩首行动给一刀咔嚓了,于是”恰巧“就病了,玩了出病遁,避开了出征,由也是个草包勋贵却自以为可去手到擒来的马军司副都指挥使抢了带兵活,结果呢,果然是有去无回.....事后,这厮得知全军覆没的兵败消息,好不庆幸自己当时的精明果断......幸亏没自大轻狂地积极去抢功啊.......

一万捧日军骑兵精锐却就此只剩下三千,在赵佶默默关注下,由欧阳珣自觉主动给迅速补了五千精锐人马,结果这五千转眼又由邓宗弼等接着来的两伐梁山,又全白送给了赵岳用。

更悲催的是,

剩下的三千老底也没能留住,

配给呼延灼的重甲骑当助手和轻骑护卫力量,再接再厉前赴后继也拱手全送给了赵岳。

而这一回,这位捧日军勋贵帅也成了梁山俘虏.....

他总不能次次都玩病遁吧,总得担起职责,否则惹恼了赵佶,他的官也不用干了,回家啃老玉米去吧.....和石宝明、王智慧一样成了光荣的梁山外滩挑粪工,却是吃不得苦,不肯老实干活,又太奸滑危险,自然就当了杀鸡儆猴的最好娃样子,被活埋在金沙滩肥地了,吓得教育得当时已在梁山并且专门列为观赏人的石宝明当场瘫倒在地,屁滚尿流,连续恶梦了数月才转好点,也吓得教育得后来的听了石宝明说了这故事的王智慧老实溜溜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