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521吓疯了,又喜坏了

攻约梁山 521吓疯了,又喜坏了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辽使扬言要搬国西迁。

何栗要是事先没有欧阳珣特意提点他这方面,猝不及防还真会被吓住,而且没招破解。

但,事先有准备就完全不一样了。

何栗只听了一半就笑了,哈哈大笑。

等副使疑惑又愤怒地说完,他笑着摇头:“白沟河边燕王威胁文成侯的旧智啊。”

辽蛮子副使脑子慢,没转得过来,还没明白何栗感叹这句的意思。正使却脸色全变了......

西迁威胁这一手是辽国恐吓宋国的最后一招大杀器了,何栗却显然早有应对准备......

果然,何栗露出轻松轻蔑之色,冷淡道:“想迁就赶紧迁哪。我朝一直就想收复燕云,这,你辽国又不是不知道,却碍于你们还得在那抵抗金国求生存才没好意思动手。”

这个回应憋得两辽真憋得狠了。

憋得副使急眼喊道:“好哇。夏收后我们就西迁。让你宋国去承受女直野兽的滋味。”

何栗却笑呵呵地点头,“好,很好。你们迁走了。我们就能和金国直接联系上了,两国就能及时协商沟通,合力出兵迅速灭了你辽国。相信金国阿骨打,一代雄主,账能算得清,不会先和底蕴最深厚、恶汉人口战争潜力最强大的我国打。他一定会明智地友好合作,先把你辽国干掉,吞并了辽国,全面补充了国力的先天不足,再和我国翻脸,驱使你辽国人奴隶兵和我国对耗。”

“呵呵,就算阿骨打糊涂看不清情况,算不明白账,决意先灭我国,打过后,一看很难迅速灭亡我恶汉多战马多火药更厉害的大宋,拼下来损耗太大,严重削弱了金国实力,连辽国都没实力收拾了,只便宜了你辽国,他还是得醒脑子屈从现实,还是得争取和我大宋恢复友好合作。”

“总之,阿骨打首先得避免金国遭到宋辽两国合击。”

“他必须拉一头打一头,而拉的那一头只能是我国。那么,说来说去还是你辽国的问题。”

“你辽国就算能迅速灭掉西军五部稳当西迁成功,就算你们和宁夏野驴延禧部又完美合并了,那又怎样?你们能挡得住金军追杀吗?能挡得住我国也参战吗?挡不住,你们又能再退到哪?西部是极大极远,辽阔到能随便退,可你们离开宁夏再往西却就是草原荒漠戈壁,你们却没牛羊可放牧为生,逃亡路又不能耕种,再退再西逃一路吃什么?呵呵,自寻自动灭绝的死路罢了。就算想退去已紧缩在西域盘踞的西辽那相聚,你们也没机会的。你们不可能挨到那时候.....”

使节团仅剩下的三个辽国人,脸色煞白.....

那书吏忍不住了突然说到:“我国西迁让出金国要的北方地盘,也可以议和金国共同灭宋吗。你宋国才是最富裕的,最有油水可抢。你宋国的领土才是全天下最好的。打你们才最合算。”

何栗瞅了这书吏一眼,笑了,都懒得对这个洞脑大开硬想显摆聪明的小人物说什么。

辽副使却眼睛一亮:对呀。金国打我们大辽就是为了争北方生存空间。我们让了,岂不......

正使却脸一拉,死了爹一样呵斥书吏:”闭嘴。这没你说话的份。“

他是以此阻止副使再露蠢。

至此,剩下的条约第三条款,何栗提都不屑提:还宋国钱粮武器战马.....全部自费每年十万兵力去给你辽国当抗金炮灰?脑子抽疯,也不能这么个抽法。有这条件,用来杀你辽国不更好?

辽使彻底没了底气,命也捏在宋国手里.....显然,宋国看穿了辽国的虚弱无力虚张声势,没了畏惧,不怕和辽国撕破脸,区区敢狂妄堵上门来打脸灭宋国的使节,宋有什么不敢就手杀掉的?

他们就只能再次死了吃宋国长壮雄起的心,剩下的谈判技巧就真只有无耻耍赖这一法宝了。

何栗也没强硬到底什么也不给.....残酷现实是,辽国太难,而宋国同样不好过,内忧重重,田虎、王庆、晁盖,三大寇威胁太大,民,全是不法刁民,民间那些失去大爷好日子的退休相爷团子弟、地主士绅、不得志读书人,尤其是盘踞各地有巨大影响力并且最擅长蛊惑人心的伪君子大儒,都在恨宋王朝,都在用聪明的脑袋、娴熟的坑国肥私手段拼命折腾宋王朝.....而官,在此危机下还不知努力,比以前更热衷于官场内斗和享乐....宋国太需要外部和平环境,争取时间内治。

两辽使使尽全身的无赖本事胡搅蛮缠,期间,何栗一言不发,却从中进一步听明白了些辽国内幕实情,也欣赏够了辽使丑恶丢脸,最后拍板:给粮,给八十万石,却不是一次性给,是从本月起到入冬下雪前,每月分次给。

一次性给足,你辽国岂不正好用这充足的粮食为底气来打我宋国?没那么便宜。不要傻子想美事.....分次给,也是看你辽国的表现,表现好就接着给,若还敢犯宋,你就一边凉快去....

鉴于辽国人眼下正陷入春荒的饥饿中,本月这次可以酌情多给些,给十五万石。

当然,这些粮也是逐步才能运去的,一方面是运力问题,一方面是宋方得亲自掐着监督着用粮情况。辽国照样没机会用这些粮食为支撑趁机猛攻宋国掠夺更大利益。

粮食项目也不是帮辽民解除饥饿,是给辽国抗金部队补充的军粮,这也算是宋国支持和答谢辽国事实上在为宋国全力挡灾......以此堵堵辽国的嘴。辽使主要就是以此名头纠缠何栗的。

另一方面,宋国出于自身安全以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长远战略考虑,也确实需要时不时的顶顶虚弱的辽国,让辽国能更有点力量更长久和金国对耗下去,别那么快倒下......

何栗给的这点粮食对宋国安危大局是绝对划算的。

话又说回来了。这次谈判,若是一点好处不给,也不行。辽国困急眼了,对前景绝望了,万一索性破罐子破摔,咬牙发狠不顾一切地攻宋,或是不顾后果的真西迁了.....对不对?

毕竟游牧蛮子游荡成性,并且不缺闯劲野性,可不是习惯呆守一地的农耕儒怯宋人.....蛮子们急眼了,没什么是干不出来的,也没什么田地房舍舍不得的,绝不会留恋故土就是不迁走....

正是鉴于此虑,何栗别的项目不答应,但食盐上也愿意给十万石,而且一次性。

辽国如今穷得,在卖了能卖的年轻女人后,已经没什么可卖的了,海盗就不爱搭理辽国了,海贸自然不稀得去辽国。可笑的是,辽皇耶律延禧盘踞的西夏有盐井,并且开发出来了一些,虽然没好工匠,提纯技术不够,但制出的矿盐,人还是能凑合吃的,辽皇这不缺盐了,还能给东边的国人提供盐的帮助,他却不肯给。东边没牛羊财宝等好处能和他长期换盐,白给,他不干。更主要是,耶律延禧还当自己是整个辽国的皇帝,一直妄图遥控东边,想以盐掐着东边低头,东边却坚决不肯....耶律延禧就大吼:不肯?你们不拿我当皇帝,那你们全都去死吧。要盐?你吃屁去

宋国却不缺食盐。

是真的不缺。

人哪能缺得了盐。前年,经历了海盗之灾,宋人当时全国性的害怕海盗又掐死盐不来卖了,都疯了一样用手头能交换的东西大量购买屯积着备用。这已经让宋国食盐储量惊人。

还有,老天照顾,宋国再穷也有东西长久和海盗打交道,比如还得年年上贡茶叶。只此一项,海盗也不能象对辽国那样干脆不来了。上贡的同时,宋国每次也能多多少少得点好处.....

还有个优势是,海盗有驻军就在宋国边上的海岛。

宋国有困难也方便随时向海盗做申请。对宋国的合理申请,海盗还是肯考虑的......

辽国没盐吃,眼看没力气抗金了,本就不行了,再陷入这样,这可不行。何栗就大手一挥也大方了一把,让心揣着回去必定得被燕王扒了皮的两辽使又看到了活的希望,对何栗好生感激...

至于布匹,何栗表示,你辽国曾是游牧大国,辽人都有皮装,那玩艺耐穿得很。你们有衣服穿,不会光屁股的。我宋人却没皮装优势,缺不得布。布匹,等你们混到光屁股了,再说。

钱?

你们以物易物就行了,还用什么钱?

你看,海盗之灾后,你们没钱做交易,小日子不也过得很顺利?

主要是,给你们钱你们也守不住,只会被金军连人带钱抢掠去,还不是便宜了金国?

这句话就是恶毒讽刺了,嘲讽辽国:你看看你们那不争气的熊样,连小小女直都弄不过,也敢妄想吞并我们恶人人口多到一人咬一口也能轻松咬死你辽国的大宋天朝......

两辽使被讽刺得羞愤之极却唯有更沮丧.....

............................

何栗主持谈判,牵动着宋朝廷所有人的心。

当听到何栗胆敢暴戾果断地杀光了使节团所有随从,从赵佶到下面所有宋官员吓得全瘫倒在地,一个个心中只一个劲哀嚎:完了完了,这下是彻底玩完了。再没和辽国和谈的余地了....

急得赵佶红眼立即喝令去斩了狗贼何栗,要当场拿何栗的脑袋向辽使好好谢罪求饶.....幸好蔡京还没老糊涂。童贯也终究还有点打仗十几年练出来的胆气,二人一齐劝阻了急疯了的赵佶。

再等等看吧。

局面已经被何栗玩坏到这地步了,再坏又能坏到哪去?

何栗不怕满门死的敢这么做,也说不定真就有什么高招就是能拿捏得住辽国不敢撒野呢?

何栗如此杀辽人,说明他绝不会是通辽的内奸。既如此,他又不傻,岂会拿自己家的脑袋换宋辽彻底翻脸开战让宋国灭亡的结果。傻子也不会那么干,对不对?

赵佶这才暂时强忍下怒火杀意,也叫众臣先等着,不要瞎吵吵了让他格外心烦意乱。

这期间,唐恪却始终没吱声。

他恨极了何栗,却太聪明狡诈,感觉何栗的做法太蹊跷。何栗又没疯。他为什么这么做....这里面必有古怪。还是聪明地静观下去才是最明智的......,此外也是吓呆了,却因此没露丑。

耿南仲这回却没腿软,在那跳着脚骂何栗误国害国.....骂得最欢最精彩,却在赵佶烦躁喝令下也不得不闭了嘴,急忙转心思琢磨如何利用何栗彻底激怒辽国的良机达到他想达到的掌权目的。

想着想着,耿南仲又开心起来:何栗如此强硬凶残,让辽国受到狠狠打击,如此反而更能体现出爱好和平并力主两国和平的老夫的好来。不对。这更能体现出老夫对辽国的珍贵。大事岂不可成......

至于他的好学生赵桓,已死人脸一样吓瘫在宝座上,话都说不出,没用了。

耿南仲看到了,心里不禁对自己掌大权后随心操控好学生,做到不是皇帝的皇帝更多了把握。他不禁越发得意而迫切的要在谈判后悄悄向愤怒又极度失望的辽使及时送上温暖希望.....

他肚子猛窜着一句话:你辽国只要肯帮老夫掌了宋国大权,你们想要什么都可以。

他正琢磨得美,又等谈判谈崩了自动结束正等得心焦,结果,熬到的却是让满朝先是惊愕成木雕人后是亢奋得全要疯了的喜讯:辽国,竟然认熊了?!

耿南仲还在坚持认为这是辽使为保命才采取的暂时妥协的假相。他只愿意这么想。可是,随后,两国的和平条约真就以何栗定的那么签订了,而且辽国同意的并不算慢......

这事憋得耿南仲差点儿疯掉。

他根本就没机会私自和辽使接触。

辽使谈判完了,当即就离开了京城,并且有宋军一路严密保护(监管)。

这老儿卖国没卖成,恨何栗恨得恨不能打上何府生吞了....却无奈只得老实蜇伏再等机会。

他也有机会可等。

何栗力挽狂澜,创立了救国大功,也证明了忠心与卓越能力。

赵佶狂喜下立即嘉奖,升何栗为参知政事。

何栗由宰相蔡京的相当于副相职能的副手尚书丞,一下子成了真正的副相大佬,而且是唯一的参知政事。

宋制,可设三个参知政事。前年灾后,朝廷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私通外国、卖国,高官大佬们就先后死了十好几个,恼得赵佶干脆一个也不设了,一是没有资格的人才,二是故意空着.....

何栗的高升可把耿南仲嫉恨坏了。

原本,他盯上的目标位置就是参知政事。

赵佶也不知怎么想的,居然没赶耿南仲回家吃自己,让耿南仲接了何栗的尚书丞。

尚书丞是宰相最重要的助手。

由耿南仲这个超级搅屎棍当蔡京的助手,这不是成心让真的拼老命治国的老蔡为政越发艰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