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514和谈1

攻约梁山 514和谈1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宿元景被辽国的野蛮凶残强硬完全吓倒了,一听辽王再问,生怕辽王一个不快,把他也接着凶残填到锅里烹熟了喂那些吃了一个人却显然没吃饱的狼.....辽国完全撕破脸了,根本不顾体统,野蛮本性完全暴露出来,一怒烹掉宋使节的事完全可能干出来.....凶残辽军就在他身边等令呢...

想想也是,眼下,辽国兴百万之师能一举灭宋,宋国转眼就不存在了,宋人转眼就是辽国奴隶了,那,辽国还需要对宋使节讲究什么?

宿太尉吓得哪还有理智,惊恐挣扎着由瘫坐赶紧变成对辽王恭敬瘫跪,哆嗦着把宋国派他来的意图及宋国谈判时会有的底线,颠三倒四的,却竹筒倒豆子全说了个干净。

给他的圣旨中没有写“只要不打,割让整个淮北也不是不可以”,否则这也会告诉辽王。

或许是感觉宋国对辽国的敬畏及和谈的诚意,或许是觉得宿元景表现得够老实懂事,辽王心情好了点,仁慈地饶了宿元景,没丢锅里按着烹了,并且和文武商量后勉强同意先和谈看看。

宿元景得以返回河间府,由两秘谍快马回京报告喜讯。他则暗暗庆幸自己还能活着回来.....

宋朝廷哪知道宿太尉在辽王面前的不堪,一听辽国同意和谈并且在宋京和谈,顿时欢呼雀跃不已,一边称赞宿太尉忠君爱国不畏艰险任劳任怨不辱使命......一边赶紧着手准备谈判事宜。

在宋方积极迎接护送下,辽使节不久入宋进京,这一路,尤其在宋京城,得到的待遇就不是宿太尉使辽那么倒霉了。宋方竭尽了全力招待想让辽使满意,同时又为谁当谈判官合适发愁。

赵佶再次亲自临朝点将。

可是,就列了上百位朝臣的朝堂又,又,又一次呈现安静死寂。众臣,从宰相到排最末尾的官员全都木雕泥塑一样低头微躬身恭谨对着御台宝座僵立着,别说声音,就是袍子都不微晃.....显示了儒教官员强大的自律能力及高超的装聋作哑站功.....谁也不肯为谈判出力牺牲,沉默旁观。

赵佶急着谈判得和平安逸,一见这熟悉的众臣架式,不禁急声连问:哪位爱卿愿担此任?

鸦雀无声。

没人做任何响应。哪怕他是暗中投靠了辽国,正好可借谈判之机和辽爹亲热接触和私通.....

赵佶对这种每当国家危急关头最需要官员挺身而出做出奉献牺牲却就是没人肯站出来的局面已经熟悉到习惯了,如今早已麻木了,都不知道生气发怒了,此刻只心发沉,透心的凉和惊恐。

他惶急地扫视死人一样无动于衷的众臣,弱弱地问:”难道没人愿意为国解难为朕分忧?“

这话问得严重了。

别人可以继续装聋作哑做缩头乌龟不理睬皇帝,但,宰相就不行了,否则必顶雷被先开刀。

蔡京开声了,”官家,谈判此责,责任重大,事关我朝生死,用人不可不慎。“

这是句废物,但这样就不能说蔡京这个宋王朝最高官——公相老太师也不鸟皇帝的忧虑。

随即,武相童贯也赶忙开口了,”圣上,蔡老太师所言甚善。谈判官必须择能者贤者担之。他必须忠君爱国一心维护我大宋利益尊严,还必须有足够的技巧应对辽国的刁蛮,不能谈崩了。这个人不能是我朝身份太显赫的官员,否则谈出了事,就没了转圜的余地,也不能职位太低,否则分量不够代表不了什么,辽方会以为是我朝在试着轻视和挑衅辽国而大怒,引发不堪后果.....“

巴啦巴啦,童贯说了不少,本质却仍然全是废话,没半点有用的。

理,谁都懂啊,还用童贯站出来重复。

这点理都不懂的,他也不可能有机会挺胸腆肚站在朝堂上。

少宰张邦昌在那微低头斜眼瞅着童贯,心里这个恨呐:NMLGBD,什么话都让你说尽了,轮到我说话了,我能拿什么搪塞皇帝?这个童贯真是不当人子!阉人就是这么下贱该死讨人嫌,童贯啊童贯,你活该被阉,活该断子绝孙,活该死无所依,活该.....

张邦昌心里愤恨恶毒地骂着,不得不硬头皮站出来表表态。

”圣上,这谈判人选,臣已考虑多日。“

正满腹苦闷苍凉的赵佶一听终于有人说到他此刻最关心最想听到的有用的话了,顿时来了精神,充满希望地急问:”张爱卿快速速道来,说,你有何良臣推荐于朕?”

“我有屁的推荐,我就是逼到头上了,不得不没话找话随便糊弄糊弄你而已,免得你怪我始终不吭声是不忧心国事,是敢在一边看君王笑话不理睬你这个君王的威严!”张邦昌心中嘀咕着,却一派柱国重臣的庄严肃穆认真劲,脸上做出万分焦虑苦恼相道:“臣这些日子食不下咽,夜不成寐,左思右想日夜焦虑,却终未找到感觉合适的人选。臣,无能啊。请圣上责罚。”

等了半天,你给我说的就这个?

闹了半天还是一堆没任何屁用的废话。没人选,特么还用你说?你说什么说?还说这么多....

希望越大,失望得越狠。

赵佶.....呆了,心绪剧烈翻腾,瞅着一派知错勇于认错的忧国大忠臣相的张邦昌,又瞅瞅几乎是一模一样作派的蔡京和童贯,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失望大怒呢还是应该怎么的......

呆了半天,赵佶直接无视了所谓积极认错等着治罪的张邦昌,有气无力地问:‘难道朕的堂堂大宋连个能担任谈判说说话的人都没有?上百的朝臣大员.....你们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才子能臣......又不是用你们骑马抡刀枪冒险遭罪上阵杀敌.....一个也没有?“

站桩的众臣心说:“皇帝呀(赵佶呀),还真就一个也没有。你特么真说对了,你果然聪明.....要不,你自个亲自出面谈?你是皇帝呀,江山是你家的,你说了算,你去谈好了....”

到了这时候,文武众臣也不口口声声“大宋是与士大夫(贵族)共天下”了,又认可大宋江山只是皇帝家的了。国家有灾有难要皇家全顶着,与大臣们不相干。你可千万别找我上.....

赵佶不死心,仍满怀期待地扫视下面的众臣,弱弱又问:“真一个没有?”

下面仍然一片死寂的泥塑文臣木雕的武官。

文臣队列里,何栗同样装木雕,却站那低头斜眼微瞅着宝座上的赵佶父子那惶急无助丑态,不知怎么的心底里竟然涌现出一丝解恨一丝痛快:你(们)不是就得任性荒唐吗?看看,这就是你们任性的结果。你(们)荒唐啊,你(们)使劲任性啊,你继续啊......看你还能怎么荒唐....

他还是爱国忠诚君王的,对眼下的大难辽事也有高招应对,欧阳珣事先教过的,但此刻,他是绝不会主动站出来为皇帝解忧的。不能便宜了满朝的狗贼小人。欧阳珣的下场教训必须吸取。

越是忠勇肯干能干的越是得顶上一切国家苦难,而且还得被满朝上下齐心协力憎恶玩死;越是无能而卑鄙无耻不忠不肯干的小人,却反而越是潇潇洒洒轻轻松松没事人一样不用顶上去。现在,忠能者也学乖了,也不英勇站出来了,没人再当傻瓜甘愿牺牲顶上去了,看你们怎么办?

但,在这时候了,赵佶又想起何栗了,又十分相信何栗是个忠勇大能的好臣子了,急扭头寻找文臣中的何栗,正好察觉何栗似乎和其它木雕泥塑有点不一样,不禁一喜,心生希望.....赵佶的老毛病又犯了,有好事,他总惦记着会玩的高俅等分享,总想不起老实忠能臣子,而且总忍不住猜忌防范总想整治玩死,灾难临头却想起重视了,总要把好臣子强拉塞上去挡灾......

赵佶张嘴就想亲切地招唤一声何栗何爱卿,要点何栗顶灾,却随即看到何栗先是低头猛一缩,这是无声地抗拒、拒绝,赵佶的嘴一僵,就没能召唤出声来。

随即,赵佶又看到何栗又微抬头侧身斜睨着前面.....何栗是在看唐恪。

唐恪此时也是缩头掘屁股泥塑相,就不是前不久嘲讽踩踏何栗那高明活跃劲了,但唐恪的姿态又和其它木雕泥塑有些不一样,头低得很轻微,脸上神色从容淡然,竟然仍能是往日那堂堂文雅有能风度翩翩潇洒重臣相.....似乎唐恪是憋着大招能对付谈判难题的高贤,而何栗的无声行为无疑是在暗示他:圣上,你别急着问我点我。我可是品德不好而无能还可能不忠的官员。唐恪品德高,气节高,辩才无双,又最会来事交友,最有人缘,因而有卓越才能,有无限可能。这样的好臣子非我何栗能比。圣上,在国家面临如此大难的时候,您怎能忽视唐恪这样的出类拔萃者呢。要点将,您也得先考虑用唐恪呀。不(舍得)用唐恪顶灾,至少至少您也得用那些跟唐恪踩我的官员呐。上次的事,您这个太上皇可都看见了,那些人也个个是勇气无限,战斗力爆表的人才....

何栗竟敢对朕是如此态度!

赵佶大怒。

仍是老毛病。

对老实肯干的,他就忍不住猜忌想发怒教训,对不老实不肯干的,他就没脾气了,哄惯着。

但,赵佶到底聪明过人,转眼突然联想起了那本《春秋》,想起欧阳珣留在春秋的那些嘲弄话。他恨极了那些评语,自然恨极了敢如此嘲讽他的欧阳珣,他荒唐任性自私唯我惯了,欧阳珣讽刺得再有理再对大宋有益,他也不想听,也不想吸取教训,只想抓到欧阳珣千刀万剐.....可惜,国家到了这个时候,他想继续耍任性也耍不得了,不敢了,否则任性死的倒霉的就是他自己。

紧顶在脑门上的亡国危机下,赵佶总算恢复了些正常人的理性是非观。

他知道自己不能对极可能是朝廷剩下的唯一一个的老实人何栗再任性发怒教训了,好不容易强压下了要爆的怒火,转而盯向唐恪。他想听听这个风度翩翩的智者大臣有什么良策。

他对唐恪的才能品行是极认可的,否则也不会把他最重视而不放心的马军司让唐恪接管。

况且,和谈,正是唐恪提出来的。

说不定,由谁负责谈,如何谈,这些大事,唐恪在提出和谈时就已经通盘考虑周详了。

到于敢耍脾气的何栗,哼!你一个老实人岂能斗得了野蛮凶强的辽人?谅你也没什么好办法。否则,你也不会总被唐恪和那些位比你卑的朝臣肆意围攻践踏了。朕还不稀得用你呢。

“唐爱卿,朕看你智珠在握,你有何良策?你早通盘考虑过,有合适的人选,对不对?”

赵佶这次是格外地满怀期待。

唐恪.....却愣了。

他万万没料到会是何栗盯着他而引得赵佶格外注意到他并误判了他。他很纳闷儿,我也低头缩着呐,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再者,我前面还排着好几位大佬没发话呢,轮不到我呀,太上皇怎么就越过那些人直接注意到我问到我头上了.....奇怪呀!怎么回事.....倒霉....这可怎么回答.....

他哪通盘考虑过谈判的事。他整天忙活的是如何抓紧马军司兵权,越是在国家灭亡的时候,兵权越得抓紧了,这是安身立命和富贵继续的最强保障,必须最快把马军司将士的心收服了....

赵佶问得太突然,致使以唐恪的急智狡诈也反应不过来。

“这”

他下意识应了声,在满朝眼睛的高度聚焦下站出来,又这了一声才有话应付:’咳,回圣上,臣是在考虑本职工作上的事,(对,是本职工作,不是谈判的事),臣......是在想如何用我朝强大的马军力量让辽使晓得我朝的厉害,必须让使方知道辽国想吞并我朝没那么容易。辽方不敢对我大宋太自大自信,谈判就不敢耍强硬无赖太漫天要价。至于由谁谈判合适,自有圣上圣裁。“

他为官习惯的好人缘习性,到了这关口也是绝不肯说”满朝能人多着呐,安排哪个人不能担当谈判这点事“之类的轻巧话。那么说会带给众臣都推卸不得的灾难差使,无疑会无形得罪众臣。

尽管唐恪说圆得机智漂亮,却不是赵佶渴望听到的,照样是废话。

赵佶大失所望,第一次对风度翩翩的耐看唐恪有了恶感。

这,也是个不老实的废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