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511亡国模式动态图

攻约梁山 511亡国模式动态图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耶律余睹惨败退回了云中后,辽国并没象欧阳珣当时忧虑着急的那样愤怒不服立即组织起更大的兵力对宋国展开更大规模地入侵和报复。

辽王耶律淳得知皇族名将余睹竟然也大败并且本人都差点儿没回得来,当时惊骇到大张着嘴巴好久才回了神。

随后,辽军压在白沟河边保持随时会打过河的态势威慑着河北东路三边的重兵撤了。

威慑河北西路中山军的兵,以及在余睹南侵时包围和猛打代州广武军的兵也撤了。

似乎,辽国经此一战,损兵折将得太惨,已无力再收拾宋国,也承认失败,不想再侵略了。

童贯得知此事,不禁心中一喜,大大松了口气。

但,随即,北边军探子潜入燕云侦察了解到的情况却是,辽国在抓紧时间忙着春耕生产,只观察辽国百姓在劳作中流露的对宋国的言语心态气势,辽国未必是真接受了教训就此认熊了.....

显然,辽国吸取的教训只是,宋国虽弱而好欺负,却也不是能轻易打穿的。

辽国放弃了此前轻狂自信的南下打过去就能从宋国抢到无数粮食供应全辽国人数年食用,本国的耕种就不重要了的思想。意识到和弱宋之战,结果也照样难料,以战养战,可,但不重视本国粮食生产,指望掠夺宋国的钱粮物资和耕种好手,从此又能过上轻快人上人民族的日子,险。

万一再出现上次的大败,辽国只顾抽人打仗再南下,本国的春播却荒废了,结果从宋国那抢不到多少粮食,本国夏收又没足够的粮食产出,那,在粮食危机下,辽国真就自动完蛋了。

想灭宋,辽国得抓好自己的生产,以此先立于不败之地。

不能因自信而先断绝了自己的后路。

童贯得到了这个消息分析还不信,实际是从内心里不愿意信。

辽国,北边在和猛虎金军进行今年开始的大战。南边刚经历了惨败,镇守燕云的精兵损失惨重,辽国怎么可能还敢展开大战来侵宋?

辽国哪来的自信?

它没有这个实力。

应该是不可能再打来了.....

但,短暂的春播转眼过去了,可怕的新情况立即就出现了。

辽国在进行全国紧急大动员,侦察得知,此次不但要继续南侵,而且准备组织起至少七十万大军全面开战,仿的是前年重创金国的手法,只是不是分兵成众多千人队的游击战,而是分数路大军,本质是相同的人海战术,以辽人比宋人骁勇优势,一鼓作气至少占领河北山东山西河南.....

辽国打算一举侵占整个淮北北方,拓展出优越生存空间,以擅长种地的广大宋人为奴保障辽国最致命的缺陷——粮食供应,利用宋人的力量重振国力,要把宋朝廷逼逃南方龟缩着等死?

童贯惊骇却疑虑着真假,却随即又得报:辽军已重兵展开对代州的攻伐。前军已经绕过难破的雁门关天险,进逼向代州城。瞧这架式,刚经历了孤军苦战的广武军很快会再次身陷重围。

这么说,辽国铁了心要兴百万大军一口气吞并宋国的事是事实了。

童贯吓得浑身哆嗦,拿着的情报都拿不住了掉在地上。

一个念头立即浮现在他心头,一个字:逃。三个字:赶紧逃。

他坐不住了,立即把统领十万大军的职责丢给了冠军大将军,令冠军大将军带领十节度使,与太原王禀配合,共同应对辽军这次的疯狂南侵。

他本人要紧急回京当面奏对皇帝,迅速组织宋国全部力量准备抵抗.....

童贯甩锅逃跑的理由好强大。

冠军大将军明知道童贯这是吓得不负责任提前无耻逃跑,他更害怕,更想不负责任地逃回京,可是,他不是全国军事武装总司令——枢密使,他没权力也没职责能够动员和领导朝廷组织全国力量反入侵,他没这个资格,也就没理由甩掉担负的前线职责也回京避难观风向。

宝宝心里苦啊!

冠军大将军那脸苦得抽巴得象苦瓜,却不得不乖乖接受童贯交权,否则童贯有权就地行军法砍了他.....为了能成功甩锅先一步逃走,吓坏了也急眼了的童贯没什么事是干不出来的,平常不敢杀勋贵大将,连得罪勋贵将门的事都不会轻易做,但这时候却顾不得了。

大宋说完就完蛋了,谁还管你大宋勋贵不勋贵的。

反正废物勋贵将门的结局只会是死在灭国中,辽国绝不会要这些可怕的害虫继续祸害辽国。

童贯冷冰冰瞅了冠军大将军一眼:算你识相,脸上却是笑,还夸奖大将军忠君爱国勇于担当,果然是将门大丈夫危难时刻显本色......鼓励了几句,更象讽刺,然后立即上马在胜捷军骑兵保护下跑了,一天就奔出了三百里.....

冠军大将军瞅着迅速消失的童贯队伍,收了忠君爱国勇于担当的虚伪模样,心说:你官大,你可以先逃。你不在了,我就是最大的,等瞧清后面的情况,一有不好,我也能及时逃回京.....

旁边的张开和王焕对了个眼神,心中冷笑。

韩存保、王文德、项元镇、杨温,四个至少还有胆色的节度使对童贯和冠军大将军也鄙夷之极。徐京、梅展,荆忠,尤其是最怕死的李从吉,则惊恐不已,但,这八个节度使都一样生怕自己的老命丢在这里,也在暗暗琢磨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理由能脱离此劫。

和童贯和冠军大将军不同的是,他们还考虑着怎么能卷着大军跑......

乱世之中,有兵才有一切。其它的都是假的虚的......

这些节度使是造反受招安混起来的,没人比他们更懂得自己有兵的重要性。他们可不会象童贯及冠军大将军那样只想自己能方便的最轻快逃命,竟然甩下现成的大军不要了。

他们要着机刮分走这只大军,做为自己在国家灭亡后的乱世中立命的势力。

这仗还没打呢,所有主将已经跑的跑,没跑的也只是暂时的,已准备着随时跑。这样的仗还能有什么指望?

何况,这只仓促拼凑的十万大军远没整训好,本就混乱不堪.....辽国真举国南侵,宋国必亡。

童贯擅自甩军返京逃避战争职责,回京自然不会玩欧阳珣那一手以装病方式为理由推卸罪责搞闭门不出,那样的话是找死。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刻,枢密使竟然不顾国家死活,赵佶就算再宠信和依赖童贯,也会失望加心急下一怒杀了童贯,至少是不得不杀了童贯以平息众臣的惊怒。

童贯回京后第一时间入大内拜见赵佶,报告了辽国要兴百万之师一举吞并宋国的企图。赵佶一听就吓呆了,早忘了追究童贯私自潜逃回京的死罪,只知惊恐连问:“这,这可如何是好?”

童贯轻松逃脱被问罪,为自己的精明巧妙暗暗得意,在心里不禁为自己大大点了个赞,面上却一本正经说:“官家勿惊。辽国有百万众,我大宋就能有千万众。我朝用人堆也能堆死它。当务之急是朝廷要最快调动起足够的力量做好布防。各地的兵要北调。民众也得号召组织起来.....”

童贯的建议纯粹是急眼胡搞对赵佶瞎鸡扯。

如今,宋国百姓整体显得很老实本分,除了田虎、王庆、二龙山,三大寇,以及南方神出鬼没的水贼,全国其它方面几乎连个微不足道的小团伙强盗窝都没有,这种好现象并非百姓真本分守法,而是全国的社会大坏蛋摇身一变成了官兵,次等坏蛋也混上了捕快什么的衙门饭,这让社会上的胆大敢干危险分子大大减少了,尤其是有号召力有领头犯罪资格的强徒人物没有了。

同时,这些坏蛋成了官方人物,这个身份转换得太刺激太新鲜,他们很快就深深尝到了披官衣合法作恶的便利甜头,而且原本不可能披上官衣形成的巨大反差新鲜劲极其强烈,最喜欢威风凛凛执法代表朝廷代表王法代表正义,往日又到处横行弄好处过不劳而获逍遥日子惯了闲不住,显得勤快.....总之,反而比叛逃潮前原本的能躺着绝不坐着的麻木混一天是一天啥也不想干、待着不想动的混日子正经兵更有活力,更热衷于以官方身份剿灭山贼打击强盗什么的犯罪.......老子是社会顶尖的好汉(江湖大哥),老子这么牛逼,以前却也没立寨当山大王呢,如今老子是官是法,你们这些四六不成才,往日当老子的狗腿子都没资格的下三滥狗东西竟然这时候敢混起强盗立山寨了?谁给了你脸?谁给了你胆子?你也配玩山大王?你这是成心和本官过不去.....

就是这么些坏蛋成了官的反差心理.....

当然,打击犯罪及剿灭强盗的积极性也是有大油水可捞。

不积极执法,怎么抓人得贿赂或顺手抄家发财?怎么原告被告通吃?不剿灭强盗,怎么得强盗积累的钱财?怎么搞牵连......发财?怎么立功升官得权势前途又发财.....

这时候的宋王朝,官方对社会大众是真正的强者,绝对的暴力强者。百姓大众及还混社会的恶棍,都是武力低微,没资格混成官兵或衙役的人,岂敢和如今代表王法的“大哥”们对抗......

“天下无贼”,还有个极重要的因素是:百姓和恶棍们不用玩强盗山寨这么刺激却抢眼凶险的事,在家,在客栈饭店,在村里镇里.....日常过着百姓的小日子就能悄然杀人抢劫发财。有隐秘安全便利正当身份的方式行凶,那何必吃苦还时刻冒着被官府围剿的凶险在山里混强盗.....

总之,是官方的暴力恶震慑住了社会的明面恶。

若是按童贯的瞎主意搞,内地军队调往北方防御辽军,且不说乱哄哄心惶惶下在抵挡入侵上顶不顶用,只说各地没了震慑,加上辽国会灭亡宋国的人心惶惶,立马会暴发各种罪恶疯狂....

到那时,还没和辽军打呢,宋国内部大后方却先乱了,国力先自我崩塌了,还抵抗什么......

可是,赵佶哪懂这个呀。

他一听童贯如此镇定有信心,顿时觉得有救了,连连称赞还是童爱卿有本事,不负朕望......

赵佶无知。他儿皇帝赵桓更蠢得无知,都不会察觉童贯的不负责任心态,但,朝臣们不傻,总有了解点地方本质情况的,总有明白人。他们反对童贯把大宋兵全调北方大战。

至少蔡京很清楚,军队若是惶急盲目集中到北方,后方会先乱了,会乱到无法再控制起来。

国家危难时,你不要指望百姓会懂事的产生同仇敌忾先合力抵抗异族侵略者的素质。

别说如今大宋的百姓全是特么对国家不忠无义的刁民坏蛋,就算是海盗风暴前的正经百姓,在亡国危机下也只会先顾着自己家在混乱中能不能趁机从中捞点什么以备以后的艰难。

更要命的是,大军北调,田虎会吓得迁国逃跑,但淮西的王庆会乐死了。负责围剿王庆的军队一想到自己的身后再没有官兵了,心就虚了,尤其是不知宋国会不会就此灭亡,岂有战心。王庆只要趁机发难,就能轻而易举击溃甚至吓跑周围的官兵,借着社会混乱顺势就坐大不可治了。

朝堂又一次吵得乱哄哄。

这个说支持蔡京的主张,确实不能盲目大调兵。那是自乱阵脚。那个立马反问,不大调兵,用什么抵抗百万辽军......暗里是卖国贼辽奸的官员此刻跳得更欢吵得更起劲,显得更忧心国事.....

但,左右都不是良策。

谁也没个应对危机的好法。争来争去,全是瞎吵吵,本质全是浪费时间的内斗废话。

如此,童贯逃跑的事就没人追究了。他松口气,却也无法偷着乐。

宋国转眼要亡了,他的富贵权势也跟着完了,此时哪乐得起来呀。只会忧心忡忡.....

在赵佶父子带头惊恐乱做一片中,有两个人显得异常。

一个是何栗。

他得到过欧阳珣离京前悄悄对他说过的对今日局势的预见与应对方法,今日局势果然应验了,他越发惊讶敬服欧阳珣的远见卓识.....万万不及呀。

他信欧阳的判断,心有底,不慌,知道这帮君臣在瞎慌,但,此时他不会站出来说明。因为说了没用。没人会信他说的。这帮人全疯了.....

另一个人就是唐恪了。

他听到童贯说的辽军百万......先是惊呆了,心狂跳如打鼓,吓得只有哆嗦,随后却镇定下来,还有心思冷眼旁观,能如此,无非是打着投降的主意,也有主张:可以和谈嘛。

妙书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