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504惊变3

攻约梁山 504惊变3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讨伐梁山失败,再次败得莫名其妙,朝廷几日后才得报,满朝君臣此时却顾不得惊疑怎么会败,无心分析琢磨呼延灼及六千多精锐悄然消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已顾不得梁山这点小事了.....

因为,有要命的大事让他们急红了眼——欧阳珣.....失踪了。

按理说,欧阳珣早就该在太原主持布置和检查下一步的西北防辽工作了....当时大战后,他迅速做了战后人事调整和兵力布置,第二天一早就动身急赴太原,这些天转眼过去了,出征的禁军那么大的步军队伍从赵州都快回到京城了,欧阳珣早该到太原了却始终不见人影,这太奇怪了。

太原宣抚使兼知府,哦,不对,如今已是太原留守兼知府张孝纯,与副留守——兵马副都总管王禀,前些天就感觉不对头了。

他们早接到了通知说欧阳太尉要来,可是,人呢?

从禁军调任的大将李侃已经领一万新军在辽州和当地驻军换防完毕,并且换下的辽州军已经归入太原军两天了,乘快车带全骑兵护卫的欧阳太尉却仍不见踪影......难道是路上出事了?莫非,欧阳珣病重,又如此辛劳急赶,结果折腾得途中病倒不起?昏迷不醒?甚至不幸病故了?

江山危急。在这个时候,欧阳珣可万万不能出事,尤其不能在与太原有干系的西北出事。

不说内心暗暗感激欧阳珣的王禀了,就是自负才智,其实并不怎么把小年轻欧阳珣真高看一眼的张孝纯也急了。

二人一沟通,急忙派军中得力人手快马离了太原城秘密四处打探。

王禀不放心此事,特意把勇武不乏精细的能干儿子王荀也派了出去。

他担心别是耶律余睹使诈在撤退中暗暗留了股伏兵袭击了欧阳珣,或是田虎暗算报复.....

派出的十几路人马分头把欧阳珣来太原可能走的那些路都找遍了,结果却什么也没发现。沿途所有官府上下都说没接待过,根本就没见到欧阳太尉经过本地,当地人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张孝纯和王禀得报,大吃一惊。

原本他们还判断,应该是欧阳珣操心大战,紧跟着又途中颠簸劳累焦虑导致病重难行,再急来太原布防也不得不就地找大夫先紧急医治和休整几天缓缓劲。现在看根本不是那么回子事。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欧阳珣可不是一辆马车几个人的出行小队伍。

随行的可是近一千三百骑兵,而且有借调的相当有名的大名府猛将急先锋索超和大刀王林、以及骑马也照样能打的步军悍将小将周谨护卫。领赵州骑兵充当中军随护的李景,那也是个边关久战杀出来的忠勇大将能人。这么强大的一股骑兵力量,怎么会保护不了欧阳珣一人......

难道真是田虎或辽军使了阴谋成功埋伏截杀了.....哎呀,不敢想。

张孝纯吃惊后却很快冷静下来,随后干脆不急了,反倒比从前的官姿作派更雍容迟缓了不少.....他另有了盘算......欧阳珣才三十来岁,凭什么就能高居实权太尉,并且是兼着文武皆顶级那层的官位?欧阳珣真有那么大才干?真是大宋政坛又一个奇才?真能干的比赵公廉也不逊色?

没了欧阳珣领兵,大宋就抵不过辽军入侵?

不见得吧?

欧阳珣以病重之身尚且能指挥迅速打败辽军,我(张孝纯)也能,更能.....这一战清晰说明,辽国没落,辽军是真不行了,是真不经打了。朝廷那帮浮在京城的高傲自大瞎家雀害怕辽国习惯了,还在那按过去的老印象以为辽军军力仍然是那么野蛮强大,怕死了辽军,连童贯竟然也吓得不敢领兵迎战。我(张孝纯)在这太原却是了解到了辽军如今的最真实情况,我可不怕。朝廷没人敢来领军再战,那就由我主持好了。整个西北再没有第二个人能比我有才比我合适了.....待我主持大战大胜辽军再次南侵,就轮到我终于从地方高升到中央,可以极尽尊荣地入京封侯拜相.......

王禀却坐不住了,张孝纯越雍容淡然,他越是坐不住了,一急,亲自带精干骑兵去寻找。

他没去沿途会接待欧阳珣的州府地界,专门去了北边的无人区查探。

他怀疑,欧阳珣极可能是秘密走的无人区,防止被暗藏宋境的奸细出卖行踪遭到什么算计,结果却恰好在无人区遭遇了潜伏下来的敌人。或者是,欧阳珣特意走无人区好顺便查看一下那有没有潜伏的辽军或是投靠了辽国的某些宋国武装势力藏在那伺机搞事,以为有数员忠勇猛将和上千精锐骑兵随行就不用怕什么,结果却被辽军或某些武装力量真就能截杀掉.......

王禀对真定府往西这边的无人区很熟悉。

他对最有利于潜伏截杀的那些山野城镇等地点都一一仔细察看过,结果从西找到东,仍然是什么也没发现。

一千多骑兵以上兵力参与的厮杀,若真发生了,那可称得上是场大战了,战场就算收拾得再干净也总会留下些印迹,至少血是抹不掉的吧。事实却是竟然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但,应该没发生截杀的惨案迹象,王禀对这个发现不但没松口气,反而更紧张了。

因为,他进一步扩大侦察范围,查得更仔细了后,终于发现了些不寻常。

在真定府境内西部一个叫王家谷寨的地方,王禀发现了曾经有大量人马在此长时间待过的痕迹,这一点从遗留的马粪就能看出来。

而这处在太行山的寨子本是真定府的一个外围军寨,在辽军南侵时,驻扎这里的兵马就全撤离了,战后至今也没再安排兵力过来接着驻守。

重要的是,这处寨子规模不小,但叛逃狂潮后没有必要了,驻守这的真定军人不多不说,更没大量骑兵,只有些骑哨,毕竟只是个外围无人区设卡巡逻起警戒阻击作用的寻常军寨。

而辽军南侵时也不可能把大量骑兵秘密长时间安置在这里,因为那样根本没用。

这离真定城确实不算太远,却也着实不算近。

辽军骑兵若是秘密驻扎这,既不能用于攻打真定城,也不方便突袭南边的现在划分给了辽州和赵州二州的原军州——平定军辖区。从王家谷寨南侵,有好大一片太行山、无人区难路隔着呢,以骑兵的速度也不能取巧秘密南下打个成功突袭。况且,南边坚壁清野,人财物都汇聚在城中,当时有重兵把守,就算有三四万骑兵过去也白搭。你又不能骑马攻城.....真定战场这边却正需要精锐兵力.....耶律余睹除非脑子坏了,否则怎么会把大量骑兵浪费在王家谷寨这闲着......

那么,这事就古怪了。

是什么人,是哪股势力能有这么多的战马实力,却在宋辽大战间闲得在这待着?

王禀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后,他儿子王荀猛然提到:不是曾有近万辽精骑没参与真定之战,提前南下负责抢粮了,收降了好几个镇子,弄了不少粮食,大大缓解了辽军军粮问题,这只骑兵却随后悄然消失了。

王禀一听这个,一拍脑门:哎呀,怎么忘了这茬......

他一阵恐惧。

难道耶律余睹早有谋算,故而特意隐藏了这股骑兵准备战后搞什么大事?

如果是这样,那这个野驴余睹可太可怕了......怕是欧阳大人真被这股骑兵给截了......七八千的骑兵,还是辽军精锐,以这等势力对付欧阳珣的一千多点随护骑兵,这太容易了.....想想那些随护骑兵都是什么货色吧。赵州骑兵,那几乎全是原本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上的大坏蛋,原本是官府正经下万万容忍不得,必须严厉打击的对象,却太多了,情况太复杂了,又无法真下狠手。剩下的那几百御马营御林军呢,也一个好东西没有,要么是原本的老禁军**,要么就是禁军中挑出来的本事大的原黑社会骨干什么的,都是些心中对国家对君王并无忠诚的狗东西。这样的兵,若是遇到小股辽军,那定会个个奋勇杀敌争功......反之,那就完了。一看敌人这么多这么强,只怕立马就无耻降了.....对,一定是这样。所以才欧阳珣失踪,遇害,却没有厮杀血战的痕迹。

护军直接降了,哪还用打?

欧阳珣此刻不是早已死在痛恨透了他的辽军刀下,就是落到辽国之手成了阶下囚......

王禀的心一个劲往下沉。

他不是怕自己担上责任,而是太明白欧阳珣对宋王朝此时的作用之重了。

没有欧阳珣,难道还能指望着童贯?

王禀是西军出身,以前是跟童贯混的,是童贯的胜捷军小军官慢慢升到将领,那时可没少厚脸主动给童贯当三孙子,能混起来有今天是自身本事大奋勇上进,但童贯起的提拔作用可不小,甚至可称是根本。王禀对童贯很念提拔之恩,但这不影响他内心此时对童贯的鄙视。

他知道童贯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没孵子却比寻常汉子更汉子的人了.....

他越觉得欧阳珣是遭遇了辽骑祸害越觉得可能。

当时,余睹那厮哪把宋军放在眼里。指定是他战前坚信能轻松打得宋军迅速崩溃惨败甚至全军覆没。那时,辽军将士哪个不是对轻胜宋军信心满满。

这么一分析,余睹把那队精锐骑兵当奇兵藏了起来,大战时没用,这事就好理解了。

余睹肯定万没料到自己居然会败,而且还是那么惨的大败,就备了后手,准备趁着宋军刚败,短时间内无力组织反抗,山西人心惶惶,驻扎协防辽州的禁军重兵又投入大战不在了,出其不意闪电偷袭,克城就能占领辽州和赵州两地,有了充足粮草地盘就立稳了进一步侵略的根基.....

随后再细查各个他疑虑的地方,都再无收获。

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无法断言,但,欧阳珣肯定是没有了。

王禀急忙赶回太原,把自己查到的情况和自己想到的都告诉了张孝纯。和朝廷怎么上报交待这种剩下的事就全是山西第一官太原留守张孝纯的事了,与他这样的区区太原武官无关。

他忧心忡忡的是,辽军再打来,不,是必定规模更大,更凶狠自信地打来,怎么办?

他虽然自负是过人的将才,却也不敢自信能顶替了欧阳珣统领朝廷大军抗辽。他连田虎军都收拾不了呢。辽军可比田虎军强大多了......

至于张孝纯自负比欧阳珣更能耐的心思,王禀是没瞧出来。若是他知道了张孝纯敢自信能顶替了欧阳珣的定江山作用,他一定会惊诧以为张孝纯是中邪发疯了。

王禀知道张孝纯是个聪慧有才华也能干实事的人,但张孝纯也就是个大宋太常见的士大夫能臣,玩玩治理民政能玩溜,军事上?确实也有些见识有点能力,但统军打仗?还是别提了.....

王禀想着欧阳珣的事,不禁想起欧阳珣对他的无私指点,心中不禁再次感动,怀念,遗憾,心中涌起悲伤,也不禁想到欧阳珣曾经特意提醒他要注意戒备的张澋,也就是张孝纯的儿子。

最近半个月,他越瞅着文武双全文雅有教养纠纠爱国大丈夫张澋,却越感觉此人是那么虚伪做作而且特别怕死。以前让他欣赏的那些优秀品质,他现在能识别出那不过是张澋特别会装.....假的就是假的,不经试。

他怕自己误信人言冤枉了人,还无形中给自己竖了个潜在的背景强大敌人,所以特意利用此次辽军杀入宋国的极度危险设法试过,结果稍一试就试出了张澋特别怕死对国家和君王并不是表现的那么忠诚英勇不惜牺牲的本质,就是个衙内官僚而已,有了这一点,其它的就不必再试了.....

欧阳珣果然不负善识人的盛名,看人就是那么准,只匆匆来太原看到张澋一眼就能判断.....

..........................

朝廷得知欧阳珣失踪了而且极可能是落入了辽军之手,顿时就吓麻爪了......若那不幸是事实,宋王朝不但没了几乎唯一敢上的而且能领军打败辽军的人才,辽国还可能得了欧阳珣的帮助,越发强大有底气,更敢打下去,那,宋王朝还能指望什么可以不完蛋?

几乎满朝君臣心中都有鬼,都清楚自己对欧阳珣是什么样的恶毒心思,欧阳珣也不是傻瓜,能看得一清二楚,他心中对大宋对君王对满朝官员如何能无怨恨?被俘而降,没不可能啊。

真降了,宋国确知了又怎样?

难道还敢因此抓捕,报复,加害欧阳珣的家人?

欧阳珣死忠宋王朝,君臣倒是有足够的胆子祸害其家人。只要欧阳珣一劳碌病故,不能再为王朝效劳了,朝廷官员就会玩一手漂亮的,先给欧阳珣家眷封个盛大虚名愚弄感动世人,然后就是悄悄加害,其实都不用刻意做什么,只无视了就饿也能饿死欧阳满门。保证能玩得让被触犯了面皮威严而怀恨欧阳珣怎么不死的赵佶父子满意,嫉恨忌惮欧阳珣的众大臣自己也开心。

欧阳珣降辽了,家人罪责确凿了,该杀,朝廷反而不会理直气壮加害了,根本不敢......

妙书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