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464风暴涡中的欧阳珣,下

攻约梁山 464风暴涡中的欧阳珣,下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敢跳出来,敢这么嚣张跋扈到等于是当众喝问大帅欧阳珣的人叫赵世隆,是高俅手下侍卫亲军步兵司的大将,官拜统制,是如今京军中数得着的实权大将人物了。

众人看到是赵世隆,目光随即又转向欧阳珣。

欧阳珣蜡黄病容的脸上却无一丝惊讶神色,似乎对赵世隆敢跳出来挑衅他早有心理准备,并不意外。

他淡淡打量着赵世隆,瞅瞅赵世隆指着蒙面人不放的那只手,始终没吱声,目光又转向下面的左右两列将领,扫视着一个个体面坐在这的将领此刻都是什么表情什么心态。

八个节度使老家伙,威威然坐在那瞅着欧阳珣,看到欧阳珣的目光扫视过来,有的赶紧把脸转开,收敛了眼睛会暴露的心态,恢复庄重肃然的重将要臣之态。这是绝大多数,以谨慎的项元镇徐京为首。他们心虚,还不敢挑战主将的权威。

而有的则不然,顶着欧阳珣审视的目光,仍然直视着欧阳,甚至敢毫不掩饰眼色中的轻视甚至幸灾乐祸。比如王文德,比如韩存宝。

后面的韩世清等三将也立即避开了欧阳珣的目光。

避开,就是问题。

他们心里并不同情为国牺牲的欧阳珣,不支持在朝中已经失势了而且随时会死掉的,对他们日后的仕途和利益完全没用的人。政治、官场没有良知,只有利益。按官场市侩规则,他们向着高俅等对他们以后有用的大官。

魏定国、单廷圭,始终只看着赵世隆,脸上仍然宁静无波保持庄重肃穆,只是眼里的神色有了波动,晦涩难明。

边将陈淬和王宣满脸惊骇地盯着还在那指着蒙面人不放大摆牛逼pose的赵世隆,又看看欧阳珣的反应与凄惨病容,随即又盯在赵世隆身上,目光已经变得愤怒凶狠警惕忌惮,什么也没做.......

急先锋索超一双圆眼瞪得更圆了,而且似乎要喷出火来,一直死盯着赵世隆的后脖子,拳头捏得死死到吱吱响,脖子青筋暴起,愤然就想站起来,怕是要冲上去当场活活掐死赵世隆:欺负这样一位为国牺牲的可敬太尉,赵世隆,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趁机欺负重病将死之人,赵世隆,你还能再无耻点吗?来,来,有本事和俺索超较量较量,看俺怎么弄死你.....

但在大名府军中官比索超大不少此时就在索超身前一位坐着的王林隐晦地猛出手死死按住了索超的一条大腿,阻止了脾气暴发的索超急怒失控跳出来。

他还狠狠向索超使了个眼色:你,我,小虾米而已,在这个完全陌生完全孤立无助的复杂地方,这种高层内斗事,你也敢乱发脾气瞎掺合........你索超性子直脾气急却不是傻子,晓得其中的厉害。你却照样敢跳,你莫非是想白白找死不成......

索超在以力大闻名的王林死死压着不放以及目光狠狠警告提醒劝诫下,牙齿咬得越发死死的,却心中这口怒气万难舍弃,还要站出来.....他若是能聪明地按住性子,那,他也不是急先锋索超了。

他激动瞪着死按着他不放的王林:在中军大帐当众挑衅大帅权威,敢犯军规死罪,赵世隆该死。俺难道不该掐死他?

王林和索超在大名府军中的关系很一般。

两人分属不同的派系。

索超是天王李成的部下猛将。王林是大名府另一个都监大刀闻达的部下兼类似弟子亲信的心腹。

李成和闻达虽然官职军权相等,而且关系相处得很好,总默契勾结一起共谋大名府权势与好处。但索超和王林却不会也不能是朋友,除了性格和做人原则的差异外,还有官场潜规则的限制:身为部下,你必须只忠诚亲近你的长官一人,不能和别的势力走近,更不可亲近,哪怕这个别的势力是关系极亲密友好的盟友。

尤其是长官赏视的人甚至是有心大力栽培的心腹,更是如此。

不止如此。

你还得和对方的人竞争,展示对上官的忠心和本派系的势力,让盟友知道本派系的分量不可轻忽,不可背叛盟谊,得时不时的争斗,代上官从盟友那争到利益,这样,上官之间才能斗而不破,既不失自身的利益和面子,同时也能一团和气一直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索超王林,本人自身就相互瞧不起,甚至很不对付。

索超瞧不起王林对闻达和梁中书那狗贱样,大丈夫,顶天立地,凭本事吃饭,怎能小人一样无骨......王林鄙视索超是蠢货傻瓜,不会做人,更不懂作官......你本事大又怎么的?你看看,你混得这个惨。李成用你时,你就是大将,不需要了,你就是个杂鱼。你看看你的官比我差多少.......二人常常置气争斗,针锋相对,争自己是真英雄豪杰,是大名府第一猛将。

王林的举动自然也落入了欧阳珣和那个蒙面人的眼中。

王林并不知道他在关键时刻关心索超的安危,强按索超冲动瞎掺和的这一突然顾念战友情的举动对他今后的命运深刻意味着什么。

就在索超冲动发力要甩开王林的压制坚持起来时,在对面的将列较靠前那突然愤然站起一个人来,瞋目怒指正肆意演示着“你们看看,你们都好看看我是怎么牛逼的、我就是这么牛逼的”的赵世隆,大喝:“赵世隆,你竟敢呵斥逼迫大帅!你当众挑战中军大帐军规,这是想否定太尉大人的权威吗?你好大的胆子!你莫非想哗众取宠引领造反?”

此人是禁军大将李侃。

李侃和赵世隆是素有旧怨。

二人本都是边将,履历资历、治军打仗的能耐都差不多,因脾性不合,相互瞧不起,在军中又是同列重将的竞争关系,与索超王林之间的情况有些相似,却是边关环境,竞争格外激烈凶险,为了权势利益,在边关时就时有冲突,不知打过多少次架,双方带着亲兵常常斗得鼻青脸肿的,甚至动过刀子.....双方结怨很深。赵世隆骄横跋扈的作派不是最近才形成的,在边关混出头时就有了,心眼格外小,正是恩易忘,极记仇的主,总想好好教训报复却打不过李侃,怀恨在心。李侃当时又遇到了好时候,官升得比赵世隆快了点,做到了兵马钤辖,独领一军镇守一方,而赵世隆那时还只能当某部的帐下大将,显得混得比李侃差了,嫉恨,想教训也不在一军一地,而且官职权势规矩所限也不能报复,由此越发怀恨在心。

后,赵世隆的春天来了。

一场突然暴发的叛逃狂潮直接摧毁了宋王朝的存续性根基,王朝的损失不是用惨重惨痛能形容的,但如此国难却给赵世隆带来了机遇。

朝廷为加强京军实力,震慑地方并削弱地方敢对抗中央的底气,同时也极需要有实战经验有治军打仗真本事的将领立即来加强对新编坏蛋禁军的整顿管理训练,就从地方抽调了不少有名的将领转任充实京军。

李侃和赵世隆赵世兴兄弟俩就是其中一批由边关奉调入京的。

到了京城,李侃就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一军钤辖了,成了水太深太混的京军中一员比较高级的寻常大将而已,而且他的恩主靠山也去世了,在京城就是无依无靠的常见京漂一族,本事资历和位子级别在那摆着,在京城的日子未必有多难,但,若是不能巴结上新的强力靠山,想好过是不可能的。

而赵世隆却是快了一步,入京不久就成功钻成了高俅的人,很得高俅重视.......高俅在国难中刚吃了个太狠的闷亏哑巴糊涂亏,把几十万最听话可用的禁军好兵全弄丢了,虽然靠着赵佶的宠信与他的狡诈,既没死在兵败中,还成功糊弄了赵佶,摆脱了论罪该杀一万次的罪责,却也着实吓坏了。朝廷弱不禁风的危局也逼得高俅再不敢玩禁军了。他这样的市井混混出身的最是明白,必须好好干了,否则再有危难就没有好兵可用来自保,一个搞不好,甚至会引发兵乱之灾,他这个三衙太尉照样得被土匪一样的新禁军叛乱给宰了。重要的是,此后不是国家繁荣富裕强盛的太平无忧从前了,不再能当盛世可任性腐7败的富贵好命官了,他若是在朝廷如此危急时露出没用,也必然会遭到赵佶的抛弃。一失了宠,他就彻底完了。所以,他不但重视,而且格外需要有真军事本事的人能投靠他,让他可信任。赵世隆就是合他胃口的那个人之一。

赵世隆不禁在高俅这得到了信任重用,而且看到了文臣急于在乱世抓到军权的心理和大势所趋,趁机还攀上了副相张邦昌门下,有了文武两个超重量级大拿当靠山,在京城这陌生的官场就很快混得顺风顺水得意了,虽然还没混成步兵司骑兵司殿帅副殿帅之类的要员,却也混上了主持具体工作的捧日军副都指挥使这样的实权要职,在京军中是数得着的人物了,而且还能揪着两大靠山的尾巴继续往上爬,混好了,有朝一日当上三衙之一的殿帅宝座也不是没可能。

相对比的,李侃就是京军默默无闻一员了。

赵世隆总算感觉痛快了,整理好在新位置上的情况后就迫不及待教训李侃。

尽管两个人不在同一军,教训不是那么方便,赵世隆却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找李侃的麻烦。

赵世隆倒是极想利用他和高俅的关系把李侃调他手下归他管,可以轻松肆意玩死踩死李侃。最让他解恨的方式自然是让李侃活在他的阴影下整天受羞辱打击,日夜恐惧不安,生不如死。他要反复好好折磨这个老冤家....可惜,国难后续的发展不是他能控制的,朝中局势更不是他能左右的。他同样被海盗敲诈京城时失去了一切搜刮的财富,成了痛心之极的穷光蛋,并且被海盗的凶威霸气吓得半死,老实了点,也顾不上弄李侃了。

更重要的是,他的军中靠山高俅有些失宠了。赵佶对高俅有了看法。高俅惊恐,轻易决不敢得瑟乱搞。而文官欧阳珣不但在国难中突兀上位兵部唯一的侍郎,在宋王朝这种六部弱势到简直是摆设的衙门中却能干起大事,迅速现出重臣地位,开始强有力左右起宋王朝的军事大事,弄得一直没存在感的兵部,威势话语权甚至有压过军事实权的枢密院之势。这还不算,欧阳珣还成了父子皇帝的新宠,窜进了枢密院,身兼多职,直掌朝廷最重要的骑兵司,开了宋王朝军事用人的很多先例,分走了高俅的军权,动摇并直接威胁着高俅的地位,能代皇帝钳制枢密使童贯,压高俅?那更不必说了。

欧阳珣和高俅必然成了死对头。

赵世隆是高俅的人。李侃却不是欧阳珣的人,而且不在骑兵司,不是欧阳珣的部下。但欧阳珣似乎长一双能遍视宋国所有可用的军事人才的眼睛,对全国的有名、无名却有军事真本事的文武官员似乎全知道,对眼皮子底下的京军,那了解得更是不在话下,就是能知道赵世隆与李侃的私怨。赵世隆要收拾李侃,本是不相干的欧阳珣就是要保一保李侃,都不必设法把李侃调到骑兵司维护着,只在高俅面前有意无意提到过李侃之才之忠义。高俅愤恨之极却牢记此事,决不敢让李侃出什么闪失,否则这个小辫子,让心思能力和手腕深沉不可测到令人惊恐的欧阳珣抓到了,高俅担心自己得吃不了兜着走。主子如此,赵世隆这样的高俅门下的走狗,又能把李侃怎样?他根本就不敢再露出要弄死李侃的心思......

春风得意的赵世隆觉得李侃沦落成了只蝼蚁,但他若敢怼上欧阳珣,却连蝼蚁都算不上。他弄死李侃尚且需要踩。而欧阳珣要弄死他,只需要轻松肆意吹口气......甚至吹气都不必,只需要一个眼神就得。

有的是人会争着代欧阳珣收拾他。

他一身污点病根,在军中名声糟糕。想伸手的人都不用刻意制造什么罪证就能合理合法的干掉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