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455欲罢不能,3

攻约梁山 455欲罢不能,3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你还别说,李崇文这种有身份的大汉奸,那命就是硬,摔下去不但没死,连伤都没伤到,在尸体上极有力的嚎叫......

太监首领用太监独有的尖厉嗓门对辽军大喊:“耶律余睹,你在我真定城的人,我大宋全还给你了。你快接走吧........

耶律余睹得到汇报,也隐隐约约听到了太监的极有穿透力呐喊,终于能确认李崇文一伙只是废物而不是阴谋智慧高哄骗了他。

他阴沉着脸,目闪瘆人凶光,哪会在乎没用的宋官汉奸死活,但,还是得把人接回来,得注意细节,否则,二鬼子军会寒心,事情传出去了,更会严重打击宋官对辽国的幻想,没了投降辽国的积极性,让此次南征凭白少了势如破竹的助力,多了重重抵抗和阻碍。

真定军并不射杀来接的辽军,任辽军把李崇文等连人带尸体全弄走。

首领太监瞅着辽军搬着人迅速远离,冷笑一声对将士们说:”耶律余睹不愧是辽国有名的皇族子弟,心眼挺多,很会揣摸人心理,明明根本不在乎这些没用了的人的死活,却还是积极救回去了,转头悄悄处理掉,就不会吓着投降辽国的,更不会影响得别处那些想投降辽国谋新富贵的狗东西不敢投降了。“

他慢条斯理地说着,尖厉的嗓门传得极远,北城这的守军很多都听得清楚。

有人看到辽军居然肯接收和照顾废人李崇文等,原本不禁对辽国有了幻想,一听这太监的点拨提醒,又不禁吓得一身冷汗。MMP 的,我竟然对蛮子辽国有幻想,是特么太蠢了点.......

经此一事,守城的所有人,尤其是对宋朝廷心怀怨愤,很不稳定,甚至心藏投降心的屯田军恶棍们,都老实了,不是死心塌地奋勇守城,也至少是再不敢抱着瓦解防守立功投靠辽国得富贵新生的幼稚念头。守城士气一新,战斗热情高涨。

耶律余睹之前玩得看似幼稚的心理战,就此真正失败。

真定城的人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不忠诚宋国,不肯为宋国卖命,甚至不肯再当宋国人,那也不能因此跟了辽国.......

......................

用内应夺城遭遇意外失败,耶律余睹已经意识到此番攻宋怕是没想像的那么容易,乐观心理减弱了不少,但,占领宋土的巨大好处,别说是他自己,就是没什么见识想不那么多那么远的普通辽国人也万万舍不得放弃。

欲罢不能啊,何况根本没欲罢。

耶律余睹悄悄处理了李崇文一伙废物后,也冷静下来了,立即传令后方再调三万兵力来。他不打真定城了。没有内应,象真定这样的坚固边城,不耗时数月死个十万八万人,根本不用指望能打下来。辽军死不起,也耗不起时间。

留下三万兵力继续围困威胁着真定军不得南下助战,耶律余睹率领剩下的大军急速南下扑往赵州,在路上就接到了去赵州接着收运钱粮物资的辽军急报:鸠关失守,两千守军全死了。赤狗儿所部骑兵和部分步兵似乎也消失了。赵县城也空了,发生了激战,肯定是县城被赤狗儿破了,奇怪的是,赤狗儿等全战死在城中。城中只剩下几乎全赤果果的辽军尸体......

耶律余睹大惊失色,甚至不寒而栗。

死个赤狗儿不算什么。其所部六千骑兵可是宝贵的精锐,尤其是战马宝贵,万万损失不起。辽国困难得实在是没多少较好的战马了。这次是为了占宋,一举扭转辽国被动灭国危急的长远战略大局,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才咬咬牙狠狠心用上了这些本是当马种精心照料的好马。一下子就损失了五千匹,这么搞,辽国的好马种会面临灭绝。

怎么回事?

难道是宋军援军已经赶了过来,借赵县打破之机,把杀入城中的赤狗儿所部堵在了城中无法发挥骑兵优势歼灭了?

可是,各方侦察,并没有大队宋军奔往赵县救援啊?

那么是谁能杀得了六千精锐骑兵加上千步兵还有几千投降宋军?

难道是缩在宁晋的赵州军救了赵县?

不可能啊。

赵州总共只有七千兵马,一下子没了鸠关三千兵力,剩下的区区四千人,尽管有一千是骑兵,却哪里是赤狗儿所部的对手。这点宋军连离开州城野战打阻击都不可能有胆子.......真定府数万大军,数千战马尚且不敢出来野战.......

也难怪耶律余睹会极度惊骇,百思不得其解。

他到了真定府后,得到宋国消息就方便了,隐在宋国的那些汉奸官这几日可着实没闲着,宋军防御部署和兵马调动等各种情报纷纷到了耶律余睹手中,尽管这些情报还不足以让他对宋军了如指掌,但,大体上的态势已经能够一目了然。

此次,宋国以枢密副使太尉欧阳珣主持的西北防御大战,宋朝廷给了欧阳珣很大权力,欧阳珣不仅能全权调动山西、河北以及山东河南部分地区的边军或地方驻军参战,而且朝廷派遣了十二万京军北上听用......有意思的是,这十二万禁军全是步兵,宋朝廷把收集的战马及训练出来的或今年才从地方与京畿所有禁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新骑兵人手,全部用于留守京畿......宋朝廷这帮君臣,打梁山泊消灭沧赵家族最后的一个苗裔与势力是真舍得,打辽军,保卫宋政权,在这等大事上却舍不得用好战马和最精锐骑兵了,这太可笑了。

耶律余睹在好笑之余却是心中了然:宋朝廷这么做,无它,只怕死尔,得留着最强大力量守着京城保命。与这个相对比,山西能不能守住,对宋朝廷这帮子家伙来说反而不是最重要的。这太荒谬了。难道,守住了山西河北,不是就守住了京城?辽军若是杀不穿山西河北,又怎么可能威胁到汴京城那。似乎,这一次,宋朝廷全体君臣的脑子都进水了,或是全都走火入魔中了邪了,完全没了往日自负的所谓无人可敌的政治智慧,连这种最起码的保国认识都没有了,实则不然。耶律余睹清楚,这事说穿了就一点,不信任欧阳珣。别看给欧阳的兵权极大,实际根本不敢把京城最精锐的力量放到欧阳珣手中,因为欧阳珣从担任兵部侍郎起的这一年多时间,已经在军中竖立了巨大威望,尤其是在直接执掌的京军骑兵中更是威望无两,风头连宋国公认的朝中最知兵的童贯都盖过了,隐隐约约有了宋国军中第一人之势。而且,这次出征,欧阳珣是被朝廷强逼着才不得不担了这副凶险重担。欧阳珣心中怕是有怨......朝廷这帮心理阴暗的奸贼就更不放心了。

万一呢?

万一,欧阳珣怀恨一怒领着大军投降了辽国呢?

欧阳珣如今是真有这个军中威望的。

当然,朝廷这么搞,除了猜忌,不敢真大胆信用,也是因为欧阳珣是个病人。

重病将死之人,在指挥西北大战中随时可能死在病中的过度紧张操心劳累中。朝廷保命的部队怎可交给这样的人。否则,欧阳珣在大战中,甚至是在大战的最紧要关头突然死了,大军猛然失去总指挥必乱,一乱必败,必是大惨败,那后果不堪设想。将士蜂拥溃逃,死的死,降的降,全军覆没都不是不可能。

决不能用朝廷最依赖的兵力去赌一把,免得最宝贵的骑兵一下子全葬送在欧阳珣极可能的猝死中。

这些事让耶律余睹感觉太好笑。

明知欧阳珣极可能猝死在大战中,宋朝廷却还是硬逼着用着这么个重病将死之人主持事关国家命运的大战。这说明什么?说明宋朝廷真无人了。确实知兵的宋军第一人童贯已经不复从前,已经退化成了个怕死的废物。剩下的大臣?全是渣渣,只会混官场耍权谋,亨富贵平安,自信就是天生命好,存侥幸心,缩着脖子苟且在京城随时准备逃跑,实际是等死。

对于宋朝廷指望着依靠京城极其高大坚固的城池、充足的粮草储备,大量的火药,以及战马数量远超辽国的庞大最精锐骑兵优势守住京城,耶律余睹撇嘴,真不知该嘲笑宋君臣什么好。

国土沦丧了,宋政权对地方的统治瓦解了,只剩个京城,它再坚固可靠又能怎样......

据可靠消息说,那对宋君王父子在得知沧北军没了时吓坏了,那时就有了举国投降辽军求富家翁的天真幻想。那些往日一个个自负有定国安邦奇才,才华即使不比赵廉强好多倍,也至少不在赵廉之下,在江山倾覆的最危急时能潇洒光辉万丈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挥挥手就能挽江山于既倒的文武大臣,尤其是那些士大夫、各种学士大学士们,却是一惊闻沧北事变,当场不是吓呆了就是炸了窝的蚂蚁一样,就只剩下想着怎么尽快捞到最多钱财离开京城逃命去也。大批的官员纷纷琢磨起如何投降辽国得新富贵。想背叛宋王朝的朝臣,杀了那么多也杀不绝.......这样的朝廷,怎么可能守得住京城。汴京城就算是高不可攀牢不可破的天堑,那也没用。外面的人打不进去。里面的人却会主动废掉城防打开城门恭迎辽军.....

耶律余睹对宋朝廷硬逼重病的欧阳珣主战也齿冷不已,鄙视之极。

宋国这帮玩艺太无耻了,把儒家强调的美德的反面体现了个淋漓尽致,也有脸还挺着个体面官身活着......一群烂透了的家伙,该死,宋国该灭了,此次必灭......只要精心打好山西这一仗,瓦解掉宋军在山西的抵抗力量,宋政权就玩完了......

有了诸汉奸宋官争先恐后把宋国的方方面面消息泄露给耶律余睹,耶律余睹对此战就有了全局上的清晰思路。

此时,宋军早已在河北西路三边南线做好了布防。

赵州,坚壁清野到欧阳珣号召百姓最好是撤离赵州。

百姓也早已大量撤离它处了,用避战处不缺的无主房子暂时住着。还留在赵州的,大多汇聚在坚固的州县城中。这些人中有恋家不肯离开的,打算帮着官府守卫城池,但多数却是抱着观战事风向心里有准备归顺辽国当顺民的。

尤其是留在镇子中的那些人更是打定了主意时刻准备喜迎辽师的。此前的事已清晰证明了这点。只是这种人也不多。

在原赵州辖区东,如今拆开分别划归了赵州、冀州与河间府的原深州以及冀州境,已由河间府宿太尉手下直掌的三万边军中抽调的两万,加三万京军,加大名府兵力,加当地驻军,驻守各城池,堵住了辽军下真定后拐弯东进再南下的路。

在赵州西,在原平定军的阳泉等坚城一线则驻扎着五万京军,堵住了辽军下真定后西进拐向南的路,同时策应西边的太原,防范辽军从广武军地盘南下打太原或绕过太原南下,同时还能威胁震慑西南面的伪晋国田虎。

十二万京军中剩下的四万人马由欧阳珣直接统领,在辽军选择了打真定府南侵后,从原本驻扎的隆德府北上,如今还在赵州南部的刑州境内北赶。

从欧阳珣的这个布局来看,似乎,欧阳珣早料定或知道了,辽军必会选择从真定府杀入,然后南下克赵州、刑州......以最近的距离、最小的阻力、最快的速度杀穿山西杀入战斗力不堪一击的河南军,逼向京城。

耶律余睹不相信是他这内部有奸细泄露了他的战略意图让欧阳珣提前就了准备。

从哪里南侵,这几乎完全是耶律价廉物美睹接到燕王南征的命令后才临时决定的。没可能有人泄露......宋军是早就如此布置好的,不是云中辽军接到南征命令而临时布防的。

那么,宋军的这种布防只能是欧阳珣自己做出的判断......

这说明欧阳珣这个人着实有战略眼光,确实是精通军国大事的大才。

一个从未到过西北与边境,从未具体指挥打过仗的士大夫,却能有如此精准的战略眼光,称一声奇才也不为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