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418逼迫

攻约梁山 418逼迫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想成为大宋第二个狄青的西军少年大将唐斌为什么会造反四处攻打宋州府,这个原因,除了赵佶父子不知道,其它朝臣都清楚内幕。

那是童贯的义子干的好事。

童贯利用在朝中的威势谋得隆德府兵权,派文武一对义子去掌控,结果杀害愚忠君王坚持廉政碍了事的唐斌之父,激怒逼反了大孝子唐斌与几个亲卫大闹隆德府力杀四门杀死童贯那知府义子.......说到底是童贯作的又一大孽。

但唐斌哪来的数千兵力,又为什么会潜伏到山东并且帮梁山赵岳报复官府敲诈威胁,这就让人纳闷了,然,此时却也顾不上多想。

君王和朝臣首先惊骇的是,小小金国竟然有连辽带宋一并吞并之心,居然早已派人潜入宋国搞阴谋,用宋国的力量组织起了上万的祸宋凶恶势力,这,这......当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狼子野心呐!

可笑,朝廷直到如今也热衷搞联金伐辽共灭辽国。带头极力倡导此事的正是蔡京童贯这对人精文武首相......也幸亏不知什么原因到底没联上,不然,金国就能轻松巧妙利用宋国力量收拾辽国这个庞然大物,然后卷着辽国力量轻松扑倒宋......

一想到这个后果,虚荣的赵佶父子及天真却自负的满朝文武就惊得一身一身冷汗。

真险呐!

差一点点儿就成了积极主动帮助野兽族灭掉自己的那种史书级蠢货大笑话。

更可怕的是,宋王朝官员不止有不少暗中投靠了辽国的逆臣,竟然还有积极投靠了隔着辽国如今根本联系不上的金国的,这意味着什么,赵佶父子以及朝中大佬们心里都清楚。

幸亏呀幸亏,欧阳改制及时有效清理了地方官通辽隐患,并震慑了其他地方官员不再敢肆无忌惮起异心。

幸亏呀,这个唐斌仇视报复大宋却首先铲除了曾头市这伙强悍逆贼,并一把揭开了已有官员暗投金国的这种最可怕隐情。曾头市竟然已悄悄取得了两州的实际控制权,凶残驱使奴役大量宋民为其耕种放牧做工甚至当反宋打手,还设下众多黑店黑村肆意残杀有财的过路者,以种种罪恶手段谋取钱粮壮大反宋实力,可怕可恨的是,如此取代官府并且比官府更有权威,堂而皇之行凶到似乎疯狂无忌的行为长达近两年之久,周围那么多官府明知此事却居然都装作不知,不上报......

看来,宋统治极尽优荣士大夫文人阶层上百年,到如今却不仅民心丧尽,连享受威福特权的官员也纷纷抛弃了宋.....

曾头市闹得这么肆无忌惮,却能一直安然无事,并且曾家居然还能当上正经体面的当地官员,若是朝中没有应援庇护的高官,这种事绝不可能发生。绝不可能只是叛国暗投了金国的那两州地方官就能遮掩庇护得了的.......

通辽的官员逆事还没清理阻断了,又起了通金的。

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正因收马和改制成功而喜悦的赵佶父子刚安稳下不少的心,呼,又提起来了,这回提得更紧,那种叛逃狂潮时的心寒心惊滋味再次涌现,甚至比那次更惊恐心寒......

上次只是民。民,包括比草民更卑贱的广大官兵,活得困苦不如意而选择叛逃,这还可以理解,这次却是享受宋王朝权力与优荣,亨尽荣华富贵的官也......这让赵佶父子以及利益生死和宋政权捆绑太紧的人怎能不心寒心惊得要死。

曾头市事件再次给宋统治者狠狠敲了一记警钟。

王朝末世的腐朽罪孽者因京城军力暴增而控制不住又跃跃欲试轻狂耍权任性作孽糜烂放纵的心顿时老实了不少。同时,包括赵佶父子皇帝在内的太多官员情不自禁想起文成侯当年的英明来。

赵廉早说过金国是吃人而无信义的可怕猛虎,坚决反对联金伐辽,向朝廷警告过,和金国谋事完全是前门驱狼却后门迎虎的主动找死......

赵佶父子皇帝、蔡京、童贯、张邦昌、高俅、唐恪......等智者大佬,脸如同被狠抽了一巴掌一样不禁火辣辣的。

他们都是把赵廉的警告当放屁的,

当时都在内心傲慢自负恶毒鄙视赵廉:联金灭辽,不止是夺回燕云,铲除辽国这个欺负大宋太久太嚣张的恶邻,也是为北方再无边患,不需要强者守卫了,那时,你赵廉就没用了,朝廷就可以肆意连根除掉你这个挟辽自重的......我们联金为的是弄死你的这个目的,你赵廉不知我们的智慧深意,居然天真的想说服我们放弃联金......

这帮人再次自我打脸,会不会深刻反省,会不会暗暗忏悔,这只有他们自己清楚,表现出来的却鲜明是果断、强硬、凶残:如今朝廷战马多多,骑兵强大,朝廷牛气之极,对付国内的流寇蟊贼信心暴棚,于是,决策者们大手一挥就是七千骑兵紧急奔赴山东,力争迅猛追剿掉唐斌部。最好能顺势杀掉赵岳夺取梁山。

就算赵岳小儿没和唐斌在一起,不在外面,也至少要消灭掉应该是和唐斌部在外面行凶的梁山势力。

赵岳没了兵力打手,又没外援,梁山自然唾手可得。

也就是说,唐斌实际帮宋国铲除了毒瘤,对宋国有大功,朝廷却没丝毫招安唐斌这样的干将的意思,态度是果断坚决迅猛消灭唐斌,无疑是,哪怕唐斌内心仍然忠诚捍卫的是宋王朝,但他帮助的是赵岳,那就是该死必须凶暴除掉的。

说到底还是朝廷只想夺走梁山的牛羊财富归自己享乐和谋利,同时坚决报复除掉曾经嚣张损过他们面子威严的赵岳,把沧赵家族彻底斩草除根,让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神奇家族彻底从宋国历史上消失,就象从来不曾存在过。

这是他们早已有的强烈心思,一直强压着不得发作,现在终于能发作了,以他们惯有的习性岂会改变。儒教社会最热衷干的就是这种事,对外就没这种胆气与狠毒决绝了,更没那个能力。

枢密副使欧阳珣此时已不在京城,已去了山西统领组织西部防辽抗辽大事。

不是他自愿去的,是朝廷强迫他去的。

欧阳珣蜡黄着脸,拖着“病重”的身躯,在朝堂上说明自己病势日益沉重,早准备好了咬牙忍病痛坚持到收马和改制一完成就辞职病退回家等病亡,已无力担负去山西的如此重任,当朝反复推辞,可是众朝臣纷纷跳出来极力捧欧阳,强逼欧阳承担。

皇帝赵桓心中痛恨欧阳此前竟敢鄙视呵斥强迫他搞改制无视他的皇帝威严,在朝会上假惺惺对欧阳珣说:“爱卿之能,满朝皆敬佩。朕知爱卿之忠勇担当,疼惜爱卿患病,朕恨不能代你生病,也不忍心让爱卿再劳心奔波。可是,国家当此危难之际,西北防线非爱卿亲往主持不能守住。事关江山社稷百姓存亡,朕只信你能担负此任,只能依赖爱卿再为国家坚持担当一把。朕也相信爱卿不会对危难置之不理不肯接受重任。朕在此代全天下众生先谢过爱卿了.......”

巴啦巴啦,赵桓当久了皇帝,口才也练出来不少,说得甚是动听感人,实际就是:欧阳珣,你才智已尽,又病成这样,没长远用处了,那就为国去山西尽最后一点力量吧。你不去也得去,死也得死在那。

死在那算你尽忠。敢不去,哼哼,你不但照样得死,连历史留美名的追求也不可得,会抹黑你,让你象赵廉一样由正面成反而典型,留也只会留臭名。

驱使利用至死。榨取最后剩余价值。

从君王到朝臣,满朝一齐默契高捧着逼迫欧阳珣去山西耗尽生命自然死掉。

如此皇家就不用费心想法编织罪名报复敢鄙视强迫皇家做事的欧阳,不会担上让天下人心寒的卸磨杀驴臭名。

这纯粹是掩耳盗铃之举。

但一代代王朝一代代统治者就是这么装作不知是自欺欺人,一贯玩这种迫害游戏。

江山在坐,权力在手,就敢这么做。

欧阳珣心里明镜似的清楚这帮家伙的龌龊恶毒心思,心中冷笑,面上却叹惜说:“陛下,臣愿意以死为国尽忠,死在家里是死,死在守卫国家上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为国上还有意义,臣有什么不愿意的?只是臣怕病躯无法支撑重任,会误了抗辽大事。臣一死不要紧,若拼死也没能捍卫好大宋,背着失败罪孽与遗憾死掉,这......”

一看捧逼不行,高俅站出来了,神情庄严肃穆公正忠义,玩反手。

“陛下,臣总觉得欧阳副使怕是有私心在作祟。定是欧阳贪权才会找借口反复推辞,不肯离京在外为国效力。臣怕他是想把全国的好马全集中他手中练成最精锐强大的骑兵团,他的权势就大了无数倍,成了权臣,只怕是居心叵测。”

高俅和欧阳争京军军权,和欧阳是死对头,却没治军才智,政治智慧也远不及,始终争不过宰相之才的欧阳,一次次吃大亏闷亏,早恨死了欧阳,眼前报复的机会到了,他岂肯放过逼走欧阳惨死在外的机会,所以,撕破脸的干。

也不用担心遭到报复。

因为欧阳命不久矣,再才智高绝,再有手段,也没能力没机会报复他高俅了。

至于他诬陷泼向欧阳珣的脏水纯粹是扯蛋。

兵马是朝廷的,就在京城捏着,欧阳只是个朝廷委任的管理者罢了,朝廷有的是法子操控骑兵。安插在侍卫亲军马军司的勋贵子弟各级将领等具体参与管骑兵的,就是防止欧阳专权谋私。

欧阳珣想依仗骑兵谋权臣之位挟天子把持朝纲,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高俅的诬陷在此时却是强有力的借口。

顿时,满朝的捧杀声跟着高俅转为质疑声。

何栗心中很感激欧阳把他一家从流配边关的苦难绝望中解救出来,私下和欧阳交好,此前已经得欧阳嘱托,所以心中愤恨国家都这样了,可皇帝和满朝文武还如此作孽,竟然如此对待功高的欧阳,却始终冷眼旁观没站出来为欧阳说话,此时一看高俅如此无耻放肆欺负病人,愤然之极,实在忍不住,就想站出来驳斥高俅的这种荒唐可笑到不堪一驳的言论。

但欧阳珣及时开口,打断了他的冲动。

欧阳珣轻蔑地瞅着高俅,淡淡道:“高二,你是个连庸才都算不上的市井泼皮小人,靠机灵得幸进,居三衙太尉重权,治军之能连军中都头都不如,只会当官享乐捞钱拍马屁,在治军上你争不过我,怎么?又想玩幼儿把戏搞诬陷斗我争到军权?”

高俅的面皮顿时当众被扒得干净。

尽管太多官员鄙视他,从来没瞧得起他,但那都是在背后私下里如此不屑他,从未有人敢如此公然轻蔑他。

他羞臊之极,怒极。

但未等他开口反击,欧阳珣已冷笑一声,对赵桓道:“陛下,臣已无力担任官职,请辞一切职务,甘愿为民。高俅,治军废物尔,由他继续执掌禁军,只会把禁军再管成废物。大宋灭亡就无可挽回了。臣建议罢免高俅,并治罪。”

你不是说我居心叵测想当权臣吗?

很好。老子趁机不干了。你高俅也别想干了。

你高俅一旦失去权力,下场,哼哼。只靠如今已退位了的赵佶恩宠,没那个才能,没贡献,不能服众,却威福得意这么久,不知多少人早想弄死你呢。只那些你压制的勋贵大将就万万放不过你......只怕你想安然饿死病死在家里都不可得......

这个建议说得皇帝赵桓极为心动。

赵桓最想干的就是把禁军掌握在他的人手里,这样他父皇就再不能想废他皇位就能废掉了。他就可以再不是有名无实的儿皇帝摆设,不用再那么窝囊活着。

可惜,他不能就此解除高俅的兵权,因为他只是个儿皇帝。赵佶就是得用高俅。

高俅也自知这个,有恃无恐,不惧欧阳这一手反击,但也害怕赵桓冲动开口当场罢免了他。

一旦即成事实,即便赵佶就得用他,他也不可能立马又恢复兵权。

因为必定有很多官员趁势踩他,反对太上皇起复他。赵佶那软弱性子必抗不住,又忙着修仙,最怕麻烦......后果就坏了。所以,高俅赶忙向赵桓表示恭顺老实,厉声驳斥欧阳这一手是以退为进,仍然是想逃避西北重任,不肯为国尽忠。

废物无能此刻反而成了高俅理直气壮不用去西北担重任却能谴责别人不肯去西北吃苦冒险送死的理由,而且能得到朝臣们的理解赞同支持......腐朽要亡国的王朝官场就是这么可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