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409惊悚

攻约梁山 409惊悚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就在史文恭思索着提起了心时,场上恶斗了三十几合的大战突然分出胜负。

孟福通把花刀之能使出了精彩,一个虚招晃得曾涂急忙招架,刀路却半途一变,错马间在曾涂肋下拖斩了一刀。这一刀并不能使上多大力气,不能把曾涂斩成两段,但刀是宝刀,太锋利了,切开了精良的铁甲,把曾涂长年苦练成的结实发达的肋肌切开了,伤得着实不轻,疼得曾涂惨叫大吼,更吓得亡魂皆冒,枪都掉了,哪还有猖狂,哆嗦仓皇伏马而逃......

孟福通岂肯放过他,催马紧追,要杀了这个主事的曾家长子,除掉个大恶,打个完美的开门红。

在梁山军的震天呐喊喝彩声中,一向自恃骁勇能打的曾家其他四子中有三人被这一幕渗得皆惊骇畏惧,自知不是孟福通对手,竟然不敢上前救助兄长。只有最厉害的曾升急眼了,也是一向凶狂自信惯了,敢冲上去,却没能冲上去。

史文恭喝止了他。

对这个习武天赋最出众又对师傅向来尊重孝顺有加的弟子,史文恭相当喜爱,视为武学继承人,甚至是半个儿子一样珍惜。这一点上,他和栾廷玉对祝彪的感情相似。

他看得清楚,心中也有数,以曾升的武勇,上去了也未必有好结果。

场上的官兵大将,不止骁勇不畏死武艺超群,心计也高,而且还有罕见的宝刀这种利器,盔甲只怕也非凡......这个人,曾头市这边的大将,除了他史文恭,谁也不是此人对手。至少是没把握能打败了此人,上去多半再死伤败,挫掉军心。

所以他亲自出马了。

孟福通一见史文恭亲自上阵,知道这人只怕厉害到恐怖却也不惧,很想斗斗试试,放弃了追杀曾涂,专注对付史文恭。

史文恭想速战速决杀死这个军官,激励起己方士气,催马狂奔,戟上聚力,心中发狠,成心出其不意一戟猛撅就结果了此人。可惜,官军立即鸣金了。

孟福通只得遵守军令返回了本阵。

他也知道,必是赵岳认定他不是史文恭的对手,担心他白白折在此战或折了身为梁山主将的威仪,还重挫了梁山军心。赵岳是为他好。帅旗下的唐斌哈腰催马已冲向了战场。

唐斌上阵前,赵岳特意提醒他“小心史文恭这手快马全力一撅”,唐斌会意一笑.......他也精通这一手。

往日在西北战场上,他也常常用这一手正大光明的出其不意杀敌将个措手不及,敌将往往因心理准备不足应变之力欠缺被一击落马。

两个当世高手行家上阵,一个自负武力天下无双,想一击功成,一个自信神力和战场血磨盘多年残酷磨出来的本事,成心争锋,都一样满怀信心,都一样毫无畏惧,各不相让,催马凶猛对冲,转眼就近了.......果然,史文恭来这一手,貌似放松横端的铁戟猛然顺直,力量和凶威气势顿时全聚到至盛点,马借人威,人借马力,人马合一仿佛高山扑来的恶虎、九天猛降击的蛟龙,大戟如电猛撅向唐斌胸腹......

这一戟是如此凶猛如此快,以至于双方阵中观战的大将太多人只感觉眼一花,竟然看不大清这一击,不禁惊骇失声。

唐斌面色凝重,三尖刀已如电斩出。

双方将士只听到一声极度刺耳的金铁猛撞声,无不提着气瞪大眼睛死盯着场上,只见二马转瞬对冲而过,呼——,还好,没人落马。

在这一交手中,双方将士居然担心到都放弃了敌将败的企盼,只盼着己方无事就好。

史文恭也不禁惊骇对手的神力与反应之快之准。

天下间竟然有人能从容面对他暴发的无边恐怖威势,更能从容硬抗住这全势一击.......

他双手酥酥发麻,双臂肌肉也有点痉挛,心念电闪,信心受挫却毫不气馁,手上丝毫不慢,错马间收住荡开的大戟,对身后又是偷袭般如电一撅,应变之能之快已是世间难见,这一击更难防范,惊得梁山军这边集体不禁失声大叫。却是当一声,又是一次刺耳的金属猛烈交击,一道寒光从唐斌这暴烈发出,精准劈开了后背歹毒的大戟......

呼——

哦——

双方将士情不自禁都发着松气声、欢喜(失望)声。

史文恭和唐斌雄壮的身躯却都在马上猛烈一晃......惊得双方将士又啊起来。

扈三娘对丈夫的本事极有信心,但对赵岳都认可是强敌的人不敢有丝毫轻视。

她的目光紧锁着丈夫,心随着战场上的急速演变而急剧起伏,适才的较量,她的感受比其他人更强烈百倍,她也是当世的高手,看得更明白,更担心.....好在丈夫是真英雄,是真正的世间最顶尖好男儿......

唐斌的结义三力士则个个双目圆瞪死盯着场上,个个脸憋得通红,似乎紧张提吊在胸中的这口气现在也未吐......

场上两人圈回战马并没有立即展开第二轮对冲,而是不约而同都驻马遥遥相视对手,脸上都露出从未有过的凝重之色,眼神中却都暴射出骇人的光芒,都一样的斗志暴棚,都一样的焕发了从未有过的较量兴趣,泛起无边的争锋杀念.......如此对手太难得,今日定要杀个天昏地暗杀个痛快,不死不休,以证谁才是这举世英豪。

史文恭此时还惊骇于对手是如此年轻。

这个宋主帅才二十出头吧?

如此年轻,有天生的神力,难得,却也不算什么。

世间从来不乏大力士,缺的是天生神力的习武奇才。

眼前的年轻对手无疑正是天宠的那种幸运儿,天生神力惊人,胆子奇正,天生骁勇无畏,还聪慧过人,习武悟性超人......史文恭向来自负自己的习武天资,但以他的骄傲向不服人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对手的资质着实难得。

他在唐斌这个年纪时可没有如此的胆量和武力。

那时,他虽然已经成了年轻一辈中最出众的高手,并且展示出过人的悟性,却还远未达到顶尖高手的境界,世间还有不少高手比他强,他为了开拓武学视野,进一步提升武学修为,在唐斌这个年纪还在东京城御用拳师周侗的武馆天天被周侗随意呵斥着老实学习拳脚与射箭等。当然,那时他已经开始并且确实有资格自信到狂妄自大了。

那时的周侗武馆几乎汇聚了全天下所有的年轻一代求学俊杰。史文恭在那见识了太多各种习武奇才,但能让他正眼看看的却寥寥无几到近乎无。

真论起来,也只有个当时是个禁军小头目的不惜重金花费偷空就来武馆勤奋学习的武痴叫林冲的还看得过眼。余者皆不足论。

但即便是那个叫林冲的出色小武官,史文恭也没怎么当回事。

尽管没较量过,尽管林冲比他年纪小几岁应该更有潜力,但他感觉林冲也不如他的天资出色,已判断林冲的武艺成就不会高过他。林冲太迂腐板正。这会是战斗力大碍。

后来还有个叫卢俊义的也花费重金专门来过武馆求学,传闻习武天资极高,无出其右者,并且无论人品还是习武资质都得到了周侗的赞扬......这是很罕见的事。

周侗性格严肃,甚至有点古怪,从不表扬夸奖哪个学员,对学员的态度向来是你是朝廷安排来进修的或是自己花重金来学,我一概教,至于你勤奋不勤奋、是不是真有向武之心、习武资质怎样进度如何......他向来不关心,你来了,认真努力也好,只是镀金玩玩也罢,他都不在意,根本就不管。能学成什么,学得怎样,全在学员自己自律。至多是看着哪个学员资质人品着实好,尊师重道,很难得,他看着顺眼,才会愿意多教两手。

卢俊义也果然厉害,年轻轻就闯出河北三绝玉麒麟的绰号,后来更是人称枪棒天下无对。

不过,卢俊义求学时,史文恭已经不在武馆了,双方从未谋面,史文恭对听闻的威名之大的卢俊义也不会服气,但心里也清楚卢俊义必定极厉害。

那时,他正是失意的时候。

和栾廷玉一样,想从军搏个功名富贵,不枉这一身本领,可惜运气不好......都一样自负本领,岂肯扎扎实实从小兵蛋子混起?岂肯把自己搏命拼出来的战功被上官或什么狗屁将门子弟理所当然的霸夺去当了升官发财的资本,只打发他几个小钱?岂肯混权贵家的保镖走狗之类的整天被只是出身好命好的懦夫甚至废物肆意呼来喝去.....

他当时面临着残酷的生存问题,心中总还怀着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的心,想走功名富贵路就不能仗着本事从事绿林路子发财坏名声断了前程,这就糟糕了,除了武艺杀人,他什么也不会,自然也不肯种地谋生,悲惨流落江湖......哪还有心思不服气专门上门找卢俊义较量。

当时,他满心剩下的只有对卢俊义的羡慕,因为卢是命好的大财主少爷,不用愁什么。

至于周侗的关门弟子武松,在史文恭、林冲、卢俊义这帮人去周侗武馆求学时,还只是个乡下苦难小孩,数年后长大点了才混去东京找出路.......根本不可能和这些强者碰面。

史文恭沦落到曾头市混土豪大户家的教头,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

此刻,史文恭面对唐斌,心中惊骇诧异:这人如此年轻就有如此艺业,就能独领一军禁军精锐重兵出征,必定是命好出身底蕴深厚的老牌富裕高门人家,有钱有条件也有缘,年幼就得到罕世名师悉心甚至专门全力栽培......一生什么也不用愁.....

嫉妒,这谁家的孩子啊?

姓唐?

没听说过宋国有哪个唐姓大佬家有如此出色的子弟。宋国有姓唐的高官大佬吗?

还真有。

唐恪,同知枢密院,是如今宋王朝唯一的同时身兼文武皆副相的大佬,是赵佶父子暗中准备用来取代欧阳珣的人才。

可怜,史文恭长年累月窝在乡下的曾头市,也就是了解点本州与附近几州的事,哪知道朝中的变化有什么新起的大佬。就算知道有个唐恪,也不可能知道唐恪家族是怎么回事。

何况此唐非彼唐。

唐斌和唐恪之间的关系八万杆子也挨不上。

双方真正是天南地北,毫无关系。

史文恭羡慕嫉妒心起,纯粹是在瞎猜唐斌的出身,就象他在曾头市实为瞎混一样。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唐斌只是个西军至少论几千数的老军用自己的命搏出来的寻常西北临时小将门的常见子弟而已,出身与富裕不沾边,更与家族底蕴深厚的高门高贵不沾边,到是后来家富裕到潇洒自在之极了,因为唐斌有个好兄弟叫赵岳。至于史文恭猜测的唐斌年幼名师什么的,那也是瞎猜的笑话。

唐斌年幼时,习武扎基是唐父等关系好的老军教的。

唐父等出身卑微,只是战场长年血战慢慢杀出来的实战技能,不是什么名师。

唐斌确实幸运得到了罕世名师教导,但说到悉心甚至专门全力栽培,那就是扯蛋了。

就赵岳他师傅那性子,也就对期待担负起本门传承这种最重要大事的弟子赵岳有些耐心,也不得不耐着性子下大功夫悉心栽培,对其他非传承人哪会有什么耐心。

也就是偶遇到了,感觉是个好苗子,有了惋惜情绪,又找不到合适的传人,失望加无聊什么的才会暂时停下来歇息顺手教教。随意教教,停留心一失立即就丢下走了,根本不在意,从此就不管了,仿佛没这回事一样。

若不是赵岳,被无名道长随意教教又随意丢弃的人,此生是不可能再和老道有什么关系。

即便是也可当成传人的岳飞,老道也没多少耐心,何况是对其他人。

岳飞,准确的说应该算是赵岳的弟子。

主要是赵岳教了岳飞。

老道只是对练的内容看不过眼了才会指点指点,说到底还是在纠正和教导赵岳。

老道有奇特神秘的感应能力,只对判断命足够长的弟子重视。对其他人,资质再好也不当事的,也不顾忌别人感受。

这是个师门传承的原则性原因。

还有,老道这一门,栽培个弟子也确实太费劲了,巨大的花费负担且抛一边。在采药配制,加强弟子体质这一项上已经足够辛苦艰难了,得上深山险谷去弄药,甚至是千万里之外那么远那么难.....当真是教出弟子累死师傅。

这就不是周侗那种收门徒是收着重礼高学费,发着大财,同时还享受着门徒殷勤孝顺伺候着的爹级轻松美事。赵岳这一门栽培弟子纯是吃苦加大赔本的买卖。若非为了师门传承不绝,谁愿意干这种事.....

妙书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