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351沧北事变

攻约梁山 351沧北事变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家里整理管道,昨天弄到很晚,没时间写,特此说明一下.......

................................

话说,哨长发现淤口关信安军全没了,惊得什么似的,好不容易回了神,赶紧返回自己的哨卡,草草交待了手下注意警戒和保密就骑上专门留此作通讯的马,独自顶风冒雪打马扬鞭一口气奔到了张叔夜坐镇的霸州益津关报信.......

张叔夜闻报惊骇失色之极,手中的笔都惊掉了,但却转眼就反应过来,得知这位哨长来此一路未声张丝毫,顿时松口气,夸奖了一声好兵,并且扣在了身边听用,立即召集众将,嗯,也就是当初赵廉给的情报中提示的,观察也证明了确实是忠勇堪用的那些将领秘密布置了任务,却也没向这些将领泄露信安军神秘全部消失的诡异事件,严令负责监视牵制他军权的那位勋贵代他镇守好霸州并交待好一些事,他亲自统领了八万大军中的六万和监军太监急奔去了信安军防区......果然没一个人影,信安军真全消失了......

张叔夜心一沉,留下堪用的大将统领两万人马布置留守信安军防区,迅速悄悄填补了各边塞要害,并且判断白沟河对岸的辽国尚不知情仍然没发现这边的巨变,又赶紧悄悄带着剩下的四万大军赶到清州、蓟州填空.......

就算东边这两处沧北军没诡异消失,仍然照常在,张叔夜也相信文成侯不会对擅自来的霸州军团起了误会而动怒。张叔夜心里对不守规矩的赵廉一向很有看法,却倒是很相信赵廉的政治智慧和胸襟......而事实上,这两处军州也.....同样空了。紧密悄悄迅速也布置填补好了这两州的防线后,再悄悄一查,果然,南边的乾守军也全没了。

沧北四个军州,官府体系成员和家属全没了,攻辽大战后剩下的五万多沧北军全没了,这个没是指没留下漏下一个。

押在这里做苦役的几十万僧犯倒是还剩下了几万。

可是这分散居住在沧北各处乡野的四五万僧犯却......什么也不知道。

僧犯,没官方安排的事是不得擅自离村外出的。

沧北管理施行的是战时体系,一切依军令军法而行,管理细致周密,军法森严无情,别说僧犯了,就是负责具体管理乡野各处事务的官吏都不得没事私下到别人的辖区乱串。

此际又是一年中最冷时的大冬天......

对僧犯们来说冬天是繁忙劳碌一年中最难得的有稳定饭吃还能清闲安逸自在的自己能掌握的时间,外面寒风大雪又那么冷那么难行那么可怕......宋时的冬天不是地球变暖的后世,小冰川时期,确实冷,江南很多地方也下大雪,北方更是动不动大雪铺地数尺深,即便仅仅是河北这,还不是太北方,冻死人也是很常见的事,不仅仅是种口头说法。

这些僧犯都是此前劳动以及随军参战等表现最不堪用的人,属于怎么也改造不好点的祸害,只有在刀枪皮鞭下强逼着才肯老实听话干点活,战后,沧北官方重新调整把这些人专门挑出来弄一起,分配安置在特意准备的各村......这种调整事,沧北官方一直在这么干,好的与好的各级别弄一起,差的与差的各级别弄一起.......各村僧人成员经常甚至随时会被调整......因而这些僧人也习以为常,没当回事,没察觉到此次调整的任何异常处,在沧北的待遇也最差,分到的过冬的粮菜盐等人均最少,得好好计划节约着吃用才能熬过漫长的严冬,战时抢掠辽国人获取的皮毛冬装铺盖也几乎没分到,仍然和当初押来时的破衣被窘迫差不多,防寒衣鞋太单薄,大冬天敢出门稍远了,必然很快冻死荒野路途中......

这些僧犯无疑都是些只怀念并幻想着有朝一日朝廷政策改变能回到庙宇继续装神佛而不劳而获的懒恶和尚,而且特别惜命,很会自己珍爱自己,自然不会勤快到敢冒着杀头的严酷军法擅自出外瞎溜达找挨冻,待村里守着火炕吃吃睡睡赌博.......多舒服自在,也只有依赖火炕才能抗过河北漫长的严冬......象去年冬一样仍然照常窝在沧北各处村里稀里糊涂生活.......

张叔夜安排可靠人员紧急四处秘密侦察摸沧北情况,经过对各村僧犯旁敲侧击询问鉴别得知的结果可确信,这些僧犯确实对外面的巨变一无所知,连点风声都未觉察,对军队大冬天突然上门茫然而很惊恐......无疑是被无情抛弃在沧北的.......

沧北军突然诡异消失了的惊人秘密并未外泄。

看来辽国确实对沧北事变还一无所知。

张叔夜不禁长舒口气:情况糟糕之极,太令人意外和惊恐了,但还没最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派出些可靠将士,以沧北大帅赵廉统一安排的新军的名义假象迅速接管了这些被抛弃的全部僧犯,并各村全严密看起来,严令僧犯照常老实窝在村里悠闲过冬休整,继续不得外出,敢违令者,皆斩......进一步封锁了消息,确保辽国仍无知。

至此,张叔夜也明白了沧北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真相”是在清州城知府衙门那就获知的。

在赵廉的衙门大堂的桌案上有砚台压着的一封信。

信上大体的意思是:坚定追随赵廉的沧北老军对赵廉愚忠腐朽朝廷怎么也不肯造反自立开创新朝廷,渐生不满情绪。僧兵本就极度怨恨朝廷,本就是恶僧,更不愿意为朝廷守边吃苦卖命,对赵廉也没感情,无忠义,心藏反意。沧北四军州的文武主官、大将对赵廉的愚忠也不以为然,对赵廉不肯开国夺江山称帝很失望,渐生不满到心生怨愤,也有了叛意,被一些沧北得用的有相对自由的高僧,比如会医术的,察觉了,趁机蛊惑说动了心思,得到了沧北军队的主力——武僧的积极支持,最终事实也得到了沧北全体老军的积极响应,集体大叛逃了......

信的落款赫然是两个大字:海盗

沧北军和绝大多数僧犯果然是集体叛逃了海外,并被海盗配合接收走了。

这么多人马转移,这么大的事,显然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应该是进行了不少日子才完成的。

在这么久的时间里,之所以辽国至今仍没丝毫发现,除了海盗事实上主导安排的大撤离很周密,从东到西,从内到边境,逐步进行得极严密以外,无疑主要是辽国真怕了沧北军,没有派探子大冬天费劲冒险来刺探和招惹,省得让国仇家恨、甚至举世皆敌压抑下格外极度仇视辽国的“疯子”赵廉有了借口开战又凶猛打过来祸害......让本就重重灾难下极难熬的辽国在这个悲惨的冬天越发雪上加霜......

要知道,白沟河结冰了,厚厚的冰,跑马都没问题。

天堑成了坦途,极方便辽方潜入来刺探甚至动兵偷袭,但同样也极方便了沧北军随时可过去祸害辽国......哪都能便利地越过白沟河啊,从哪都能突袭辽国,这可不是平常必须驾船队或搭桥兴师动众才能大军过河的好监控季节,完全是防不胜防,沧北军想突袭祸害辽国哪就能祸害那,而辽国却没任何信心能抵抗住沧北军入侵和到处祸害。

若是激怒疯子赵廉这时候再次悍然开战,那么这次肯定就不会是上一次那么有克制有限度的祸害,不抢个狠的祸害个大的,怎么能对得起大冬天作战受的这份大罪?只怕沧北将士都不会答应统帅赵廉再次对辽宽容克制......辽国事实上的首都燕京指定都守不住,燕王耶律淳以及那些嘴上叫嚷着不服的大将、重臣、部落......心里其实都很清楚这一点。他们唯一能放心的是沧赵家族历来重承诺守信誉,赵廉言出必践以及眼光深远顾全大局的胸怀气魄决策所共同构成的可靠信用度,所以严禁自己这方面先挑起事端,禁止边军挑衅招惹到沧北以及相关的霸州等离沧北军近并受沧北军直接影响的河北地区,别说潜入沧北很容易暴露被抓到的探子不派,就是往日负责监控白沟河的最边境那些寨堡驻军也全部后撤了,因为根本监控不住冰封的漫长大河,留守那些寨堡,驻军整天在那晃荡,只会招惹刺激到对岸沧北军凶狠敏感的神经、抢劫报复欲,而且寨堡哨卡都太小,驻扎那点兵力根本没用,只会方便沧北军突袭抢劫报复......如今,沧北军敢私下里突袭杀抢辽军侵犯辽国尊严,辽国却不敢反过来象以前那样对待宋军宋国,只能口头抗议,只能忍气吞声派人去小心翼翼提醒赵廉一声你要守承诺要管好手下军队别再私自出击抢掠......这就是弱国的悲哀,更是没落不行了的霸主国的大悲哀,今年苦够了的辽国上下只想在这个冬天能稍放松一下缓缓气,不想多一点事.....边塞哨卡那些兵不如撤走后方大城堡集中兵力监控防守边境......如此也能向赵廉表明一种重承诺守信用的友善态度,安抚安抚赵廉那颗陷入困境烦燥却格外敏感暴戾强硬的心......

至于霸州军等宋方此前也丝毫没发现沧北巨变,那是沧北军严禁外人擅自进入沧北,哪怕他是朝廷派来的宣旨者。这不是才有的规矩,在赵廉和朝廷翻脸却没彻底撕破脸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了。

在特殊时期,张叔夜和宿元景也不想和沧北引发什么误会。霸州军以及宿元景手下那五万中分出三万在霸州莫州无人区负责屯田供应边军的屯田军,都刻意离沧北远些,也是防止有人私自出窜到沧北引发不必要的事端。

和沧北军近距离能方便接触的也只有信安军让给霸州军的那个要负责和信安军共同监控白沟河的小小寨堡。当时给了这个塞堡是因为沧北军兵力严重不足,伐辽大战前勉强有六万军,战后就更少了,只剩下五万多点。让出这处边塞,却意味着这处边塞以南到乾宁军以北的地区,霸州军尽管在此没有驻军,却战时得负责出兵镇守或夺回。霸州兵多.......

大冬天的,好不容易没事了,消停了,朝廷、宿元景张叔夜部也决不会没事找事去和沧北军打交道。

没人去沧北......也就没人发现事变在进行.......

一切都那么合理,那么自然,天衣无缝。

你可以怀疑那处边塞是沧北故意留给霸州军的,好方便霸州军及时发现沧北事变做出兵力填补反应,甚至信安军那处边塞和霸州哨卡之间的友爱更是有意如此,但你却无法公然说出口,只能是注意到了也只能憋在心里自己猜测琢磨玩味.......

信上也写明着海盗愿意接收沧北势力的理由:沧北军骁勇善战,是海盗国欣赏和需要的好兵,自然得收。几十万恶僧?收了可用做最廉价最省心的劳力,肯主动投靠来,为什么不收?海盗国不要坏蛋,但不是不要坏蛋苦力。无论是哪国哪族坏蛋,愿意来当苦力,都欢迎啊。只要你符合能干、可用等苦力标准........赵廉?世之奇才英雄也,却是极度仇视海盗的海盗国大敌。沧北势力想集体顺利大叛逃,必然首先除掉赵廉这个最大最顽固的阻碍和心理障碍,否则不可能,正好顺便为海盗国轻易消除了这个最危险因素。这么多好处,海盗国接收沧北势力的投靠,何乐而不为?

这个说明,信上的语言极简短,但却说得很周详完备。

张叔夜明白,这不是海盗写给他看的,而是特意向朝廷申明:你看这是你国人自己的选择自己主动投靠我国的,不是我海盗国强迫或玩什么手段策反的。我国承诺宋国不敌对我国,我国就不会再主动侵犯宋国,我们没有言而无信违约。

张叔夜苦笑。

宋国真就不能怪海盗什么,只能哑巴吃黄莲。

海盗国强大富裕,对人有无穷吸引力,有人宁愿当苦力也得投去,这不是海盗国的错。怪只怪宋国自己无能。

而且海盗国此次做得相当够意思,沧北军的粮食蔬菜食盐铺盖等等没卷走,军械,除了神臂弩和一些在撤离时为看押着强迫一同走的僧犯人员所必须要用的刀,也都留下了,宋国只要派人过来及时填补上兵力空缺就行了,而且有了沧北军的大量装备,尤其是床弩等武器,等于宋朝廷能直接掌握的军事装备多了不少,有条件抗击辽国翻脸入侵.......

张叔夜明白,这不是海盗好心或感觉对不起宋国而有意少卷走财富变相做些补偿,留下这些粮食武器纯粹是为了保护海盗国自己的利益着想。毕竟,宋国不灭,才能接着偿还海盗的债。若辽国趁机占领了宋国,海盗又得费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