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338下一个,中

攻约梁山 338下一个,中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在宋江和三道士的一唱三合下,晁盖,毫无意外的又被拦下了带兵出征。

一旁静观的公孙胜也不破坏这种对晁盖的巧妙算计,只是沉思着对宋江说:“沂州,兵虽少,不是国难前七八千之众,如今只五营人马,比登州兵力还弱,但贫道这掌握些消息,沂州,我等也不可太小视。至少那有个都监叫李飞豹的也是员难得的虎将,使得一手好大斧,骁勇过人,也善治军带兵,对朝廷也忠心耿耿,尽忠职守,怕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晁盖一听却笑了。

“有善使大斧的猛将?那好哇。可叫殷泰兄弟参战。殷兄弟最近斧法大长,正愁没有对手检验高下,不知自己的斧法到底精进的如何。这下好了,大斧对大斧,看看谁更厉害。哈哈.......”

原来,殷泰自当年在大名府斗斧被急先锋索超杀得大败,使五股托天叉也颇有勇力的弟弟殷春也惨败在索超徒弟悍勇步将周谨槌下,手下上万喽罗也被天王李成扫荡山贼所带的区区几千官兵轻易杀得溃散,这个挫折教训太深刻了。

原本自恃天生雄壮神力和本事的殷泰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武艺原来很渣,也就是欺负欺负寻常人,一遇上真正的高手就根本不值一提,只有仓皇逃命的份,这样混绿林这碗饭可怎么行,由此下了狠心,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武艺,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学习斧法,可惜上了二龙山一直没遇到会用斧的行家里手,只能从晁盖等的刀法中琢磨门道,得了高手霹雳火秦明的义气爽快指点武艺,斧法也没大长进,秦明的狼牙棒使得好,但并不擅长斧法这方面,并不能真帮上大忙......努力了这么久,殷泰在和晁盖、任森、秦明这样的高手的日常习武较量中也能清晰认知到自己的武艺还是不行,却没招,找不到能指点他斧法的能人,只能着急干瞪眼自己继续瞎琢磨着来。

后来,机遇突然意外降临了。

沧赵家族“蒙难破产”,晁盖义气,念着赵岳的恩义,搜罗自己的家底,又向山寨众兄弟借钱,勉强凑了些钱财私下送到梁山想帮赵岳顶一顶难关。梁山这边也没客气。对外一向以赵岳家仆梁山总管名义出头的朱贵收了,表示领了晃天王这份情义。赵岳知道这笔赔款凑起的内情,就特意叫二愣子王伯超把家传的斧谱复制了一份当回礼之一。

晁盖得了斧谱,知道是赵岳有意送的,自不敢轻视,细细翻阅后,不禁大喜。

这斧谱中记载的招法并不多玄妙高深,但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最朴实实用的。

它本就是王伯超家父祖两代人在西北从军恶战西夏强贼,从凶险混乱复杂之极血淋淋战场厮杀实战考验中长年累月一次次一点点一步步总结琢磨出来的武艺,自然全是最简单却最实用的杀敌保命战场本事,没半点虚的水分在里面,可以说是王家父祖两代人以命换来的成果,列为家传的宝贝珍藏着,王家也算西北军中基层众多小小将门之一,子孙不得不代代从军旅混饭吃,无疑是希望子孙能继承这份遗产,在险恶西北生存,不但能战场多份保命把握,能在一次次血战中活下来。也能杀出战功,争取升官光宗耀祖光大门楣,这是西北军普遍性很自然的一种情结心思,结果王父积功升了官,也负伤,举家搬迁,调入了安全的内地,子孙终于摆脱了西北的险恶命运,却........冤死,百战没死在战场却死了自己人手中.......

别人家这样的家传之物,赵岳是讲究人,自然不会打主意。

但世事无常法,凡事总有破例。

王伯超在梁山有赵岳指点,武艺大进,总结了更高明的斧法,有了更好的家传武艺谱。这本老斧谱就不重要了。

这个原因不是主要的。

主要是,以后,沧赵帝国是枪炮热武器模式,武艺仍然需要甚至重要,但,却大致仅限于近战肉搏时的拳脚刀,军队是人人背口刀,带匕首,持突击步枪等出征,尤其是远征如此,冷兵器长枪大戟战斧.......这些武器就被新时代军事淘汰了。王伯超家的传家宝不至于说迅速没用了却也必然不珍贵了,也就无所谓外泄不外泄给无关的旁人。

王伯超是个二愣子,缺文化,说话总没轻没重的,行事鲁莽,个人战斗力或军事能力也不是他结拜六兄弟中最厉害的那几个之一,但却是六兄弟中最得赵岳喜欢和信赖的,日常的方方面面中,赵岳总会有意无意多关照他些,因为王伯超性子愣也爽快,极其崇拜信赖赵岳,最老实听赵岳的话,赵岳叫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从不会问为什么,从不耍心眼.......

当领导的,谁不喜欢这样的不差能力又用着省心的部下?

那些心黑的领导,就比如宋江,有这样的部下,指定拿来当枪使,当炮灰当冒险替死鬼工具用,部下活着是命大,正好拢着耍着继续利用,死了是活该,半点不用心疼,就象用李逵,但赵岳在安排使用时只会多照顾考虑一下他的安全。

做人不是心眼多就有优势有福气的,得看遇到什么人什么样的领导。

傻人也有傻福。

心眼多心够黑的聪明人也往往死在毁在这上面。心眼再多也耍不过领导,该卖的时候,照样得被领导耍着轻松卖了。

说来说去还是神奇神秘的命运。

命中该劫,总遇到心黑无情的领导或什么不对头的人或事,再心机深沉有能也白费,越是有心眼只会越多虑痛苦。

任何人也不要自负情商高心眼多到智者无敌。

任何行业,坐的位子最高,最成功者从来不是心眼最多的,而是大事上恰恰好,最幸运的那个人。

...........................

晁盖从这本朴实的斧法中也体会到一些武艺上的明悟。

他的经历远比不得西军在西北战场的战斗频繁凶险,相对而言也缺乏实战经验。

这本书随后自然落到殷泰手中。

殷泰得到后,喜不自禁。

他最缺的就是这种最基础的扎实实用斧法。

少时没得到过名家的指点打下扎实武功根基,练武就是个半吊子,混成山贼老大主要靠的是天生神力,心眼又多而狡诈冷酷胆大有手段,还有相貌也着实能震住人......唱京戏一样的花花脸,不说丑,他的五官整体长得还是很周正甚至大气的,否则歪鼻子斜眼一脸的刁相小人坏蛋相,晁盖当初猛一见也不会立马喜欢视为堪用的相貌奇异猛将好兄弟。他只是肤色有大问题,瞧着太诡异凶恶了,若是事先不知道,大白天猛然撞见了也往往能活见鬼一样吓死个人。

有了这本斧法,殷泰最缺的斧法根基总算补上了,武艺终于自成体系,有望成就真正的高手了。

这是他在老婆的支持或者说是强迫下,花老婆的私房钱无意换来的好处。

这种幸运根源于他娶了个好老婆。

娶对老婆,对一个男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

赵岳是了解点殷泰抢娶来的这位白氏夫人的。

白氏连死了好几个婚、未婚夫,在家乡被人稀为克夫扫把星,就连她自己也这样认为自己,实则却是个这时代勇敢也不乏善良与聪慧贤德的好女人。

赵岳是后世人,在这个糟糕的宋代是来强力扭转时代糟粕习俗与人愚昧等等劣根性的,自然很同情白氏的遭遇与命运及世人对她的种种诽议不公,有机会就帮一把。

既然白氏小女人能如此大气的把自己的家底私财舍得全拿出来成全晁盖的义气,成全她未必爱却感动了她的丈夫殷泰对晁盖的义气,避免了殷泰自负小聪明和本事大对山寨有用而自私不义会造成和晁盖之间信任关系的破裂,钱落到了梁山,赵岳就顺势很自然不着相的做了一把,间接证明白氏的英明正确,让殷泰这种唯利是图者能清醒认识到白氏的宝贵。

此外,提升有潜力的殷泰的战斗力也符合赵岳的二龙山战略。

殷泰意外得到这本斧谱,狂喜中也意识到老婆的英明大气可贵,越发宠爱老婆,由过去的贪爱升华为信重。

他外表粗莽,心眼却极多极狡诈,也能看明白一些大事。

他很清楚,历史乱世再次来了,大宋王朝怕是要倒了,王朝轮回更替怕是又要上演。战乱年间最重要的不是钱财,而是本事。有本事,在战乱中就会有钱甚至有权势皇位。没本事,再有钱也只是别人眼中的肥肉而已,就连命都得赔进去。

对他这样的无名望无根基无社会影响力的草根来说,乱世挣扎中个人的武力就是最要紧的。混成的那点权力、钱财、社会地位......都靠不住,危急时只有自己的武力才是唯一可依赖的性命保障。

用钱换来本事,这买卖太划算了。

老婆,真大气,太英明了。

看来老天对他还是有照顾的,出身贫寒,又相貌太丑陋丢人,自小受尽嘲笑和有钱有势者的欺辱,但老天恩赐了个强健的身膀,不笨的脑袋,还格外照顾了个美貌与聪慧兼备的好老婆,尽管只是他强抢来的........

....................

宋江闻言却是暗中大喜。

他正愁怎么拉拢殷泰这样的二龙山顶级干将呢,一直不方便下手。晁盖居然主动提出来了,主动提供了机会........

宋江笑着称赞晁盖义气总想着成全山寨的兄弟们,不着痕迹的抓住了这次机会,暗暗琢磨着一定趁这次出征时间,在漫漫行军途中关照和说动拉拢好殷泰哥俩,并且在并肩战斗的凶险中以自然结下的生死情义巩固好.......

这个殷泰外表粗鲁不聪明,实际心眼极多,精明狡诈贪婪不那么义气,平常在山寨相处想收服成功可太难了......

晁盖是真义气。

宋江最近过得太顺,带兵打了几次仗就自以为是行家了,就不禁轻狂起来,又知高封只是个只会当官捞钱享乐的大草包,可不是李纲那样的忠义朝廷也有能耐抓军心的强硬分子,根本没把高封领导的沂州放在眼里,放言只需三千甚至两千人马必克沂州城提高封人头回山。

掌情报的公孙胜皱眉摇头。

晁盖也谨慎道:“贤弟还是不要大意。就算沂州不足虑,却也要顾及到其它方面的危险.....”

兖州、东昌府,就临着沂州。这两地官府可都有强将领五千重兵驻扎。

兖州军是为了防范和克制北边紧邻的二龙山的扩张侵犯,也是为了随时配合青州大军围剿二龙山。东昌府驻扎重兵则是目标梁山,随时准备动手收拾赵岳。梁山泊周围的济州府、东平府,也驻扎着五千重兵,目标同样是梁山.......朝廷布置的是三面合围钳制梁山泊之势.......只说宋江,南下去打沂州,就面临着兖州军和东昌府军在路途中埋伏偷袭,或是遭遇三州府合力围攻困杀。这个可预见风险不得不防。

晁盖建议多带兵去,就六,不,八千吧,才安全把握些。

宋江也感觉是要小心些,想来想去最终却摇头否定了晁盖,说:‘要谨慎也不必带这么多兵。我看就五千吧,还是用五千弟兄。再多,行军就食不便,如今地广人稀,沿途补给不是那么好抢的,反而拖累行军。再者,山寨必须留足人马以应随时可能的围剿。山寨人手充足,若小弟在外遇到官兵围剿困阻脱不了身,天王哥哥也能有富裕人手抽调去救小弟。“

说到底,宋江还是没把高封当回事。

此战是有兖州、东昌府官兵杀来助战沂州的风险,但宋江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无它,如今的官府那些当官的哪个是不怕死的?无论文武,有哪个是讲规矩重国家利益肯冒险帮别人解难出力的?

没见那李纲都不肯冒险出战去支援登州。

朝廷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地方灵活用兵旨意只是一纸空文而已。强调谁去解救别的州府,都未必能调得动。

晁盖想了想,同意了宋江的坚持。

随后又是让宋江自己随心点将用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