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334李纲遭殃

攻约梁山 334李纲遭殃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宋江收服了王江一伙,心中越发感觉自己是天命之选。手机端

天命在我啊!

要不然晁盖怎么收不到这势力?要不然怎么这么巧,我恰好带了精通水战的队伍来打这.......

他心情越发大好........也心思一动,暗暗琢磨着是不是留着沙门岛窝点当个海上获利点或出路........但转念又一想,二龙山在青州想和海盗做交易很方便,不需要借助这边的沙门岛。沙门岛又处在海盗时刻威胁下,别看王江沙龙他们眼下闹腾得欢快自由得意,实际命全悬在海盗刀下,这也是王江他们如此愿意痛快投靠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也清楚凶险,知道在岛上不是长久之计,以前只是习惯自己当老大,贪图权势自在,海盗又从不在意沙门岛,才盘踞不动,不肯投靠别的势力......

琢磨来琢磨去,宋江还是放弃了在岛上设点的盘算。

原因简单,追随他的头领不算少,但还没有一个是他相信真能靠得住的,最起码是,负责留守海岛者得忠义和智慧武力皆强,陆战海战都能顶当起来才行,而且需要多个这样的相互配合.......二龙山却没有这样的人才,一个也没有,更别说有几个了,都不合适,若试着强行安排了,只怕只是扶持了伙自大自我的白眼狼.......另外,他也不是老大,头上还压着个晁盖,不能想安排谁就能安排谁.......但也留了那些当强盗没用,上了二龙山反是拖累的弱者继续困在岛上谋生,并安排了几个有才能的罪官之类的担任管理.......实际是狡兔三窟在沙门岛设了一窟,为的就是以防万一野心失败时的逃亡......

真到了那一天,大宋指定是没他和弟弟的存身之地的,最好的退路就是出海,到海外找个小岛落脚称尊逍遥。

宋江弄好了王江这伙人,手下又增添了上千悍匪,势力更大了,立即专注眼前的事,抢了登州,又专门去莱州祸害......

莱州太守叫李纲?有骨气?忠君爱国有本事爱民?敢和我宋江较劲?

很好。

我去打你,抢光莱州,专门祸害莱州,看你李纲能怎么爱民保护辖区众生?你怎么和我斗........

宋江最梦想的就是成为士大夫,可惜当不上,也就最嫉恨得意洋洋能当着傲慢士大夫的,越发想整治李纲狼狈丢官获罪......把一个个享受读书成功,高官得坐,骏马得骑,权力在握,威风与荣耀体面集一身的士大夫踩下去,让他们落难,入狱,戴枷锁,发配远窜边荒......仓皇悲惨,家族落魄凄凉.....甚至杀猪狗一样满门随便杀掉,这能让宋江享受到倍加痛快........

但,李纲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虽然和其他读书人士大夫有一样的各种时代毛病,比如一肚子的道德文章和权谋——所谓才学智慧,却轻贱科技,无治国兴邦实干之能,比如高傲或清高,自视命好高人一等,爱民实际却是鄙视军队也视百姓为卑贱无知愚民泥腿子而瞧不起......李纲以前没在地方执政过,没有经验,此时也不接地气,这个时候的他还不够成熟,缺乏王朝要亡了时必然的政治黑暗混乱复杂及必然相伴的激烈内斗内耗凶险中的历练和磨出的世事见识,还远不是十年后历史上那个能担纲抗金的人.......但他到底是追求高尚君子节操,肯用心尽忠办事的官,吸取了上次抵抗强盗的经验,得知宋江又来打登州了就有了准备......

宋江牛哄哄引贼众杀入莱州,却惊愕发现,这似乎没人了.......

县镇的衙门人都调去了州城,集中力量抗贼。

百姓也不傻,在李纲下乡巡查贼害情况时提醒的,也同样吸取了上次的惨痛教训,这次不再马虎大意了,钱粮蔬菜......都藏匿得隐秘,人或逃去州城躲避以乡勇身份与官府共同守城,或是藏进深山,也不烧火做饭了,吃在家就特意准备好的食物,不会有炊烟暴露藏匿地,更不会有人上次那样敢大意的强盗来了却照样乱逛乱冒头而被强盗发现.......

宋江团伙没抢到什么,也没祸害到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大怒,冷笑,也不派兵到处搜钱粮和人.......改直接杀到莱州城,再打......州城防守也果然人手更充足了,防御更严密了,更难打。

李纲在城头怒斥宋江:你当过县城押司,考不上科举却怎么也是读过书的,当明理知圣贤之道,据闻也曾有侠义之名,就算自觉卑微,不懂忠君爱国大道,不能为国为民,也至少别当歹徒祸害,别当世人不耻的强盗辱没祖宗啊......你为何自甘堕落,当了强盗头子不算,还如此凶残肆意祸害苍生?百姓何辜?你出身地主之家,是百姓辛苦耕种供养了你满门,你仇视官府不算,为何也仇视百姓,百姓欠你什么?你怎么不忍心如此暴民........

他不这样骂还好,一骂,宋江更是怒火邪火上窜:你们这些傲慢士大夫,或奸贼或享受富贵整天诗书酒色清高空谈迂腐废物无能,一齐把国家败成这样,害我宋江空有一身忠君报国之志却成了罪囚反贼差点儿冤死掉,是你们逼我和众兄弟当强盗的,是你们把好好的江山社稷祸害成这样的,如今居然还有脸骂我.......你居然敢仍然以高高在上的嘴脸肆意鄙视我不把我当回事......

李纲试图唤醒宋江的羞耻心,想让宋江羞惭引军自觉而退,想创造点书生不能打却能凭满腹才华、一身正气、一张利嘴骂退贼寇的历史佳话,结果迎来的是更猛烈凶狠的攻打.......宋江可不是三国被诸葛亮能骂阵就骂死的王郎。说到底宋江只是个县城官场当过押司必然沾染黑暗形成的市侩黑心小吏,身份上既没王郎那种大官名臣名望层次,也没有那种满腹经纶知识及功成名就心态,李纲的正直幼稚当众喝骂只会起反作用........只是嘴放炮惯了的李大炮此时还没觉悟反省这一点......

猛攻了一个时辰,守城方死伤不少,但守城心没崩溃,城池仍难破,宋江部下虽是会打的悍匪也死伤不少,打不下,宋江也不勉强。他出征是拉拢军心的,不是拉仇恨的,打一打城池,练练兵,淘汰淘汰新入伙的不堪者,让剩下的人更死心塌地当强盗,这就行了,不能太过分了,否则强逼着手下强盗攻城死伤太多,就会起反作用,坏了他的名声威望.......

退兵,不是回山,而是改为毁灭莱州,到处放火烧城镇村舍。

把房子尽可能全祸害掉,让莱州人没房子越冬,百姓着急.......骂.......我看你李纲还能不能傲慢高贵自负的在城里坐得住......就算你李纲硬是能视而不见,能顶得住压力就是不出战,那你也得倒霉.......你莱州没能力救灾,就只能向朝廷申请帮助。而朝廷现在最怕的就是麻烦。人口暴减了,军队却没少养多少,仍然有近百万,边关几十万,京畿禁军四十万,这两部军哪一处的军队也不能亏待了,都得花大钱供养着。还有,田虎、王庆处的征剿,朝廷最不想打仗消耗了,边关有赵廉震慑住了辽国,没什么大仗消耗了,可是国内的战乱却不休。田虎王庆不灭,反而越打越强了。负责围剿二寇的军队不能少了,也不能亏待了.......可是国家税收却没多少,亏空得很,从君王到朝臣都只恨自己没多的可享受,这个时候,你李纲却不但不能为朝廷解忧,反而要向朝廷伸手要大把的援助,嘿嘿,朝廷那帮奸贼狗官会怎么看你?不收拾你收拾谁?

烧完了房子,也不费劲到处入山搜藏匿的百姓,尽管知道能搜到一些抢到一些财物,宋江也没那心思,引快活的贼众大摇大摆回山快活去了,留下一州的乱摊子让李纲瞪眼发红头痛去........

我就在二龙山悠然等着看你李纲如何倒霉........

这时期的李纲并没有多少地方治理经验和务实之才干,没招,也果然只能向朝廷求助,也果然惹得朝廷大怒。

计相白时中最先不乐意了。

他掌管国家财政着实不容易啊。税法改革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税赋是收上来了,可是........入不敷出啊。我都愁死了,你李纲担着莱州的长官,不能多上缴赋税支援朝廷也就罢了,居然大伸手......你敢给本相还大添负担麻烦?可恨.......

李纲在朝中也没人缘。

在历史上,他也没几个真正的官场朋友。

正直、清高,嘴炮,冲动,执拗,书生义气......在一片只知拼命追求富贵腐化享乐的官场怎么可能得人喜欢?

没帮助,没好处,反而只会招惹起事非麻烦甚至危险,哪个官员会乐意和李纲这样的炸弹官交朋友?

皇帝知李纲忠君爱国却也照样不喜欢他,甚至不信任他真是君子,.所以史上李纲趁着京城危急好不容易得权主持抗金,也成功逼退了一次嚣张的金军,却转眼就下台了,被彻底抛弃了。在如今这个越发荒唐腐化黑暗的朝廷,满朝皆贼,李纲就更没朋友了,官场仇敌冤家对头倒是少,他在朝时喷的人太多太狠太不留情面,现在就轮到“收获”了.......

“陛下,这个李纲真是书生义气荒唐无能。朝廷让人牧守地方是让其富地强军强民安定一方,为朝廷贡献力量,分担朝廷的负担和压力,完成国家的整体治理,不是让其到地方当官为一霸享受权力威风纵情品味朝廷的富贵威严体面好处悠然当大爷的。李纲分走了朝廷的富贵权威好处却不但不能分担朝廷的压力减轻朝廷的负担,反而有事就只管向朝廷伸手,负不起职责,反而只知给朝廷增添麻烦和压力,让朝廷更紧张更难,这样的州牧谁不能干?要他李纲当太守何用?要是人人都象他这样当牧守,那朝廷要地方官何用?还不如全朝廷自己干呢......都有样学样学李纲,朝廷还能挺得下去吗?我大宋王朝还能存在吗......李纲有罪,大罪,朝廷应该严惩,而不是只下旨斥责就了事了。”

立马就有人冲了上来支持。

“何大人所言极是。这个李纲太不象话了。在朝时说的头头是道,整天喷这个指责那个的,谁做的也不好,好象满朝文武谁也比不得他能行,结果呢,放他下地方一展才干,指望他能干点实绩支撑国家度过艰难,他却给朝廷来这个......”

立马又一人出班道:“就是,就是。说别人八张嘴,谁也说不过他说不服他,轮到他自己干实政了却一无是处,还不如他瞧不起的最差官员。这不太可笑了?啊?诸位大人,你们说是不是啊?”

一片符合声。

有人笑道:“朝廷要我等官员是解决问题,担起职责,不是反过来添麻烦多了难题。文成侯年少气盛太跋扈张狂(可恶、属于该千刀万剐的乱臣贼子)但张狂得有本事。他牧守地方,有再多再大的困难也从不会向朝廷伸手,给了他要的权力,他就能担起职责,什么都自己做自己担着,而且能做好,甚至做得出类拔萃,极精彩极震撼启发人心。让人厌恶他的嚣张自大,却也得佩服他的踏实实干与能力。李纲?这算什么?有嘴本事,没实干本事,典型的志大才疏吧?啊?”

此官员的一席话赢得了众多官员的赞同,引起满朝一片哄笑,就好象他们这些人肯踏实实干并且有实干才能一样.......

...................

龙椅子上的赵桓对李纲倒是印象不差,并不厌恶。

因为李纲是个信守君子臣子操守与礼仪的人,尽管他心里也瞧不起赵桓,认为赵桓这种蠢笨懦弱草包不配当太子,若是赵桓真能接位为帝,那是大宋的不幸.......但却一向对赵桓礼敬有之,遇到了总是严守君臣之礼,不会有丝毫轻狂怠慢,给当时总处在众多大臣鄙视轻慢中的赵桓感觉此人不错。

但,赵桓对李纲也没什么喜欢,更没有信任。

因为他老师耿南仲说过,李纲,不可轻信。李纲这样的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君子忠臣,正直敢言,想为国为民担当,可惜这样的人往往没真本事,书生义气,肤浅冲动,狂妄嘴炮,任性执拗,说说空话大道理,卖弄大话,擅能挑刺而已,非治国可大用之才,让其当实务官只会任性瞎搞......另一种就更可恶了,卖直求名而已,为的只是私心权力野心,一切表现都只是演戏,只为得重视升官,表面忠直,实为无耻阴险虚伪小人,错用了,比其它不好的官员祸害更隐秘更大.......

耿南仲如此说,其实说的就是他自己。

他就是那种两种缺点都占着的人,自负是忠直能说敢言也能干的臣子,实际......心里只为权势富贵私心......贬低李纲,提醒赵桓警惕注意防范.......其实是担心李纲入了赵桓的眼,抢了他在赵桓身边的地位,取代了他在太子爷心中的专宠信分量。

他是太子的老师,教太子识人用人是职责,就能按私心肆意那么说那么教。

赵桓蠢笨幼稚,没见识,没阅历,更没主见,没高人指点他聪明,自然就信耿南仲。

此时一看满朝文武都在鄙视质疑李纲,赵桓对李纲残存的那点好感也没了,也感觉李纲不行,误国误民,有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