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301节就作吧,下

攻约梁山 第301节就作吧,下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耿南仲喜上眉头,活力越发暴棚,怒指权邦彥大吼:“权邦彥,你想逼宫?你,你你你好卑鄙无耻。你好大的胆子你......难道你想当年无耻对待赵廉那样对待太上皇和陛下?你,你你怎么可以如此肆无忌惮无耻......”

为了弄臭弄下权邦彥,耿南仲不惜当堂揭开权邦彥的昔日忘恩负义丑事伤疤。

其实在场的朝廷老人都清楚,当年权邦彥和赵廉无耻翻脸划清界限,其实是赵佶的意思,让权邦彥分走赵廉创立拼音字典的功劳和耀眼光芒,变相打压赵廉的影响力和官场盟友势力,便于以后的操控利用,所谓帝王心术......权邦彥岂敢不顺着皇帝的心思来......如今却全成了权邦彥的品德问题。

品德有大问题的人怎么有资格当大官呢?

同列朝堂都只会让群臣感到羞辱。小人不配.......

赵桓这二逼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在那喊:‘税法一事,以后再议,再议。“

再议就是不议了,拖着不了了之,没以后了。

大家都懂。

这首先就是彻底否定了权邦彥的主张和为国善意。

而且赵桓也没挽留权邦彥,连程序、表面文章的意思意思都没做。

他信满朝官员的话,嗯,是信心腹老师耿南仲的判断,也以为权邦彥是在以退为进在玩逼宫,他很生气.....对那些不忠的奸贼不敢生气,对老实忠诚肯为国卖命的权邦彥这样的臣子敢生气教训。

你不是想不干了,想回家为民休息吗?

那你就回吧.....没了俸禄钱粮,朕看你家怎么活命......看你还骨气硬气什么......还敢以辞职威胁朕冲朕发脾气......

没了权邦彥,正好让耿老师上台代朕掐好三伺.......太上皇也不好再说什么。

权邦彥早有所料,利索地把帽子放在地上,对赵桓感谢一声:”谢陛下宽恩。“

然后在满朝的指责喝骂声中一甩袍袖,径直离殿而去,再没回头.......

耿南仲还在那跳脚大骂:’陛下,你看看这逆臣是何等狂悖?他这是根本没把陛下和满朝文武放在眼里啊.......”

这是在彻底断掉权邦彥复起的后路。

赵佶在宫中听说了此事,也没说什么,可能也感觉.......应该教训一下权邦彥。

三司没了计相主官,却还有判官主持工作,平常就是判官在具体领着干,三司使就是坐那掌着局面......短时间内耽误不了什么。

至于赵桓想把耿南仲顶上来,赵佶理都不理。

不可能把财政大权交给儿皇帝。

耿南仲?

那是个只会圣人空话大道理与权谋诡计的官场混斗争的废物,也没能力担起三司重任.......

........满朝都快乐了,都在使劲想挤上计相大位。

但仅仅几天后,三司判官就哭丧着脸来了......

没钱粮啊——

夏季赋税本就被水贼、强盗劫得以及还海盗的债....没收上来多少,如今地方上缴的赋税又迅猛减少,地方官纷纷报上来各种困难,诉苦,要求减免.......实际上是大小官吏......但凡有点机会的都在拼命往自家兜里装,先让自家底子厚实起来,国家?谁管那个......国家大事自有君王和享受厚禄与威风体面的朝廷重臣操心......各地都不肯优先上缴国家。无免税特权的纳税人口基数也薄弱到极点,本就收不上来多少,何况对少得可怜的这部分人还不能肆意盘剥,否则必激起叛乱,要命.......

财政彻底空了......连中央官员这个月的俸禄都发不下去了......皇帝?怕是也得饿着......

这时候却没人再争着上计相了。

疯了一样想上的耿南仲都缩了,想让别人先顶上去操心,躲过眼前的困窘难关再争......

赵佶父子这才慌了,没钱粮.......禁军会造反,这首先就是一要命的大祸.......

赶紧派首席大佬太监谭稹亲自去权府要权邦彥赶紧出来顶上去......

可是权府却大门紧闭,任怎么叫也没人应声......

权家不是有厚底子的名门望族之后,出身贫困,当年没钱在房价高得吓死人的京城置办房产,在京为官是租房子住,当然是在普通居民区,怎么便宜省钱又相对安全就怎么来,否则只房租就高得租也租不起.......后来国难,京城空了太多,房子不用买也有的是,朝廷可用无主的好房子安置安抚官员,权家才换了象样的房子,但仍然在原来租房子的那一带......习惯住那了,不愿意挤显示混得富贵体面得意却复杂暗藏险恶的权贵区。当时还被官场嘲笑傻逼穷命装清高.......

结果现在却是没权贵能方便留意权家的动态......都知道权邦彥这下是彻底臭了没出息了,岂会费人来贫民窟盯梢。

而这一带的居民也都不喜欢权家.....

不能带给街坊邻居好处或便利,只自己家关着门过大官好日子的清官,谁会喜欢?

权家是这一片唯一的官僚之家。这的居民,嗯,整个京城百姓几乎都没个好东西,岂会留意流不出油水的权家.......

好不容易逮着个留意到点权家情况的老头一问才知道,权邦彥当天回家后就闭门谢客,后举家去道观上香祈福去了.......

啊?你问什么时间去的?

哎呀,有日子了,大概三四天有的吧,不记得了。小民忙着谋生,哪有工夫操心大官家的事.......

这老头嘴上这么说着,眼里却是闪着抑制不住的幸灾乐祸,为过好日子的大官权家倒霉了而快乐.......

谭稹感觉很不妙,赶紧一边打发人满京城道观去找,一边果断让人翻墙而入打开权家大门......进去一看,哪有人最近住过的痕迹,空荡荡的不见人影......没人看家却门未锁,桌椅床炕......都是灰,要紧的东西全不见了......这是......跑啦?

在书房,满脸阴沉的谭稹意外又不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留言纸。

我知道你们只在乎也只顾眼前的威权享乐虚荣,知道你们心里藏着大宋倒了,无非换个主子,甚至有机会抢到江山也能坐龙椅子上称孤道寡.......世事变幻却总能继续富贵逍遥......你们尽情腐化任性享乐下去却是快乐自负地大步走进地狱,某却不肯被你们拉着、陪着你们也下地狱,某去也,全家到深山老林隐居凄惨谋生,你们得意吧,欢呼吧,就作吧........

落款:权邦彥,年、月、日......原来归家当天就决定走了。群臣、皇帝父子却还在想着如何冷落教训人家老实.......

谭稹心惊肉跳的,不禁苦笑......

“权邦彥居然跑了,退隐山林藏匿去了?”

赵佶赵桓父子目瞪口呆......

怎么也没想到权邦彥居然真能舍得下高官重权厚禄......前程,宁肯自己劳碌艰难求生也得求个藏匿的平安.......他怎么就能放得下呢?怎么就能遭难民都未必能抗得住的罪呢?还是这么果断坚定离开了.......

这里面意味着什么?

难道是,权邦彥预判到赵廉这回真要反了,翻脸的仇家打到京城得了势,到时候会报复危及他满门性命?

还是大宋财政已到了不大改就不行了的时候,群臣却一致反对.....大宋完了,他心灰意冷干脆就趁早抽身而去?

.................

无论是哪种推测的原因,都不是赵佶父子能接受的结果。

这对飘在最上面还在蒙头高贵的父子惊的比赛似的看谁更哆嗦得狠,这次是急眼到红眼了.......

赵桓是草包废物一个,于国毫无才智,又年少缺乏历练,这时候自然只顾惊恐,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出来。

赵佶也同样吓得脑子一片空白,也不自信是赤脚大仙转世此生就该任性富贵淫奢了,坐精美的修仙蒲团上死人一样呆了好久好久,在谭稹惊恐忧虑召唤下才收回了快吓没了的魂,强抑制了惊恐,又露出了点当年受秘书赵廉不知不觉影响形成的果断,一面立即传令宿太尉紧紧盯死沧北军的动向,着令和张叔夜部要配合好随时准备应对赵廉的反叛,要一天一八百里加急上报那边的情况,另一方面立即任命新的计相担起三司的差使。这个人选必须有能力也有足够的资历,否则压都压不住三司的官吏以及满朝的文武的否定。

合适的人真有,只有一个,白时中,前首相,代海盗搜刮京畿成了事后的替罪羊而不得不挂个大学士空名缩家里......

还有,自然是抓紧搜寻权邦彥的去向.....逃犯一样搜,抓也要抓回来,要全国最严厉通缉......

对君王心生失望、怨气,不再肯忠孝君王,不肯为朝廷卖命,想不干了,背叛君父厚恩,弃家跑了就行?

想得美。

你以为你是谁?

你以为你是另一个朕不得不宽容理解忍让体贴哄着重用的赵廉?

抓回来,绑着用,死也得满门当牛做马为朝廷为朕尽忠到底。

就得树个娃样子,不然还以为皇权是那么好抛弃好挑衅的。别人有样学样怎么办?

赵佶父子更惊恐的是看到“无非是换个主子......”这话。

他们开窍了,惊怒意识到,原来文武群臣还有这么可怕可恶的盘算,原来还可以另有选择可以那么做......怪不得一个个明知道国事糟糕危急之极却照样镇定从容继续放纵享乐,本还以为是柱国保江山心里有数才敢一如既往如此呢,原来却是早打了必要时抛弃大宋抛弃君父,甚至趁机谋逆夺江山的阴险恶毒无耻心思......吓得这对皇帝父子从头顶一直凉到底.......

赵佶努力冷静下来分析了一番,确实聪明,转瞬想通了不少,心多少安定了些,怒火却起了,狂燃......心中发狠,随即召了蔡京、张邦昌、童贯、高俅,耿南仲等顶级要员,以及兵部尚书石肤等一大群勋贵家的代表及骨干子弟,还有去年移民狂潮中侥幸没死在动乱中事后全仓皇逃到京城定居的所有皇族的家主人物和成年子弟,叫来不是赏赐安抚,而是先让他们统统都在大内心腹禁卫的凶狠看押下长时间跪着,跪得一个个难受的要死,吓得这些人个个胆战心惊生怕自己成了赵佶盛怒杀机大起下儆猴的那只鸡,都老实恭敬了......赵佶才满脸的怒火凶暴稍减,站在一片掘着屁股跪拜虫面前开始大骂......

“不念君恩,不记得大宋王朝对你们的好,不尽忠王事,不为君父全力分忧,盘算着无非是到时候奉新朝为主子?”

赵佶这时候哪还有往日的半点花鸟皇帝的文雅高贵,满脸狞笑,怒极先踢着张邦昌大喝:“大宋王朝若是倒了,你这样的重臣还想有宰相级的高官厚禄待遇前程?新朝高位能有你这样的前朝宰相坐上去的份?“

”你只会是个逆贼新朝过渡利用一下就打压废弃甚至悄悄满门弄死的下场。朕以往觉得你是个聪明善体朕意而行事有度很忠心很清醒的臣子,却原来也是个遇到国家危急就会利令智昏也糊涂作死之辈.......”

赵佶不愧是喜好踢球而且球踢得极好的皇帝,论踢球堪称是所有帝王中的第一,脚法着实精奇,也很有力,此刻花样百出,左一脚右一脚,踢得跪拜在那当磕头虫的张邦昌疼痛翻滚却不敢叫出声来,狼狈之极......

张邦昌这个窝囊委屈又诧异之极:我一向甘当万年老二,不争不抢,顺皇帝的意,万事决不当出头鸟,皇帝为何这次却偏偏先拿我立威.......这不科学啊......

孰不知正是他如此为官,在此刻的赵佶心中就成了阴险狡诈之极而居心叵测....最危险分子,不先教训他教训谁。

不过,赵佶还真骂错了,至少是错了一部分.......历史上,张邦昌换个主子效劳,给新朝金国当狗,不但能当高官,而且还混上了统治中国的至尊王位之一,在金国扶持下想不当那个王都不行,着实风光过一阵子.......

在张邦昌拼命忍痛一再声泪俱下哀声认罪表忠心下,赵佶踢够了才放过他,又转向了蔡京,娴熟精准地一脚踢去,把个年迈体虚正跪得难受得差点儿昏沉的老蔡京踢痛得一下子就精神了......

赵佶大骂:”你这老货,朕那么信任你厚待你,近二十年呐重用你,可是你呢,你为相领导群臣却把大宋江山治理得盗贼反王四起,民众蜂拥叛逃海贼居然弃大我宋如弃弊履,江山动荡,国将不国......你好,好得狠呐,真是忠君爱国能臣典范......如此该千刀万剐的弥天大罪,朕却没真追究,只让你窝在家中反省吃点苦头,宽恕了你的大罪责,如今还让你能有机会改过自新为国尽忠,仍执掌相权能有厚禄享受,不至于沦落为罪人乞丐活活饿死发配途中,你却耍权谋聪明,国家要命的税法财政大事上都不肯担当,只顾自私惜身,任国事糜烂大宋危急,枉顾君恩,你说,你该不该死,啊?你说呀......“

蔡京吓得体如筛穅......

在这一刻,他真正感受到了赵佶对他的愤恨与杀心......连忙磕头如捣蒜,表示一定一定悔改.......求再给个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