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261节谈判桌上的较量,上

攻约梁山 第261节谈判桌上的较量,上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辽方色变。

断草梗里也赫然露出了包着的短短一截东西,

铁的,色泽黑中带幽蓝,有腥臭味,比自行车车辐条略细些,尖头锋利之极还带槽,扎透皮靴底也轻而易举,更别说是宋官喜欢穿的那种薄底快靴了,这无疑是一根毒针,针上必是剧毒,见血封喉,触之必亡........

燕王已站了起来,和善大叔变坏蛋,目光变得凌厉噬人,手下意识按在腰刀上。

两个重甲侍卫猛将则握紧了武器,全神戒备,更不断扫视赵公廉,满目杀机。

赵公廉却似乎不知凶险恶毒,或不在意,仍然笑眯眯轻摇着折扇,没有大怒喝问,没有震惊,也没有愤而离去之意。

仿佛一切都在意料中,甚至是早知道了似的。

事实上辽方的这种绝秘阴谋算计怎么也会白费心思。

赵公廉是当之无愧的文状元,却不是纯粹的文官。他自幼习武,强健骁勇,而且平时也多穿着练功的铁鞋底的鞋子,今日更是如此谨慎防范。在地上野草中暗藏毒针这种把戏,对上坚韧软钢这种鞋子,它再锋利剧毒又能有什么用?

根本就扎不动。只会被随脚踩进地里窝着。

辽方的间细系统没能力侦察掌握这些情况,根本不了解沧赵家两兄弟的内情,凭空想像毒计好使,自然落空。

耶律淳紧张地深吸口气,微伸手压了压,示意两已蓄势好了要暴起发难的猛将暂且按捺着。

他想瞧瞧赵公廉到底会怎么做。

如此精妙的暗算若仍弄不死赵公廉,斗侍卫?也未必有把握得手,那么这场谈判就是辽国最迫切要进行的。

这场大战几乎可以说是完全出乎辽国的意料。

谁也没料到赵公廉会因为祖母被惊扰而一怒如此大动干戈。谁也没料到沧北军居然暗藏着如此大杀器.........

辽国就算有准备,眼下,或者说是今年也万万打不起,更拖不起。

辽国已不是以前的一个半大的孩子就能看一大群牲畜养足够的吃的的游牧民族大国了。绝大多数男女老少都需要全力侍弄庄稼,几十上百万最青壮的男丁人手耗在结果难料的大战中或拖在重兵长期僵持对峙上,辽国得面临粮食大减产人大面积饿死。辽民绝大多数人本来就不擅长种庄稼,甚至根本一点儿不会,游牧仓促改农耕,本来就搞不出粮食高产。

赵公廉主动挑起的这场大战,事实上就犹如在辽国脖子上绞了一把锁,以包括沧北军在内的河北东路这点兵力,对辽国这个巨人的庞大躯体未必能造成多大伤害,却能让本就陷入虚弱病重的巨人被动没多少力气反抗而极可能窒息死亡。

那高大侍卫随后又如神人或长着一双透视神眼一样,很快又把另外几处毒针找了出来,有的是布置在入遮阳棚稍内到案几之间的各个赵公廉可能踏过的方向的野草中,有五六处之多,有的则是埋设在案几边的马扎边赵公廉落座必然会踩到的地方......辽方算计好了一切可能,成心借谈判接触的良机要了赵公廉的命。

就不信赵公廉能幸运躲过进棚间的算计,还能再躲过落座处的机关。

在谈判与谋杀二者间,辽国当然坚定选择了机关毒杀这条路。

只要赵公廉死了,那,剩下的事就好说了。

以辽国的势力与手段不愁弄不了无主的骁勇沧北军.......

也遭到仔细检查却确实没问题的地毯又铺上了。焦挺重新摆好了案几,然后静静退到了远处,并不是按约定可以的赔侍护卫在赵公廉身边,转而专门盯着五十步开外的那两燕王侍卫以及更远处的二百辽骑的动向。

赵公廉就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笑呵呵地摇着折扇进入遮阳棚,在马扎前站定,瞅着对面面色正变幻不定眼里更藏着焦虑不安的耶律淳终于开口了:”尊贵的大辽摄政王,请吧。“

说着,他一撩战甲,大大方方坐了下来。

至于案几摆的辽方供应的酒、茶等东西,无论辽方在这方面有没有歹意,他也自然是绝不会动一点的。

陪着来的传旨太监和“监谈”黄潜善胆战心惊地也跟着进了棚子。

这种场合自然是没宫中太监坐的份,无论这个太监在宫中地位多么高此时也只能老实立陪一侧。

黄潜善这时候则满脸理所当然地侧陪而坐。

如此,宋方这边棚子下也是四个人,但赵公廉身边只有那个高大侍卫一人担负着护卫任务,其他二人都是累赘。

耶律淳瞅着赵公廉那满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半晌缓缓点头道:”君侯果然了得。可惜不是我大辽的......嗨,你若是我契丹人或辽国臣子,那该多好啊。我耶律淳必第一个做你共生死同进退的兄弟,生死不弃。共富贵。“

可惜,这些他发自肺腑的话换来的仍然是赵公廉笑呵呵不吱声半点。

耶律淳这么说也是化解阴谋卑鄙被发现后的尴尬丢人,这是这类事的必然。

当年倭寇侵华就最擅长这一手,阴谋一泄露,又处在被动凶险中不能干脆翻脸发威直接行凶,就会表现出彬彬有礼谦卑赞美对手,掩饰自己的卑鄙无耻险恶,化解尴尬场面,抬高对手,使对手转移注意力并难免欣欣然,再伺机.......

辽国显然没倭国那种下长期大功夫把中国方方面面彻底了解透彻。

耶律淳本人也显然还没达到鬼7子那么高的虚伪狡诈歹毒层次。

他是游牧蛮子,和同族一样从骨子里发着野蛮凶残自负,但天性中也确实多少还有着他名字中的淳字的淳,也是长期镇守燕云不知不觉中受汉儒文化侵蚀影响了性格的结果,却也因此能广得包括辽皇在内的辽国上上下下的信任,意外却也是情理之中的成就今日地位。这很自然,一点不奇怪。

谁敢信任一个阴戾不淳的人?

谁会喜欢、认可和愿意接受一个太可怕或靠不住的人为老大?

耶律淳是真心惋惜感慨,也不出意外的,美意又被赵公廉直接无视了,他也不恼怒,因为至此已不再抱任何侥幸希望,又忍不住扭头看了看那拄剑静静侍立赵公廉身侧的高大侍卫,看不到真面目,目光却不禁落在那柄所拄的剑上。

这把剑也太......大了吧,极长不说,那宽度也太.......这特么是剑么?

它是铡刀好不好?

也就是这侍卫足够高大,手臂足够长,否则这么长的剑拔都拔不出来.....

这个侍卫必是罕见的奇人,居然长着透视人心或大地的神眼一样能那么精准迅速找出全部暗藏的毒针.....得小心他。

双方都很忙,都没心思在此多待,没交情,没共同语言,互为死敌,很纯粹的关系,也就没什么其它的好说的。

谈判默契地立即进行。

耶律淳露出了北方蛮子大国之王惯有的强势心态嘴脸,高贵谦和有礼转眼全化为滔天凶威自信气势。

“赵公廉,本王觉得这谈判没什么好谈的。”

“这场战争是你主动挑起来的,我方无错,对大战造成的一切后果,你得负全部责任。”

赵公廉对耶律淳咄咄逼人猛扑过来的凶威气势威压恍若未觉,似乎它根本不存在,仍是淡淡笑呵呵慢摇着折扇纳凉,静静听着辽方的意思,神色丝毫不变,也不急着争辩反驳什么。

但旁边的死太监和黄潜善却被耶律淳的暴怒凶威以及那两蛮子猛将助攻的凶煞共同形成的渗人威慑吓得不轻。

黄潜善在朝中官位不低,才华、年纪和官场资历都够,是京城官场普遍看好的夺耿南仲副相位的最有力竞争者之一,在历史上,他也确实做到了南宋初期的首辅宰相高位。这回抖胆主动担起来这监控赵公廉谈判的任务,也是感觉有赵公廉和大军顶着辽国,危险不大,而如此奋勇一回,其实什么也不用做就能获取大功,无论怎样都能获得巨大官场加分。

他和北宋末及南宋年间涌现的太多政治投机者、官场投机者、汉奸卖国贼一样,也是个典型的懦弱无耻苟且富贵的和谈投降派官员,此来的目的就是投机,并代表朝廷向辽国苟且求两国继续和平共处。

担负着朝廷希望,此刻,他觉得自己身为“监谈”也有资格有权力代表朝廷向辽方表达一下宋方的拳拳和平善意。

他下意识一哈腰,赶紧抱拳拱手笑着恭敬对耶律淳说:“大王,我大宋对此次谈判绝对是有诚意的,凡事好商量,哈哈,好商量,没什么大不了的。请大王不要着急动怒发天威。谈判这才刚开始呢。”

说着,他还看了看赵公廉,见赵公廉神色不变仍然是那副淡然的笑模样,就顺嘴说了句:“君侯,你说是不是?”

可惜,赵公廉把他也当空气,对他的笑脸和自以为是的言语中隐藏的代表朝廷的施压理都不理,毫无反应。

黄善潜碰了冷钉子,在辽方面前公然丢了高官权臣的面子,心中不禁暗怒不已,加上,此前,他代表朝廷到来又没得到赵公廉的半点应有待遇的接待,只是见到了赵公廉能当面说上几句话交流了一番,心中早已积恨,此时更大恨赵公廉怎么还不死。

但他不是一般的士大夫,久历凶险官场,老奸巨滑,心性坚忍有过人处,恼恨冲动下也没跟着透露什么宋国只想要继续和平稳定友好,不求夺回领土......要回当年盟约划分本属于宋国的莫州以及白沟河以南的霸州地区,那只是赵公廉自己的主意.......他也没那么蠢,不会也不敢早早就跳出来拆赵公廉的台,长辽国的威风霸气,让谈判彻底陷入宋国被动。

所以,他转而友好地对耶律淳干笑几声,又沉默下来。

耶律淳等辽方人员则大喜,但也没怎么喜得过分,脸上更是没流露半点喜色,恰恰相反,反而是更凶横的暴怒之色。

对宋朝廷那帮软蛋胆小鬼以及宋国一贯的对辽软弱苟且传统,耶律淳心中有数,对代表宋朝廷态度的黄潜善的态度半点儿不意外,意料之中的好事也就不具有意外惊喜那么刺激强烈到让人欢喜失态。

最主要是,辽方很清楚,主导谈判一切的是赵公廉,而不是宋朝廷。

若是宋朝廷主导谈判,那也不必劳他这个事实上的辽皇大驾亲自出面来谈。宋国不配。

打发个使臣谈就行了,而且成果必定丰硕。

宋国决不会让辽国失望,只会超出辽国满意的预期。

可,赵公廉不会听朝廷肆意瞎摆弄。

宋朝廷可以不承认赵公廉谈判的结果,但奈何不了赵公廉如何谈、想谈成什么。谈与不谈,打与不打,决定权全在赵公廉手里,全看赵公廉的心思。

辽国怕的只是、就是赵公廉谈判失望大怒继续打下去,而且必定更凶狠,破坏辽国更肆意,而不是怕宋朝廷的态度。

赵公廉若要打,那宋朝廷也只能咬牙跟着打,只能强忍对沧赵的愤恨支持打下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以赵公廉领导的沧北军的强大,以及到彻底撕破脸的时候未必不可能背叛朝廷转投沧北军的河间府等宋军的兵力势力,赵公廉未必会在宋辽两国共同敌对下灭亡,可宋王朝必定要承受无法承受的损失,不直接崩溃灭亡,也必定损失惨重加速走向完蛋。

如此一来,黄潜善的态度就没那么大的惊喜效果了,甚至无足轻重。

辽方能获得的好处只有清晰看到宋方内部意见不统一不会团结一致对辽国。只这点谈判优势。

有空子可钻,有弱点可拿捏,耶律淳也不是易予之辈,立即抓住了,气势更盛,显得信心更足。

“赵廉,你看到了?你的主子和手下重臣都不支持你和我大辽撕破脸血战到底。你想想,以你沧北区区一隅之地怎能和我大辽一国相抗衡?就算你部下有火药利器,很强大,我辽军一时半会找不到对策奈何不了你,但你能守住沧北,能守住霸州,甚至能守得住河北东路,却还能也守得住河北西路?”

“我大辽子民男女老少全是能挥刀上战场杀人的勇士,我可以轻易集兵百万以上,百万不够,那就两百万三百万,以重兵这边牵制你,西边以大军浩浩荡荡推进宋国,摧毁西边的宋军只怕不费吹灰之力,”

说到这,耶律淳打鼻孔里不屑的轻蔑哼了一声,“如今的宋军都是些地痞无赖混混和不堪用的畏战怕死不听指挥的老军痞,那也叫军队?只怕战斗力连宋国境内那些凶横敢战有实力的强盗山贼武装都远远不如。也配和我大辽雄兵争锋?”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