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225节天灾——西域上

攻约梁山 第225节天灾——西域上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海盗对辽国的抢掠重创对辽国的政局影响是极深远的,不仅仅是把辽国整得差点儿一下子从游牧变为农耕民族。

辽皇耶律延禧逃缩到西夏故地,带走了上百万人口,等于是分裂了辽国,进一步加深了辽国的灾难。

好的一点是,辽国根基祖地这的人再也不用忍受辽皇的荒唐自大任性无能领导了,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统治。

但是,事实上的辽国新皇燕王耶律淳和其他统治者们深为治下的虚弱忧虑不安。

在出使和敲诈宋国的使节赤狗儿狼狈返回,报告了从赵岳那惊闻的金国吸纳了众多海岛与北方野人、实力不是小了而是整顿后会更大更可怕了后,燕王等的忧虑就更强烈了,第一次清醒认识到庞大的霸主帝国大辽真的极可能被小小女真摧毁掉吞了,意识到单凭治下的实力是不太可能抵抗住会越打越强的金国的层层侵略步步蚕食的。

雄霸东方的辽国危矣!

不行,必须有强力外援。必须把防守与震慑西域的兵力调回来。

辽国有祖制:大辽领土虽辽阔无边,但没有一分是多余的,不得失一寸。

这几年,辽国和女真争斗,虽然节节失利,堂堂超级大国收拾一个治下的小小部族却越打越被动,以至于不得不承认女真可以独立建国并且与大辽平等,创造了天下奇闻与莫大耻辱,但辽国始终没想过把能征善战的西域雄兵抽调过来抗金,祖制就是个极重要的原因。辽国需要那的兵力镇守西域威慑住西方,不能抽兵让西域那些各种势力趁机侵占了领土。西域对辽国也有重要的经济利益。盘剥的税收以及西域各国的上贡,财富可是不少,对辽国紧张的财政是个重要补充。

其二是当时辽国虽然认识到女真的强悍战斗力几不可敌,但还没意识到大辽真可能被小小女真收拾了。辽国从上到下都很自然地乐观傲慢认为,那不可能。辽国多大。女真才多少人多少势力......蛇吞象只是传说,撑也撑死了......

不从西域调兵,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丢不起那人。

调到西域去当兵和安家的契丹人整体上说是去戈壁吃苦遭罪的倒霉蛋,太多是发配去的,留在蒙古草原祖地和燕云十六州享福的人才是契丹人的核心根基力量,可是闹来弄去,最终却是核心力量不核心,根基不是可靠根基,反而需要在西域喝风吃沙子遭罪的下贱者反过来拯救高贵核心群,这事要是朝廷这边主动做了,那就不是笑话了,而是大笑话,是天大的耻辱,更是对辽皇与自负才智与高贵的朝廷众臣的最辛辣嘲讽,这是傲慢自大的辽皇以及群臣所不能接受的。

另外,西域雄兵的情况也很复杂,虽然是以契丹人为主,却还有种族极其复杂的大量西域野人将士。

就拿镇守西域的最骨干力量——乌古敌烈统军司来说吧,那的主力兵力绝大多数是西域野人。这些野人自然是专门挑出来的最野蛮的野蛮人,是骑射、戈壁沙漠步战等方面最善战的野人,武器简陋,但战斗力极其强悍,西域人习惯上称其为兽军、魔鬼军。和东边契丹人恨称女真为魔鬼野兽军一样。由此你可以想像这只军队的强大凶残。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数量相当不少的骁勇善战也格外桀骜不驯的野蛮人将士之所以愿意忍受下贱奴隶兵身份和低劣待遇为契丹人舍生忘死老实打仗,正是因为畏惧于契丹人长久以来的庞大与强大不可战胜不可违逆。如果知道契丹人腐朽了不强大不可怕了,没什么可值得他们畏惧的,那,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温顺听契丹人的话为辽国效劳死战吗?

这是个疑问,却实际上答案不言而喻,辽国统治者心里都有数:若是那样,那些蛮兵不暴动反叛,不反奴为主为了财富自由把枪口悍然对准主子契丹人就不错了。还敢指望那些只剩下生存本能的人形野兽继续乖顺为辽国卖命?

那的人,那些将士可没任何宋国人的儒家忠孝节义精神,也不要脸面。除了生存,他们没任何顾忌。

辽国在西域只要露出一点软弱,最先离去的必然是那些蛮兵,然后就必定是连锁反应:隶属辽国统治的戈壁上众多的野人杂种城邦,以及老实年年向辽国纳贡称臣的回鹘等诸国,都会蠢蠢欲动甚至直接翻脸脱离控制或悍然侵犯辽国领土。

只是,辽国如今已经到了极可能亡国灭种的地步了,危急时刻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祖地大草原、燕云十六州以及龙兴之地辽东是大辽国的立身之本,决不能丢,遥远又贫瘠的西域就可以暂时放弃。取与舍,这个账很容易算明白。必须把西域驻军调回来抵抗金军。

等剿灭了女真,安稳了东方统治,失去的西域还可以重新再占领回来。如此一运作,突然崛起的强敌女真消灭了,大辽保住了,领土也完整了,甚至可以南下一举吞并没了人口与财富优势的虚弱宋国,成为更大的也是唯一的东方霸主。

只要想想占领了宝地中原,在那住着汉人造的舒服房子悠然放牧,不用再硬抗着忍受北方严冬的要命酷寒,又有江南无数的米粮财富享用......辽国统治者都激动了。燕王耶律淳终于下定了设法招回西域军的决心。

怎么招是个极有讲究的问题。

燕王是事实上的辽皇。辽皇耶律延禧已经成为契丹政权事实上的偏支,而且被契丹人主体从官到民都厌弃不认了,但名义上耶律延禧仍然是大辽国的皇帝,是唯一的正统领袖,有大义在手,发布命令是名正言顺的,听不听是另一回事。燕王想越过辽皇以大辽之主的身份召回西域军效力却是名不正言不顺,他可以这么做,但就怕西域那边不认。

西域那边不听他的,有正当理由,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直接拒绝:你不是皇帝,没权力命令我。燕王这边拿西域也没任何办法。就算没有金国时时刻刻的严重威胁,这边也没那么多战马和物资能担负起对西域的远征或威慑其老实低头服从。

这事换个人,还真没办法,只能对西域军干瞪眼。

但燕王有办法。

耶律淳之所以能混成辽国极其重视的燕云十六州的最高统治者燕王,并且如今得到契丹人官民军上下主体默认为取代耶律延禧的新皇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耶律淳有人缘有能力,也有威望和实力。

此时,统领西域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乌古敌烈统军司的人叫耶律虹,无疑是辽皇室子弟,很得耶律延禧信任,但他本人和燕王的私人关系更亲近,虽然不是一起长大的发小那么近却也差不多了,镇守西域后和燕王的往来更密切。当然这其中除了双方的友情之外也有经济利益的关系。燕云十六州靠着宋国,是辽国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经济最繁荣活跃,最富裕的地区。西域商队能从这带给耶律虹更多实惠利益。燕王也愿意格外多照顾耶律虹的利益,这也是政治盟友需要。

西域别的统军首领,燕王没关系,没奈何,但可以从耶律虹这下手。

只要能说动在西域当地兵最多最强、权最大、威最重的耶律虹,相信西域其它将领就好办了。

至于担任各部军首长的不少是对辽皇忠心耿耿的汉人官,这问题应该不大。

具体领兵的契丹武将愿意听从召唤,区区一个汉人首长能干什么。汉人官之所以能压着契丹人稳当首长,只是因为他是皇帝委派的,代表着皇帝的权威与尊严。契丹将领们不把耶律延禧当皇帝了,皇帝委派的汉人官又算个屁。不老实,随手杀了就是。什么事也耽误不了。何况这些口口声声坚持汉儒家大义的汉人官未必真那么有骨气,看看儒家根本之地的宋国那些官员的实际德行就知道了,说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而且这些汉人官能混这么好,自然没一个傻子,个个都是擅长官场投机游戏的高手,最是识时务.......只怕到时候反而是投诚燕王这边最积极最坚定的分子,会积极用汉人最擅长的过人权谋与聪明才智帮助耶律虹更好地运作说服其它诸部军。

至于具体调兵,必须一步步来。瞒着野人兵辽国不行了的消息,先把野人一部部骗来控制着和女真精锐对耗掉.......

琢磨好了,燕王去年就给耶律虹去了秘信,信中介绍了如今辽国的糟糕情况,说清了契丹人面临的危急.......当然,感情牌是必不可少的。回忆了不少双方曾经做过的趣事、荒唐事、大事,和由此建立的深厚友谊,以及耶律虹会有的好处。

耶律淳甚至在信中说了,如果耶律虹能说服并统领西域大军回归,打败金国,保住大辽,他情愿尊耶律虹为皇帝。

耶律虹阅罢,惊讶于根基地那边的情况居然糟糕到这种地步。

去年,辽国巧计以分兵游击战重创女真,本是大胜,再加把劲灭亡女真不是奢望,却遭受海盗趁机祸害,功亏一篑不说,还损失惨重,辽皇不负责任的出走,造成辽国事实上的分裂......这些事,他之前已经了解到不少,只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宋国弱了却仍然是辽国的大威胁。女真死了那么多人口,势力没削弱,反而更强了?霸主大辽居然要亡了?

耶律虹是皇帝子弟,很自然地为大辽的命运着急。

辽若亡了,耶律家族不是皇族了,他也就什么也不是了。

他被燕王承诺的君王位直接心动了。

皇室子弟,谁不想当皇帝,做掌控一切人生死的九五之尊呢。以前不想是没可能,没那个机会,敢想会招祸,找死。

另外,他也被信中燕王流露的真挚情谊和为大辽愿意牺牲一切的胸怀也感动了。他愿意听从召唤.......

但,辽国到了这地步,就不是他本人在感情上倾向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决定的时候了。他的背后牵扯到其他太多人的巨大的及至切身的利益。到底能怎么干,这最终取决于大家协商后的意见。

这时候,他的一个汉人幕僚得知后立即劝说道:“大王,你切莫感情冲动任事。西域大军万不可调去救那边。否则,大军会顶在前线死拼金军消耗掉。大王失去了心腹部队,也就没了立身的根本,无论金国怎样,大王先得丧命。”

政治哪讲什么感情、友谊。君王至尊之位岂是可谦让的?你几时听说过有人好好当着君王却甘愿让出来的.......

这种政治人物最基本的大道理,耶律虹不是不明白。

只是他对幕僚的话仍然很不以为然。

他有他的判断和道理。

女真才多少人,再能打又怎样?

那边打不过是那边懦弱怕死了不行。小小女真岂能抗得住西域数十万百战雄兵的对手。女真是魔鬼野兽军。西域大军同样是可怕的军队,不比女真差。更重要的是,兵力比女真族全部男丁怕是都要多。消灭女真主力有什么难的?只怕西域大军一推过去,一战几十天甚至十几天就能扫干净金国.......

铲除了金国,救国大功在手,大辽军民皆感激拥戴,撑腰的雄兵又在,谁敢不服?皇帝宝座必定是我的。耶律淳想不让都不行。至于那一边去的混蛋皇帝耶律延禧,他还敢吱声?敢稍不老实识趣地赶紧退位让贤,就让他早死早解脱......

幕僚显然看透了耶律虹的心思,稍一听就更明白了,却摇头道:“恕小可直言。这事,大王是想差了.......”

女真之勇,世无匹敌。他们把世代承受的苦难如今一朝全部化为了战斗力,也是大气运加身者,怕是老天都在帮着它。将星云集,只统帅之才就上十的数。能征惯战大将更是多不胜数且层出不穷。否则也没可能最开始只凭那么二三千人就能全歼大辽数万正规军,打出了信心决心并加强了力量,随后居然又创造了三两万人打败辽皇亲统的六十万大军的战迹。这完全是奇迹,自古至今闻所未闻。

这样的强者如今气候已成,气运正盛,岂是容易消灭的?

西域军虽强勇,虽众,但也不会是女真的对手。

只将领之才就不行。

这边的将领就没有真正的统帅之才,又有几个真不怕死的大将?

东边的将军烂了,没几个能打敢打的。天高皇帝远没人管束的西域这的就没烂?只会在放纵下更烂。

耶律虹这个大王本身也不是什么军事大才,否则在历史上也不会被耶律大石轻易取代了兵权。他缺的不止是令人信服的卓越军事才能,政治才能或者说是政治手腕也不行,至少远不是耶律大石的对手。

耶律大石在辽国灭亡之际,从燕山府仓促出走,只带着几千骑兵跨越了凶险的大草原和戈壁,千辛万苦来到西域建立了西辽政权,靠的自然不可能是匆匆疲惫而来的区区手下几千人马,他又不是神,正是得到了西域诸部军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做到。与耶律大石的伟岸光辉相比,也能反衬和证明了西域当时的那些契丹统治者真是没什么人才。否则,天时、地利、人和全在手,更是直接掌握着绝对优势的大军,哪有耶律大石这样的仓促外来者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