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90节妙计还真不是没可能实现

攻约梁山 第90节妙计还真不是没可能实现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谭稹不屑,也是因为之前,老皇帝赵佶也曾经动过借辽国的手连根铲除赵公廉家族势力的念头,并且还确实下过旨意,曾经想不惜葬送包括沧州沧北在内的广大河北东路领土也要借刀杀人终结露出桀骜不驯与对朝廷有怨愤之言的赵公廉。只是当时顾忌辽军杀入后占据沧北沧州,沧赵家族固然会粉身碎骨彻底消亡,但宋军挡不住辽军趁势南侵,会危及整个大宋江山,在众臣的劝说下才不得不放弃了计划。耿南仲自负的另辟蹊径高人一等妙计,其实是在炒老皇帝的剩饭而已。

但,等再细细琢磨后,他也霍然觉得,这......未必不可能实现啊?

想想赵公廉的为人,

再想想辽国,

辽蛮子也遭受了海盗祸害,其实比宋国更悲惨,如今的处境更凶险艰难......毕竟,游牧民族主要依赖牲畜放牧为生,而牲畜却被海盗掠夺到即便契丹人敢不顾一切政治后果地通过疯狂抢掠屠杀杂胡部落得到及时补充,以缓解眼前的灾难,但是牲畜也不会得到很多.......

杂胡,作为被统治的贱族,本就没有好的牧场生存繁衍,好的牧场都是契丹人的,又被辽国长期有意大力限制发展壮大而不断遭受残酷苛税剥削甚至直接的武力暴力屠杀抢掠削弱,还有草原经常发生的雪灾旱灾蝗灾等不可抗的可怕天灾折腾,部落人口少,能拥有的牲畜财产更少,绝大多数本已经是草原最贫穷的族群了,辽国纵然敢灭绝人性地大抢又能抢到什么丰硕成果?

何况辽国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以免逼得所有杂胡急眼而拼命索性都投靠金国反了辽国.......尽管投靠金国也没好下场,因为女真被海盗与辽国共同祸害,牲畜损失惨重,农业也被破坏得极惨,也陷入了困窘悲惨中,需要大力掠夺别人来缓解困境.........

而宋国却是农业大国,即便牛羊鸡鸭.......肉食牲畜被海盗洗劫得更干净,等于彻底空了,而且没那胆量和习惯也怕是没能力抢掠别处,也就无处可补充,这项算是绝了,但仍不愁吃的.......以前几千年,百姓不就是食无肉这么熬过来的?

只是这十几年来,宋国受沧赵的巨大影响与大力推动牧草种植与牲畜圈养饲养技术,宋国才迅速兴盛了畜牧业,连百姓都可以习惯了经常吃肉喝奶,而现在又突然没了这好处,一时确实难以习惯,但也不耽误生存壮大,何况还有沧赵带来的另一项好处——天南地北繁荣的淡水水产养殖与无数异域来的在宋国培育出的高产新作物丰足食物,没了牛羊......宋人的生存处境也比从前好了不知多少倍,至少有河鲜吃肉,至少至少不愁吃不饱肚子,不至于象从前那样限于粮食产量而只能干瞪眼挨饿......

辽国金国.......间接也同样受到沧赵的惠利,同样兴旺起农牧渔,日子也好过多了,但靠卖国奸商奸臣倒腾出去的各项农牧渔新技术,怎比得有发明者沧赵家族就是本国人的宋国这种便利优势?

何况游牧蛮子野蛮落后笨拙没文化,是玩肌肉弯刀的,本就不是技术流的种族,玩不流技术,窃取了汉人的好技术去,搞来搞去也只能是半掉子水平,没法和文化昌盛百姓素质高的宋国比,环境又恶劣远比不上宋国......唯一玩得比宋国好的畜牲业,成果却被海盗直接或间接一举抢走了个差不多。威武游牧大国,辽,虽小却更猛的,金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怕是也只能被迫转向注重农渔猎生产才能保障吃饭生存,对宋国的天然强大优势大大削弱,还有,两国同样都得糟糕地时时仰海盗鼻息生存,难免也得向海盗上贡忍受剥削,至少得以牛羊金银矿产等海盗愿意要的东西换取食盐布匹茶叶等物资,用本就缺乏的最重要财富和海盗做交易,只能盼着海盗多点人性别玩垄断贸易太狠,如此,辽金二国以后只会更弱更穷困凶恶.......

但,辽国虚弱不堪了,再和沧北军一血拼,加上北方穷疯了又报复心空前强烈的女真威胁着,那,即便辽国消灭了沧北军,铲除了最忌惮的老对手沧赵家族,一时占据了沧州那一片领土,也至少不可能有实力就势南下危及整个宋王朝......

嗯,这样,当初老皇帝和群臣不得不放弃借刀杀沧赵计划的忌惮就没有了。

也意味着耿南仲的借刀杀人计策眼下有了实现的最理想现实基础。

看来,耿南仲这儒腐老书生治国干实事草包一个,但玩心眼耍阴谋却确实不容小覰,脑子够好使的,眼光够毒辣的,心肠够歹毒阴狠......

谭稹当时想通了后,这事,自然得赶紧报知老皇帝。

赵佶听后也觉得未必不可能,当时没说什么,没阻止耿南仲搞下去,但本心却主要的又是另一副心态:不太看好。

不是他极了解耿南仲的本事而瞧不起这位新右相,而是他不认为耿南仲会是赵公廉的对手。

连老辣之极的两朝老贼蔡京都从不敢放言能对付得了赵公廉,连他这个聪慧无匹又拥有一切资源优势及便利的皇帝都自认真没好手段控制发了驴脾气的赵公廉,耿南仲这样的毫无实政经验的空降兵光杆宰相又凭什么能轻松收拾了赵公廉?

最重要是,在刚刚遭受了海盗玩出的江山及性命危机后,赵佶吓坏了,至今惊恐难去,常常在梦里会惊呼吓醒了......他现在的心中极度害怕国家又出了什么意外的措手不及的恶事,打心眼里不愿意朝廷内外再多生事非。

他希望的是眼下一切求稳。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喜事,没事就是最好。

搞赵公廉,利再大,成功的几率再高,目前也最好不要搞。

要搞也得是以后。

等江山安宁了,政权稳固了,国家恢复了些财力物力兵力.......方方面面的实力,有了应变的保障再搞不迟。

赵佶的这种政治态度无疑是朝廷最大可能平稳难过最危险的眼前阶段难关的最正确国策。

他虽然是个荒唐皇帝,但人足够聪明,又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最起码的政治眼光经验素质是有的。根本不用多了解眼下的国情到底有多难多险恶,也不用费脑子多想多分析,只本能一样,下意识也知道眼下的朝廷最好是少生事内斗......

可惜,内斗这种传统习惯不是他能够控制好的,更不可能改变。

早已被国家惯坏了的官僚们,尤其是高傲的士大夫们最热衷的就是内斗,最擅长的也是内斗,并且越是国家发生剧变的时候,机会越是多,越是国家困难的时候,财富能保障挥霍享乐的人越少,官僚们也就越是热衷于争权夺利,越发凶猛胆大地内斗,不择手段甚至无所顾忌......这是环境改变与促使下引发的风潮,根本不是皇帝一人想限制不准就能做到的。

任何皇帝到了这种时候也做不到。

所以,无奈的赵佶就只能退位窝在宫中努力安心修修道,干干他最喜欢的读读书做做画,权当不知道这些根本无法避免的烦心纷纷扰扰........他本就不是个有勇气担当灾难的皇帝,国家顺风顺水,繁荣兴盛时还好,一到了此刻必然选择缩起头悠闲不作为,力争在最凶险困难的时期仍尽可能地享受至尊的好处,能多享受一点是一点.......

但驼鸟心态也不是真就可以两眼一闭当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可不顾的任性荒唐下去的。

赵佶能那么荒唐,但没那么傻,也那个胆子。极度怕死怕成亡国之君的虚荣心畏惧心,以及继续当至尊的享乐心当着至尊便利超脱世俗困难安然修道成仙的虔诚心......也让他不会放任国家的一切真不顾。

他仍会紧密关注着朝廷权力变化,关注有可能会危及到他的一切大事。

赵公廉,居然暗中早已控制了沧北?

这事透露着太多可怕意味........

赵佶当时得知这消息后惊得当场失态,清静无为的修仙高人姿态当时是荡然无存,只有满脸的惊惧恐慌,两只手都在发抖不停.......但不知为什么,慢慢的他又平静镇定下来,似乎是胸有成竹有了把握对付沧北军造反,或也许是相信赵公廉不至于真造反,是又一次对朝廷发脾气而已,只是这次不再是以软的憋屈的那种弃官回家方式,而是换作了以暴烈方式示武强硬.......但无论怎么说也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能臣了.......

以赵佶对赵公廉的了解,这小子骨子里有股子宁折不弯的劲,但又不乏审时度势的灵活,很懂得如何为官保身之道,能屈能伸........也正是这种复杂而矛盾鲜明的特质才让人感觉耿南仲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不慎真逼反了.......此时玩火,若是玩大了玩失控了可怎么得了?

赵佶很担心赵公廉憋屈无奈激愤之下真索性反了。

自古成王败冠。赵公廉若是取代了江山,那历史名声也不是逆贼奸臣了。宋国君臣反成了历史丑角笑柄......

但,赵佶到底没阻止什么耿南仲的计划,却也是感觉赵公廉这个人还是有极单纯幼稚却可爱的讲感情的一面,必要时由他出面以君臣相知相得之谊安抚,相信还是能糊弄安抚住赵公廉的......

他至今仍然坚信陶大仙,嗯,也就是无量道长在离宫前秘密和他透露的那些所谓天机,相信赵公廉是转世轮回第十世的已经完成了九世的完美大善人,也就相信这一世的赵公廉不会丢弃坚守了九世的大善执念,不会不顾及会违反天道法则损害此世修行的大罪恶:当叛臣,引发滔天的,神灵也会不忍心而动怒的血腥兵灾。

赵佶相信赵公廉和田虎王庆那些专门降世当反贼破坏他此生修行了道的妖魔本质不一样,不是他此生的对手,而是他这个转世投胎享受一次人间至尊威福的上仙所统治的国度中为完成十世修行考验而当臣子的那个凡人“民”。

抢夺江山当皇帝,天意之下,赵公廉没那个气运与资格,根本无法与他这个道门原本的上仙可比。

当然,也不可不防。

赵公廉这个十世修行的大善人不能取代他赵佶当皇帝,却可能毁灭他的江山他此世的修行。

因为陶大仙明确说过:赵公廉是助力还是祸害阻碍,这主要取决于他这个上仙转世的皇帝如何对待赵公廉.....

在赵佶的皇帝心态与视角,这话就自动理解为关键在于他这皇帝如何有效利用和操控赵公廉.......

耿南仲玩火,此次无疑是在拉着国家在搞一场豪赌。

有成功的很大可能,但也可能失败而引发国家倾覆的大祸.........

为此,赵佶在也想最后利用一把,早早铲除赵公廉这个特殊的存在者的功利心态下,很不赞同现在就搞事,但也没阻止。他准备好了万一。

危急时,大不了,一切都归在耿南仲私自胡搞上,把耿南仲推出去当替罪羊以平息事端。

这很容易办到。

毕竟耿南仲的计划只是舆论上动动嘴的事,不需要动用朝廷的力量,也就是可以合理推托为与朝廷无关。

而牺牲耿南仲,一个腐儒老书生而已,也.....没什么可惜的。

赵桓没了耿南仲辅佐,还有不少昔日太子属官心腹,大不了再由赵桓提拔一个接任右相当助力就是了。

谭稹不是很清楚赵佶心里到底琢磨的什么,但也就知道了,老皇帝内心是既不支持也不在乎耿南仲的。

此时耿南仲欺负他是个阉人,激起他的怒火杀心,老皇帝的心态就成了他教训耿南仲的依据。

怒火中烧下,他才不管耿南仲到底能不能收拾得了赵公廉,不关心计划能否成功,只想狠狠让耿南仲老家伙晓得他不弱于朝臣的才智见识与太监的厉害......

谭稹直瞪着满脸倨傲的耿南仲,阴测测道:“可咱家好奇的是,赵二若拒捕,誓死抵抗,耿大人还能命令人当场格杀了他?”

“杀了赵二,哦,还不知道来的到底是不是那个小霸王呢,就算是吧,那赵公廉指定是反了,不知耿大人有何良策平叛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