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75节不习惯,3

攻约梁山 第75节不习惯,3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赵岳他们能看到车厢内的人惊愕看到,那么巨大沉重,平日里自己起床都费劲得有人帮忙的福王,突然如神力附体般居然能在脑袋晕乎乎仰躺着的情况下转瞬相当敏捷地起身坐了起来,随即却又是一声更大的怪叫,(断裂的尾椎,躺着痛,一坐更痛)接着居然能以更快的速度只凭自己的能力就由坐变成了弯腰站,却又一声怪叫,这次是挫伤的老腰让福王爽得受不了了,随着怪叫,福王又猛扑出车厢,这一扑不由自主就展腰真挺挺砸向车辕,他本能地伸双臂想撑住身躯别让脸和坚硬的车辕亲密接触,可惜没撑得住。

他那胳膊虽比太多人的大腿还粗大,却全是脂肪肥肉,整天被人小心翼翼周到伺候着,养尊处优的,只动嘴,不动手更不动腿,吃饭喝茶这种事都常常要美婢侍女喂他以省力,当然也是享受,在床上应该展现男性雄风时实际都是女人反干他,若不是上厕所方便这种事只能自己完成,他也会吩咐奴才什么的代他干了......如此大胖子,极度缺乏运动,可想而知,他的力量弱小到也就能拿筷子吃饭拿杯子喝茶或写个字耍耍扇子,哪能撑得住他那山一样的身躯,而且是猛扑下的力量。

嘭,

福王的大肚子先拍到车辕上,然后才是整个身躯全砸在车板上,在两只胳膊咔嚓断裂的一软中,福王的大脸蛋子抢地结结实实拍在车的坚硬木头上。他一向自豪为标致福大的坚挺大鼻子平了,上门牙磕掉了数颗,下门牙也松动了一片......

尊贵的大胖子肉山一样的身躯随着痛苦闷哼声,象一砣跌在地上的肥肉团一样在车辕上颤动起伏不已,伟为壮观。

赵岳也万万没料到自己的随手一击威慑居然能引发如此神奇的系列后果。

当然,他久闻这位福王的可恶该死,此时也不会因为福王够惨了或害怕事大了而胆怯心软什么的。

在各类观众或惊骇或神情古怪忍俊不禁关注中,在马车后侧战战兢兢的王府刁奴惊恐注视下,赵岳和雕龙绣虎一齐策马上前,去了福王趴着还在做肉山颤动景观的车辕那。

期间,受伤倒在车侧却还没死的刁奴打手们无力逃开,在车左右驻马横戟虎视眈眈的宿义宿良兄弟二人威慑下,又没有同伙这时候肯拉他们一把,就只能或躺或歪趴着惨叫呻吟,乱七八糟挡在车辕边,赵岳三骑如不见,三匹战马碗大的铁蹄无情踏了过去,踩得刁奴们越发惊恐绝望拼尽体内最后的全部力气嚎叫哀求,但赵岳三人如若不闻,无动于衷.......

在边关地区,无论是对阵西夏侵略的西北人,还是对阵辽国侵略的河北人,都见多了游牧蛮子仗着骑兵优势以战马奔腾撞飞并肆意践踏或宋步军或宋百姓步行人群的那种惨烈恐怖情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简直称得上是习以为常了,麻木了,心理承受能力就渐渐大了,看到蛮子张狂得意地在宋国境内纵情纵马践踏,就不是畏惧,而是愤恨并设法反抗。

而在这,随着沧赵家族逐步发力强力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十几年,宋国越发富裕,京城人,包括没有战乱的其它地区富裕安宁的内地人都沉浸在虚妄的国大民娇中,不知自己的国家是富而不强反而日益更弱,不知军队整体不堪一击,也正因为太富裕而格外更危险了,尤其是京城人,享受了天子脚下的太多便利与福利,沉浸在醉生梦死的红粉温柔乡里,得意洋洋,浑不知天机早变了,宋王朝很快要灭亡了......京城平安富贵太久了,虽不久前刚刚经历过海盗敲诈惨变,但也没遭受战争荼毒,这的人哪见识过马踏人体这种触目惊心的“壮观”事,不说那些闲得没事在津津有味看热闹的命好富贵却更懦弱的怕死者,就算是那些把杀人都不当个事的恶棍地痞凶徒猛一看到三匹战马无情踏过王府家奴的情景,也吓得失色战栗。

堂堂大老爷们的各种惊骇失声;女人那能刺破天空的惊恐尖叫;站在街边远远围观的各色人掩面惊恐奔逃退缩到家里,四肢战战,擦着惊出来的一脸虚汗......这种种现象都在进一步清晰演示着大宋京城是何等虚荣浮躁懦弱不堪,若是北方蛮子卷着暴动的野兽群般气势纵马挥刀铺天盖地杀来,东京城会表现出怎样的恐慌与可笑可悲荒唐乱相,可想而知。

盯梢赵岳而紧密窥视这的各类探子猛看到马踏一幕,其表现也比寻常京城人强不了多少,不少的人惊得倒仰吸气,眼睛瞪得溜圆......但还是有一些胆子够大能抗事的,这些人要么是皇宫秘谍司的人,要么是军人,在执行皇帝交待的任务时在边关地区见识过蛮子入侵时的马踏事,或至少在国内的战场打过恶仗,见识过骑兵冲杀的惨烈与可怕。

正是这些还有些胆子的探子在惊骇后,随即把目光骇然转到了赵岳三骑身上,尤其盯紧了马上挂剑判断推测是赵岳的人身上。

在京城公然马踏王府家丁,根本无视福王的尊贵皇族身份,等于公然直接挑战皇室的威严皇帝的至尊统治地位,这种举动意味着什么?

莫非,沧赵家族真的已经有了决意造反的准备?

这可太可怕了。

这可和那些大人物们对赵公廉近期举动的判断不符啊。

可是,既然沧赵家族要反,又为什么派家中当眼珠子一样宝贝着的子孙赵老二冒险来京呢?

难道这五骑中根本没有真正的赵岳在,只是沧赵家族派了些死士打着赵岳的旗号来京城查看具体情况并试探朝廷?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恰恰相反,从这五骑入京以来堪称肆无忌惮行凶杀人无视国法纲纪上看,绝对有可能。

毕竟,赵岳突然来京的消息也只是这五骑在入城时自己宣称的,由城门军紧急上报的,而城门军并没有亲眼看到五骑的真容,直到了此时,所有京城人也仍然没见到五骑的真面目。

当然,就算是城门军当时看到了,或是京城人看到了五骑真面目,也不认识到底有没有赵岳本人亲来冒险。

直到此时,京城上下关注赵岳进京的人才猛地悲哀地发现一件事:不知赵岳到底长什么样。

上至太上皇赵佶下到大小官吏,大家都早听闻过赵岳是如何纨绔如何仗着家势到处凶强霸道的,早知道沧赵家不顾名声脸面地一味惯着护着这位象征预示并似乎曾验证了就是沧赵家族子孙繁荣的吉祥宝宝的败家子,(这其中也有赵佶宠信赵公廉时有意无意间接对赵老二纵容的结果,就象当初赵佶宠信高俅也间接恩护及恶霸高衙内一样)。

大家也都知道沧赵老二曾是大宋风头最盛,最凶名赫赫远扬到国外的,整个东方最有名的超级豪门恶霸衙内。

传闻,赵妈因担心幼子象二子一样夭折,就把幼子作平头小沙弥相,意在托附佛祖保佑赵岳平安长大。以至于赵岳长大了也不留长发,喜爱出门就戴昂贵价比黄金的蜀锦彩绣遮掩小平头,却曾经引起整个大宋的年轻人甚至包括无数迷恋风雅爱出风头的风骚中年人争相效仿,引领时尚多年,风潮能到波及到辽西夏......以至于赵岳近些年销声匿迹了,没人知道他到底在哪里在干什么,久未在世人面前露面了,这种风尚也仍然没有消退,以彩绣裹头代替帽子出行的仍大有人在,由此可见赵岳对宋人的影响力。这种风头是任何名门豪门公子衙内也远远比不上的,包括尊贵的皇子王子。

大家也都听闻过赵岳或真或假许多事迹,听闻过无数种对赵岳本人形象作派描述的传说。

有的人说沧赵老二深受家中长辈喜爱是因为:他相貌好看无匹。文成侯长得已经是玉树临风出类拔萃了,又极具才华,会做人做事,所以曾深得皇帝赵佶的喜爱。但赵老二比赵公廉长得更胜不止一筹,而且仁慈侠义,深具沧赵家族的优良传统与作风。那些骂赵老二如何如何纨绔败类如何败坏家族名声的,全是没影的胡说八道,是嫉妒,是别有用心。

但更多的人或更多的地区流传的则恰恰相反。赵岳的形象就变成了肆无忌惮到处作恶欺负人的恶魔。

说沧赵老二和大名鼎鼎的文成侯完全是两种人。

文成侯有多少优点,其弟弟赵老二就有多少缺点。

文成侯有多仁慈博爱伟大可敬,赵老二就有多凶恶狭隘可恶.......

民间盛传最响最久的赵老二形象是:别看年纪小,却身高过丈,头如芭斗,眼赛铜铃,腰大十围,汗毛都比人的头发粗,力大无穷,武力绝伦加粗野无文凶恶任性无比,如魔鬼现世......

这明显是演义夸张了。

包括赞美赵岳长得如佛前仙童一样好的说法也是善意地夸张。

这都属于民间艳俗小说的说法,是世人喜欢说喜欢听的一种恶趣味谣传。明白人都会不屑地一笑。

说赵岳长得丑恶无比,这点却是有理智的人不信的。

赵老二和赵公廉是同父一母所生的亲兄弟。赵公廉长得那么出色,赵老二的长相再怎么差,也不至于成了大白天出现也能吓死个人的魔鬼相。还腰大十围?那还是人吗?

赵老二还有个姐姐赵明月,据说也是美貌过人的罕见大美女。这就证明了赵爹赵妈夫妇相貌也差不了。

宋时人不懂遗传学说,却也知道好爹好妈生的孩子相貌再丑恶也差不到哪去。除非真是恶鬼借腹投胎。

重要的是,如果赵老二真是长得那么苛孱,如此面目可憎的怪物又岂能得家族长辈的疼爱。长辈们都是名声极好的正经老人又不是变态或眼瞎了。而且赵岳的老家沧州人对赵老二的评价虽有好有坏,但却没人把赵岳的长相描述成魔鬼形。

当然,赵岳到底是怎样的人,作为一个无爵无职的纨绔衙内草民,无足轻重,在大人物眼里是不屑一顾的。

赵公廉才是沧赵的支柱关键人物。

赵公廉的威势和能量才值得大人物们关注。

赵老二?

再能折腾,再出名,又能折腾出什么花来?依仗赵公廉得富贵而行事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蝼蚁罢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权贵都漠视甚至无视赵岳的存在。

作为风头最劲最富豪强势的新生政治家族唯二的嫡系子弟之一,赵岳再差再无关紧要,也是有值得留意一下的。

说不定就能从赵老二这拿捏住点什么致命把柄,从而在必要时一举能整翻整个沧赵家族捞取早就想得的巨利呢?

象赵老二这样的纨绔衙内正是官僚贵人最喜欢的人,因为可以为他们提供政治斗争中可利用的漏洞。

赵公廉能精明到无懈可击。那么差劲的赵老二就成了对付沧赵家族的关键。

此时让宋朝廷大大小小的人物此时悲哀的是:无论是出于不屑而漠视,还是出于阴险目的给予了不同程度的留意甚至派人专门跟踪调查过,却全都说不清沧赵家这个名声赫赫到比文成侯可能更广为人知的老二具体到底长什么样。

天下传闻的赵岳的各类好的坏的事迹和形象海了去了,但真当面能准确认出赵岳本人的,竟然找不到一个,似乎就没有。就连据说是沧赵家族早早建立并划给赵岳立足生存的产业,赵岳因此常年生活的水泊梁山,周围的官府或百姓居然也说不清赵老二到底长什么样。

这种怪事的产生是出于三个主要因素。

赵岳年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形象在迅速改变,即使是相貌轮廓已定没大变化,但随着长大也怎么也会有变化的。只有爹妈兄姐等太了解赵岳的亲人以及长年接触亲近赵岳的人才能不论多久相见不论赵岳怎么长也能认出来。

其二是,大宋人口流失惨重,不相干的外人,就算曾经有幸亲眼看到过赵岳的真面目,也往往去了海外了,有剩下的目睹者也因为时过境迁,忘了不相干的赵岳长什么样。赵岳又在长大,相貌变化了,曾见过的再见也未必能认得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