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62节长街,15

攻约梁山 第62节长街,15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一方寻衅生事是传统的敲诈勒索谋利手段和习气,一方是上京专门闹事打脸的,冲突是必然。

城门军匪试探着进攻捉拿赵岳,宿氏兄弟巴不得他们主动上来送死,两只戟斩开逼来的长枪,发狠就要趁势宰几个掂量掂量京军的斤两。

但,这帮城门军却是个个不傻,或是擅能趋利避害的老军小油子,或是惯于在为非作歹中观风进退的地痞恶棍,一看对手长戟削枪如切豆腐,锋利得吓人,稍沾上一点就得非死即伤,而且武力强悍,一戟扫过来,居然数个体格粗壮有力的弟兄震翻出去跌得狼狈,又显然不怕在京城杀人闯祸,巴不得他们围攻找死好顺手杀了,都不用指挥就统一的哗退远了.......

你们敢挑起事端行凶,但,是打是停就不是你们能说了算了。

宿良宿义齐齐冷笑一声,催马就反逼了上去,不趁势杀得这帮烂军屁滚尿流不敢不敢了,大爷我就不算英雄.......

城门洞里墙侧,有个军官正藏匿身形密切窥视着城外的局势。

他正是今日当值此门的主官都头。

领导自然是不用干活的,不会顶风受寒站桩守城门遭罪,那是手下要干的事要遭的罪。此前,他和其他当值的都头等主官一样正躲在城门不远的那座屋内暖和无聊地歇着,骤然得报赵老二来京了的惊人消息,意外之下却顿时喜出望外......

别人无法从几乎一模一样的皮装蒙面五骑中区分认定到底哪个是赵老二,或赵老二到底是不是真敢来京了,这都头却一眼望去就差不多认准了。赵老二九成是真来了,不是大家想当然的五骑中间的那人,而正是前侧那挥鞭子打人的。

他不是新编入军并提拔起来当军官的黑帮老大什么的,本就是禁军,而且是个当兵有年头了的京军中比较典型的老军痞,以往惯能仗着这身军皮作恶刁难祸害百姓沾沾女人便宜或搞点油水花差花差。

当年,赵岳护母进京看望赵公廉顺便南下游玩,这都头正是把守城门刁难阻挡沧赵车队进京妄图敲诈好处的当值禁军之一。只是,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小兵蛋子,因紧捧领导臭脚,是领导的得力跟班,在队中混得比较自在,但也因跟得领导行事太紧,当时很积极狗腿地跟着领导上去借搜查为名玩合法敲诈,结果荣幸地成了尝到赵岳鞭子滋味的先驱。

那鞭子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事过多年,却至今在他的背上肩上还留着当时挨打留下的无法消除的鞭痕,每当脱了衣服,那扭曲如狰狞缠绕的毒蛇群一样的粗大复杂疤痕都会吓人一大跳,当时被抽得太狠了,鞭鞭抽得军服撕裂皮开肉绽,条条深可见骨,那钻心的剧痛滋味让他至今想起来都会情不自禁皱紧眉头嘶出声来,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倒霉当时.......

这些年过去了,他已经不记得赵岳长什么样了,但这条鞭子,他总记得清清楚楚,怎么也忘不掉.......长近一丈(宋丈约2米4),短也短不了多少,棕黑色的某种坚韧兽皮编制,既粗又长,里面也不知夹着什么东西,鞭稍一段还带着刺钩,整条鞭子比寻常皮鞭重不少,而且极有弹性,非常便于灵活挥舞随意反击,而抽在人身上就可怕了。

他也记得当时还是小小少年的赵老二,与另一个岁数相当的少年,在当众鞭打教训他们城门禁军时是何等胆大嚣张......

两个小小少年在马上肆意挥鞭行凶的身姿形象深深烙在他的心头,每每想起来就让他愤恨非常,又莫名畏惧。

当时,他的领导及和他一帮挨了痛抽的禁军们,伤养了好久才慢慢好了起来,这其间的伤痛折磨与耻辱痛到了灵魂。

但赵公廉是赵佶似乎当最喜欢的子侄晚辈一样宠信培养和维护的第一宠臣,人称皇帝身边的小相爷,一举一动几乎能代表皇帝的意志心思,事实上什么都能管到,隐形权力比当时真正的宰相枢密使这等最顶级的军政实权大佬还大,后来朝中官员皆畏,有瘟相之称的大太监梁师成当时仅仅是对赵公廉俯首帖耳的小小跟班,区区把守城门的卑贱军卒岂能奈何得了如此背景的赵老二。

自己不能报仇雪恨,只能打掉牙齿肚里咽,怪自己有眼无珠倒霉,暗恨在心里,也怕在心里,怕赵公廉找罪过惩罚他们为家人出气也趁机展示权威,好在赵公廉果然宰相肚量大度非凡,没和他们这种小人物计较,否则就他们这样的卑贱也不乏无数罪恶行径的底层京军军痞怕是早死得如今骨头都烂了,赵公廉不屑动手,想讨好赵公廉的军中将领也有大把的人会积极主动寻罪过行军法弄死他们为沧赵出气.......

但,他们这种自觉看透了世事黑了心肝的军痞没遭到赵公廉迁怒,侥幸逃脱死劫,庆幸后却并不知感恩,反而越发有胆子仇恨赵老二,盼着沧赵家族赶紧倒大霉,随即就真的惊喜得知赵老二和宰相家的公子爷起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哈哈,沧赵小儿,你还以为你大哥真是宰相啊,和真宰相硬碰硬,不死不休,你家算个屁,你就等死吧,看你还怎么嚣张......

但是,事实又重重抽了他们一耳光。

赵公廉没倒,皇帝的宠信未减半分,嚣张赵老二屁事没有,毛都没掉一根,很快又悠哉悠哉离京游玩江南去了。而堂堂宰相级大佬却只能强吞奇耻大辱,后来更遭了贬官灭门大祸......

这位当时还是最卑贱小兵的都头傻眼了.......却由此得到一个最深刻的警醒与启迪:上层大人物的事不是底层小人物能看得懂的,更不是小人物能插手掺和的。想生存得稳当顺利,还得有脑子。过去那种抱军官大腿耍军痞蛮横无赖只是上不得台面的伎俩,以此为非作歹祸害卑贱百姓弄点便宜,好使,想凭这个掺和大事就纯是令人不耻也不屑一顾的大笑话。

若是他们这帮挨打的禁军被大人物看上了利用来当斗倒赵公廉的棋子,那不是小人物的荣幸和能发挥作用的,只会卷入大佬之间的争斗风暴,死都不知怎么死的。传说的小人物也有威力,小人物借势也能搞颠大人物,纯是找死的妄念。

从此,这家伙开窍了,行事深沉稳当了起来,不再是过去那种不带脑子的凡事都紧跟领导步伐胡打猛撞表现狗腿忠心......几年过来,仍是没出息,但却安稳没灾。

其间,也惊愕看到一位又一位宰相或朝中重量级智慧大员在一个又一个意图斗倒沧赵冢族的阴谋毒计事件中总被意外翻盘......本应自古以来就无解的,沧赵必难逃灭门大罪的妙计居然会被意外瓦解,倒霉的总是敢伸手的自负宰相大员。

沧赵家族“宰相克星“”专灭智慧大佬小能手”的称号不知不觉就在京城流传起来,并被京城人如神信奉。

对这位都头来说则又是一记当头棒喝警醒,行事越发肯动脑子而显得沉稳可靠。

他的好事也终于熬出来了,

今年国难,京畿八十万禁军战死的战死,叛逃的叛逃,折腾得只剩下十几万.......朝廷强编京畿凶徒为兵,他这种被视为忠心朝廷的可靠又是老军伍的人顿时成了香饽饽,成了必然的军中骨干纷纷被提拔重用。他因为行事沉稳有脑子,在军中将领眼里表现好,被视为可收作可用的军官亲信,由一个原本永远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的京军寻常兵卒,越过伙长十人将,百人将,这种小兵头,一下子成了管二百人的都头,这是踏入正经军官的门槛了,有资格展望一下军旅未来了。

喜从天降,志得意满,当官真特娘的美呀,他这种素质低的人难免飘飘然,控制情绪也不禁得意忘形,但再如此幸福得意,他也没忘记当年在城门口纵马挥鞭肆意暴打他们的那两小小少年的身影,更没忘记电锯般抽在身上那个痛的鞭子.....

今日再看到当年相似的一幕,一瞅见那条反复在恶梦里出现的太熟悉的鞭子,当年的情景与痛楚记忆一下子就全涌上来了,仿佛清晰再现。

这都头打了个哆嗦,但心中的仇恨与报复之念也随之疯狂涌上了心头。

如今已经不是当年了。

他虽然仍然卑微不算什么人物,但怎么也是个有正经级别的军官,而且有头脑,能算计,懂得在大事中怎么做能既得功又能安全于事外。而赵公廉却早已不再是皇帝的宠臣,在朝中只有政敌仇敌,怕是没有一个朋友,在京中没任何势力......

这才是小人物算计搞翻大人物的机遇吧?

可以伸手掺和一下了。

当然也不可掺和深入。

不能直接当敌对沧赵的先锋马前卒,得借大人物之手。

毕竟赵公廉没了皇帝宠信支持,但自身却有了实力,更强大更稳妥,更不好招惹,仍然不是小人物有资格挑衅的,否则怎么都会是两政治大山冲撞中夹死的那只小小蝼蚁。随便被牺牲掉了。没人留意,也没人在乎。死得冤枉,更死得没脑子,只会被京城人当又一个笑料闲聊耻笑......

所以,都头喜出望外出来了,却没冒失亮相上台,只藏匿在城门洞后窥视,确认来的是不是赵二,也让手下弟兄先自行作主刁难攻击一下,他能在背后安全地多少出口隐藏了太久的恶气,得些快慰自得,顺便观察一下赵二一行的实力或在这个敏感时期突然来京的意图什么的......他可是自负是如今京军中最有脑子的都头。

值此宿氏兄弟大发凶威,轻易吓退围上来的近百十号京军,展示了强大武力,而且杀机四射,显然比当年赵老二来京时更胆大敢干,无疑是想挥戟直接要人命,根本不惧在京师闯祸犯大罪......这都头一瞅,手下弟兄怕是拿不住赵二,只会白送死,就赶紧跑出来了,边跑边大呼:“住手。都住手。休得无礼。”

住手是喝止的冲突双方。后一句自然是对手下说的。

随即,他又一脸谦卑笑容对正拿鞭子若无其事玩的赵岳点头哈腰道:“误会。都是误会。不要误会。”

这话说得有意思。

赵岳更诧异自己一行都蒙面且装扮无主从差别,这个家伙却似乎一眼认定他正是赵老二。

但,也没说什么。

问不问清楚这家伙是怎么如此确认自己的,无关紧要。

宿氏兄弟正要痛快狠宰几个京军烂兵呢,至此也只得住手。官兵都跑远了,总不能不依不饶追杀上去........这次来是闹事打脸警告朝廷,不是来闹事表明立即造反的.......这个分寸必须掌握好了。

但憋得这口气得稍出一出,恶霸威风必须耍足了,把入京的开场必须开好了。

宿良回马,怒骂:“谁给你们的狗胆,敢当众辱骂围攻手握重兵的堂堂镇边顶级国侯的家人?嗯?”

戟指那都头,把那家伙吓了一大跳,都头生怕倒霉成了当年那样的稀里糊涂倒霉鬼,而且是冤死鬼,赶紧退远些免得被顺手一戟挑了白死,行为猥琐而狼狈不堪,但仍是满脸谦卑老实的笑容,援着手又称误会,英雄请熄怒.....

宿氏兄弟怒哼一声,倒也没继续责问追杀。

都头暗自得意一笑,凡事就得有脑子,看老子怎么对付你这嚣张纨绔.........知道赵老二才是作主的,又赶紧对赵岳这媚笑吹捧到:“公子爷,只要您报上名字,天下谁人不识君?哪个不晓得您的威风厉害?”

这话是拍马屁,但也隐隐有指责赵岳藏头缩尾故作神秘让人容易误判,好就势行凶搞事之意。

当年,赵老二进京就是差不多这一套玄虚,马车普通,旗帜不张,身份不明,结果当值的都头一伙误判是有油水的乡下来的软柿子白找了一顿好打。

都头对这事的怨念极深,仇恨刻骨,念念不忘,今日借机抱怨指责一下,但随即又媚笑说:“公子爷何等尊贵身份?您是咱大宋第一衙内,要进京,小的们谁敢拦着?”

大手一挥,很豪迈敬仰地,“沧赵忠义仁德名满天下,如今虽是非常时期,京城戒严,但公子一行却也无需检查。公子爷只管进城。”

一弯腰伸手,很绅士狗腿地:“请。诸位英雄请。”

心里则说:“在城外,你有马,闹事行凶完跑了,谁能拿得住你?你居然敢来京城冒险,让你逃了怎么办?进了城可就不是你赵老二想跑就能跑得了的了。到时会有得是人出手收拾你,看你怎么应对。爷爷我只需那么那么办,然后在一旁悠然欣赏事发就行了,功劳却不会少了更不会小了。

哼哼......办事就得有脑子。我就是有脑子......谅你这闻名天下的鲁莽自大纨绔岂能不中招......”

赵岳果然中招了,虽然什么也没说,但带着人进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