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235节沧北演讲

攻约梁山 第235节沧北演讲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在众多高僧与僧人的企盼中,殊长老终于谈判回来了。

按僧犯政策,殊长老可以在城里悠然体面当军医,或是教导教导军队武术帮助提高军汉的个人武艺素质也行。

赵公廉看在鲁智深的面子和长老自身品行不错的份上,也已经吩咐童刚要暗中额外给些照顾。殊长老也领会到这个好意,但他没有留在城中。

回来后,在一个又一个高僧前辈的追问甚至斥责下,他却练了闭口禅一样什么都不说,从此成了哑巴,整天孤独地闷头奋力参加秋收,什么活苦累干什么。被看押的军丁呵斥驱使甚至打骂仍不吭一声,无喜无悲地听每日的安排努力干活。

照他这么把自己折腾下去的劲头,以他年迈的身躯,即使是习武身体比较强健的,怕是也抗不住多久。

童刚受令在身,先是冷眼旁观殊长老的表现,后看出来了,这是位真正心怀佛祖真义的僧人,在用实际行动虔诚反思与忏悔,也是在拼耗着年老的生命为佛门上千年累积的罪孽努力清还一点债,能还多少是多少,累死算完。再这么下去就倒了,童刚这才向五十多万僧犯大力宣传了殊长老的勤劳事迹,表扬了长老的积极改造行为并提升了待遇,让长老在食宿上得到照顾。

但长老并不享受,仍坚持住在受排挤的原来的屋子原来的破铺盖,却把美食分给了体弱累病的僧人补充营养和体力。

童刚并不避讳其他僧人他在有意关照殊长老。

有特长的人才,又表现如此出色,按沧北的劳改政策就该得到关照保护与相应好待遇。也是竖立榜样。

他对长老说:“想全力为佛门赎罪这是好事,奋力实干为国为边军效力,间接减轻了百姓供养国家与我们边关的负担也是大德之举。但你也得努力活长久些啊。活得越久,你才能更多更好地为佛门尽力。所以你得把专门分给你的好吃的努力吃掉,把身体养得棒些。不然,你很快就折腾死了,佛祖会待见你的这种为佛门寻死的牺牲行为吗?对整个僧犯悔过自新的出路又有何大影响与积极意义呢?”

努力改过的先进没过得好却早早累死了,这可没正面引导的意义,让广大僧犯知晓了只会起反作用啊。

殊长老显然受到触动,仍然沉默如哑巴,却不再玩命摧残自己想尽快死掉了。

随即,童刚就把老头强调到城中负责看病。

但沧北如今拥有的和尚医生多了。军中将士都是身强体健又讲究卫生的,很少生病。乡下百姓也不多,而且秋收完果然开始纷纷自发搬家南下沧州了。在沧北不留正经百姓的战略意图下,极少数不愿意走的住户最终也会全走光。沧北不再有寻常百姓,会变成配备屯田僧军的纯边关军镇,眼下也没几个正经百姓需要看病。因此,长老在城里的医馆工作其实是很闲的,却不肯闲着变相享福,又想回去参加秋收干苦活。

但童刚不许,要求他教导清州城中的小和尚医学徒,还要编写医书,要求老头一辈子的医术心得经验都记录下来。

这是军中命令,不容许讨价还价,也都是工作,必须得服从安排去干,而且得拿出医术本事与真心全力干好。

老头仍一声不吭,一直叫干啥就努力干啥,只有在看病和教医术时才不是哑巴又开口说话,但其它方面仍是哑巴。

长老的行为落在赵公廉耳中,赵公廉略有惊讶但也不觉得出乎意料的太惊奇,只是很欣慰。

佛门还是有既有实用才华又有德的真正大德高人的。可惜就是太少了。

对这些僧人人才,不论品行好坏,他和弟弟早商量过,是早有归帝国使用的分类计划的。都有用。

在赵老二眼里就没有无用的人,就看怎么用和起什么作用了。就是杀掉的也有杀掉的作用。

殊长老的行为却惊吓到了高僧们。

能混成高僧的,哪一个不是比猴还精的?真正是不缺聪慧也不缺阅历与见识的。

尽管殊长老自始至终什么也不肯说,高僧们对殊长老与赵公廉的那次会面到底是啥情况什么也不知道,但这不妨碍他们判断。他们都敏锐意识到赵公廉的强硬冷酷无法撼动,更敏锐察觉到这里面暗藏的大凶险。

殊长老越是不肯透露半点信息,这事越是瘆人。

细思极恐。

有之前不赞成恃众要挟赵公廉让步的高僧智者就说了:“早说过赵公廉这个人是不能耍手段逼迫的。沧赵家族的人骨头都是钢铁一样硬得很,心在该硬的时候就石头一样不可开窍,怎么可能这次就变了呢?以高僧身份耍赖耍瘨痴耍强硬,这肯定没用,自负智慧心计装悲哀可怜骗同情,也没用。都是徒落笑话,只会丢尽我等高僧的最后一点脸面。正确的唯一做法就是安分地听安排,做出积极配合沧北的姿态,这才可能换些处境的优待。可就是没人听进去。现在好了......“

”赵公廉显然就是不让步。怎么办?难道我们还仗着沧北汇聚了几十万佛门弟子真煽动僧众群起闹事甚至造反?”

“那是送死,更是造孽,有违我佛门祥和天下的立派宗旨,只会让朝廷更加认为灭佛是对的而毫无愧疚改过,也让心里实际是同情我们甚至是仍然信仰我佛的那些官员也对我们失去支持,不会有机会就为我们说话。引发战乱,祸及天下,百姓受牵连遭难也会骂我们是假慈悲,会说我佛门确实是如朝廷所说的那样是表面神圣高洁暗里肮脏的邪教。失去天下人心,那我佛门可就真得彻底完了,再无翻身的可能,傲然屹立华夏上千年的大教真就从此没立足之地彻底从华夏消失了。那样的话,我等罪孽大了,佛祖慈悲普度也不会原谅我们......”

被批评的绝大多数高僧自然不服,但一时间,唧唧歪歪端架子耍瘨痴大师或无赖等行为都不见了,都苦脸老实干活。

僧人领袖不敢闹腾了,其他僧人立马就老实了,一个个心怀着惊惧,每天小心翼翼努力完成当天的秋收任务。

这些滞留大宋的寻常僧人能在寺院混得舒服不舍得离开本寺而转投海盗求新生,自然没一个是傻子。

都很清楚:连高僧都没安全保障,不听话就极可能遭到严厉惩罚,连高僧都吓老实了,一个个都溜溜得乖顺,叫干啥就干啥,遭打骂都没脾气,那他们这样的若是敢不安分,只会更惨,稍有点事,说不定被官兵随手杀掉都不是没可能。

毕竟,到今天赵公廉还没拿僧人立威呢。

而威早晚是要立的,可千万别杀到不长眼的自己头上。

自己这样的无名小卒,随便杀了就杀了,有谁会在乎?

只能是骇猴的那只倒霉鸡,怕是死了还会被其他僧人嘲笑而不是激起众僧的愤慨。

五十多万僧汉(包括抽走单列入军的武僧)一齐老实秋收。

当高僧们看到单编的一个个武僧团在附近干活更积极更肯吃苦卖力,也比寻常僧人团更有组织纪律性更服从管理和安排,他们震惊了,实在想不通赵公廉领导的沧北官府到底有什么手段能如此迅速地把深受佛门影响的武僧们在如此的短时间内就改造成忠心边军的人。

实在难以接受啊。

毕竟佛门才是最擅长说教和迷惑人心的。赵公廉再厉害又怎么可能敌得过佛门上千年积累的智慧与手段?

但事实摆眼前,不接受也得认了,不服也得服。

如此一来,高僧们的心也凉了,暗里实际根本不肯顺服的心在失去武僧指望后终于死心了,心丧神死认命地干活。

他们不明白的是:留在大宋不肯叛逃的武僧表面看上去都是虔诚佛祖忠心寺院迷信并崇拜他们这些高僧的,实际只是一小部分是真正虔诚地把自己的一切都想彻底奉献给佛门的,而其它绝大部分只是靠着大宋佛门讨不劳而获生活而已。

这样的武僧团体,在朝廷灭佛后,讨生活的武僧一看佛门没了指望,在寺院当武僧的好日子没了,在沧北恶劣的形势下幸亏还有一身武力能被看上,有幸入了军中有了出路,自然迅速低头承认现实,努力表现让沧北官府满意好换取待遇。

剩下的那点真正虔诚的武僧入了沧北军会反思佛门之过,自然想为佛门出路与自己的信仰努力做弥补与争取,可又什么也不会做,只有一身的武力,在看到其他绝大多数武僧的老实表现后自然顺大流努力争取先当个卫国为民的好军人。

赵公廉始终不理睬只会念经说嘴的僧人,不肯见那些高僧,但对编入军中的各类僧人是很重视的,在僧犯全部到达并做好挑拣后,他出面对经历了身体上受到严酷军事训练触及思想上实际也受到自发式教育的军中僧人特意做了讲话。

“我就是沧北大帅赵公廉,我站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在我心里,不管你是什么人什么信仰及什么相关模式化宗教团体生存模式,有能力却不劳而获即为罪。”

“说实话,我对佛门没有好感,但也无偏见。以往,大宋人口众多,富裕强盛,你们佛门弟子说嘴教化人心享受百姓的供养,朝廷不说什么,百姓愿意,社会需要,我赵公廉自然也不在意佛门如此生活。以往,我根本没留意过你们佛门的事。你们佛门与我无关。若硬要说有关,那就是我的祖母她老人家精通佛理,虽不是佛门弟子,却是真正信守佛门理念的大慈悲者,决不在当世高僧之下。你们若是有脑子,就不应该相信来的路上听到的谣传,不应该仇恨我。”

“你们都知道我及我家在大宋的地位和过去不一样了。不瞒你们说,朝廷不知有多少官员莫名其妙地仇恨我不死。之前,我不得不主动辞官回家务农以求避嫌避祸以保家族有生存下去的机会,相信你们听说过这事。再次当官执掌沧北军务却是边关危急,圣上相信我的能力,感召我,我不得不顶着巨大压力与风险出来领导忠勇的沧北军保家卫国缓解大宋危急,也是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略尽绵力。但无论怎样,我对朝廷决策的影响力几乎等于零,以我在朝廷的尴尬形势,我怎么可能有能力推动灭佛这种大事?”

“我来看大家,最重要,最急着告诉你们的是,如今情况不同了,大家应该看到大宋危矣,正是国难当头。”

“大宋若是亡了,亡的可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朝代,而是我们这个民族都面临着灭亡,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被异族入侵肆意屠杀抢掠奴役的凶险。这种灾难与你是不是宗教弟子的身份无关。”

“国家忘了,这个民族没有抵抗力了,百姓遭难,社会没了正常的生产环境与能力,田地荒芜,生产者自己都没吃穿,颠沛流离,饥寒交迫,上演历史上多次上演的易子而食惨剧,重现五胡乱华的民族悲哀,官府与达官贵人尚且自顾不暇,到了那时候,佛门子弟又哪来的粮食与捐赠?如何能衣食无忧?如何能安坐高山寺院悠然旁观世间风云激荡?”

”历史早已证明,每一次华夏民族大灾难也是佛门落难凋零的时代。”

“寺院怎么可能逃避遍烧中华大地的战火?丰厚的庙产怎么可能逃过凶残如野兽的异族的红眼贪婪洗劫?”

“就算异族不烧杀抢掠佛门,饿疯了丧失人性的百姓与必然四起的强盗乱军贼人强徒又怎么会放过富裕的寺院不杀你?你们这些人是出家人,但也是身为华夏一员,这个民族身份你改变不了,又怎么可能在异族入侵中独善其身?“

”真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今日没有朝廷灭佛的事,你们也得从寺院逃散,在兵慌马乱的世界中有什么本事使什么本事,个人顾个人自谋生路,一样要承受与其他人一样的苦难,一样要承受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可怕,必有成了白骨露于野的,强留恋寺院只会等着被饿死抢劫杀死。卷钱粮躲入深山中度日等着乱世过去再出来继续享受世人供奉也未必有用。你们能逃入山中避世,别人怎么不能?“

”肯定有比你们多得多的人也避难山中并抱团汇聚成数量庞大的强盗立寨以加强生存能力。“

“乱世只讲生存,可顾不上讲什么信仰精神。有吃有穿,用尽一切手段活下去高于一切。社会失控,混乱一片,礼仪廉耻丧尽只是小事,杀人放火无恶不做也只是等闲,穷凶极恶不为罪,反而极可能是无上荣耀。越是能打能杀能抢的越荣耀甚至有大功德。只要有本事让自己与家人乡亲们在乱世中活下去的就是英雄好汉,就是众人信仰与忠心追随的大德领袖。那时,你们哪来的能不顾乱世饥饿贫困绝望陷入疯狂甚至吃人却还坚定维护僧人的信众?你们佛门子弟有钱有粮有吃有喝,凭什么不被其他山中势力盯上而屠杀抢掠?”

“民族沦陷,那时谁也休想逃脱灾难的惩罚。所以不要说国家民族的安危与讲众生平等不分种族国别的你们这种佛门弟子无关。就说你们佛教本身,你们愿意视异族与本国本族是一样的,外国异族的佛门中人却不会平等友善于你们。民族弱亡,没了权力尊严,这个民族的佛门子弟也自动沦落为低贱劣等可欺的,岂有资格和强者异族的同宗教人平起平坐?“

”没有大同世界。众生从来不可能平等。不要拿理想当现实。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国难当头,人人都要尽心力,难道还要分信仰什么?

难道和尚就应该躲在庙里白吃饭不顾国家民族安危?若有此念,那就是该死,当杀。

“我把你们编入军就是想给你们一个为民族出力的机会,也是给你们一条出路。“

”我沧北边关也缺少有本事的将士与各类人才。这里需要你们。我代表沧北四个军州官府与全军真心欢迎你们加入,也希望你们能迅速融入这个光荣而真正神圣伟大的战斗团体,做出身为华夏民族一员而应有的贡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