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221节冰山一角

攻约梁山 第221节冰山一角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两个账本都不大,方便藏匿在让人忽略的房间角落里,若不是刑部等破案好手在又是不惜破坏精舍搜查得够认真仔细,绝不可能发现掩在墙角内的秘密,但够厚,都一页页记录着一行行神秘数字,相对应的是令人看不懂的文字,以及时间。

从纸张字迹以及账本自身标明的时间上看,这两个账本有年头了,至少是十年前就存在了。

如果这些数字是大相国寺的收入与支出的钱财,那有很多行显示的支出数额已经大得够吓人的,汇总起来更是惊人。再与一行行的让人看不明白的似是流向的文字一结合,这里面透露的信息就太吓人了。

天文数字的钱财装备宋国上百万大军也绰绰有余,足够十万精锐大军逍遥花费数年之久,若是用于支持造反什么的不法事,危害之大可以想像。十年暗中累积蓄养或支持某不法力量,那能形成的这股势力或几股势力怕是足够掀翻大宋。

关键是,在大相国寺并没有搜到大笔钱财,检点来看总共不过两三万贯,而且基本是铜钱,别说是金子,就是银子都极少,更没有珠宝。而来破案的刑部高官以及带兵勋贵们可都清楚:大相国寺的生意可是兴隆得很,收入用日进斗金形容都远远不够。只怕光是每天的香油钱就够寺中这么多僧人当天开销的。大相国寺只有宋以来的累积按理也应该是金山银山才对。

可这些金山银山都没有,寺中只有这么点钱,与如此庞大高档次的寺庙太不相称,那么,那么多收入都去哪里了?

大相国寺尽管装饰得金壁辉煌,所耗费的金银铜钱不少,佛像耗铜一项已经堪称惊人,但多也多不到用掉那么多钱财。

东西都摆在这呐。除了铜制佛像神像,剩下的铜器归整之后都堆在这,一目了然。

尤其是金银珠宝,大相国寺在佛像等上面没用多少,那么去哪了?

不可能全换作了铜钱或铜全装饰花费到佛像等上变相藏钱。

也不可能是全耗费到扩大寺中庙宇园林风景上。

在这方面历年有皇家大方拨款和调工匠人力物力等大力支持,更不断有无数豪富权贵巨商慷慨解囊积极帮助义建。

大宋太繁荣富裕。皇家和大宋太多有钱人以大方捐助大相国寺来表示对佛祖的虔诚,希望得到佛祖格外垂青庇佑,对大相国寺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名贵花草树木等稀罕物就会动用权力和商业能力帮着从天南地北弄来,并且以此为能,倍有面子,求得了心安,寺中增添的风景名胜也为他们留下美名。

大相国寺也会来事,导游僧总会对游人有意介绍这处名胜是某某善信士虔诚捐助的。啊弥陀佛。善哉,善哉......

对钱来得太容易,不差钱的人氏来说,大把捐助大相国寺是件很划算的事。

对受益的大相国寺自然也是极划算的美事。

如此是各取所需,相得益彰。

也就是说大相国寺规模巨大,气派恢宏,稳坐天下寺庙第一把交椅,但实际上并没有大的支出项,都别人花的。

那么,累积的金山不见了,是藏匿到了寺中什么地方?

寺中暗藏宝库?

有宝库又能在哪里?

是在墙壁暗室里,还是深埋在地下某处?

大相国寺太大了,不说地盘光是庙宇就多得很,又无知情僧人可审讯,想一时间搜查到可能存在的宝库秘室太难了。

重要的是,两个神秘账本隐约显示大相国寺的巨额钱财在十年间已逐步逐批送走了,早一步步流到了账本上看不懂的那些文字暗示之处,怕是早就不在本寺了,怕是根本没什么宝库,不必绞尽脑汁审视猜测本寺地理建筑瞎费工夫搜寻。

相关官员和禁军搜寻后妃公主,搜寻案件的蛛丝马迹,在极度震怒的皇帝不断施压下不敢懈怠,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用,折腾来折腾去转眼就折腾到下午四点多,没找着消失的贵人,破案高手都蒙头重点仔细搜查高僧长老和骨干僧的住处与相关可疑之处,希望能从这些地方尽快找到破案突破口,尽快确定最要紧也是最要命的后妃公主的去向好解救,光是这数百处就够这点高手忙活的,已经一个个累得半死,暂时还顾不上搜查诸天神殿之类的殿宇名胜,还顾不上找本寺不知到底存不存在的金山,只是禁军大兵们在紧急搜救中负责匆匆间到处粗糙胡乱搜寻,哪会注意到诸天神殿中区区一寻常僧人所居的简陋到一目了然的值班室中的卧榻下会隐藏着宝库入口,看一眼就走了,自然也没发现床榻下地板的可疑点。

秋季天短,转眼就要天黑了。

就在这时恰恰天突然黑了起来,风起而凄厉,如鬼哭狼嚎,显得诡异瘆人,不多久就雷声吓人的轰鸣,暴雨倾至。

这场入秋后的暴雨下得是如此之大,如此之突然,电闪雷鸣仿佛要撕天毁世般惊人,暴雨如天河倾泻,仿佛是上天见不得今天东京发生的这场鬼神都为之动容的诡异惨烈厮杀,或者是连上天也为本应该慈悲万物却凶残杀人荼毒众生至斯的僧人所造的孽而愤怒,想以暴雨尽快洗涮掉东京城中的斑斑血腥与一切罪恶,还东京原本的祥和青天世界。

办案的官员们原本是打算连夜挑灯夜查以应付皇帝的催促,但较真下真可能发现宝库入口的秘密。

但,被如此瘆人的雷霆暴雨这么一搞,官僚们即使不太迷信也感觉太邪乎,结合今天的诡异血案,无不疑神疑鬼,站在漆黑与摇曳微弱的灯火共同构筑的环境中总感觉大相国寺藏着什么阴崇鬼魅邪恶,往日看着神圣庄严美好的佛陀天王神将罗汉什么的塑像浮雕如今瞧着也总感觉似乎蒙上一层阴森鬼气活性,都是那么狰狞诡异似要噬人。个个心中惊惧不安。

负责戒严与搜查的大批禁军将士在露天地的转眼被淋了个落汤鸡,无法进一步详查寺中众多的可能藏人的树林假山风景,只得仓皇收兵。琢磨事琢磨得头疼,累得晕头转向的那点破案高手们也干不动了,夜战也没耐心再仔细公干了。

诸般原因下,本就不想在此恶地熬夜遭罪又担惊受怕的官僚们趁机罢手,说是天太黑,晚上视线不明,又有狂风暴雨影响,不利于发现到蛛丝马迹,人多手杂,大晚上胡乱瞎折腾还会进一步破坏现场,更不利于破案。还是封锁这里,大家回家好生休息一晚,养精蓄锐,待明日天明,太阳高照,视野分明,条件好才能更好地搜查,更有把握查出问题。

其他人正巴不得如此呢。

一时间,无论是将士还是刑案人员都盛赞大人高明。

撤了。

没了僧人,大相国寺完了,没人注意各大庙宇开着透气的门窗,更没人注意诸天神殿这微开透气的窗户。

没人在乎大相国寺的未来,也就没人想着冒狂风暴雨和可怕的雷霆闪电与阴森诡异去关上各殿的门窗。

风雨顺着门窗飘灌进殿堂,把殿宇中的靠门窗地面淋湿得一片狼籍。

诸天神殿中那间隐藏宝库秘密的值班僧舍从微开的窗户灌进一些风雨,床榻淋得湿漉漉的,地面也淋得斑驳陆离。榻下盖住地下入口的水泥石板缝隙中,抹得至此已经表面干硬了的水泥再经过一夜的风干,会彻底坚固凝实,在明日的搜查中,和榻外地面整体的湿润斑驳混在一起,别说是那些粗糙随意搜查的禁军,就是刑案高手仔细搜也难察觉异常。

实际上也没人再来这仔细搜查。

官方重点搜查的是那些容易做手脚掩盖秘密的林间或假山中的泥地面,或是荷花池,或是墙壁中有可能存在的夹层。忽视了神殿中坚硬一体的平整水泥地面也是能隐藏着秘密的。

关键是,主事官员们认为大相国寺既然敢拼死悍然发动这一击,必是早有预谋,毅然死战不留半点后路,那么失踪的后妃公主不是被妖僧当场杀害了埋到不知什么地方了,就是不知以什么手段,比如架梯子翻墙,早已弄出寺藏到什么地方甚至已绑架出了京城,以后好用作和朝廷讲条件的人质,决不可能还留活口藏匿在寺中等着官府大兵压境搜到解救出来。

人如此。钱财也会如此。

大相国寺决不会在寺内留着大笔钱财让官方搜到。

这些僧人表面脱离世俗无欲无求的,实际最是贪婪,最重视钱粮,吞到嘴里的钱财哪有再白吞出来的道理,就是死也会留住钱财与秘密。再加上两本神秘账本上情况,进一步说明钱财已经流走了,不在寺内,具体去向尚待侦破。

这也是官方停止搜查的主要原因。

主事的破案官员撤了,但并不能立即回家舒服歇了。

他们还得顶风冒雨摸着黑进宫把搜查到的一些有疑点的证物呈给皇帝看,顺便汇报一下情况和他们的分析推测。

这是皇帝特别要求的。实际上是给陶大仙看看证物好一窥究竟。

呈上供御览的东西不止是账本,此外还有一本伪装得如同寻常佛经的册子,是在方丈的众多佛经典籍收藏中搜出来的,上面记录的是大宋各地的著名寺庙或比较大的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寺庙,以及相关寺中方丈等要员高僧的名号。

这显然是本和同行友好寺庙及同教好友高僧的通讯录,没什么出奇的。

不正常的是,这本子的首页上印着个佛像,却不是僧人们最应该信守的现世佛祖释迦摩尼,或是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佛主。而是未来佛——笑口常开大肚弥勒。

而在方丈监寺等数位高僧和骨干僧住处的隐秘收藏处都搜到了弥勒雕像,小小的,很方便握在手心中把玩或隐藏,无论是木料还是雕工都再寻常不过了,雕工甚至很粗糙,可就这么个寻常的不值钱的雕像为什么又要隐秘收藏?

弥勒佛也是佛教尊贵佛陀领袖之一,在大相国寺中也专门设有供奉的神殿,雕像也和大雄宝殿的佛祖一样是纯铜镀金的,造得没佛祖像那么巨大,但笑卧的身姿也不小,也是耗费不小,包装得金光溢彩夺人心目。

僧人有喜欢弥勒佛,对未来有期待的,私人有这个雕像私下敬奉膜拜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尽可大大方方些,谁会在意?为何偏偏要弄得鬼鬼崇崇?

况且这些弥勒像细看总让人感觉有点诡异,尤其是那大度笑容,像本身雕得粗糙,但那笑容却雕得极为传神,刻画得细致入微,一眼望去简直是活了一样的笑容,隐喻暗示着无数意味,成为整个雕像中唯一的精妙之处和难得之处。

赵佶一看到雕像就身躯一震,大吃一惊,脸色转瞬变得难看,既有惊骇,更有愤怒难解和慌恐。

他是想到了在安庆王府和梁师成处搜到的同样的弥勒相。

同样的木料,甚至是纹理一致的最可能同一块木料。同样的大小与像式。尤其是那笑容更是同样传神而一致。

这些雕像看着寻常不起眼,实际却是精品,从刻画的笑容上看堪称绝世珍品。

这绝对不是寻常物,绝对暗含着什么非同寻常的秘密。

一瞬间,赵佶就悟了,明白了梁师成临死留下的血遗言中那个“相”字是指什么了。

相不是指宰相。根本与此不沾边。它就是指大相国寺。

原来,安庆王这个逆贼以及梁师成这个该千刀万剐的背主狗奴才暗中和大相国寺有勾结,一起在谋算大宋江山。

而陶大仙查看了账本和那本通讯录后立刻就解开了秘团。

他私下对赵佶轻叹说:“陛下,贫道全明白了。”

“这些年来,大相国寺利用其便利弄到了如山的财富,都秘密支援了大宋的逆贼。金山银山都流入野心勃勃的大逆之手用于招收不法狂徒扩充实力招兵买马武装造反。这本寺庙与高僧名录是其本教同党,至少是准备勾结为同党。”

“此案暴露的是冰山一角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