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194节勇敢的御使

攻约梁山 第194节勇敢的御使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面对赵公廉的锐气自信和出山的明确硬条件二者综合起来的锋芒,宿太尉只能吞回奉命,任赵公廉自己拿一切主意。

赵公廉客气地送客,瞅着宿太尉离去的车马摇了摇头。

他现在是彻底理解了弟弟行事为什么会总那么强势粗暴为什么对人总缺乏耐心常常显得那么不耐烦了。

意识观念差距太大。

对脑子锈豆了,明明愚昧无知偏偏又自负聪明甚至有智慧而保守某种观念和习惯的人,你想和他勾通,想说服他引导他,你说张,他却振振有词坚持说李,你整天面对的都是这种人,能有耐心,能不烦躁不发脾气才怪了。不用强硬粗暴甚至凶残手段强行逼迫其改变,你用嘴能说明白他有效说服他才怪了。

孔孟圣贤的学说和学术理念里说的是文化教育,侧重德,侧重修行,侧重以德治国,但并没有排斥和毁掉其它学术的目标。二贤都重视其它学术成果并愿意积极吸取营养,丰富和加强自己的学识,也不排斥爱好和有其它门派学识的弟子,对知识是一种很开明的态度,只是坚持自己的学说创立了自己的门派。

汉武帝时兴起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只留儒学而废弃甚至毁掉其它学识。儒学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实际一直在巧妙兼收并蓄了其它学术成果才能有如此丰满的成就,只是太侧重强调的是本派学说和政治地位,轻贱别的门派。

但儒学结合了政治,有了国家暴力机器支持,在学术上既当选手又当裁判,必然很自然导致“百家”迅速灭亡。

大宋满朝廷的统治者单纯的以扭曲的儒和政合一治国是缺腿找死,却偏偏固守着只在这个找死的信念圈子里寻找不死的良策,并且以此为能为荣为文明先进,荒唐可笑,却不是他们无知,而是千年的僵化观念社会传统习惯就是如此,他们只信守和坚持这个,只会玩这个,你说别的他们不信,也从骨子里抗拒排斥,决不会肯开明接受,即使表面接受了也会仍然聪明地化为儒,本质仍是虚伪懦弱耍嘴务虚那套,轻贱并阻碍真正决定人类生存状况和发展高度的生产领域务实学术。

对这样的文化精英群体,这样的统治阶层,你还能说什么?

说什么也没用。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你想从内部改变,那根本是不可能的,是纯粹出力不讨好,是找死,必被强大复杂无比的迂腐人心世情无情绞杀掉。一个人,或一小摄人想强行扭转社会,本就身在社会局限中却是和整个社会斗,怎么可能不败?

谁来干也不行。

弟弟说的对,以儒立国必被异族反复挑衅侵略,总是循环被外族灭亡。

只有来自外部的以强大国家形式出现的力量才有资格和能力来强行改变儒国社会。立足海外聚集起从硬件到新思想体系软件的全面扎实实力的系统再反过头来改变祖地,改造汉民族的精神世界,这一步如今看是只能如此,完全走对了。

也只有借异族屠刀挥来的暴力血腥才能多少洗刷一下汉民族儒腐掉的灵魂。

自己少年时幻想过效忠皇帝,创立科技兴国,做一个改变大汉民族的完美无暇千古贤达忠臣的想法确实太幼稚天真。

帝国也确实应该坚决杜绝让那些满脑子意识毒瘤的人流入新国,免得这种老顽固防碍帝国的新思想体系建立,让国家凭白增添了治理难度和麻烦,还必然牵连毒害到其他人也变成脑子坏掉又活回去了的落伍者。

对这类人,他平时较善也罢,没有该死的罪孽也罢,都不能讲人性慈悲不忍心看其到时受难而现在出手救助和接收。

决不能心软。

就得让他们在故土牢笼囚网中迎接异族的野蛮凶残教化,让他们承受灵魂摧残,看他们在战火中的真实表现再说。

赵公廉想通了,解决了在新国国策上的最后一点人性怜悯心理困扰,不在关心宿太尉这类“好人”的死活。

他回归清州后,让那里的文武以及朝廷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整天快马到处视察民情军务忙着赶紧补兵备战什么的,也没有忙着传书命令直管的其它三军州要做什么,没召见三州的任何人,他什么也没干,也不干。

政务军务仍然由通判和统制官自己领导着相关人处理一切事。

只是收回了自己是首长的印章,也不看文件,随意由身边小厮担任盖章机器。

他每天或闲坐衙门与后宅,或出去随意散步溜达腿逛逛,偶尔出城打打猎,就这么悠闲自在地过着。

没有大家想像的热情澎湃,雷厉风行,风风火火。

更没有战胜群臣,逼得整个朝廷都不得不向他一个人低头让步的狂傲得意跋扈什么的。

若说有变化,那就是以前喜欢笑的侯爷如今变得很少笑了,神情总是淡漠很随意的样子。

当真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对赵公廉这种当官食朝廷俸禄享受恩荣,却不作为,连做做样子应付一下公务证明在干事没对不起朝廷的作派,不少官员有异议,尤其是那些皇帝和朝廷派来监视和控制赵公廉的文武要员更是看不惯,私下里议论纷纷。

你怎么可以这样呢?

无视朝廷纲纪辞职擅自回家为民,这是重罪。

为严肃纲纪警示其他官员,杀头也不为过。

朝廷和圣上却念你和家族的功劳已经大度宽恕了你,并且仍然信任重用了你,给了你更大的威荣和权力,让你一身才华和抱负得以继续有舞台发挥。

可你呢,

你就是这么对待朝廷的宽容重用圣上的深厚恩庞和情义?

先不说不守臣子之道,你这完全是枉为君子贤达,枉为士林领袖。

你这是另一种狂妄跋扈,而且是之极。

完全是目无君上,目中无人。

或许根本就是有了不臣之心,心里已经不把大宋当朝廷,没把皇帝当皇帝看,怕是已有了取而代之之心。

但众文武没人站出来批评或私下找赵公廉聊聊指责一下。

也没有官员结伙威胁或友善做做劝诫批评警告。

对这位年轻生猛的侯爷,连皇帝和满朝廷的大员都无不忌惮忍让着,何况是身在其手下的众文武。

赵公廉整顿沧州,整治沧北的以往事迹,在大宋早已成了教科书一样的存在,那种谋而后动,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雷霆万钧,果决凶狠毒辣无情,不看人情关系网,坚决按法治罪,而且是不教而诛,决不宽纵,几不受牵制制衡朝廷制度的约束的霸道强硬血腥风格,大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给习惯了相互妥协苟且你好我好的官场印象太深刻。

难以忘怀。

不客气的说,正是赵公廉给大宋的宽优官僚国策和宽纵风气染上了凶煞严苛,引起皇帝和朝廷对官僚有了血腥暴力。

对这样强势又强大的主官,谁特么不害怕?

谁又知道这位侯爷这次是不是又在玩以前的那套鬼把戏,在那安静的不做不动,实为正等着有人主动跳出来找死?

谁特么敢跳出来指责甚至挑战这样的主官?

负责监视控制赵公廉的这些文武官员实在看不明白,猜不透赵公廉到底想干什么,心里都悬了起来,紧张戒备着。

在这种紧张诡异气氛中,别人不愿也着实不敢轻易站出来挑战赵公廉的权威,但,有一个人敢。

他就是巡察御史王开道,之前飞马堵城门阻止赵公廉擅自弃官甩手回家的那位。

御使,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地方,那都是很特殊的存在,直属皇帝,职责就是监察天下的文武,不受东西两府管理制约,宰相也管不到他,也不属于地方官僚系列,地方主官更管不到他。

这种独立的政治地位让王开道有资格批评指责甚至挑战赵公廉的权势。

最主要的是,王开道对赵公廉有异心想造反的说法猜测嗤之以鼻。

那不可能。

赵公廉若是想造反,或有那势力准备造反,也不会愤然辞职回家了,既回家为民了,也不会再回来窝着当官了。

他认为赵公廉之前的一系列挑衅朝廷的行为,不过是一种对朝廷表达不满,向皇帝施压,以获取更多尊重和政治利益的手段,强硬胆大让人震惊,但仍然不脱离向朝廷发脾气要好处的本质,仍是种抬升政治地位和影响力的政治策略。

表现得再胆大,再另类,再突兀强硬惊骇人心,那也仅仅是种政治策略。

赵公廉赢了,并不说明他就是那么特殊不可指责挑战。

他仍然仅仅是个大宋的臣子,地位重要但照样得遵守制度。

他只是抓住机会耍脾气,赌胜了一把,临时取得了些政治优势而已。

说白了,这是种幼稚行为,揭示了赵廉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今日暂时得意了,却不知后果却不堪设想。

有了这种认识和心态,王开道就趁着文武要员们汇聚知府衙门商讨如何备战面临的秋寇危机的时机,跳了出来悍然向溜达过来随便看看却不发一言的赵公廉发动了攻击,阴阳怪气质问赵公廉无视朝廷重用交予的神圣职责尸位素餐的行为。

赵公廉似乎对王开道胆敢跳出来而且是单人独力率先跳出来质问他的行为半点儿不惊讶,没一丝意外与惊诧表情。

对这位表面上是忠君爱国维护朝廷纲纪公正敢为不怕死,实则是权欲熏心,急于出风头表现自己,希望以此类方式搏取朝廷注意和欣赏,属于典型的利令智昏的家伙,在上一次堵城门单骑阻止他弃官回家的时候,赵公廉已经认清了。

瞅着这位浩然正气冲天姿态的家伙,风轻去淡的笑了笑,

赵公廉在满厅文武要员密切关注下,仍然是回归后就一直淡漠随意的样子,随意笑问:“枉顾国恩?尸位素餐?”

在众文武吸口气,暗捏把冷汗的紧张状态下,再瞅瞅王开道。

见这家伙很气派的甩宽大的御使袍袖,仰着脖子昂然挺立,摆出一副无惧无畏坚持公义,实为斗鸡一样的可笑架式。

“嗯”

赵公廉笑呵呵的随意道:“王御使说得对。当官,尤其是当边关的官,职责重大,是不能正事不干尸位素餐。”

王开道愣了一下。

他早已准备好了一大套说词,准备以最义正辞严的形式迎接赵公廉的恼怒,并把赵公廉反驳得无言以对不能巧言找借口打击报复他。谁知赵公廉他居然不恼怒不意外,对问罪威胁根本不当回事,而且还承认了他的指责合理。

这怎么个事?

赵公廉这是什么意思?

莫非赵公廉根本不想再当什么沧北大帅,压根儿就不想再当官享受荣华富贵,只是迫于形势压力才不得不暂时妥协而回,却不理公务,明摆着不关心国家不担职责,混日子,内心实际是一直就在等着有人跳出来气愤指责他,他好有借口说时移世移,他离开沧北再返回却是已经失去人心什么的,无力管束手下,御下无能,守边无力,就合理的又辞职不干了?

一想到这个,王开道被功名之火烧得狂热的心不禁一凉,禁不住激凌凌打了个冷战。

唉我的娘唉,要是朝廷好不容易才请出山的赵公廉却被自己送上借口轻易又有理由甩手而去,那祸可就大了去了,别说在此事上表现的功劳和对君父朝廷的忠心丝毫没有效果,反而是种天大的罪过,不死也得被朝廷怒极扒层皮。

王开道出头的依仗和信心顿时丧失了,无惧无畏不怕赵公廉凶威的气慨瞬间垮了,斗鸡架式不知不觉早散架了。

瞅着这家伙满脸狂冒的冷汗,赵公廉知道这家伙在害怕什么,很是轻蔑,

但也不屑让这家伙陷入自我臆想的恐惧中多受折磨。

他没兴趣在这种人身上多耗费时间。

不值得。

只需要简单收拾一下王开道,拿这位在边关地位唯一特殊的御使当娃样子,就手敲打敲打其他心怀不轨的家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