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190节回归与欢喜

攻约梁山 第190节回归与欢喜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在老奶奶心里,最理想的生活是全家去赵老二已经占据了正大力开发建设做战后定居之所的澳洲生存繁衍。

随着家族进入政治模式,她对政治关注了解得越深,她越是看清了政治这东西对家族团结和睦温馨的巨大破坏力。

她就不喜欢家人当什么国王皇室。

自从赵庄富了逐步有了海外建国的势力并向那个方向发展,老赵庄人了解了主家的政治意图并看到了美好希望与政治前景,老奶奶就敏锐地发现庄上的气氛悄悄迅速变了。

是人心变了。

总体来说不是向坏处变,而是变得更团结齐心更积极向上,更忠心爱戴主家,生活和工作面貌更有了热情和斗志。

但,另一方面则是原本淳朴的民风悄然转变,亲如一家的庄子在不知不觉间少了点什么。庄户们对沧赵家族这个主家不再是过去那种“我们赵庄是一个家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大家都是生活在这的荣辱与共,生死贫富与共,相互无私关爱扶持保护,我好了就决不能让你过得差了的家人,主家是天然老大是家长,我们尊重和拥护家长,都听老大的,但是一家子,有什么就说什么......”,庄户们对主家多了礼节,懂礼节不是坏事,言行中却多了功利自私虚伪做作,有了无形的隔阂,本是庄户人家平常很自然随性的说笑打闹白话寻开心闲聊和打招呼,变成了有目的有玄机的内容,主家不能象以前那样听了后亲切随意地哈哈几句不用过脑子,而是你必须得琢磨分析一下说者到底是什么意思才好回应,否则就很容易引起事端。上下主从的关系带上了功利虚假,原本平等友善的庄户们之间就更不用说了,竞争是好事,但多了心机攀比矛盾。

庄上如此,沧赵家族本身也在悄然改变。

一家人,亲情没变,但多了官味,本是平等和睦的亲人亲族却有了无形却鲜明的不可逾越触犯的等级与权力划分,父子不是单纯的父子了,而是带上君臣意味;兄弟也不是兄弟了;老太太们本是一夫的姐妹,想什么说什么,不满意了就相互发发脾气吵吵架,完了就完了,却变成谨小慎微,说话藏着掖着,对生了儿子的宁氏老奶奶无形间多了敬畏疏离。老太太们尚且如此,何况是其他人。别说本是兄弟一样的管家一家开始更严格遵守主从尊卑,就是沧赵姑娘家和儿女对庄主嫡枝也现出尊卑的态度,再也不是亲戚家人之间那种很自然很正常的想吵架吵架,想找庄主夫妇说话或有事就能兄弟舅舅舅母的自然随心的说笑商量盘算或反驳什么。就连因为身为女孩,家长们不重视反而格外宽容的赵老二的姐姐赵明月渐渐也不大敢象以前那样为引起关注多点家长关爱而肆意胡闹了。她年纪小也敏锐察觉家里多了点什么,又少了点什么,家不再是过去的家了,父母似乎也不是过去的父母了,自己若再敢随意任性胡闹怕是没好果子吃。

这种转变以不可抑制的力量在迅猛发展,并且不可逆转。

老奶奶不喜欢这种转变,尤其不喜欢亲人不是单纯亲人的关系,以前吵吵闹闹没个明显尊卑大小,那才是过日子。

她悄悄观察过,发现精灵神仙一样的小孙子似乎很适应这种复杂了的社会关系,但小孙子明显也不喜欢。

说起来,赵庄,包括沧赵所有亲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没有根本变质,还是小孙子的功劳。

老奶奶就发现小孙子似是年幼无意实际上是在有意破坏家中与庄上形成的官气,强调亲情与团结平等自然和谐。

对庄子,小孙子强调的是公事上的能力核心领导力等级执行力,敬业专业忠诚高效气节品行等,而不是社会地位天然划分的日常生活上的等级尊卑。劳作上班时,领导就是领导,但收工下班了,你还是王老五,我仍是赵老二。

庄户们能力的差别和随赵庄迅猛发展而自然出现的贫富差距,这两者导致的庄户间不再平等和矛盾,赵老二搞了个股份制,把庄户们家全都变成股份一样的赵庄小股东,各家在人事等事上都有一样的监督推选等权力,这就保障了大家的根基地位利益仍然是平等的,你家儿子多,势力大,或个人能力强,你可以当各级头目展现自我价值并获取更多更高的收入,但你并没有真正等级上的高人一等,你不能随自己的好恶脾性亲疏远近就耍权苛待或公然歧视不如你的庄户家。因为你的权力地位是庄户们决定的,你若傲慢自大,不平等友爱团结别人了,品行不好了,人家就不选你当头目了。

此外还建立了公共基金制度,也就是后世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大家无后顾之忧,尤其是保障了负担能力差的贫弱家庭的生存与医疗。特别是教育,孩子们有一样的免费上学受教育权,统一的校服。你爹是经理,是船长,混得有面子,家有钱,这在学校都没用,你只有个统一的名字,那就是学生。

不但如此,为了维护平等团结削弱庄上的官气等级氛围,赵老二还有别的特别针对的手段。

最寻常的手段,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奖善罚恶等促进大家努力保持社会正能量奋发向上是应该的,也必须做的。

赵老二还要父母在每年年末都要亲自走访看望庄上的孤儿寡母病患之类的贫弱之家,男对男,女对女的拉拉家常,重视他们的存在和意愿,维护他们在庄上的平等地位权力和尊颜,询问并用沧赵家族自己的钱财物资解决他们面临的难题,平常及时解决和跟进这些家庭骤然遇到的灾难,比如以庄子名义出面从外面请高明医生看病什么的待遇更是有机制化的常态事,就是为了让“咱们是赵庄一家人”的信念继续存在下去并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些措施和制度慢慢就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了凝聚力向心力和社会公平温暖,并随着由庄到国而形成国家体制。

但是,由庄变成国,由平民之家变成政治家族,必然改变的东西仍迅速稳定形成。

老奶奶很不喜欢无形的隔阂。

全家带着亲人一样的庄户们,在那个有田有牧场有海洋,却没有寒冷的遥远海岛悠然生活,其乐融融无忧无虑那才叫好。而且此时的澳洲大陆因为这时期的全球气候变冷,并不象后世那样炎热干燥,在这时期是孤立安全独立的真正天堂。

老奶奶去过那里,本意是去查探一下那的虚实和小孙子心底到底是什么意图,但看过后就喜欢上了。

那真是个自由安全的美好世界。

对庄户人家来说,在那安家生活,那才叫最合适最如意的好地方。

她专注向政治,闲时看了许多史书,也和许多有见识的人闲聊过,再对比现实的凶险百态,看透了政治的血腥与冷酷无情,看透了王朝兴衰,也看透了小孙子对政治本质的透彻了解和骨子里流露的淡漠不屑却又深深忌惮甚至畏惧戒备,看透了小孙子不离祖国却又远避海外生活后半生的根本目的。小孙子不想陷入政治纠缠中,更不想和家人发生政治争斗。

老奶奶越来越喜欢小孙子远超世人和世俗的远见明智。

尽管她偏爱长孙偏到骨子里,但仍然决定了,以后要和小孙子多在一起住住,再说了唯一的宝贝儿子也必会在那。

当赵公廉知道祖母有迁居澳洲这心思后,难受了。

他心里对祖母有很深的依恋。

在他心里,母亲是弟弟的。祖母是他的。老人家一直是他上进的动力和意志的最重要支柱。

他努力上进,努力搞政治,除了兴趣和能力,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表现给祖母看,让老人家更满意更宠爱他。

身在局中总难免有执迷不悟。

身为玩政治的,政治的本质必然使他带上些政治的腹黑猜忌。

赵公廉可没有赵老二的那份身在政治中却又置身政治之外的通达超脱潇洒心和两世为人卓越科学家对政治的天生高超能力,他再英明睿智也不可能有赵老二在政治上的这种超然境界,这是政治与玩政治的必然。

所以他了解弟弟,相信弟弟,愿意全力爱护弟弟,但仍然难免一直或多或少暗暗忌惮和防范着弟弟。

毕竟赵老二对新帝国的影响力和实际控制力都太大了,完全是人心中真正的至高无上。

这与赵老二是不是坐在那个位置上无关。

谁当皇帝却有这么个弟弟也会忌惮。

但老奶奶的意愿让赵公廉明白一个道理:家人,从祖母到父母到弟弟原来都特么不喜欢政治,都不在乎权力,只在意自由与自己喜欢做的事过的生活的那种平凡快乐。

原来全家只有他一个是会玩政治也热衷权力游戏并沉迷其中有小心眼的可笑二傻子。

苦笑之后,赵公廉真正有了执政的潇洒心胸,真正从赵老二一直以来对他无形中形成的巨大压力和阴影中解脱出来。

“狡猾”的老奶奶从长孙的神情上就能看出他是真正顿悟了。

这就好了。

沧赵家族不会出现大业成却转眼兄弟相争相残的历史悲剧。她开心之极的笑了。

当天,老人家一身轻松地送心爱的孙子再次踏上大宋官途。

这是最后一次。

临别,老奶奶摸着跪拜在面前的长孙叮嘱说:“你弟弟正在北面放马血战,刀枪无眼呐,我很担心他。你在沧北也不是安全的,困难和凶险很多,也要打起精神来分外小心。你们俩个孩子有一个出点事也要了我的命了。可大意不得。”

赵公廉应诺,安慰了老人家,信心满满神采飞扬,只带两百卫队中的一百成员就出发了,没带家眷。

一直冒充家将的花荣也没带。

沧赵家族在大宋祖地的时间不多了。

剩下的时间里要面对许多难测的凶险,可能面临许多激烈战斗,没必要带家眷在沧北那苦寒之地一起冒险受罪,事急时又碍事。

宿元景这面早紧急上奏朝廷喜报,说明赵公廉终于感动了从了,又热血地愿意为大宋效劳了,并且识趣的没有接受在如此年轻的年纪就获封骇人的靖国公高位封爵,甘愿仍做原来的文成侯,还主动退级由郡侯退为了县侯,如此就是领罪愿意受罚的姿态,给足了朝廷脸面,维护了君王的权威,却接受了监管整个高阳关路军事的副差使,但这是个干事的职责,副职,有责任却没多少实际权力,名头再大也成不了军事威胁,此时却又是现实形势最需要的。

宿太尉也知道自己本质就是个文人,空谈可以,真玩军事搞对抗辽寇并不是行家,也没信心和那个领军能力,他也极需要赵公廉这样的真正内行大家帮他训练统领军事全局和分担边防责任与压力,所以也很欢迎赵公廉当高阳关路副手。

这不是种竞争和分走权力的威胁,而是种当官做一区老大的幸福。

愉悦中,另一面,他又派人把赵公廉再次出仕捍卫大宋的消息早放得满天飞。

宿太尉虽然对赵公廉的影响力之大事先有了点心理准备,但放出消息后看到了结果仍然极度惊骇。

首先是沧北四军州的动荡军心民心立即安稳下来,至少是表面安稳下来,不再那么危机莫测的可怕。

四军州军民,甚至包括皇帝派来监视并奉秘旨有权直接杀掉赵公廉的那些文武官员也大大松口气,对赵公廉的回归多多少少持有欢喜心,抱着欢迎态度。

而河间府宿太尉直接领导的部下大军当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对不能追随赵公廉造反谋个推翻大宋建立新朝的富贵前程大为遗憾,但也不敢随意闹事起乱心思了,又恢复往日的日常训练值守,貌似一切都恢复正常。

这边边关的叛乱危机应声而解。

消息狂风一样吹到河北西路,那些本打包准备秋收一结束就卷钱粮财产也大举叛逃的百姓又埋头过日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