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159节强爷胜祖

攻约梁山 第159节强爷胜祖

作者:山水话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9:39 来源:蚂蚁文学

艰难熬过了中午的纷争,朱贵请示下午有什么安排,薛弼表示都累了,下午就休息一下,有事明天再说。

朱贵点头道:“那就请恕本总管不多陪了。明日,钦差大人想上山慰问,自会有人引领队伍。”

包扎得象个木乃伊的田师中闻声冷哼嘲讽道:“梁山总管好大的架子,你主子不在也就罢了,你个下人居然连天子钦差也都不稀得陪。”

朱贵在众人的敌视下立即冷笑反唇相讥。

“我们梁山不养懒人,不养废物,更不养祸国殃民的歹徒。梁山人都是勤劳吃苦自觉自食其力的好人。活也承包到每个成员头上。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必须干完的活计。我身为总管更得以身作则,否则何以要求别人?我可没田知府这么大谱这么厚颜无耻的城府,能干说不练心安理得的只卖弄口舌要求别人如何如何。“

”如今境况窘迫,债务压得满山人透不上气来,生计日艰,更是一天不干就可能得饿死。我家二爷尚且得辛苦劳作奔波,拼命干活赚钱,天天省吃俭用,新衣不舍得做一件,肉都舍不得多吃一片,我等部属岂敢偷懒?岂敢奢求其它?可不象诸位有国家白养着能悠闲混烂军废物,还能耍兵痞淫威耍官弄权巧取豪夺白喝百姓的血汗洋洋得意尊贵得活着。”

朱贵毫不客气地把在场的钦差成员直接全骂进去了。

他怒发戟张,双眼充血,神情激动而狰狞,大有钦差队的人再敢有摆谱耍横充大爷的就立马喝令部下动手的趋势。

钦差队也被骂得怒极,个个满面紫涨,青筋暴跳,心中大恨,但却没暴发反而蔫了,从禁卫军官秘谍司探子到普通将士紧握着兵器却无一人敢乱动。不但是怕被梁山凶野村夫一怒恼恨冲动下全杀死在梁山这,也是无言以对。

此次国难,沧赵人,赵庄奋勇抵抗辽军和海盗,打得坚固的庄子头一次破了,财物被抢个精光,人更是差点儿死光了,连庄主等主人都战死了牺牲了,但残余仍不屈不挠,誓不向敌人低头,沧赵的铁骨精神仍在。梁山这也奋勇作战,把来犯的据说是上万的悍匪全部消灭了,战功赫赫令人震惊。而朝廷和官府呢,只会丢人失地,只会杀抢自己的百姓,其它什么也干不成,具体到官员和将士不是白养的白喝百姓血汗的废物,不是无能还不知羞耻的烂官烂军,又是什么?

尤其是东昌府这样的梁山泊周围官府的官员将士大有惧匪不敢出战,纵容悍匪劫杀梁山以达到阴险私人目的的嫌疑。官府忠君爱国保境安民的神圣职责先撂一边不说,光是做人做官的品质私德就是大大的问题。有什么脸对梁山摆谱?

首当其冲的田师中更是气得肥脸一阵红一阵白的,但不是羞愧的而是很是激动,眼珠子似乎都要瞪出来了。

他总算是明白了。

怪不得梁山人如此胆大敢以弄死他来敲诈他那么多钱,原来是早盯上了他,把他当能刮了还债的肥羊金猪看了。自己却是白聪明了一场,硬是没摸清情况,没看不透其中的关窍,不躲着梁山还颠颠主动送上门来......

不过,也幸亏是梁山为还债而图财,也幸亏他巨富,否则他九成九是不可能花钱买命的,会直接弃在水泊淹死。

田师中看得很清楚,当时,送他来这的那个梁山汉子冷眼旁观他在水中挣命,望着他的目光满目仇恨,是成心想要他死在水中,只是他命大没一口水呛死,那汉子才不情不愿的改为给了他以钱换命的生机。

眼看冲突又起,双方要撕破脸刀枪相见了,薛弼深吸一口气,赶紧打断紧张对峙,缓和气氛。

但报复立即就来了。

薛弼这个表现尚好的钦差得到了单独的房间食宿休息,虽然屋内陈设简陋,只有一个火炕一把粗木椅子和一张桌子,准备了洗漱用的新毛巾和精盐,但象梁山人一样一切都那么整洁清爽利落,看着顺眼,住着也舒服,没什么堵心的。

其他人则是全都得去睡简陋的大通铺。

包括两军官和自觉位高权重很尊贵的田知府田大人本人。

气得田师中等怒火顶得脑门子直跳,却无可奈何,不敢乱说一个字。

朱贵扬长而去,临走还特意提醒一句:“山上有危险,你们还是不要自己瞎闯的好,有事招呼人领着,否则出了事,概与我梁山无关。”

在这负责招待客人的酒店人员也随即全部离开了。连个烧水送茶跑腿的人都没留下。

转眼间只剩下钦差队成员清凉自在地呆在这,倒是想怎么商量对付梁山的恶毒主意就可以尽情怎么商量。

这有两排房子呢,很明显还有很多至少可做舒适单间的空屋子。

带队军官和田师中哪肯和下贱肮脏的普通禁军住一起睡大通铺闻臭脚丫子味,很想私自撬开其它空屋子舒舒服服住进去,但发了半天狠,鼓了半天劲也到底没敢真那么干。看薛弼的屋子火炕宽大,就厚脸硬赖着住一起凑合。

这样总比和大头兵挤一块儿住强多了。

薛弼对这几位硬说住一起方便商量事和相互照应的说辞无法反驳,也推辞不了,笑应着却是说累了自顾歇了。

恼也好,舒服满意也罢,钦差队总算好生安稳歇息了一下午,一个个累得睡着后就睡得人事不知。

朱贵知道后不屑地对部下说:“这就是所谓的大宋镇国精锐京城禁军。只爬了点山就累这熊样,还保家卫国打仗?”

部下都大笑。

转眼晚饭时间到了。

上的是大米饭。

菜是一种肉沫加一些绿菜熬得汤。

官兵全喝这个,不知是什么肉,应该是河鲜,看着简单,但味道确是鲜美。

肉其实是河蚌肉,但却是极老的那种。

梁山泊成型有年头了,几十年下来水泊底淤泥中有很多很多河蚌,大的有农村用的簸箕那么大,上百斤重,壳极硬,肉也极老,别说人的牙齿,就是狼的牙齿怕是也难嚼烂,以往梁山人下水踩到了捞出来,只吃鲜嫩的蚌,老的是不稀得吃的,都是捣烂了壳剁烂了肉喂鸡鸭等补钙补肉蛋白好促进家禽成长与多下好蛋,现在是特意采来供钦差队食用。

对朝廷派来的这帮心怀不良的玩艺,梁山连辖区内的一根野草也舍不得让钦差队白吃到白糟塌了,但不得不招待,把钦差队和家禽一样待遇给予白吃已经是很仁慈很宽厚大方了。

家禽有用。这帮玩艺除了祸害人养了有什么其它用?

而钦差队官老爷们别说不知吃的看着就晶白可口的到底是什么肉,就是有河蚌见识的兵观肉沫猜出来了也不说什么。

这玩艺剁得极烂,根本不用费劲嚼,味道确实极鲜美,也不知梁山人怎么就能把区区河鲜做得这么好吃,就着诱人的雪白米饭连汤带水吃下去,确实下饭又顶饿,事实也有营养。

味美就是好东西。罕见好吃的给你享用了,就这条件,你还说什么?有什么理由指责梁山人招待不用心?

再说也没心思指责。

一方面指责了怕是连大米饭肉汤也没得吃了。

一方面却是中午的经验已经说明了,你若是在那摆谱嫌这嫌那的罗嗦,饭菜却是有数的,结果只是挨饿。

所以,饭菜一上来,除了薛弼,饿得眼睛发蓝的当官的什么也顾不得了,先抢着猛吃。官兵更不用说了,不用讲究体面,吃得形象更见不得人。都在快吃抢着吃。就象牢狱中的囚徒大锅饭一样。吃饭得讲究窍门,否则就得饿肚子。

田师中却是先饿醒了,却照旧只能喝凉大米稀饭,连家禽待遇也享受不到。

他知道想提前回去也回不去了,就困这了,钦差队不走,梁山人要宰他钱要尽情羞辱他,决不会放他离开。

怒极,但想不活活饿死,就只能硬头皮灌没滋没味也不顶饿的稀饭。

他一想,反正一百万都花了,还在乎再多花几千银子?

活命要紧。

吃得开心,享受得舒服体面过好每一天要紧。

钱是干吗的?

不就是紧要处用的?不就是为了享受?

他认了贵得离谱的梁山饭,一咬牙想大出血多花点钱换些好吃能下口的美食,哪怕能和普通禁军大头兵一样的吃的也行啊,可梁山人却又不稀罕他的钱了,他就是愿意一顿十万两黄金,梁山也不给他上别的饭菜,仍旧是大米稀饭。

田师中怒极羞极想发飙,但瞅见负责接待的梁山人时不时瞄向他的恨不能立即扑上来活活掐死他的凶狠冲动眼神,他到底聪明地没敢吱声,老实干喝稀饭。

钦差队其他人也装作没看见一样,自顾吃自己的饭菜。

都明白,这就是落梁山人手了。谁敢替田师中讲情,那么不但换不来田师中的境况改善,自己怕是也会落得那下场。

不要怀疑梁山人整治田师中的决心;

不用怀疑梁山人敢不敢对钦差队其他人,包括对钦差大人薛弼这么干。

装薛弼贴身小厮的那位秘谍司探子试探着挑事,故意把自己碗里的饭食让给田师中吃,就不信了,梁山人敢不让他再装饭菜接着吃,结果梁山人真就不让他再装饭菜,笑着却是很不客气地夸赞说:“你对田知府很有爱心,愿意舍己为人,那,对我们窘迫艰难的梁山人是不是也得讲究点爱心仁慈?你不能光顾着官老爷,不顾更需要关爱的我们百姓啊?”

你当这是什么地方?当自己是个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你这样的也想在这拿事?

敢跳出来关照该死的田师中?

行,那你自己就代田师中喝稀饭吧你。照价一碗稀饭一百两。童叟无欺。

对官老爷贴心贴意铁心拍马屁,这没问题,有种,你就顿顿换。

田师中可以吃你的饭,这也没问题。但那就不是免费的了,要算钱。

不多要,一碗米饭五百两银子。一碗肉汤,一千两。有钱你就使劲吃。你爱吃不吃。

那探子顿时坐拉了,想怒却不敢怒。

看到毫不留情的这结果,钦差队其它成员就算再有心拍田大人的马屁,也没人愿意坑着自己而出头了。

田师中狡猾,又想讨好皇帝的秘探,给那人台阶下,立即热情招呼两人一起吃那份饭一起喝稀饭,钱算他账上。

梁山人不屑地一笑,但没管二人共享。但只是稀饭管够。其它饭食是不再有的。

即使如此,那探子下一顿也绝不会管田师中怎样了。

老奸巨滑的田师中也明白这个。

钦差队的人其他人面面相觑,这时候再静下心,换换心态想一想,梁山人也真不必怕什么钦差不钦差。

得罪了钦差,扫了点皇帝的面子又如何?

朝廷就是得用人家的主子镇守边关,还能因为这点外人不会知道的面子上的小事就不顾江山安危任性收拾人家了?

再说了,大宋皇帝的脸面也真不值钱。从开国太祖皇帝时就是这样了。

大宋尊贵的公主养大了基本都是用来嫁富户子弟给皇室换钱的。以至于被世人笑话说皇室是在卖闺女。

至尊皇帝一代代被大臣议事时当堂喷成筛子,皇帝唾沫自干的干受着,这事很正常,哪还有虚假没用的面子不面子。

这一代的赵佶当皇帝似乎比列祖列宗有出息,自从坐稳江山宝座,蔡京执政开始,就没人敢当堂喷皇帝让皇帝当场下不来台。都是大臣奏事,议事,积极踊跃各述己见,有时争得很热闹,朝堂气氛很活跃,似乎政治气氛很开明民主,大臣们都很有才而忠心任事,宰相最后表态大致赞同哪个主意好,皇帝最终拍板,然后宰相恭敬遵旨,群臣称赞皇帝英明。

赵佶觉得自己很聪明,能从纷繁复杂的朝务中选出最合适的意见,群臣俱服他,他这个皇帝也很权威,历代祖宗怕是比不上他当皇帝威望服众,他做到了超爷胜祖的境界,看看大宋翻了数倍的繁荣昌盛,事实似乎也证明他的当皇帝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