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十二章 平原城外初智诱

李善道接过急报,打开来,将之看过,先未有与诸人说急报是何内容,把之放到一边,从容问高延霸,说道:“延霸,你有何妙计,可既下平原,又得安德?”

“窦老狗不是遣了援兵来助张青特么?郎君,小奴以为,何不围城打援?平原城,我军先不打,绕将过去,而抢在窦老狗的援兵到前,先围住安德。等其援兵到,就歼其援兵!张青特见援兵被我军围攻,他岂会不出城救援?便可趁此,一举将其部也给歼掉!这样,安德县城,不就入了我军之手?安德已下,平原小城,何足挂齿,分兵还攻,亦可为郎君得之!”

一两年的戎马生涯下来,不仅亲历了许多的大小战斗,日所接触的,又俱是优秀的军事人才,更重要的,每次战斗过后,——包括李密等打的一些胜仗之后,李善道都会令高延霸等其帐下将领总结经验教训,高延霸却因比虎画猫,跟着学,军事能力於今已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围城打援”等这些基本的军事操作,他已然是了然於胸,信手拈来。

李善道笑问于志宁、赵君德等,说道:“延霸此策,公等以为何如?”

于志宁说道:“高将军此策,围城打援是也,倒不是不可一试。”

赵君德亦道:“平原小城,的确不值得我军主攻。要打,就打安德!安德一下,莫说平原城,就是整个平原郡,也将再无可阻我军之敌。围城打援,俟机克取安德这个办法,可以用用。”

众人对来自南皮的这道急报,均是充满好奇。

在回答李善道问话时,于志宁、赵君德等一再地去瞧被他置在案上的那道急报。

诸人的目光中,李善道重新拿起了这道急报,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若无南皮此报,延霸,你之此策可以一用。不过现刚得了南皮此报,你的此策,却是不必再用。”

高延霸挠了挠头,问道:“郎君,此急报可是高元道遣人送来的?他在南皮莫不已然起事?”

“然也。”李善道将急报的内容与诸人简单转述,说道,“急报是前天晚上送出的。前天上午,高元道聚众三千余,内外应和,出敌不意,已将南皮县城夺占!”

南皮绝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在这个时候,传呈急报与李善道。诸人其实对此,已是各有猜测,大都已约略猜出,也许是南皮已被高元道占据?得到了李善道转述急报内容的证实,帐中诸人无不惊喜。赵君德拍了下大腿,说道:“高元道这家伙,真把南皮豪族都煽动起来了!”

赵君德是何人?李善道麾下的元老之一了。他原是没怎么把高元道、高季辅这类后投之辈看在眼中,不意高元道还真有胆勇,在南皮成了事,遂其不禁的对高元道,多了两分刮目相看。

高延霸瞥了赵君德一眼,呵呵笑道:“赵公,郎君的识人之明,俺早说过,如神!郎君既允了高元道回南皮起事,高元道的这起事,俺当时就知,那肯定是能成的了!他现果然成事,实是都在郎君何和俺的料中,又有何惊奇?”陪笑问李善道,“郎君,你说是不是?”

陈敬儿、萧裕等将私下对视,嘴角无不难掩的笑意浮现。

唯高曦神色凝重,说道:“明公,高元道成功起事,此固好事,然其兵才三千,且是新聚之众,接替王伏宝坐守渤海的王小胡,系窦建德军中猛将,闻讯之后,势必遣兵往攻;又乐寿距南皮不远,窦建德也有可能会派兵往攻,只其一部三千新卒,定难久守南皮!

“却不知王薄那厢,现下是何消息?有无渡河?何时才能北到渤海,呼应高元道?”

李善道说道:“昨日才又传檄王薄,他现兵已到河水南岸,估计三两日内,当就能北入渤海。”

高曦是科班出身,受过正规的军事操练,而且在附从李善道前,就已身经百战,他盘算了下,说道:“……若三两日内,王薄即能兵入渤海,高元道那厢的压力,暂时他当是还能撑得住。”

于志宁问道:“明公,公适言若无南皮此报,高将军之策可以一用,然现高元道已起事南皮,高将军此策就不必再用。敢问明公,此话何意?明公是不是对下步进战,已有定策?”

李善道站起身,下到帐中的沙盘边,操起直鞭,在沙盘上游移,停在标注“安德”的县城模型上,顾盼诸人,说道:“张青特集其部重兵,驻守安德,摆明了是窦建德欲以安德,为阻我军前进的要塞。凡攻战之事,攻城最难。故我贤兄尽管新败王伏宝,可为保万全,我军现却是决不可止步安德!高元道如尚未在南皮起事,我本来的打算是,咱不妨就可一用延霸所提出之‘围城打援’此策,争取野战中歼灭张青特部,扫清我军继续北上的阻碍。

“然於今高元道已起事南皮,沐阳言之甚是,单凭其一部,难以久守南皮,则我意,便干脆安德咱也不必再打了,径直绕过平原、安德等县,我军作势向渤海郡挺进!”

于志宁、赵君德、陈敬儿等闻言,俱是惊讶。

萧裕迟疑说道:“明公,绕过平原、安德,向渤海郡挺进?平原也就罢了,安德有张青特部的重兵啊!渤海又有王小胡。加以窦建德在乐寿,一闻我军兵向渤海,也定然会遣兵来阻。这样的话,我军即便进入了渤海郡,恐亦难克胜;而万一再被张青特断了后路,这可就……”

帐中于志宁对面的上首,坐着一人,从议事开始,就没开过口,这会儿抚着胡须,开起口来。

这人五六十岁年纪,须发花白,年龄不小了,但形貌威严,坐着的身姿笔直,一副整衣危坐的严正之状,却非别人,正是薛万均、薛万彻兄弟的父亲薛世雄。

打下弘农等地,逼退李密进犯河内之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安抚好了治下诸郡,回到贵乡以后,李善道得到了一个意外之喜,就是之前一直不肯降从的薛世雄,主动的表态,愿意降从了。

却薛世雄为何此前不降,偏在翟让被杀、和李密闹翻,形势变得对李善道好像不太有利之当下降之?李善道没有问他,但缘故,李善道可以猜出一二。

无非就是他的两个儿子,李善道都给以了信用,这是第一;在应对翟让被杀的这个变局过程中,李善道展现出的军政才能,得到了薛世雄的认可,这是第二;虽然表面的形势对李善道似乎是不利了,可脱离了李密,却实际上使李善道以后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第三。

於是,此次北攻平原、渤海,李善道就把薛世雄带在了军中。

薛世雄是河东汾阴人,后迁关中,一口长安官话,标准得很,他一开口,帐中诸人就都安静了下来,包括李善道,也以甚为尊敬的态度,目注於他,只听得他说道:“萧将军,明公方才所言之话,你可能是没听清楚吧?明公说的不是‘挺进渤海’,是‘作势挺进’。”

萧裕怔了下,说道:“作势?”

李善道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朝着薛世雄晃了晃,说道:“知我者,薛公也!”

薛世雄说道:“明公,若老夫料之不差,明公‘作势挺进渤海’此策,要点就在‘作势’两字。明公之意,是不是作势绕过平原、安德,向渤海挺进,以此迫使张青特紧张,从而使其不得不率部出城,尾追我军,以做阻击?然后,我军再设伏也好,回斗也好,将其部歼灭?”

“我意正是如此!薛公以为可否?”

薛世雄说道:“比之高将军刚才的‘围城打援’,明公此策,更为妥善!我军就是把安德围住,打其援兵,张青特却也不一定便会派兵出城,但我军作势进军渤海,以响应高元道、王薄,张青特却必然就坐不住了,他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只能出兵阻我,此‘攻敌之必救’也!”

于志宁、赵君德等急望李善道神情,见李善道笑着,连连点头,显是薛世雄说对了他的计划。

说来说去,搞了半天,却原来李善道的“作势进攻渤海郡”,至少第一阶段的真实目的,并不是真的就绕过安德,去打渤海郡,而还是为把张青特部调出安德,以图野战歼之!

众人低头,细作思量。

薛世雄说得对,确乎如此,“围城打援”此策,好是好,但确然是存在不能通过此策,将张青特部就调出安德的可能性;但反过来,“作势用兵渤海郡”,在高元道已在南皮起事、王薄将渡黄河的背景下,张青特却则是再小心,再不情愿,也唯有出兵阻拦之一途了。

“攻敌之必救”,此一对李善道此策的评语,薛世雄评点的十分准确。

萧裕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若是这样,明公此策,端得高明之策,诚然攻敌必救!”

高延霸吧唧着嘴,拍着大腿,摇头晃脑,说道:“哎呀,哎呀,比之郎君,小奴小小一撮!刚小奴还颇自喜,以为‘围城打援’此策是绝妙之策,听了郎君之策,才知何才为绝妙啊!”

“我之此策,公等如是皆无异议,明日我军就绕平原、安德,作势兵向渤海,放出风声,将与王薄部,共取渤海此郡!如何?”李善道扔下直鞭,挺立帐中,环视诸将,说道。

诸将起身,同声应道:“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