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十八章 弹指定谋敢出奇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十八章 弹指定谋敢出奇

作者:赵子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征、于志宁、赵君德、陈敬儿、高曦、高延霸、萧裕等在贵乡的一干文武重臣悉至。

大家伙进到堂中,个个都是喜色满面。

无它缘由,李善道与卢承道妹妹的婚礼,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眼看就要举行。

诸人皆是以为,李善道召他们来,或是为议婚礼。

但直等到众人到齐,仍不见卢承道到,——若议婚礼,卢承道是女方的主事人,他肯定不能不到,众人却不禁喜色底下,暗自疑窦生起,有性急的,忍不住就交头接耳,私下相问。

李善道正在写东西,一张接着一张,已是写了好几张,不知在写些甚么。得了王宣德“郎君,人已到齐”的提醒,他搁下毛笔,抬起了头,环顾了下堂中诸人,轻轻地咳嗽了声。

堂中立刻安静下来,众人齐望向於他。

“我贤兄急报,窦建德遣王伏宝,引步骑两万,於日前袭击魏刀儿。魏刀儿猝不及防,大败於深泽,现已逃至隋昌。我贤兄率部,於呈此急报与我之当日,也就是前天,已经转而北上,先期往救魏刀儿。召请诸公来,为的就是商议此变。就此一骤变,公等以为,何以应对为宜?”

短短的几句话说出,堂中诸人面上的喜色登滞,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面面相视。

除最早到的魏征已知此事,余下众人俱万万没有料到,窦建德竟会在这时偷袭魏刀儿,而李善道召他们来,为的不是商议几天后就要举行的婚礼,而是商议针对此变的对策。

即便魏征,在初闻此讯时,也是惊愕了好一会儿。

堂上此刻诸人,并不例外,也都是愕然多时,无人出声。

一片鸦雀无声中,“啪”的一声猛拍案几的声响,一人跳将起,破口大骂:“贼厮鸟!搞偷袭?不知郎君即将大婚么?偏在此际搞事?郎君,只需一道令下,俺为郎君提了其狗头来献!”

说话之人,七尺身高,魁梧壮硕,裹着件大红皮袍,已颇吸人眼目,张嘴间,两个门牙锃亮,愈加引人眼球。却不是高延霸是谁?时下已能补牙,他的牙新补上未久,故一张嘴甚是白亮。

谁都知道,高延霸这话无非是表忠心之话,却不意李善道听了他此话后,也拍了下案几,说道:“知我者,延霸也!”顾盼诸人,说道,“延霸所请,正我所欲!”

高延霸倒是呆了一呆,说道:“郎君?”

陈敬儿机敏,立即领会到了李善道话中的含义,说道:“明公莫不是想便与窦建德开战?”

“不是我要与他开战,是窦建德已与我开战。公等到前,我与玄成先略做了些计议。玄成,你把咱俩刚才讨论的内容,与他们说一说。”李善道提笔,继续写未写完的东西。

魏征起身,应了声诺,就与诸人说道:“窦建德这明显是欲趁郎君将大婚之机,故遣兵奔袭魏刀儿。魏刀儿无有防范,已然大败西逃。明公的意思是,我军决不能坐视魏刀儿全军覆没。魏刀儿若亡,窦建德就不仅能尽得其众十余万,并且没有了魏刀儿,宋金刚断非窦建德的对手,博陵、上谷诸郡也就将为窦建德得之。这对我军,将会是大为不利。

“因此,尽管我军现下准备不足,可却是不能不出兵!”

高延霸趁着魏征说话的空儿,坐了回去,转目去看坐在他边上的高曦、萧裕等将。

赵君德位在诸将之首,他看了下埋头写东西的李善道,犹疑地与魏征说道:“长史所言甚是。窦建德挑在这个时候偷袭魏刀儿,确是欲趁郎君举办婚礼之机。可是长史‘我军现准备不足’此话,也说得没错啊!窦建德是有备,咱现是无备。备战不足,若就开战,怕是胜算不大吧?”

这一疑问,算是说到高延霸等将的心里了。

要知,窦建德非是寻常的地方势力可比。

他於今亦是已占数郡之地,治下民口少说百万,部曲号称十万之众,——这十万之众,还是他的常备军,随时他可以再招募新卒,兵马强盛,粮秣不缺,帐下并勇将不乏,谋士有之,这样的一方势力,足已是可称之为一方霸主!事实上,他现也的确是冀北的霸主。

李善道的实力当然不逊色於他,甚至还会强过他一些。

但若真要与他全面开战,必须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得备战充足,这才可以。尽管说,李善道已将窦建德定为了下一步消灭的对象,可当前他忙着他的婚礼,还没有进行战前的动员和准备,则这种情况下,如就贸然开战,确乎是赵君德之忧,胜算这块儿,把握可能不会很大。

“胜算大不大,得看这仗怎么打。”

赵君德问道:“长史此话何意?”

“不是仆意,是明公之意。不瞒将军,仆与将军一样,刚在与明公计议如何应对此变时,亦是存疑。我军准备不足,现若就与窦建德贸然开战,以我仓促,攻其有备,恐怕胜算难说。然明公自有高明之策,却三言两语,就解了仆之此疑。”魏征捻须说道。

赵君德等再次看了看主座上的李善道。

高延霸抢在赵君德前,问道:“魏公,郎君是何高明之策?”

魏征避开他锃亮的门牙,端起茶碗,抿了口热汤,稳了稳心神,说道:“明公是何高明之策,不妨请明公告与诸位。”他已注意到,李善道将需要写的东西已都写毕。

李善道示意王宣德将他写的这数张纸,分别封缄落印,将毛笔涮了涮,挂回笔架,举目看向诸人,接住了魏征的话,说道:“称不上高明之策吧。我意,就是玄成此句‘得看这仗怎么打’。不错,窦建德有备,我军现则准备不足,如正面进战,我军可能胜算确然不大。

“料窦建德必已在信都等地置下阻我北上之部,最大的可能是我军与其陷入相持。这样的话,魏刀儿,我军就救不了了,咱只能坐视窦建德把魏刀儿吃下,继而博陵、上谷等郡被他得之。

“故此,我以为,此战,我军不攻信都,不与他正面作战,而以攻平原、渤海为主!”

于志宁、赵君德等闻言,各是因之而起思索,神态不一。

陈敬儿说道:“以攻平原、渤海为主,明公的意思是‘围魏救赵’?以攻平原、渤海,从而策应刘将军的援救魏刀儿,使窦建德不能安心地再在博陵作战,进而解魏刀儿之危?”

“这是一方面。魏刀儿部十万余众,王伏宝只以两万步骑便敢攻袭,这两万步骑可以断定,必窦建德部的精锐,此其一;窦建德知魏刀儿与我、宋金刚通好,不会不防我、宋金刚援救魏刀儿,则信都、上谷等地,他势也已置有不少兵马以作阻击,此其二。合此两点,窦建德纵号称十万之众,他而下可用的机动兵力定也已是不足,平原、渤海之防备可能也已空虚。

“诸位,此岂不正是我军趁隙而取平原、渤海的大好机会?此两郡只要为我军攻下,或者退一步说,就算不能将之尽数攻下,可只要我军能够攻入平原郡,将此两郡给它搅乱,何止可解魏刀儿之危,并可一举断掉窦建德之右臂,将有利於我军底下与他的决战。这是另一方面。”

又一声猛拍案几的声响,众人看去,还是高延霸。

高延霸再次跳将起,挺胸昂首,大声说道:“郎君此策,高明至极!这叫做批、批……”

高曦低声说道:“批亢捣虚。”

“对!对!批亢捣虚!一刀劈在糠上,捣他娘的虚处!郎君此策,当真高明了得!郎君,小奴愿为先锋,先为郎君攻入平原!张青特这鸟厮,俺为郎君手到擒来。”高延霸赳赳然说道。

正在商议的是大事,气氛很严肃,可于志宁实在没有忍住,轻轻笑了一声。

高延霸看他,问道:“司马笑甚?”

“高将军豪气逼人,仆佩感十分。”于志宁忙一语带过,转与李善道说道,“明公此策,可谓是避我备战不足之短,击窦建德重兵集中博陵、信都等地之虚。诚然良策。然却有两虑。”

李善道问道:“何虑?”

“明公,信都、平原皆与清河接壤。若窦建德在信都布有重兵,则在平原,他料当也是已经有防。我军纵是以平原为主攻方向,短日内,恐亦难速取此郡。此一虑也。如是以平原为主攻方向,刘将军那边怎么办?只以他一部之兵,断难击退王伏宝,救下魏刀儿,而又如果我军没能速克平原,在平原与窦部形成了僵持,就只怕平原未得,魏刀儿亦未能救,此二虑也。”

简言之,于志宁的担忧,其实就是一句话。

他担心顾此失彼,两边不讨好,搞到最后,魏刀儿也没救下,平原、渤海亦未能攻入。

王宣德已将李善道写的那几张东西,尽数封缄罢了,李善道重新提笔,蘸上墨水,在信封上各写了收信人的名字,令王宣德即将这几道命令、文书,择吏急送而出。

处置完了这件事,他乃才回答于志宁之此两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