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十三章 南北兵调王薄附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十三章 南北兵调王薄附

作者:赵子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窦建德提出的,的确是个问题。

魏刀儿部十余万众,即便乌合,想要将之歼灭,也得动用不少部队。

目前在饶阳、博野、乐寿、河间及其周边的窦建德部,总计才一两万部曲。——饶阳等此四县,皆位处河间郡的西南边,离深泽都不远,最远的河间、乐寿两县离深泽亦只两百里上下。

这么些部曲,显是不够用。不够用,就得再从别的地方调。则以什么借口调?不能一边和魏刀儿说盟好,一边却往深泽方向调兵,如果这么做,纵然是个蠢人,也能觉出其中有问题了。

宋正本对此却有主意。

他抚须笑道:“明公,快到正旦了,此亦是明公称王的一周年,何不以此为借口,对外告示,就说明公有意在乐寿搞一次阅兵?因调渤海、平原等郡精锐,还回乐寿。不即可乎?”

王伏宝闻言大喜,表示赞同,说道:“宋公此策大妙!以此为由,魏刀儿必不生疑。且调得渤海精卒还至乐寿,亦可於攻灭魏刀儿时,调部分南下到信都郡,以防李善道遣部往援。”

如前所述,信都郡的位置,在河间郡的南边,其南与清河郡接壤,其西与赵郡接壤,其北境的西边同时与博陵郡接壤,深泽县就在信都郡的北边。等若是说,窦建德只要有一部兵马在这里,首先就能阻挡住李善道派兵往助魏刀儿;其次,对深泽还能形成包围,可谓一举两得。

窦建德琢磨了会儿,宋正本的此议,确乎可行,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他先问了下凌敬、齐善行等,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凌敬、齐善行等皆无它法,便亦笑道:“宋公此策,确然大妙!不愧是宋公啊,足智多谋。轻巧巧一句话,就解了我数日之疑难!好,就用宋公此法!”

王伏宝问道:“明公,打算何时便调兵来乐寿?”

窦建德想了下,说道:“事不宜迟,我意计议既然已定,我就尽快下令!”

凌敬说道:“明公所言甚是,仆意亦是宜早不宜迟。最好是赶在魏刀儿正式答复明公,他愿否与明公结盟之前,便先将正旦日要在乐寿阅兵的风声,及调渤海、平原精锐还乐寿的命令都传达、下达。如此,也能更进一步地减免魏刀儿可能会起的疑心。”

却凌敬的这个考虑,是窦建德没有想到的。

品了一品,是这个味儿。凌敬说的很对。不等魏刀儿表态,愿不愿窦建德结盟,便先将阅兵、调兵的风声与命令传出,反而更能显得窦建德光明正大,显得他调兵没有藏有别的心思。

齐善行称赞笑道:“妙哉,妙哉。凌公此虑,反其道而行之也。”

“好!就按凌公的意思,我明天就放出阅兵的风声,并明日就下令调渤海、平原精锐还乐寿。”窦建德沉吟了下,询问宋正本等的意见,说道,“五郎刚才说,并可将从渤海、平原调回的精锐,拨部分南屯信都,以防李善道援助魏刀儿,此言正合我心。只是,袭灭魏刀儿的主将,已定为五郎,则南屯信都,以备李善道来援的主将,公等以为,何人适合?”

宋正本建议说道:“仆之愚见,非曹、范两位将军不可。”

曹是曹旦,范是范愿。

范愿原本负责的就是信都郡方面的用兵,现驻在信都的兵马多是他的部曲;曹旦是窦建德的妻兄,其人的军事能力虽然有限,但在窦建德军中的地位足够担任方面之将。

窦建德考虑了下,也只有曹旦在信都郡,他才能放心,且范愿颇能用兵,便即说道:“那就按宋公所议,任曹旦为信都主将。宋金刚和罗艺方面,我却是已有防备他们来援、来袭的主将人选。宋金刚方面,就以董康买为将;罗艺方面,以高士兴为将。公等以为如何?”

董康买是窦建德帐下的高级将领之一,上谷方向的用兵是他主责,用之防备宋金刚正合其选;高士兴勇悍敢战,之前攻涿郡,他就是主将,虽然没能打过罗艺,但防罗艺南袭绰绰有余。

宋正本等对窦建德的这两个人选,皆无异议。

便随之在以何借口,调动精锐到乐寿备战之后,顺势定下了各路兵马的主将。

袭攻魏刀儿部的主将是王伏宝;防备李善道、宋金刚、罗艺三部援助或袭击河间郡的三路兵马的主将,分为曹旦与范愿、董康买、高士兴。这四路兵马,都可谓是兵精将强。

宋正本以原本隋官饶阳令之身,现得以为窦建德的谋主之流,自有其长处,思虑周详是他的优点之一,他说道:“明公,却另外尚有一处,不可不以大将镇之,以防不测。”

窦建德想了一圈,河北的敌对势力,无非也就是李善道等几部,适才的一通安排下来,所有需要考虑的地方,都已考虑在内,还有何处需防备不测?他想不到,便问道:“宋公,何处?”

“即渤海郡也。”

窦建德说道:“渤海郡?”

“渤海本有王将军镇驻,自是无碍,可现王将军将为攻袭魏刀儿部之主将,已不在渤海,则渤海此郡就需另调大将往至坐镇了。一则,渤海郡东部沿海,现仍颇有违逆明公者,需防彼辈趁机作乱;二则,渤海南与北海、齐郡隔河相望,王薄、綦公顺诸辈向来均是来往河之两岸,亦需防彼辈可能会趁我攻魏刀儿部之机,渡河北上侵扰。故渤海郡,必须另调大将往镇。”

窦建德一拍额头,说道:“对,对!要非宋公提醒,险将此处忘掉。”迟疑了片刻,问王伏宝,“五郎,你说,调谁往渤海郡,暂接替你驻扎为宜?”自提了个人选,“王小胡何如?”

渤海郡是王伏宝打下来的,那用谁暂时接替王伏宝镇守渤海郡,虽然王伏宝是窦建德的帐下将领,窦建德出於不惹王伏宝不快之故,也得问一问王伏宝的意见。却又至於为何窦建德提出“王小胡”作为接替王伏宝的人选,则是因为王伏宝现如今功高军中,诸将面子上固大致都能与他过得去,然心中羡嫉他的,实则不少,只有王小胡,与王伏宝的关系还算不错。

果然,这个人选,提的颇合王伏宝的意。

王伏宝笑道:“调何将暂驻渤海,以代俺坐镇,明公自令就是。俺岂敢有不愿?”

“好!那就你攻袭魏刀儿部之前,我将王小胡暂调渤海。”窦建德拍板决定。

宋正本等窦建德与王伏宝商量定下,接着说道:“明公,此外还有一事,不可不做。”

窦建德问道:“何事?”

“魏刀儿部在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尽管我军突袭,速战速决的把握很大,可万一未能将之速歼,李善道必遣兵北上援助。计李善道若援魏刀儿,定是两路出兵。一路自清河郡北上,一路自赵郡出。只信都郡的驻兵,不一定能将李善道部的两路兵马尽然挡住。是故,在乐寿,明公须当留驻一部精锐,或援信都,或援王将军。这样,才堪为万全之策。”

渤海郡的问题,窦建德没有想到,但怎么对付李善道的援兵,他早是反复思索,考虑得比较全面了。听得宋正本此一建议,他站起身来,笑着应道:“留一部精锐,以作后援,此当然之事。”步下堂中,到堂壁上挂着的地图前,指向一处,顾与诸人说道,“除此以外,在这里,我还准备屯驻精兵一部,便令范愿驻扎。”众人顺着他手指所指看去,见他所指,是鹿城。

鹿城属信都郡,在信都郡的西北角。此县西北不远,就是深泽县;西边不远,就是赵郡最北的鼓城。此县与深泽、鼓城俱接壤。驻精兵一部在此的目的,很明确了,正即是为防备赵郡的刘黑闼部援魏刀儿。——刘黑闼若敢出赵郡援深泽,就从鹿城出兵截击。

却是针对李善道部的部署,窦建德的思路是:远以阻之,近以截之。

李善道从清河郡派兵北上,并不足忧,因为从清河郡到深泽县也好,到乐寿县也好,中间都隔着一个信都郡,足能将之拦住,此是“远以阻之”;唯一可虑的,就是现驻赵郡的刘黑闼,从赵郡往援深泽,咫尺之遥,鼓城与深泽也是接壤的,故此,对刘黑闼部就需“近以截之”。

王伏宝抚须笑赞,说道:“以范愿驻在此地,刘黑闼部足可无忧。明公此措,周密之措也。”

“五郎,万事俱备,就只等精兵调回,诸将就位,魏刀儿上当之后,我在乐寿,闻公捷报了!”

王伏宝起身,行礼说道:“明公但请放心,至多五日之内,必然捷报呈递明公!”

魏刀儿部十余万众,王伏宝这话,虽然语气平常,更衬出他满怀自信。

窦建德大喜,亲端起一碗酒敬给他,说道:“魏刀儿部若能得为将军一举歼灭,既可消我肘腋之患,得其众,复可使我军声势大张,并可令宋金刚、罗艺惧慑臣服,我军然后南向,可与李善道争冀南矣!此战,如能顺利获胜,将军之大功也,我何吝封拜重赏?此酒,公请饮。”

王伏宝一饮而尽。

窦建德欢笑不已,目光却转向了堂外,望着那飘飘扬扬的大雪,心思迢遥千里,到了别处。

魏刀儿虽还没正式同意结盟,然大家的分析不错,他已中计,以自之有备,击其无备,胜算确然很大,对此,窦建德也很有信心。可就算一举将魏刀儿部歼灭了,接下来的与李善道争冀南,窦建德实尚无十足把握,但如果再加上另一方的相助,冀南七郡,他就有把握取之了!

……

雪花飘飘。

乐寿以南,越过河北的辽阔大地,越过滚滚大河,千余里外。

李密展信览之,看不多行,面色微喜。

房彦藻问道:“明公,窦建德信中何所言?”

却此书信,是刚从乐寿送到洛口城。

“其欲与我盟好。”信写得不短,去掉奉承等话,李密总结其意,简短地回答房彦藻。

房彦藻说道:“窦建德此前的来书中,就已透露此意。这封来书,又表此意。明公,这是好事啊!这说明窦建德对冀南已起了贪心。对其此请,明公何妨应之?便让他与李善道这两头恶狼,在河北撕咬相争,候明公攻破洛阳,趁其两弊,河北足可为明公轻松得矣。”

裴仁基在帐中,亦道:“洛阳粮已大乏,近闻细作侦报,其现米斗三千,人饿死者十之二三。王世充等部得不到军粮供给,这些时日,多有亡降明公者。而下又下起了雪,天寒地冻,加上饥馁,灭王世充等部,克取洛阳已在朝夕!仆先恭喜明公了,洛阳、河北,指日俱可得之!”

围攻洛阳了这么久,尽管一直没能打进城里去,但洛阳城外的兴洛仓的粮,要么被李密的部曲搬走了,要么被李密的部曲毁掉了,却洛阳城内现下已是到了粮尽的地步。

洛阳城盛时,四五十万民口,如是细作侦报的消息确凿,饿死者现已十之二三,便就是单饿死的就十来万民口了!其城内当下的民心之涣散、哀鸿遍野,只想象一下,就可知晓。

於今仅存摆在李密面前,攻下洛阳的阻碍,只剩下了王世充等部隋军。只需将王世充等部隋军歼灭,洛阳像个熟透的果子,已将任李密摘取!而王世充等部隋兵,近时如裴仁基所言,也的确是因为缺粮、连败等故,亡降李密者颇有之,此是王世充等部隋兵的士气亦已可想知,一定也是相当低迷了。亦就是说,尽歼王世充等部的胜利时机,又也已然是在眼前!

李密近期的压力很大。

为了挽回杀掉翟让后带来的瓦岗系部队的离心、其余各营兵马的自疑,他将手头上的财货锦帛,几乎已是尽赏给了瓦岗系、各营的部队。粮食不缺,可锦帛等物他现已几无。

粮食只不过是给底层兵士吃的,中高级将校又不缺吃,没有锦帛财货的赏赐,怎能调动他们作战的积极性?尤其在杀了翟让,义气上已有亏欠的背景下,要想能继续拢住瓦岗系、各营将士为他卖命,他现下更是需要得有足够的财货锦帛,不断地赏赐给瓦岗系、各营将士才行。

也因此,虽是已勉强安抚住了瓦岗系、各营将士,李密现在的压力却不仅没小,且与日俱加。

还好!洛阳终於缺粮了!

经过这段时日的尽力安抚,瓦岗系、各营将士也已基本被安抚住。

底下,对王世充等部隋军的用兵,就可以正式提上日程,筹谋再次进战了!

——杀掉翟让后,李密就想赶紧再次对王世充等各部隋兵进战,然内部,他不得不安抚,所以再次进战,迟到如今,也仍还只是他的想法,还没有正式地开始计议部署。

一将从帐外进来,押着两个隋兵军吏,向李密禀报:“明公,又有数十隋兵亡降我部,这是他们带头的两个军吏,一个火长,一个队正。”喝令这两个隋兵,“还不速速拜见魏公!”

这两个隋兵军吏拜倒俯首。

“且起。”李密瞧了下这两个隋兵的军吏,见他俩饿的面无人色,有气无力,就问道,“你俩是何人所部?你俩部中,军粮现供应何如?士气何如?王世充又有何军令、措为?”

两个隋兵军吏中的队正操着一口关中口音,不敢抬头,畏惧答道:“敢禀魏公,小人等皆庞玉营兵吏。洛阳已多日无粮送到营中,营中将士饥饿,士气低落,怨言者甚众。王世充不见有别的军令、措为,只闻他一再募兵,这两天多次犒赏各营将士。不知他是何缘故。”

李密怔了怔。

明明已经缺粮,却还招募新兵、多次犒赏将士?

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他反应很快,略怔而已,很快就明白了王世充这么干的原因!

神色顿时变得严肃,李密令押这两个隋军军吏进来的此将,带这两个隋军军吏出去,抚摸着胡须,嘿然稍顷,说道:“裴公、孝朗,你们知道么?我差点被王世充这胡奴给骗住!”

房彦藻尚未明悟,问道:“明公此话何意?”

“我久不出兵,王世充刍粮将竭,求战不得,故募兵飨士,此乃其欲乘夜黑以袭兴洛城也!”

房彦藻、裴仁基恍然大悟。

裴仁基说道:“不错!事出非常必有妖。明公料之极是。王世充粮乏而反募兵、飨士,其所图为,定然如此!”问道,“此奴之谋,既然已为明公料出,敢问明公,何以应对?”

“即遣斥候,细探王世充等部举止;调兵分屯城侧,以待其犯!”

大雪纷纷而下,随着李密的军令传下,屯兵数十万众的兴洛城内外,兵马调动起来。

……

兴洛城的李密部,冒着大雪,紧急调动。

北边越过大河、越过河北辽阔的大地,乐寿周边渤海、平原等郡的窦建德部,也开始了调动。

……

温暖如春的贵乡郡府堂上,李善道打开了一道密报。

密报上只有一行字:卢祖尚适遣使往谒李密,犹疑未应公令;王薄已愿从附明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