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章 势紧震心议论纭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二章 势紧震心议论纭

作者:赵子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征、刘黑闼、赵君德、李文相等都有书信、军报相继送到。

李善道看的这第一封书信,自是魏征的信报。

魏征信报中,讲了四件事。

第一件是,武阳等郡现尚安稳,他会竭尽全力保证住这份安稳,不使后方出乱子。第二件是,驻在贵乡的陈敬儿、董法律两部,不能全都调来河内,董法律已率部赶赴河内,陈敬儿部得留在贵乡,以震慑不轨,防范万一。第三件是,新募的部曲也没法全都派到河内,他从中抽选了数千壮士,随在董法律部后,也已在向河内开赴。第四件事,则是询问李善道下边打算。

前三件,俱是应对当前之变的对策。

第四件,是有关以后的问题。相比前三件事,这件事其实更为重要。在这件事上,因为魏征写此信报时,李善道尚未回来河内,——不过魏征那时已知李善道回来了,是以只是提了一下,未有多写,提出了他的建议而已。他建议李善道先不要急着为翟让报仇,换言之,不要因为翟让被杀、李密且要杀他,而就一回到河内,就立即与李密决裂,开始和李密对战。

具体为何这样建议,他在信报中没有详述。

李善道看完了魏征的信报,没多说甚么,把之放到一边,接着看刘黑闼等的信报。

第二封看的是李文相的信报。

与魏征的信报内容类似,李文相也是禀报了下其清河郡内的情形,亦是尚相对安稳;并禀报说,他已增兵北界、东界,以备北边的窦建德、东边的徐圆朗等部也许会有的异动;又禀报说,他已在传令各县募兵,如果李密大举进犯河内的话,他可以在十日内,调万人南下。

第三封看的是刘黑闼的信报。

刘黑闼的这道信报,一看就知,是他自己写的。他认字不多,净是错别字,写此信报时,他必正处在极其愤怒的状态,字体尽管歪七八扭,丑不堪言,然观字迹,如似刀劈斧砍!

在这一道信报中,他也是主要是说了四件事。

第一件是大骂李密。第二件是禀报赵郡已经攻下,李君羡,他已收押,等待李善道命令,要杀的话,他就一刀将之砍了。第三件是魏刀儿、宋金刚、窦建德三部现下的情况,翟让被杀是震动四方敌我的大事,魏刀儿等都听说了,魏、宋两个遣亲信到了刘黑闼军中,表示吊唁;窦建德处暂没什么动静。第四件是他收到了郝孝德的两封信,一封是明信,代表李密招揽他;一封是密信,向他讲述了翟让被杀的经过,告诉他要不要降李密,让他自己选择。

信报后面,刘黑闼顺着郝孝德的密信此事,对李密又是一通大骂,“入他娘”、“贼厮鸟”都骂出来了。及在信末,亦是询问李善道,底下怎么办?问李善道要不要他赶去河内。

第四封看的是赵君德的信报。

赵君德率部已在河内,为保证河内与魏郡、汲郡等的通道,防止李密军从温县至新乡县这一长约二百余里的黄河对岸渡水,并也是镇抚河内郡的东部地区,他现驻在新乡县。

他在信报中,禀报的事情、询问的事情,与魏征、刘黑闼等之所禀所询大差不差。

魏征等四人的信报以外,还有些别的信报。

俱是各郡长吏、留驻各郡的诸部兵马之主将送呈来的。

李善道亦大略地皆看了一遍。

前前后后,这些信报,用了半个来时辰的时间,他才大体看罢。

大体看完,就河北五郡当前整体的军、政情势,还有魏征等重臣、各郡长吏与驻军主将们现所最关心、或言为最担心的事,他心中就都已经有了数。

和他在回河内路上的预料,相同一样。

河内只要无失,河北五郡就至多会产生点动荡,但不会出大乱子,这是第一。亦即,河北五郡当前情况。综合魏征等的禀报,河北五郡现之情形,的确就是这样。和他预料的并无不同。

翟让死了,李密把他害了,接下来李善道他们怎么办?或者直白点说,也就是接下来李善道是何计议?他有何打算?他准备怎么应此骤变之局?这是第二。亦即,魏征等现所最关心、最担心之事。仍是综合魏征等信报中所言,也的确是这样,他们全都在信报中问到了此事。

这与李善道的预料也是一致。

……

河北五郡的形势,既然当下还算稳定,那就不用过多操心。

又已可断定在获悉李善道没死,回到了河内后,李密为避免两线作战,为不影响他攻下洛阳的争天下之大计,肯定就会撤兵。也即,如前所述,河内的这场仗估计很快就能告一段落。

那么,现在摆在李善道面前,唯一需他尽快做出决定,以进一步安定魏征等文武之心、武阳等各郡民心的最紧急的要务,即是需迅速地向魏征等、向各郡表明他现在对李密的态度!

是为翟让报仇,向李密宣战?

还是暂时虽脱离李密,但不宣战?

又或竟是不仅不为翟让报仇,为自保计,依旧向李密称臣?

这几个选项之中,李善道不仅是必须要选一个,而且是刻不容缓,必须在短日内就做出选择!

李善道令李良、王湛德墨墨,自提笔在手,展纸先与魏征等回信。

给魏征的回信,只一道令,令他坐镇贵乡,安抚好后方;另令他代自己抚慰徐盖,告诉他徐世绩没死,且只要有李善道在河北,并也是为收用瓦岗诸部,李密亦定不会再杀徐世绩。

给刘黑闼的回信,三道命令,一令他留驻赵郡、襄国,巩固这两个新得之郡,不必来河内;二则,令他代自己感谢魏刀儿、宋金刚对翟让的吊唁,多与他俩遣使往来,同时,多注意窦建德的动静;三则,杀翟让的是李密,与李君羡无干,不必杀之,其若欲走,可放之走。

给李文相、赵君德等,李善道也各有回书。

诸封回书,他亲笔写就,令王湛德遣吏,加急快马,即刻送去与魏征等人。

关於魏征、刘黑闼等询问的“底下怎么办”的此问,他在信中未有言及,仅是分别告诉他们,等击走了李密攻河内诸部后,他会有决定作出;如果他们对此有何建言的话,可再来书进禀。

诸信送走,李善道又传令,调高延霸、薛万彻分去接替高曦、赵君德,请他俩驰还河内县城。

在李善道做这些事时,柳燮、李育德等陪坐堂上,见他忙得不可开交,知现是他最忙的时候,等李善道忙过这些,给了他们各守本职的命令后,就都退了出去,堂中只剩下了李善仁。

“阿弟,没外人了。翟公被害,李密这贼厮不念旧情,还要害阿弟你。接到阿弟已杀柴孝和、率部还郡的急书时,阿弟,你可知把俺着实吓坏了么?而下形势如此,阿弟你意何以应对?”

李善仁的能力可能有限,但也正因能力有限,他的观点,才能代表大部分等人的观点。

李善道因而反问说道:“阿兄有何建议?”

自家兄弟,说话不用拐弯抹角。

李善仁先令李良、王湛德等都出去,待堂内就只有他兄弟两个时,直言不讳地说道:“阿弟,俺说句老实话,你别不爱听。你要为翟公报仇,自属为臣本分,可李密拥众数十万,你才多少兵马?河内以南是李密的数十万众,武阳等郡以东是从附李密的徐圆朗等的十余万众,其若两下夹击,你我兄弟有三头六臂也守不住!这仇,俺看你是报不了!最好,你也别想着报!”

“阿兄,你也说了,为主君报仇,此为臣本分。翟公无辜被害,我身为臣属,深受翟公之恩,虽我力不及李密,可如果不为翟公报此仇者,我尚有何面目立天地间?且则,阿兄,我若自都不能做到尽忠报义,那以后,我又怎么让我的臣属向我尽忠报义?”

李善仁倒是没想到李善道提出的第二点,怔了下,摸开了胡须,说道:“阿弟,你这话……”

“如何?”

李善仁琢磨再三,说道:“你要不能尽忠报恩,为翟公报仇,确是往后不好令刘黑闼等……。”他话音顿住,又作思量,想来想去,说道,“可是阿弟,力不如人,你若强要为翟公报仇,一定不是李密的对手,这又岂不是飞蛾扑火,自寻死路么?”

“然则,阿兄何意?”

李善仁这些天对此,当然也有考虑,他便说道:“李密,咱目前肯定是打不过。阿弟,好汉不吃眼前亏,明知打不过,还要去打,这是愚夫所为。俺以为,不如等先将裴行俨、张仁则等部兵马击退以后,咱们就划河为阻,以大河为堑,自此与他李密断绝。这样,尽管未有能为翟公报仇,可是不是也算尽了你曾为翟公部属的本分,也算是报了翟公昔日对你之恩了?”

“之后呢?”

李善仁说道:“之后?”

“我料李密洛阳未下之前,他是不会全力来攻我河内、河北五郡,但洛阳一旦将来为他所得,他势必就会再来犯我。阿兄,眼下或可用阿兄‘断绝’此法,然到那时呢?咱们又怎么应对?”

李善仁说道:“阿弟,咱们可一边秣马厉兵,一边北与窦建德等交好,如此,等李密打下洛阳后,即便到时还是需要打上一仗,咱已做好了万全之备,总也比现在就打强吧?而且……”他“哼”了声,说道,“李密打洛阳,打了多久了?阿弟,俺瞧这洛阳,他只怕万难打下!”

听到此处,李善仁的观点,李善道已经大概明了,他端起茶碗,抿了口茶汤,改而问道:“阿兄,你说的此些,是你自己的意见,还是你身边人也这么认为的?”

“这几天,确是有包括俺主簿在内的诸士,私下里与俺议及此事的时候,也都是提出了此议。”

李善道问道:“阿兄此议,概而言之,即是自此与李密断绝,划河为隔,然不出兵为翟公报仇。阿兄,那还有没有别的人,向阿兄提出别的建议?”

“倒也有。阿弟,有人提出,闻单雄信、徐大郎已降从李密,则既然他俩都降从了,徐大郎也算是阿弟的故主,何不阿弟便暂舍为翟公报仇之念,哪怕是暂先曲意以从李密亦可。”转述完这种意见,没等李善道发话,李善仁先就自接着说道,“不过阿弟,提此议者寥寥,且提出后,俺当时就痛骂他们了一顿。这仅仅是翟公被害的问题么?阿弟,李密这贼厮鸟也是要害的!又趁阿弟远在陕、虢,偷袭我河内。咱与李密已是势不两立,曲意之言,荒唐昏聩!”

李善道笑了笑,说道:“这不是荒唐昏聩。阿兄,此是畏李密势大如虎,而轻你我兄弟族非世胄。提此议者既寥寥无几,亦就不必多说。阿兄,你听到的还有别的意见么?”

“其他的,……也还有一个。亦有极少数人提出,翟公被害,义不能再臣李密,而李密久攻洛阳不克,或隋之祚犹尚能存?何不若南通洛阳,共灭李密?既报翟公之恩,隋若果能复兴,不失中兴云台之封。”李善仁犹豫了一下,把听来的这个建议,也向李善道说了出来。

李善道一听就知道,这必定是降官中有谁这么说的,——此议有降官提出,实也是在他的料中,就只又笑了笑,问道:“提此议者,阿兄骂了没有?”

“骂是没骂,但海内反者如市,隋鼎已移,竟言反於此际降隋,此议确也荒唐昏聩!”

李善道说道:“阿兄,此议也不是荒唐昏聩,此议是害你我兄弟。如兄所言,隋鹿早失,其祚势不能再兴,你我兄弟本从翟公,首倡义举,若反於此时,竟改降了亡定之隋,则日后呢?即便因是,与洛阳隋军联兵灭了李密,你我兄弟莫不还真要再当隋之亡国臣?

“而又若灭李密后,你我兄弟再举反隋之旗,你我兄弟於世人眼中,将为何种人哉?就成反复之徒了!人无信不立。此策若用,你我兄弟必不能成事於今世,而身为后世明智之士所笑。”

李善仁没想这么深,品了品,是李善道说的这么回事,出了半身冷汗,拍案大怒,骂道:“贼厮鸟!亏俺一向看重於他,却给俺提出了这么个害你我兄弟之议。阿弟,俺回去就把他赶走!”

到底还是个“仁善”,没说杀,只是赶走而已。

李善道懒得追究是谁提出的此议,接着问李善仁,说道:“阿兄,尚有别议没有?”

李善仁回答说道:“别的意见就没有了,俺所知者,就这三个。”

与李密断绝,划河自守,是一;不计“前嫌”,依旧名义上臣属李密,是二;降隋,是三。

“阿兄,我都知道了。”

李善仁等了等,不见李善道再往下说,说道:“阿弟,众意你既已知,那么,你到底是何意?”

“我不是说了么?阿兄,且等先退走裴行俨等部,我自就会再做出决定。”

李善仁所代表的大部分人的意见已知,魏征、刘黑闼等的意见也得先搞清楚。

两天后,高曦、赵君德相继到了河内县城。

听过他们汇报军事之余,李善道就“底下怎么办”此问,先又问了一问他两人的意见。

又一天后,消息传来,裴行俨、张仁则等部撤兵。

第四天、四五天头上,魏征、刘黑闼等的第二封来书呈至。

在这第二封来书中,他们各不再像第一封来书,重点是询问李善道底下的打算,而按李善道的问话,把他们各自对底下来该怎么办的考虑,尽详述其中。尤其魏征的来书,分析甚细,讲述甚多,随着他来书的还有于志宁也来了,更当面进了他和魏征等的意见。

至此为止,大部分一般臣吏员的意见,李善道知道了;魏征等的意见,李善道亦都尽知。

於是,十一月底、十二月初这日,在实际上他是已有腹算的基础上,综合众人的意见,李善道正式做出了他就“底下怎么办”的决定。

决定才下,尚未公之於众。

一个熟人自河阳渡河,被带到河内县城,求见於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