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百一十六章 难易思时筹虑同

张士贵悠悠醒来,发现自己躺在自家寨中的聚义堂地面上。

头疼如裂,待要起身,却才察觉手脚皆被捆缚。

他左右看之,见两边的交椅上现坐着几个面生的汉子,不过却也有一个熟人。

这熟人穿着道袍,满脸横肉,胡须浓密,身材肥硕,因刚从昏迷中醒过来,脑子尚不太清爽。张士贵晃了晃脑袋,两边太阳穴疼得一抽一抽的,忙不敢再晃,想起了这黑胖道士的名字。

可不即前时来招降过他的张怀吉?

他身子这一弹腾,脑袋这一晃动,吸引到了堂中诸人的注意力。

张怀吉忙起身,到他身边,扶着他坐起,笑眯眯地说道:“将军醒了?小道这厢有礼。”

眼往前看,那张本是属於他的虎皮椅上,现坐着一条高大的壮汉,这壮汉横眉怒目,瞪着他,手抚不长的胡须,冲着他张口说话,——然话入耳,满嘴跑风,呜呜啦啦,听不清楚。

这壮汉自然便是高延霸。

高延霸说的不是好话,是在骂张士贵:“你这狗日的,俺家郎君好意招降你,你不识体面,不肯降,你老公今亲来你寨中擒你,贼厮鸟,你又诡计阴损,层层机关,端非好汉,入你娘!”

却高延霸,不仅两颗门牙掉了,余下牙齿亦有碎了些的,口腔且也受了伤,别说张士贵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张怀吉等也是听不太明白的。

张怀吉代高延霸翻译,和颜悦色地笑与张士贵说道:“将军,俺先给你做个介绍,虎皮椅上这位便是我家平棘县公、右武候将军、魏州总管、督五州军事李公帐下的爱将高将军,尊讳延霸者是也。高将军不是被你射了一箭么?伤到了口齿。他适之所言,是在称赞将军你射术高超,力贯千钧,不愧将军名动弘农,为贵郡中所敬服,他与将军甚有惺惺相惜之感。”

高延霸呆了一呆,勃然大怒,重重地拍了下案几,骂道:“你这道长,胡扯些甚么!老子何曾赞这狗日的了?”口腔受伤,说话也疼,他一边骂,一边呲溜着凉气,“他妈的,忽峍贼,老子说话算数,说打个他滚地葫芦,就打个滚地葫芦!道长,你问问他,服了老子没有?”

张怀吉等他话音停下,笑呵呵地与张士贵说道:“高将军说,贵寨关卡重重,依地势而造,足见将军甚有用兵之能,闻将军父、祖曾仕前代为将,诚然将门虎子是也!”

高延霸怒视张怀吉,大骂说道:“你这老道,狗日的胡咧个甚,甚么将门虎子?再有用兵之能,不还是已成老子阶下囚?你休再胡言,只且问他,今被老子抓住,服也不服,肯不肯降?”

张怀吉示意亲兵取来了水,拿毛巾擦去张士贵脸上的血污,笑与他说道:“高将军说,今日攻你寨子,实非本意,是出於迫不得已。将军名震弘农,一则,高将军深慕将军之威名,渴思与将军一会;二则,我军今到贵郡,是奉李公之令,为拨卢氏而来,亦欲借重将军之力。前为敌我,而下我等则已共聚一堂,高将军愿与将军化干戈为玉帛,只不知将军何意?”

高延霸前两句话,张士贵已觉出,应是与张怀吉说的不同。这一句话,高延霸只说了两三句,张怀吉却说了一大堆,更是张士贵猜到,他两人分别之所说,必然不是一回事。

果然不错,张怀吉话音方落,高延霸奋然拍案,起得身来,怒气冲冲地就要下来寻张怀吉说事,但一人及时地扯住了他,说道:“将军且慢。”

这人,也是堂中诸人中,和张怀吉一样,唯二为张士贵所识得者,正是薛万均。

高延霸怒道:“慢甚么?”

薛万均看了眼张士贵,踮起脚尖,凑到高延霸耳边,低语了几句。高延霸怒色犹存,但在听完他的话后,迟疑站了片刻,却没再下堂,重坐了回去,再拍了下案几,对着张士贵又说了两句,说道:“贼厮鸟!老子就问你,降也不降?若仍不降时,便取你狗头,献与我家郎君。”

——却薛万均劝他的是:破了张士贵寨子,擒得张士贵后,他如愿降,便可借他在城中的内应,攻取卢氏县城,这是攻其寨前,高延霸自所之言说;也正因是,在与张士贵打斗时,高延霸铁鞭下落,但没有砸在他的头上,而是打在了地上,反手两拳将他打晕了而已。

既如此,张怀吉尽管是在“胡扯八道”,可他所言所语,岂不其实正与高延霸生擒张士贵的本意相同?张怀吉这般说,也是为实现高延霸攻寨前的盘算,故劝他为大局起见,且莫恼怒。

这一回之所以能攻破张士贵的寨子,薛万均功不可没。要非他冒奇险,领众攀援险峻的后山,杀进了张士贵寨的后寨,只凭高延霸等的进攻,张士贵这寨子,还真不一定能打下。高延霸敬重好汉,加上薛万均说的也是事实,遂乃仍怀怒气,到底是忍了下来,没再对张怀吉发作。

张怀吉没有因高延霸刚才的作势下堂而害怕,依旧是笑眯眯的,继续翻译高延霸的话,与张士贵说道:“张将军,高将军敬你重你之意,已是发自於心,形於言表,愿不愿化干戈为玉帛,自此我等不再敌我,而是成为自家人,就请将军速决,一言而定吧!”

高延霸的怒气冲冲,若是棍棒,张怀吉的笑眯眯,就是甜枣。

张士贵当此情形,还有甚么可说?

他挣了下胳膊,说道:“敢请诸位将军为俺松绑,容俺拜见高将军。”

张怀吉大喜,亲手给他解去了捆缚,笑着解释说道:“把将军捆上,绝非是不敬将军,乃因将军身具万夫不当之勇,故只好先把将军绑缚。失礼之处,乞请将军勿怪啊!”

绳子解掉,张士贵果是伏拜在地,对着虎皮椅上的高延霸说道:“将军过奖,称俺力贯千钧,张道长过誉,说俺万夫不当,将军座前,俺岂有脸面承受这两个赞誉?将军才是力拔山兮,勇不可敌!俺沦落草莽,至今已然数年,所见豪杰、壮士多矣,无人能与将军较之!今为将军所擒,俺心服口服。将军不杀之恩,俺无以为报,只此一躯,些微膂力,愿供将军驱用。”

一番话听到,高延霸怒气尽消,喜笑颜开,抚着胡须,顾盼堂中诸人,说道:“这狗日的,不肯降郎君,拿大是拿大,设机关害俺,阴损是阴损,倒是个有见识,识得真好汉的!”

张怀吉翻译说道:“张将军,高将军请你起身。‘愿为高将军效力’云云,张将军,高将军说你说得不对,将军今既与我等已是自家人,咱们便共是为李公效命。李公此率我等渡河北来,系为尽取陕、虢之地,共是引了数万精卒,兵分四路,俺们这一路是专为先取卢氏。李公现不在此处。我等今日就上书李公。李公却知了将军於今愿从之后,必不胜之喜!”

高延霸回过神来,忙也说道:“对,对!”下到堂中,学着李善道亲近将士的模样,握了握张士贵的手,拍了拍他的胳臂,欢畅地笑道,“老张,你今日降了,我家郎君知后,定然高兴。你挡俺攻寨,挖坑害俺,挽弓射俺的事,俺亦大度的好汉,就与你一笔勾销,不再提说!”

“张将军,高将军是在问你,你在卢氏城中,想来当是应有暗桩的吧?”

张士贵反正听不大明白高延霸的话,索性就以张怀吉的话为准,便答道:“敢禀将军,有的。”

张怀吉问道:“你这暗桩,可能助我军拔克卢氏城?”

“敢禀道长、将军,俺本卢氏人,卢氏城内不仅有俺的暗桩,便是县吏、县兵军将里边,亦有俺的宗亲、故交,要非俺部曲不多,这卢氏县城,俺便早就取了!将军攻俺寨时,俺登高而望,见将军所部不下四五千众,以此之兵,且容俺先与城内的暗桩、宗亲、故交通个消息,再挑小寨中的卢氏本地寨卒,混入城中若干,不敢说助将军取卢氏城易如反掌,亦不难哉!”

张怀吉、高延霸、薛万均,还有也在堂中的高季辅等,闻言罢了,尽是大喜。

时已傍晚,众人不分原本的敌我,俱是鏖战了多半日,早各饿了。

高季辅心细,没劳张士贵的人做饭菜,令叫本部部曲做好了饭,端将堂内,众人吃喝一通。饱腹了后,夜色降至,掌起灯火,就连夜计议内应外合,攻取卢氏的具体办法。

……

由张士贵的寨子向北,越过峰峦层迭的崤山,约二百来里,黄河南岸,陕县地界。

常平仓在陕县县城的西南方向。

三天前,柴孝和统兵到了陕县后,先奔袭常平仓,一举将此仓打了下来。随后,他开仓放粮,招募贫民、山贼。才仅两三天的功夫下来,为粮而投到他帐下之众已达三四千之多。

常平仓离陕县县城很近。

仓既然已经奇袭打下,下边就是打县城了。

差不多高延霸、张士贵等商量打卢氏城的同时,柴孝和帐中,他也在与诸将议攻陕县城之事。

冷风扑打帐幕,细雨落在帐上,沙沙作响。

帐中烛火通亮,生着火盆,热气腾腾。

李密调拨给柴孝和督率,从柴孝和此遭攻陕、虢的常何、牛进达、吴黑闼、张善相这四将。

籍贯上讲,四人俱河南道人。常何是浚仪人,即后世之开封;张善相是襄城人,离开封不远。牛进达、吴黑闼是老乡,都是濮阳人,并两人皆以字行,他两人的大名分唤作牛秀、吴广。

又出身上讲,这四将,俱出身不高,而以牛进达、吴黑闼两人的出身略微高点。

牛进达的祖父仕北齐官至淮北太守,父仕隋官至清漳令;吴黑闼的祖父仕北齐官至洛阳县城,父仕隋官至濮阳郡主簿。常何祖上也是个小官僚家庭,其祖仕北齐官至殿中司马,然到其父时,已为里巷庶民。张善相和常何近似,从投李密前,他是本乡里长。

简言之,这四人均是不能与李密帐下大将如裴仁基、田茂广、张仁则、李士才等的或关陇贵族、或山东名族出身相比,而所以得李密之用,今且将他四人拨与柴孝和者,悉因他四人各有勇力,特别牛、吴、常三将,各善骑射,有贲育之勇,并在军事上,俱皆颇有才能之故也。

柴孝和来过陕县,对周边地理情况,包括陕县县城的守将、城池的城防都比较熟悉。

根据自己的记忆,加上近日从投之士的补充,他令人临时赶制了一个沙盘。

陕县县城的城防情况和其周围的地理形势,尽置沙盘之上,一目了然。

“诸君,陕县此地,地势险要,素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称,境内山峦连绵,北则大河滚涌。陕县县城,君等已与仆这几日已是多次往视,其城坐落在河之南岸,三面临水,我军若攻之,唯有其城之南面可攻也。城已坚牢,不易攻取,现其城中守将,名叫于筠,前周八柱国之一于谨之后也,高族贵姓,世代将门,其人颇通兵事,是个知兵善战之士,此是为将亦能守。又城中守卒,我等已打问详细,约两三千之数。……诸君,陕县此城,强攻势必不易!”

众人围着沙盘,柴孝和提着竹制的直鞭,点着紧邻在黄河岸边的陕县县城,慎重地说道。

这几天,虽然没攻城,但常何、牛进达、吴黑闼、张善相诸将随着柴孝和确是已数察陕县县城的地理、守备等情势,没少商讨攻城的事,就柴孝和“强攻不易”的结论,四将皆为赞同。

牛进达、吴黑闼两人在李密军中的地位较高。

两人便先发言。

牛进达说道:“公所言甚是。今虽得了数千陕县山贼、流民之投附,然此辈,用之打打顺风仗还行,用之强攻硬仗,定不堪用。我等各部合计才五千步骑,陕县城牢,又将知兵,守卒多至两三千,如倘强攻,的确是恐怕很难见此城打下。……敢问公,可已有取城之策?”

“仆意,强攻不易,则我等是不是可用里应外合之策?”柴孝和说道。

吴黑闼问道:“内应外合?公之意,莫不是借用投附我军的彼等本地山贼、流民,用计取城?”

柴孝和点了点头,正待将他思虑得出的计策道出,忽然帐外一阵乱声传入!

诸人停下话头,齐扭脸往帐外去看。

天寒夜冷,帐门关闭着的,甚么也看不到。

张善相几步奔到帐门,将之打开。寒风登时卷入帐内,烛火明灭。张善相还没出到帐外,数个军吏冲了进来,军礼都来不及行了,找看到柴孝和,同声大叫。

他们一块儿说话,语音杂乱,听不清晰。

张善相是个沉稳之人,怒道:“何事惊慌?慢慢禀来。”

几个军吏止住乱叫,只柴孝和的主簿继续说话,仓急叫道:“明公,贼乱!”

柴孝和等人闻言,相顾大惊。

……

烛火被从帐缝里钻进来的寒风,吹得摇曳不止。

帐中坐着的众人的身影,随着摇曳的烛火,或长或短的映在各自对面的帐璧上。

炽热的火盆,将帐中烧得暖如三春,众人因却不觉得透进来的寒风之凉,且更因白天的战事,一干众人尽怒火中烧。内外火气相逼,愈是使众人心燥怒盛!

此处是洛口城外,翟让营中的议事大帐。

王儒信刚说过话,还没落座,翟宽也起了身,大声说道:“儒信所言,正是阿弟你该当所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