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百零九章 会战议策王房争

十月倏忽而过,天气愈发寒冷。

北风呼啸,草木凋零。

李善道、柴孝和两部於十一月初这日,计拢两万余步骑,迎着寒风,到了黄河北岸。

萧绣、王湛德等早把渡河的船只备好,搜寻到了大小船只数十艘,足够部队过河所用。

驱马上到高地,眺看黄河两岸,四下无有拦阻,风带着河水的湿意,吹在脸上,刀子也似的疼。然望着那仲冬阳光下的宽阔河面,却宁静又壮丽,河水如一条金黄的巨龙,带着低声的轰鸣流淌。波光冷峻,两岸枯树萧瑟,群鸟掠飞,芦苇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对岸的辽阔大地与天际相接,遥遥可见丘陵起伏,杂树簇簇,再远处是连绵的群山。

一派雄浑苍茫的景象。

停靠在北岸边上的船只在浪水中摇摆,鼓声、号角声起伏不断,一队队的士兵们集合在各自营头的营将旗下,人声、马嘶混合一处,紧张地做着渡河前的准备。

忽然有诗兴泛起,李善道扬鞭指向对岸,吟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恰诸君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各营营将相继遣吏来禀:“渡河之备已毕,随时可以渡河,请将军令下。”

“渡河吧!”李善道越过大河,远望对岸,言简意赅地令道。

凛冽的风中,军令传到各营。

依照预先定下的渡河次序,各营将士排以整齐的队伍,开始有序登船。

船帆升起,缓缓驶向对岸。第一批渡河的船只破浪前行,渐行渐远,河风猎猎,旗帜高扬,阳光洒在甲板上,河面上映照出将士们的坚定身影,空气中净是繁忙而又肃穆的气氛。

……

肃穆的气氛,同样出现在李密的议事帐中。

几与李善道部开始渡河的同一时间,洛口城外李密营的大议事帐里,其帐下的文武群臣云集。

李密高坐主位。

左手边,是翟让、孟让、裴行俨、郝孝德等等一干各大部的主将,与他们各大部的重要将领。

右手边,是房彦藻、郑颋、祖君彦等一干李密幕府的重吏和王伯当、田茂广、张仁则等大将。

或武、或文,数十人相对而坐。

“黑石之战,我军大胜。王伯当等部隋兵伤亡颇重。当此之际,我军宜当再接再厉,再做进战,争取一举将彼辈歼灭!我已去书王世充,邀他再战。他今日给我回了书,接受了我的搦战。已经定下,十日后,石子河,我军与他一决生死!今召公等来,便是为计议此战!”

李密开场明义,顾盼着诸将,道出了今日尽将他们召来的用意。

其实不用他说,翟让等也都已经知道李密今天为何召他们来了。毕竟,李密去书王世充挑战此事,他们都是知道的;今天王世充回了书信与李密,接受了会战这件事,他们也都已知。

打仗,有两个形式。

一种,可以称之为“不宣而战”,就是偷袭此类,比如上次的黑石之战,王世充就是偷袭。

一种,即是这回这样,双方的主将通过书信,选下地点,定下双方两军会战的日子,到时打上一场。那却是说了,兵法云,“掩其不备”,则既然“掩其不备”,为何还有这种方式的战斗?原因也很简单。有时候,双方的兵力各自都太多,只通过“偷袭”也好、“突袭”也好,即便打赢了,也是很难将敌人完全消灭掉的,那怎么才能把敌人完全消灭掉?或者说,使敌人失去战斗力?最好的办法,自就是双方约好地点、时间,全军出动,明刀明枪地干上一仗。

李密为首的“魏军”和王世充为首的“隋军”,现在就是后者的这种状况。

两边各自的部队都很多,李密部号称数十万众,去掉老弱等等,能战之精卒最少十几万,王世充等部也有十余万众,——特别是在王世充已经偷袭过一次,结果没有成功的这个背景下,那再接下来,两边的仗还能怎么打?唯有就是约下时间、地点,堂堂正正的会战一场罢了。

当然,话再说回来。

敌我双方约以时间、地点,进行会战,当然也不是无条件的,亦绝非是一方提出,另一方就会同意。两边都会同意的这种情形,只会出现在双方都是急於需要“决战”的此一前提条件下。当前,李密、王世充两部所面临的情况,又正好都是符合了这一个前提条件。

李密,是急着打掉王世充等隋军援兵,然后他好继续攻打洛阳城。

王世充,是限於军粮不足,十余万援兵现集驻於洛阳城外,只一天,就需要多少的粮秣?兴洛仓现在李密手中,洛阳城外的回洛仓现也被李密部烧得差不多了,洛阳城里供应不起这么多援兵所需要的粮秣。——王世充等部自带的是有些粮秣,可不多,支撑不了他们用太久。

所以,李密的挑战书一送过去,王世充尽管是新才败了一场,可商议过后,也还就同意了。

这些,且也不必多说。

只说就这场会战是时间和地点,关於会战的时间选择还好说些,关於会战地点的选择,双方倒是有来有往,甚是做了好几个来回的争议。两边都想选一个对己军有利的场地。

但争来争去,最终依然是定在了再之前庞玉、霍世举、刘长恭等隋联兵与李密部会战的石子河这个地方。之所以选定此处,一则此处在黑石与兴洛仓之间,离王世充等部和李密部的远近差不多;二则此处尽管是条河,河岸上的地形开阔,便於双方投入主力,进行决战。

会战的日期、地点都已经在今天,通过王世充的回书,得到了最终的确定。

由是便乃有了李密今日的尽召诸将,计议此战之此举为。

翟让仍是穿着一身大红袍,大马金刀地坐在马扎上,听完李密的话,先是扭脸看了下坐在他下手的孟让、裴仁基、郝孝德等人,继又看了下坐在对面的房彦藻、郑颋、祖君彦等人,随后脸转向李密,摸着胡须,笑道:“蒲山公,这场会战怎么打,你想必已有定计,就请说吧!”

“翟公,我也不敢说已有定计。请公等来,为的就是商议此战。敢问翟公,可否已有对策?”

翟让笑呵呵地说道:“蒲山公,你知道的,俺是个粗人。上阵打仗,俺不慌不怕,唯这战前定策,——尤其王世充等贼厮鸟所率之贼隋兵,达有十余万众啊,具体怎么打合适,却就须得你来作主了。”复转顾孟让等,又复看王伯当等,笑道,“诸公,你们说,俺说的是不是?”

孟让说道:“司徒所言甚是。要说打仗,俺以前也自诩善战,张须陀、周法尚、王世充这些狗日的,俺都与之交过手,也打过胜仗,可自投到魏公帐下以来,俺却才知,什么才叫作‘善战’。比之魏公,俺这点能耐,扔去给狗,狗都不吃!魏公,你当已有对策,便请明言吧。”

这通话,孟让说的是心里话。

孟让是齐郡人,曾任齐郡主簿,起事后,与王薄部联兵,一度称雄於齐郡之长白山周边,后来却正是被张须陀击败,被迫之下,才转战到了淮水南岸的盱眙。结果在盱眙,又被王世充击败。他最后走投无路,没地方可去了,这才不得不率领其残部,西北而来,投了李密。

反观李密,把孟让打得南逃到淮水沿岸的张须陀,被李密给打败了,张须陀本人也死在了此战中;而王世充,盱眙的都梁山一战,孟让部被他斩首万余,俘获十余万,但黑石一战,李密凭借他的临机应断,反败为胜,却把王世充打了个抱头鼠窜。

和李密的军事才能一比,孟让确是拍马不及。

对李密,孟让而今诚然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密帐下之诸部中,翟让、孟让两部的人马最多,他俩既都请李密直接说其谋划,——而此谋划,李密事实上事先又是已与王伯当、裴仁基等大将商议过的了,他便不再询问诸将,就将其谋划好的进战之策与诸将说出,说道:“用兵之道,在精不在多,又则宜当奇正相合。

“这一回与王世充等部隋兵决战於石子河岸,我意便首先,无须诸营尽出,诸营各选精锐以参战即可,此是在精不在多也。其次,列阵部署上,翟公,你部以步卒为众,孟公,你曾与王世充部交过战,知其部进战之法,我意便劳公二人之部,列阵居前;伯当兄、裴公,劳你两人各率本部,分居右后、左后;我则自引中军,阵翟、孟二公阵后,此奇正相合也。何如?”

诸将听罢,孟让、王伯当、裴仁基尚且无异,——孟让佩服李密,投到李密帐下后,李密为分翟让的权柄、威望,又对他极其重视,拜他为齐公,他现於李密军中地位,隐隐仅次翟让,对他的命令自不反对;李密之此谋划,是和王伯当、裴仁基商量后的谋划,他俩当然也不会反对,却翟让面色不禁登变,摸着胡须的手挺将下来,含着的笑容为之一滞!

一人在座下已是猛然而起,高声说道:“魏公,公之此列阵部署,恐是不公吧?”

众人看之,说话的是王儒信。

翟让部中诸将中,就数两个人最被李密的属吏憎厌。

一为翟摩侯,一为王儒信。

翟摩侯性猜忌,待下苛刻,对待李密和李密的部属们也常是带着抵触的心理。

王儒信对翟让忠心不假,可与翟让相似,亦是贪纵,稍有求财货不得,或者眼红别人得了财货,他就背后里说人坏话,向翟让进谗言。——却只李善道,人虽在外,每次给徐世绩、翟让送礼,都少不了翟宽、翟摩侯、黄君汉、王儒信等等的一份,对李善道,他没甚坏话说。

房彦藻见说话之人是他,一向来积着对他的怒火,腾地就上来了,然因自重身份,他现是李密幕府的左长史,乃为李密幕府的群吏之首,因按下怒火,暂未作声,只看向了郑颋等吏。

郑颋便接下了王儒信的话,问道:“王将军,仆敢问之,不公在何处?”

“数日前,黑石一战,魏公,你用的便是我部为先锋,今之此战,又用我部为先锋?黑石这一仗,我部伤亡了上千部曲!魏公,今次此战,你就再用我部为先锋?我部部曲的命,难道就不是命么?自四五月间,开始围攻洛阳,魏公,你可知我部部曲已经伤亡了多少?”

郑颋说道:“王将军,黑石之战,并非只是调了贵部为先锋啊。郝公部、张将军部、李将军部,不是与贵部一起参战的么?孟公部、王公等部,紧随贵部和郝公部等,也参战了的啊!怎能说是只用了贵部为先锋?贵部伤亡是不小,可张将军等部的伤亡也很大啊!”

“郝公”,是郝孝德;“张将军”,是张仁则;“李将军”,是李士才;“王公”,是王伯当。

黑石这一仗,前期李密军是战败了的,各部拥挤逃命,伤亡确实是都不小。

——王世充此番肯接受李密的挑战,另外一个原因,实亦在此。王世充知道,黑石此战,他尽管是兵败了,但他前期的获胜不是白胜的,李密帐下各部的伤亡也很大。

王儒信怒道:“还有,上次石子河边,迎击庞玉、刘长恭、霍世举等部贼隋兵时,列於前阵的是不是也是我部?魏公,围攻洛阳的诸战就不说了,但这些与贼隋兵的列阵会战,你不能每次都调我部居前吧?”

房彦藻忍不住了,拍案说道:“王将军,你此话是不是颠倒黑白了?”

“俺怎颠倒黑白了?”

房彦藻说道:“上次石子河之战,贵部确是列於前队不错,但这是魏公调的贵部居前么?俺记得清清楚楚,分明是战前翟公执意要求,要把贵部列於前队!因此贵部才居了前,是不是?”

“你……!”

房彦藻问道:“俺说得不对么?上次石子河此战,翟公执意要求将贵部居前,乃才把贵部列在了前队。可仗一打开,怎么样?隋兵饿了半天了,饥乏无力,可贵部依然是不能把之击溃!到最后,这场仗怎么打赢的?还不是魏公亲督王公等部进战,方才将隋兵击溃的?

“你刚又提到数日前的黑石一战,不错,这场仗,贵部仍是居前,可为何居的前?是因贵部在筑营时,非要选靠外疏阔地筑营,而贵部筑营之所处,位在各营之南,贵部兵马出营后,居处最南。王世充等隋兵部已在黑石筑营,军情如火,必须立即进击,这又才只好再以贵部为先锋,可魏公不也及时地调了郝公部、张将军部、李将军部追上了贵部,从而与贵部一道先迎击的王世充等隋兵部么?……王将军,你不提此战也就算了,俺没想到你还好意思提!”

王儒信怒道:“俺就不好意思提此战?”

房彦藻冷笑说道:“黑石此战,为何先败?还不就是因贵部自恃兵多,不听魏公号令,冒然轻进,由而被王世充抓住了机会,先将你部击溃,因才导致了诸部败溃?要非魏公临危之际,亲引精骑,奔袭黑石之隋兵营,从乃调动了王世充等部隋兵,使其狼狈自救,此战我军焉能转危为安,化败为胜?战后,魏公未有追究你部的罪责,已是格外恩典,你却还敢在此怨言!”

王儒信勃然大怒,手按在了腰边的刀柄上,怒目而视房彦藻,骂道:“贼厮鸟!你再骂俺?”

身是在李密的议事帐,房彦藻怎可能会怕王儒信,亦起身来,按住剑,蔑视说道:“又来颠倒黑白!王将军,你哪只耳朵听见俺骂你了?……孟公、裴公、郝公,公等听见仆骂他了么?”

李密座前、一众军中文武重臣面前,两人剑拔弩张!

“长史息怒、长史息怒!王公,你也请息怒。”一人笑着,站起了身,到房彦藻身边,按着他坐下,接着转到王儒信身前,握住他的手,把他的手移开刀柄,也按着他坐将下去,随后,面向李密,行军礼,恭敬说道,“主公,要不与王世充等部的这一战,就由臣部居前,行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