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九十六章 黄君汉含糊引诧

这“顽敌”,说的是张季珣。

张季珣是张祥之子。

张祥少即为杨坚所知,那时杨坚还是北周的丞相,杨坚后来任张祥为丞相参军事。开皇中,张祥累迁至并州司马;仁寿四年,杨坚驾崩,兼领并州刺史的汉王杨谅起兵造反。其兵至井陉,张祥勒兵拒守。叛兵纵火烧其郭下。百姓惊骇,其城侧有西王母庙,张祥登城望之再拜,号泣祷道:“百姓何罪,致此焚烧!神其有灵,可降雨相救。”言讫,庙上云起,须臾骤雨,其火遂灭。士卒感其至诚,莫不用命。遂乃张祥以孤兵守城月余,终是等到了援兵的到来。

其父忠贞,子亦忠臣。

张季珣是张祥的四子,今年才二十八岁,任官为箕山府鹰击郎将。箕山府,是他所掌的此个军府的名字,位在箕山,离洛口不远。是守卫兴洛仓的一个军府。三月份,李密打下兴洛仓后,以其寡弱,遣人招降。张季珣非但不降,还痛骂李密。李密大怒,遣兵攻之,却结果竟是连攻连战,打了几个月,还不能将其军府所据之小城攻拔。直到不久前,李密率攻洛阳之数十万兵马回到了洛口,再调精锐攻之,张季珣四面阻绝,所领不过数百人,守到而下,已是粮尽水竭,士卒羸病,尽管兵士无一离叛,可到底也是守不下去了,其小城遂陷。

可在被擒到李密面前时,张季珣仍忠烈之气旺盛,不肯下拜,骂道:“天子爪牙,何容拜贼!”

其父既有名於世,他以数百兵士守一小城,顶住了李密部数月之围攻,亦属人才,李密爱惜其才,犹欲降之,但诱谕终不属,最后没办法,李密敬其忠义,不愿玷污己名,就把他放了。

黄君汉所言之“拔掉了一个多半年不下的顽敌”,即为此事。

张季珣,李善道是知道的。

李密最早分兵攻他的时候,李善道那会儿还在兴洛仓。

但因为张季珣的部曲太少,虽然屡攻不下,他也出不了他的小城,对洛口没有威胁,所以后来,李善道到了河北后,对此人也就没再过多关注。

现闻黄君汉讲说完了此事,李善道而今打过不少仗了,自知数百人守一孤城,会是多么难守,别的不说,就一个士气的保持,就是难事,大感佩服,说道:“张季珣居然守到了现在?兵微城小,孤军绝境,坚守至半年多之久,了不得啊!无怪魏公不忍杀之。可知否他去了何处?”

黄君汉的神色变得有点古怪,挠了挠头,说道:“他、他……”

“怎么了?”

黄君汉含糊地说道:“魏公放走了他后,翟公愤其顽抗义师,把他杀了。”

李善道愕然,目视黄君汉,“怎杀了”这话,差点脱口而出。话到嘴边,咽将下去。却从黄君汉神情、言语中,李善道心中已知,翟让杀张季珣的原因,恐怕不是黄君汉所说的“愤其顽抗义师”,根据翟让以往干的那些事,极大可能是向张季珣索要财货不得,才把他杀了的。

毕竟,攻张季珣城的又不是瓦岗系的部队,他顽抗再久,翟让不至这般恼恨。而有关“索要财货”这勾当,便投李密的隋官,翟让也一样索要,那被李密放走的人,他不免更肆无忌惮。

才杀了李密放走的冯慈明还没有太长时间,转眼就又杀了李密放走的张季珣。

翟让这是在一再地挑战李密的底线啊!

雨虽然停了,阴云未消,乌压压的云层,掩在望楼上,如千钧压顶之重。

……

李善道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微已寒凉的风中,端起茶碗,再次请黄君汉、刘德威喝茶。

热乎乎的茶汤入腹,李善道将情绪调整好,张季珣的这个话题,没法再往下说了,他就不再谈论,改而说道:“张季珣城既被攻破,如兄所言,确乎是个值得庆祝的胜仗。不过,张季珣部曲寡少,本非魏公之患,前所以不下者,未以精锐猛攻之故也。王世充等部隋援,我闻之,合守在偃师的庞玉、霍世举等部,联兵数万,却乃大敌。王世充等现有何举动?”

“隋兵已不止数万。杨侗使刘长恭引洛阳守兵,今已与王世充等会合,众号十余万众。现下,其军进屯洛水,与我军夹洛水对峙。俺与刘将军离营来前,大仗还没有打,小仗打了几仗。”

李善道问道:“胜负何如?王世充等部战力何如?”

“互有胜负吧。王世充本部兵马以江淮兵为主,与洛阳守卒同,也是多步卒,其军之骑兵只河北、山东来的兵中有些,没有我军多,比之战力的话,俺听翟公说,咱并不怕他。魏公、翟公、裴公、孟公、郝公等正在商议,看能不能将他们诱过水来,以骑践踏,从而胜之。”

洛阳、洛口仓周边的地形,李善道颇为熟悉,脑子里想了一下,点头说道:“如能得将王世充等部诱渡洛水,我军胜之易矣。魏公、翟公、裴公等谋之此策,诚然上策。”

“只是不知王世充会不会中计。”

李善道摸了摸短髭,笑道:“兵法之道,虚虚实实。没有可以保证一定奏效的计策。不外乎就是看敌我的主将谁更高明。再进一步来说,甚至计策有时亦不重要,关键是看战斗打起后,敌我双方,谁的失误能更少些。失误越少的,就越可能取胜。……刘将军,你说是不是?”

刘德威在旁坐着,没有说话的机会,李善道因此特地问他一句。

察觉到了李善道问他这句话后边含着的体贴善意,刘德威忙起身,恭敬地答道:“回总管的话,总管此言,深得兵法之要。战前谋划,确是重要,但战中之临机应变,才克胜之关键。”

“我呀,也就是从了翟公、魏公起事后,这才看过几本兵法。与将军谙熟兵法,万不能比。将军今既来在河内,日后少不了多向将军请教兵法之道。尚敢望将军不以我愚钝,不吝赐教。”

刘德威叉手为礼,说道:“岂敢!岂敢!”

“将军,你请坐下,不必拘束礼节。我知将军家出名门,我起兵之前,乡野一布衣也,在我这里,不讲恁多虚礼。”李善道亦起来身,还了一礼,请他落座,亲切地笑道。

营外的战鼓声、喊杀声,随着他们的谈话,不知何时,稍微平息了下去。

等刘德威坐下,李善道没有就坐,步到了望楼的栏杆边,向着城东、城南望去。见两面城墙下攻城的秦敬嗣、高延霸两部的将士,已有渐停攻城的趋势。

正看间,橐橐的脚步声响,郭孝恪从下边上到了望楼。

他是今天攻城此战的前线总指挥。

“将军,天快黑了,城还攻么?”从众人中,目光寻到了李善道,郭孝恪问道。

李善道抬眼,看了下天色,可不是已然傍晚!

他问道:“城东墙的防备虚实,试出来了么?”

郭孝恪答道:“整体而言,守卒的士气不是很高。城防器械方面,比之攻清河、安阳时,城头的砲车、弩车等也没有那么多,拍杆、擂木、滚木等也为少。守备之强弱方面,城东墙南段的守御,相比北段,感觉更为薄弱一些;城南墙这面,东段的守御相对薄弱。”

“好,既然大致都已试出,那就鸣金收兵。”李善道传令罢了,牵起黄君汉、刘德威的手,笑与郭孝恪说道,“长史,我就不用给你介绍了吧?君汉兄、刘将军已到。”

郭孝恪刚就看见他俩了,已互相点头示意过,这时就随着李善道的话,两下相顾行礼。

李善道笑道:“军中尽管禁酒,君汉兄多月不见,刘将军则是初见,我高兴,今晚破例,饮上几杯!长史、道长、萧公、待宾,你们都作陪。”

郭孝恪、张怀吉、萧绣、马周等俱皆应诺。

临下望楼时,刘德威向着望楼西边再望了望。

李善道的命令得到贯彻的很迅速,通过望楼上掌旗军吏的旗语,就这么片刻的功夫,就已传到了前线。鸣金的鼓角声响起,城下附梯的战士,转攻势为退却,或组成戒备之阵,以防城中趁机突袭;或鱼贯地从云梯上下来;或抬着死伤的战士先向后撤,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进攻的组织难,撤退的组织更难。

这虽然不是难上加难的吃了败仗后的撤退,只是脱离战场的撤退,然窥斑知豹,从眼前所见,能如此自如地从攻变为退,并井然有序,分毫不乱,亦足可知李善道军的组织之得力。

暗地里,纵以自己的部曲、裴仁基的部曲在撤退时的表现,与李善道部当下的表现所比,刘德威亦得承认,李善道部的表现毫不逊色。却是比李密帐下的其他义军诸营强得要多!

……

当晚,李善道置下酒宴,招待黄君汉、刘德威。

因是在战区,秦敬嗣、高延霸等,李善道都没有召,叫他们自守各营,但请了萧裕参宴。这又是李善道的细心之处。萧裕本是张须陀部将,与刘德威出身相类,请他来是为陪刘德威。

席上,黄君汉、刘德威皆请战,请求参与明天的正式攻城。

李善道初未同意,说他两部远道才来,可先作休整。黄君汉、刘德威坚持请之,便同意了。

黄、刘两部已开至城外。其两部步骑共计五千余,一个营安置不下,分成了四部,入驻进了城东、城南的四座营中。罗忠送了百十头猪羊与之,让其两部的将士饱餐一顿。

次日,对河内城展开了正式的围攻。

城东,仍以秦敬嗣部为攻,黄君汉部配合;城南,仍以高延霸部为攻,刘德威部配合。

李善道自率焦彦郎、萧裕两部和王须达部的半营兵士为后援、警戒部队,以萧裕部的千骑至城西警备,分出两支各千人步卒、五百骑兵的队伍,等候在城东、城南的城壕外,只待城门一下,就杀入城中。郭孝恪部的千余部曲,则被派在了营东、营南,做为外围的巡弋。

河内东、南两面城墙的防备虚实,一如郭孝恪之所禀。

可是却攻势一起,连着打了两天,还没能攻上城头。

李善道颇是纳闷。攻城未下的第二日入夜后,细雨蒙蒙,又下起小雨来,不知这雨会不会再转大?一转大,可就又要影响攻城了。他便召来萧绣,询问他道:“萧公,河内城中士气不高,外无援兵,按理说,不难攻也。怎连攻三日,城内犹抗守之?其中何故,公可能知?”

萧绣也觉奇怪,明明河内郡兵的主力已南下洛阳,河内郡的别的县都没多少兵力,肯定没有敢援河内县的,外无援兵的情形下,郡守又非智略之士,河内县缘何还能坚守?这是个问题。

突然心中一动,他沉吟说道:“将军,会不会是因为,其县内以为,它们不是没有援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