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八十六章 薛杨不类魏征诱

王宣德的箭伤还没痊愈,不过已不影响行动。

贵乡内外,现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势头,他不乐意在病床上待着,便重回到了他的岗位上。

却王宣德引着卢承道登堂的时候,俩人尽管负伤的原因不同,俱是伤势未愈,亦堪称“伤友”。却也不必多说。只说卢承道今日求见,不为别的事,仍是大力向李善道推荐他的妹妹。比之上次,他这回还拿来了他妹妹写的一些诗,以证明“才貌双绝”之辞,绝非是他信口雌黄。

李善道现在的满腔心思,都是赶紧打下河内,如何会有心情谈论婚嫁?

敷衍几句,依旧如是上回,把卢承道打发了回去。

于志宁从没见过卢承道这等人,好歹也是出身名门,降到李善道帐下后,别的甚么也没还干,却只不顾其族声价,专一心要把妹妹嫁给李善道,亦是可笑可叹,他抚着胡须,摇头不已。

上回卢承道推销他妹妹时,魏征和于志宁等都是为之轻笑。

这一次,卢承道离开后,魏征没有笑,反是沉吟了会儿,暂停住接着汇报备战进展,与李善道说道:“明公,仆反复考虑了一下,卢公渴求与明公结为姻亲,这件事,明公倒不妨可虑。”

“哦?玄成,你怎忽有此言?”

魏征说道:“卢公此举,虽然冒昧,然细思之下,其族为北地簪缨名族,在河北的声望甚是显赫,则明公若肯允与之联姻,不仅对明公稳固现有之四郡大有裨益,且能借此笼络河北北部诸郡之士心。昨天,听明公与仆等说过窦公私求与魏公盟此事后,仆就在想,窦公此举诚失磊落,然他警惕明公之心,已是昭然若揭。那么底下来,就河北北部诸郡而言,无论是战、是和,明公若能与卢公联姻,无疑都可增添一份助力。此仆拙见,明公不妨深思。”

李善道有意“自立”的心思,魏征、于志宁现都已知。

那李善道既然已图自立,河北这块地方,卧榻之侧,自就不能容他人酣睡。因而,虽还没有就此仔细商议,但诸人都已心知肚明,打完河内以后,如果战事顺利,李善道定然便会着手整合河北诸郡,则就如魏征“无论是战是和”之此言,如能在这时与范阳卢氏联姻,确实能为李善道在河北的势力扩张提供一定的帮助,收揽士心,减少阻力,实乃一条可取之策。

李善道想了一想,一个清秀温婉的面孔,浮现他的眼前。

如能与卢氏联姻,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他焉会没有想过?但如能与另一人成亲,从利益上来讲,却也能给他带来很大好处,从感情上讲,他与这个人也更熟悉,对此人更有好感。

权衡再三,李善道说道:“玄成,你所言极是,不过现在咱还是以打武安、河内为要。等全力把武安、河内,重点是河内打下来后,这些事,再议不迟。”

魏征应道:“是。”

“咱接着说。玄成、司马,粮秣、民夫、军械等方面,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魏征答道:“粮秣最好办,可供刘仪同等部食用两个月的粮秣,已调到贵乡;供取河内之部所用的粮秣,也已经备好船只。民夫这块儿,主要是在魏州招募,武阳、昌乐、阳平三郡共已招募得民夫五千余人,部分已至贵乡,余下没到的,三五天内即能陆续抵达。军械方面,也已大体上筹备妥当,匠营近期打造的刀、矛、槊、弓、铠等,均已分发至各军,加上原有的库存、缴获,足已够这两仗所用。”

于志宁补充说道:“明公,另外还有就是伤药、军医。遵明公之令,已最大限度地调配各州药材,以尽量确保伤药充足;军医方面,也已从各州新又征召了数十名金创医。”

“伤药、军医很重要啊。打清河、打魏郡这两场仗,尤其是攻清河城时,有不少的伤员,本是可以医治的,但就因为伤药、军医不足,耽误了医治,白白地送掉了性命。司马,伤药、军医,要尽最大能力地去搜集。不但是为了武安、河内这两场仗搜集,以后也要持续不断地搜集。只有伤药、军医充足了,治疗及时了,才能既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又提升士气。”

于志宁应道:“明公宅心仁厚,爱兵如子,此三军将士之幸。仆谨从明公之令。”

李善道摆了摆手,说道:“这无关宅心仁厚,此是为将者必须负起的责任。将士们跟着我打仗,拼死拼活,我怎能不关心他们的生死?再则,也只有确保将士们受伤时能得到及时救治,才能让他们安心作战。并及,每一个伤员,只要能救治回来,就都有可能会是将来的精卒。”

“是,明公思虑深远,仆之不及。”

李善道抿了口茶汤,问魏征,说道:“粮秣等战备诸项,既已大体完毕,玄成,分给在攻略魏郡此战中有功将士的田地,则分得怎么样了?”

魏征答道:“回明公的话,这件事,仆是亲自抓的。魏州三郡的无主之地,基本已都分给了在打薛世雄部、打清河郡之此两役中立功的将士,已是没有太多的田地可分,故依明公之令,这一批分给魏郡此战中有功将士的田地,便选在了相州的清泉、临清和卫州的内黄、澶渊、汤阴等这几个分与魏州接壤的县中。依照明公定下的分赏标准,已逐一丈量登记,俱是肥沃之田,不过田契还没有缮写完毕,仆已催令此数县之令长,加紧办理。”

“要尽快办理,如能赶在用兵武安、河内之前,办理完成,当是最好。”

魏征应道:“是,请明公放心,仆今天就再传书,再催促一下诸县。”

“地分下去,不能荒着。一如分地赏与打薛世雄部、打清河郡之此两役中立功将士之故例,凡得地之将士,有家眷者,可从老营迁出,先送到分给他们地的县乡,落户安置;没有家眷者,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愿意募佃农的,就由地方出面,帮他们募佃农。”

魏征应诺。

备战的事情,议到这里,已告一段落。

几次提起了“薛世雄”,却勾起了李善道的另一桩心事。

他问道:“玄成,薛世雄父子、杨善会等,我这阵子忙,也没怎么见他们,他们近况何如?”

“回明公的话,杨善会仍是老样子,给他吃,他就吃,给他喝,他就喝,可一言及劝降,他就闭口不谈。……也不能说仍老样子吧,以前他是破口大骂,於今他只冷眼相对,不置一词。

“薛世雄父子的情况,比杨善会要好得多了。打魏郡前,明公不是令仆,遣人带他父子在魏州转上一转,让他父子亲眼看看我魏州百姓於下的安居乐业么?此举果然有效!薛世雄父子亲眼所见,见到了魏州士民对明公的拥戴,心生触动,态度已有渐缓。

“又在明公打下魏郡,凯旋贵乡以后,也就是这几天间,仆再去探视他父子时,发现薛世雄亦就罢了,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俩,却明显是对明公攻克魏郡的经过很感兴趣,追问仆了很多细节,还问到了已降从明公的薛世雄的那些故将的情况。在听说这些故将,有数人在攻魏郡此战中立下战功,得到了明公的赏赐以后,仆瞧他兄弟俩好像是颇有点无用武之地的遗憾。

“仆以为,或可借此之机,再加劝诱,薛世雄不好说,然或就能使其兄弟俩归心矣。”

薛万均、薛万彻兄弟都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不像他俩的父亲薛世雄,薛世雄五六十岁了,年已老迈,他兄弟俩现却皆是血气方刚,而且俱有勇力,那如果让他俩久困於牢笼之中,他俩必然就会心生躁动。那对李善道来说,确实也就是有了对他俩再作劝诱,以使归顺的机会。

“玄成,你还不是已有策,对他兄弟俩再作劝诱?”

魏征答道:“明公,仆愚以为,何不把薛世雄的那几个在攻魏此战中立下战功的旧部召齐,让他们与薛万均、薛万彻兄弟见见面?别的无须多说,就只就攻魏此战中,他们的勇猛表现和军中将士对他们的佩服,与薛万均、薛万彻兄弟细细道来,说得越天花乱坠越好。”

李善道心领神会,含笑应道:“卿此激将法,妙策是也。好,此事就你来办,明天就办。”

于志宁抚须笑道:“万均、万彻兄弟,有万夫不当之勇,如能在攻河内之前,将他俩收服,当会对明公攻河内此役,不无小助。”问李善道,说道,“明公,各项战备、物资调配,均已大致完成,敢问明公,打算何时对武安、河内发起攻势?”

“我给魏公的上书已送去数日,料魏公回旨,近日应至。且待魏公令到,便挥师分取此两郡!”

李密毕竟是名义上的主公,用兵的事情,至少面子上,还需他首肯。

有没有李密不同意李善道打武安、河内的可能性?

李善道对此都是已有预料,李密定然是不会反对的。

武安且不说,仍如前文所述,河内地处要冲,战略地位甚是要紧,特别对眼下已经撤回洛口城的李密而言之,河内如能被李善道打下,李善道就可从北边策应他,与他配合,对洛阳、王世充等部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这对李密是有利的,他断然不会不允。

……

这天晚上,贵乡城外热闹十分。

灯火通明,人声马嘶,动静吵得城中士民难以入眠。

却乃是第一批从幽州买来的马,终於经由清河郡,到达贵乡了。

李善道闻讯,亲自出城来观看,但见成群的各色骏马,散於城外的野地上,或奔腾或静立,皆是膘肥体壮,毛色光亮,蹄声铿锵有力。同样是闻讯赶来瞧看的将士们,尽是兴高采烈。

鼻青脸肿的一人,兴奋而恳求地拽住了李善道:“阿郎,求让小奴先选一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