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一百八十一章 急取河内意何图

魏征等聚到李善道身边。

李善道指了下武安郡,又指了下河内郡,说道:“我在考虑,咱们接下来,是单独用兵武安,还是分兵两路,一路北取武安,一路南取河内?”

“明公,从魏郡还贵乡的时候,不是已经决定,接下来用兵武安了么?”魏征说道。

李善道说道:“不错。但武安的郡兵主力已被我军歼灭,根据情报打探得知,武安而下已没有甚么可供机动的野战兵力,那么如果打武安的话,我军若现仍在魏郡,当然固可全军北上,一举将武安荡平,唯於今我军主力已还武安,则再打武安,我便考虑,是不是一支偏师足矣?”

魏征注视地图,看了稍顷,认同李善道新的考虑,说道:“武安郡的地界不大,地形也不复杂,城防较坚的只有邯郸和武安的郡治永年两县,在其郡郡兵已被明公全歼之情况下,确实也不需要我军再主力尽出,两到三营兵力,一万步骑上下,应该就足能将此郡攻占了。”

于志宁提出了个担心,说道:“话虽如此说,只按武安郡现有的守卒兵数,以及武安郡兵五千尽被明公所歼,其郡守卒士气也定低落的情况,一支偏师往取固然足矣,然有一点不可不虑,便是若武安北边的襄国,如武安援安阳一样,也南下援武安?万人步骑恐就不足了吧?”

魏征虚虚地点了下襄国郡东边的清河郡,说道:“至时可令李刺史调兵屯驻襄国东界,以胁襄国,如此,料襄国郡必就不敢贸然遣兵南下援助武安矣。”

——襄国、清河等这几个郡,总体上的地理形状,大致呈一个倒置的锥形。锥形的西部,从北到南,是襄国、武安、魏郡;东部从北到南,是清河、武阳;魏郡与武阳都与汲郡接壤,汲郡在最南边,即这个“倒置的锥形”的锥尖。其中,清河郡西与襄国、武安两郡接壤。

于志宁沉吟说道:“若令李刺史屯兵襄国西界,襄国之虑,确乎可解。”迟疑了下,说道,“明公,只以一支偏师攻取武安郡,这样看的话,倒是可行,但问题是,明公为何忽有此念?”

他问得不太清楚,但他的意思,诸人皆知。

却他说的这个“此念”,不仅指的是“偏师取武安”,同时指的也是“主力取河内”。

他这句话,是在问李善道,为何会忽然急於向河内进军,想把河内也同时取下。

崔义玄说道:“是呀,明公。如果两路并进,同取武安、河内,粮食上,我军是不缺,可在兵力上,会不会有所不足?”

李善道现有的主力野战部队,共三万多步骑。分去一万打武安,剩下还有两万多。

但这两万多不能全都带走去打河内,后方得留一部分。

满打满算,如果同时打河内的话,能带去打河内的部队,估计也就是一万多到两万步骑。

河内郡也不大,但此郡紧邻太行山、王屋山,郡内多山,有些地方的地形比较复杂,有的城易守难攻,并境内有着像轵关这样号称“封门天险”的关卡,可能会不太好打。

一万多到两万步骑,只能说是够用。

李善道说道:“兵力上,不能说充足,但河内的隋兵驻军兵力,现在也不充足。咱们日前不是接报,说河内通守孟善谊、河阳郡尉独孤武都,奉昏君之旨,分率河内郡兵大部、河阳驻兵,现俱已离开河内,援到洛阳了?是河内隋兵驻军的兵力,现已大为减少。”他环顾诸人,说道,“诸位,就河内守卒兵力大为减少这一点来说,现下是我军取河内的大好时机啊!”

魏征已经是相当了解李善道,却是知道,他忽然想同时打河内,肯定绝不只是因为“河内守卒减少”这一个原因,便再三去看李善道的面色,终是将疑问提出。

他问道:“明公,魏公统部曲数十万围攻洛阳,孟善谊、独孤武都此率兵南援洛阳,短期内势必是难以返回河内的,若打河内,何时不可?缘何明公欲於此际图之?”

“现取河内,对咱有一利,即我刚才所言,河内守卒目前大为减少,而且同时,也有一急。”

魏征问道:“一急?敢问明公,此话何意?”

李善道的视线下移,落在了地图上的洛阳位置,拿手指头点了点,与魏征等人说道:“玄成,在回答你此问之前,我有一问,且先问问卿等。你们说,这洛阳城,魏公什么时候能够攻下?”

魏征答道:“魏公引率本部主力、百营部曲,攻洛阳至今,已经攻了几个月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攻下,而王世充等隋兵的援军已到,这洛阳城,以仆愚见,魏公暂时怕是难以攻下。”

“如果洛阳暂时攻不下来,玄成,如你所说,王世充等部援兵又已到,那接下来,依你们的度料,魏公面对如此局面,会怎么办?”

魏征说道:“不外乎两策。一则先击王世充等部援兵,若能取胜,便继续再攻洛阳;一则,还兵洛口,先与王世充等部援兵相持,随后再寻机进战。”

“不错。玄成,那我就再问卿等,魏公退兵回洛口以后,在与王世充等部相持阶段,你们说,他会不会有可能遣兵一部,北渡大河,取下河内?”

河内郡的战略地位很重要。

由此郡向北,越过郡东北界的太行山、或郡西北界的王屋等山,可以进入河东,也就是后世的山西;向东,然后转而北上,则便是河北;向南,渡过黄河,即是洛阳、偃师等地。

换言之,即便是不为河东、河北计,只为消灭王世充等部援兵,李密确实也是有可能会分兵一部,趁河内现下空虚的良机,先将河内夺取,——然后,他就可以主力在洛口,一部在河内,对王世充等部隋军的援兵也好、对洛阳也好,从而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魏征、于志宁等细看地图。

过了会儿,诸人纷纷点头,俱是说道:“有这个可能。”

“玄成、司马,诸位,这就是我说的‘一急’了!”

魏征、于志宁等闻言,彼此相顾。

崔义玄惊讶地说道:“明公这是想要抢在魏公之前,先得河内?”

“为人臣者,当忠君之事。河内的位置这般关键,不论是对夹击王世充等部隋军援兵来说,还是对在歼灭了王世充等部后,继续围攻洛阳来说,都具有着甚为重要的意义,则我等作为魏公的臣属,当然就得急主公之所急,为主公分忧。是以,攻河内,从这方面说,现亦是非攻不可矣!”李善道摸着短髭,慨然地说道,旋而顾盼诸人,“玄成,你们说是不是?”

魏征、于志宁等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

众人都不是傻子,李善道话说得再好听,他正气凛然的这一通话下来,归根结底,究其本意,实际上不还便是崔义玄脱口而出的那句“想要抢在李密之前,先得河内”的意思!

堂中安静了片刻。

马周率先接住了李善道的腔,说道:“明公所言极是。河内南瞰洛阳,确乎要地。为人臣者,忠君之事,理所应当。趁昏主昏聩,竟将孟善谊、独孤武都调出河内之机,及时地把河内占取,以助魏公歼灭王世充等部,并及其后的继攻洛阳,诚乃为君分忧之上策!”

魏征咳嗽了声,随着马周,也表示赞同,说道:“王世充等各部兵马甚众,魏公若退回洛口,其主要精力必要是在应付王世充等部上,对於河内,也许会一时分不出兵马往占,这个时候,亦确实是需要我军南下,先为魏公把河内占据!原来明公取河内之所虑在此,适才仆却是未能领会明公之深意,现在仆领会到了,则明公两路并进,同时取河内之意,确是高瞻远瞩。”

李善道点了点头,对马周、魏征的表态,显是颇为赞许,笑问于志宁、崔义玄、杜正伦等,说道:“长史、宾王既也已经赞同,司马、崔公,君等何见?”

于志宁、崔义玄、杜正伦等终於是反应过来,纷纷出声,皆亦是赞同之言。

“好!卿等意见一致,那这件事,便就这么定了!且使三军再休整数日,及将河内郡中眼下的情况也再做个查探,探查得都清楚之后,就我亲率军马,往取河内!为魏公奠定胜局。”

……

出了郡府,回到住宅。

于志宁心神不定,干脆又从家中出来,去寻魏征。

方才于志宁等辞离郡府时,魏征单独被李善道留下了,于志宁到了魏征家,魏征还没回来。

等了半晌,总算魏征回来了。

“仲谧,劳你久候了。”魏征好像是半点也不奇怪于志宁为何他会他家等他。

于志宁与魏征见礼罢了,说道:“玄成,明公留你到现在?”

魏征请他入座,自也坐下,喝了口茶汤,说道:“除了攻河内、武安的军事外,明公又与仆说了点别的杂事。一个是郭长史,一个是匠营。打完清河,回到黎阳未久,郭长史不就因雨生病了么?他病刚好,明公有意请他来贵乡。还有就是匠营,匠营用的铁都是从林虑运来的,现於今魏郡已为我有,明公想把匠营一则迁到安阳,二则做个扩大。不知觉间,就议到方才。”

“匠营是该当迁到安阳为好。郭长史?明公请他来贵乡作甚?”

魏征说道:“郭长史是徐大将军的幕府长史,此前只占下武阳郡的时候,请他留镇黎阳,自无不可,如今明公已得四郡,再留郭长史在黎阳就不太合适了,故明公想把他请来贵乡,以便能更好地借助其才,协助明公处理军务。再一个,徐大将军、魏公那边,也好能使之安心。”

郭孝恪是李密任给徐世绩的长史。

现今李善道已有四郡之地,於情於理,也确实是需要主动地把郭孝恪从黎阳请到贵乡来了。

“明公思虑周详,此虑甚是。”

魏征笑着问道:“仲谧,你我刚在总管府分别,你就又来寒舍,是不是有话与仆说?”

“玄成,那我就直话直说了,明公虽已决意攻取河内,但我心中仍有些许疑虑。”

魏征问道:“什么疑虑?可是担忧河内不易取么?”

“非是忧此。明公用兵如神,行事素来稳健,既已决定要取河内,则对攻下河内,当即有成算在胸。玄成,我所忧者,察明公今急於取河内之意,恐非仅为取河内,或另有所图啊!”

魏征“哦”了声,说道:“什么所图?”

“玄成!你我之间,座中又无旁人,你就不要装糊涂了!为何非要在此时往取河内,明公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啊,明公这分明是要与魏公争河内啊!玄成,明公他、他,他究竟何图?”

魏征默然了稍顷,说道:“明公究竟何图,明公亦未曾与仆说过,仆也不知。但是仲谧,明公今日在堂上说的一句话,或许可从中一窥其意。”

“何话?”

魏征说道:“明公问我等,这洛阳城,魏公何时能够打下。仲谧,这句问话,你还记得吧?”

“我当然记得。玄成,怎么说从这句问话中,可窥明公之意?”

魏征说道:“明公问这话时,仆回答的是,‘魏公暂时怕是难以攻下’。仲谧,你怎么看?”

“确实是暂时难以攻下,……而且玄成,以我愚见,之前在只有庞玉、霍世举等援兵的情况下,魏公已久攻洛阳不克,现又王世充等隋军援兵各部,也都陆续已达洛阳城外,不乐观地说,只怕还不仅仅是‘暂时’,这洛阳城,魏公十之八九,在今年年内都是打不下来了!”

魏征说道:“仲谧,因洛阳之役,隋之关内精兵、河北精兵、河南精兵、江淮精兵,纷至洛阳,於今天下之形势,是隋之兵马,半集洛阳!王世充虽非如薛世雄,乃隋之宿将,然其人机诈多谋,堪为魏公强敌。莫说今年年内了,仲谧,依仆看,打到明年,洛阳,魏公也不见得能攻下。而趁此隋兵半集洛阳之机,所以明公得以驰骋武阳、魏郡诸郡,窦建德、罗艺得以得志於河北北部,杜伏威诸辈遂耀武於江淮,唐公李渊起於晋阳,现已在向长安进兵。

“仲谧,若把魏公部、洛阳和王世充等隋军,比作两头猛虎的话,两虎相争,势必两伤。而又若把魏公部、洛阳和王世充等隋军比作是河与蚌的话,则其余的各地义军便俱为渔翁,坐收其利。秦失其鹿,群雄竞逐。先起者何人?后霸者何人?终究到底,得天下者又何人?”

先起的陈胜,后霸的项羽,得天下的刘邦。

于志宁听出了魏征话里没有明言的意思,大吃一惊,茶碗差点打翻,说道:“玄成,你何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