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七十二章 疾行相诱千骑至

繁星如钻,点缀在无边的秋夜苍穹。

在安阳通往成安的大道上,一支数千人的步骑队伍穿过黑暗,向成安方向疾驰。

以十人为一队的骑马小队,共有十来个,行在这支队伍的前边。每过十里地,就停下一队;余下的继续前行。这十来支骑马小队,既是这支队伍的开路前引,也是用来收容掉队战士的收容队。毕竟夜间行军,又是急行军,难免会有战士在行军的过程中因种种原因掉队。

通过石桥,渡过洹水。

这支队伍一路向东北方向前行。到天亮时,打着“萧”字旗的骑兵部队,已经到了临漳县城。又约半个多时辰,步兵主力也赶到了临漳县城。预先已得军令的临漳守军,早备好了热水、饭食。队伍在这里吃了些饭,喝了些水,经过短暂的休整,重新踏上路程。

目标仍是朝向东北!

距离目的地成安县城,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

这支队伍,可不就是李善道亲自率领的奔袭武安郡兵的精兵五千!

总计五千的步骑兵马,骑兵千人,皆是萧裕营的老骑;步卒四千,分是从高曦、高延霸、焦彦郎、董法律四营各调出的精锐老卒千人。萧裕、高曦等将,俱是亲率本部,从在军中。

杨粉堆领着其手下的斥候、逻骑,一拨拨地乘着马,在行军队伍的边上来回驰骋,不断地大声传达李善道的军令:“离成安只有四十里地了!将军军令:再加把劲,中午前争取杀到!”

队伍中的旅帅、队正、火长等基层军吏,随着杨粉堆等的大呼,各自催促本火、本队、本旅的兵士。“再加把劲,中午前杀到成安”的鼓劲喊声,在数里长的疾行队伍中此起彼伏。

骑兵不说,这四千步卒,悉为久经沙场的老卒,不仅作战经验丰富,行军的经验也丰富,能够适应长途疾行。因尽管已行军了大半个晚上,刚才短暂的休整过后,疾行的势头分毫未弱。

……

如果从高空中向下望。

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在这支行军队伍的东北前方,不是很远,大约只有二三十里的位置,有一条河流呈西南、东北的走向,滔滔奔涌,这条河流即是漳水了。

漳水再北边,一座占地不是很大的县城矗立北岸,则即是成安县城!

在县城的东边、北边,现而下,各有几座营垒,遥相对峙。城东的营垒,自就是王君廓部的驻营;城北的营,便是袁子干所率南下到魏郡的成安郡兵的营地!

有隐约的鼓声、号角声从城东的三座王君廓部的营中传出,飈扬上高空。伴随着鼓角声,三支兵马分从三营中开出。在三座营前的野地上,这三支兵马汇成了一部。紧接着,一面“王”字大旗居前招展,这汇成了一部的三支兵马,踩着进军的鼓点,开始向城北的袁子干营前进!

城北的袁子干营内。

俯瞰可见,先是骚动了一阵,三三两两、穿着黄色戎装的兵士被城东的王君廓部的鼓声惊动,从帐中出来;随之,鼓声、号角声也响了起来,十余披甲将校簇拥着一人大步由将帐奔出。

很快,一道道的命令传下。

偌大营中的各部兵士们,分在本部军将的指挥下,匆忙地集合、列队。

辕门打开,一队队如似黄蚂蚁的兵士从营中涌出,到营前列阵。

成安县城的东城头上,从县寺中赶来的三四个绿袍官吏,冲上了城楼,向城东、城北张望。

掠过这几个绿袍官吏惊诧的面容,掠过城外波光粼的城壕。

迎风飒飒的“王”字黄旗下边,骑在马上的王君廓的脸孔扑入眼中。

“老子再说一遍,都给老子记清楚了!李总管给咱下的命令,是令咱将武安郡兵於午前引出营外。咱把它引出来,并看好了,不让它还营,任务就算完成,谁也不准给老子进战!”王君廓命令随在他马边的一干军将,扭头往南边望了望,说道,“剩下的,就等总管到后再说!”

一干军将齐声应诺。

一人问道:“可问题是,大郎,总管今天能在中午前赶到么?”

又一人说道:“即便赶到了,一夜半天的行军,总管带的兵马还有进战之力么?”

王君廓哼了声,说道:“你俩咋这么好操心呢?咱只要把总管吩咐下的任务完成,不就成了么?能不能中午前赶到,又或赶到后还有没有一战之力,这都是总管的事,与咱何干!”说着,多瞅了两眼第二个提问的军将,——却这军将正是李孟尝,他年轻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李孟尝等遂不敢再多说,应诺而已。

遣出的逻骑回报:“将军,袁子干部已在出营列阵!”

“狗日的,昨天偷袭咱,今天咱也让他闹腾闹腾!”王君廓打马一鞭,驰往前行。

一只路边树上的鸟儿,被他部曲前进的动静惊起,振翅高飞,冲上云霄,鸣叫着掠向南去。

掠过成安县城,掠过奔涌的漳水。

……

前锋的萧裕部遣吏来报:“将军,我部已至漳水,桥梁还在!已遣百骑到对岸,守住了桥头。”

“令萧仪同立即指挥你部余下骑兵渡水。渡到对岸后,抓紧时间,休养马力。”

这吏应诺,驰马而还,急去向萧裕转禀李善道此令。

高曦从其部的行军队伍中,赶来了李善道所在的焦彦郎部中,进言说道:“明公,再前十数里就是漳水了,过了漳水,离成安就很近了。我军是先在这里歇一歇,还是不歇息?”

“你部将士累了么?若是不歇,过了漳水,直接进战,可尚能进斗?”

高曦禀道:“不歇的话,也能进斗,但若能歇上半个时辰,气力更足。”

“咱这一仗打的就是急袭,如果因为在这儿多歇了半个时辰,而使战机错失,叫袁子干知道了我军已至,缩回营中,那这一仗,咱就打不成了!既然不歇也还能进斗,那就不歇息了!”

高曦犹豫说道:“急行军了百十里地,如不略作休整,便就进斗,虽部曲尚有进战之力,可武安郡兵系以逸待劳,其若与成安城中的守卒,犄角相应,拼力抵抗的话,——王君廓部不知能否当得大用,末将忧之,恐会陷入久战,而一旦久战,我军长途奔袭,或就会耐力不足!”

“沐阳,我精卒突然杀到,武安郡兵的第一反应会是甚么?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我军的到来,不知我军虚实,他们的第一反应因此必定只会是惊慌失措!趁其惊乱,先以骑冲之,继以步卒掩杀,只需一两个冲锋,我可断言,就一定能将武安郡兵冲垮!却是此战,亦不需久战矣!”

李善道智珠在握,笃定地说道。

却别看他现在表现出得这个“笃定”,看似轻松,实则这份“笃定”的背后,是他自去年以来所打过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斗。是这些战斗的经验,赋予了他做出“武安郡兵必将惊慌失措”的判断的勇气,由而也才赋予了他这份“笃定”。

如果换是初上瓦岗之时,此战之胜负,不但关系到数千部曲的生死,且关系到接下来的安阳战事的成败,他肯定是不敢,或很难有勇气做出这样的判断,也不会拥有这份笃定的自信的。

高曦被他说服了,应道:“是,明公真知灼见,所言甚是,是末将过虑了。”

“叫延霸、法律都过来。”

高延霸、董法律各从本部队中奔来,焦彦郎也被叫了过来。

一边行军,李善道一边与他们开了个战前短会,再次明确了一下到了战场后,他们四部兵马各自的任务:“武安郡兵营东边是漳水,南边是王君廓部,东、南两面他们都走不掉,截击的重点方位是北面。沐阳,开战以后,你部不要参与战斗,任务是绕到其营北面,在北阻截。”

高曦应诺。

“延霸,你率你部紧随萧仪同部骑进战。萧仪同部骑兵将武安郡兵阵型冲散以后,你部跟上,进一步地将他们分割包围。以及将他们尽量地向北边的沐阳阵、东边的漳水驱赶。”

高延霸拍着胸脯,高声应诺。

“彦郎,法律,你两部分从在延霸部之左右两翼侧后,彦郎,你部从左侧对武安郡兵进行夹击;法律,你部的任务是护住延霸部的右侧翼,配合王君廓部,阻击成安守卒。”

焦彦郎、董法律应诺。

李善道顾视四将外头的苏定方,笑道:“定方,到了战场,展开我的将旗后,我的将旗就由你来负责守护。我令将旗往何方,你就将将旗指向何方!”

苏定方应诺。

“诸君,安阳能否打下,打完魏郡以后,能否顺势再取武安,就看今日此战了!”

高延霸带头,诸将尽皆斗志昂扬,异口同声,响亮应道:“必将此武安郡兵尽歼在成安,生擒袁子干以献!”

“各回本部,加速行军,前渡漳水,一个时辰内赶到战场!”

……

日头高升,到了正空。

已是到了中午。

成安城北,袁子干营南面。

倾营而出的武安郡兵,在野地上列以长约一里多地的方形阵地,已是列阵半晌。

而对面的王君廓部所列的阵中,尽管鼓声时或传出,可直到而下,尚未发起一次进攻。并且对从城北城门出来,在其左侧亦已列就阵型的成安守卒,王君廓也是没有任何的进攻倾向。

武安郡兵阵中的袁子干渐渐疑窦升起。

王君廓这是在搞甚么名堂?

一个身形短小的士人,在袁子干身后,翘起足尖,费力地向数里外的王君廓阵中眺望,此人脸上,也是颇有疑惑,他说道:“既率部出营,逼近至我军营前,却迟迟不来进战。明公,王贼举止,似有可疑。仆瞧其阵势,似动不动,怎么好像是在等待甚么呢?”

这士人,便是刘之才。

“在等待什么?”

刘之才猜不出来,说道:“无论他是在等待甚么,明公,仆之愚见,都不能与他相持了。成安守卒已然出城,在其阵左侧翼列毕了阵型,则他不来进攻,我军就发起进攻吧!”

“先生言之甚是。我军出营列阵在此,已一两个时辰,再不进战,兵卒将疲。传俺将令,令各部将士吃些干粮,热下身,半个时辰后,听俺号令,与成安兵共击王贼部阵!”

地面微微震动。

袁子干初时不觉,还是在刘之才的提醒下,才感觉到了地面的异常。

尚未反应过来,他刚下的军令犹在被传令兵,奔跑在阵间的小道上,向着各部传达,其阵之西侧,首先起了骚乱!骚乱如似波纹,转眼功夫,传遍了其部整个一里多长的阵地!

惊乱的叫声在他耳边争相响起。

“骑兵!”

袁子干转头西顾,漫扬起的尘土中,不知多少的骑兵出现在地平线上,挺着长槊,打着尖锐的唿哨,风驰电掣也似,成群结队地向着他的阵地杀来!群马奔腾,蹄声如雷滚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